杨晓蓉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89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替卡松雾化吸入,43例);观察组(沙美特罗替卡松雾化吸入,46例)。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并分析可能的机制。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FVC、FEV1及PEF均显著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TNF-α、5-HT、LC-4及IgE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12个月累积哮喘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近远期疗效。
作者:秦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我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37例,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焦虑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期中,肠鸣、肠门通气及肠蠕动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手术室护理,对改善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起到积极作。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张晶;曾莹;蒋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用药中追踪方法学理论指导个案追踪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120例患者临床资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64例(行个案追踪管理)。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用药差错、配药时间及药物利用指数(DUI),观察个案追踪管理前后药房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及患者对我院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用药差错发生率、平均配药时间及DU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1年后药房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和对照组管理后(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指导下的个案追踪管理能显著降低急诊科室用药差错发生率,对改进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强;莫巧莉;郭宇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根据骨折部位随机分成4组(椎体组、四肢组、康复组、其他组)。四肢组和其他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椎体组和康复组使用康复护理方法。对比4组并发症以及有关情况并分析。结果:椎体组和其他组发生并发症比四肢组和康复组更多,康复组比四肢组并发症更少(P<0.05)。4组患者出院半年后的Barthel指数比出院时高得多(P<0.05)。康复组出院后的Barthel指数比四肢组更高(P<0.05)。康复组的住院时间比四肢组更短(P<0.05)。康复组患者满意度比四肢组更高(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康复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少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
作者:冉娟;瑶小梅;唐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情绪。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及情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有效提升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
作者:陈颖;黄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短期的左心功能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PCI治疗的NSTEMI患者5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曲美他嗪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曲美他嗪组再于PCI术前给予曲美他嗪60mg顿服,PCI术后20mg/次,3次/日,口服3个月。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在PCI术前、术后1周、3个月时血浆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做功指数(MPI)。结果:3个月时,两组NT-proBNP均较PCI术前明显降低(P<均0.01),曲美他嗪组降低的幅度极明显大于照组(P<0.01)。两组LVEDV均较PCI前有降低,曲美他嗪组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照组(P<0.05)。曲美他嗪组LVEF较对照组和PCI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曲美他嗪组MP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NSTEMI患者PCI术前和术后短期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左心功能。
作者:李远征;王立中;董鹏;刘芳;姜阳;李银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国家重要战略方向[1]。目前研究较多的教学信息系统包括教学即时反馈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等,近年来数字化、可视化技术发展迅速,为构建医学数字化、可视化教学平台奠定了基础。目前较成熟的数字化、可视化技术主要包括课堂即时反馈技术、数字化教学测验、教学信息可视化、病案教学可视化技术等。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学中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者:李莉;马焱;张晶;刘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治疗性健康教育(TPE)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45名IBS患者实施TPE,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IBS疾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实施TPE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TPE对IBS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于文蓁;柴红;马巾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170例COPD患者1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实验组(8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结果:治疗两周后,患者的FVC、FEV1、FEV1%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FVC、FEV1、FEV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PaO2、pH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和急性期患者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晖;秦玉玲;王真;黄立强;郭义娟;赵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办公室人群血脂水平变化情况,为血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366名25~54岁办公室人员根据年龄每10岁1段共分为6组(A、B、C、D、E、F组),分析2010~2012年血脂水平变化趋势、比较2012年男女间血脂水平、血脂与年龄调整均值(YZ)差异,分析血脂随年龄变化趋势。结果:⑴6组TG、TC、LDL-C、non-HDL-C在2010~2012年呈上升趋势,HDL-C呈逐年下降趋势,各组时间效应趋势均为线性结果(P<0.05)。⑵2012年,A、B组TG、TC、LDL-C、non-HDL-C分别高于D、E组,HDL-C分别低于D、E组;C组TG高于F组,TC、HDL-C低于F组(P均<0.05)。⑶2012年,B、C、F组TC高于YZ,A、B、C、E、F组LDL-C高于YZ,A、B、C、D、E组HDL-C低于YZ,A、B、C、F组non-HDL-C高于YZ(P均<0.05)。⑷男女性TC、TG、LDL-C、non-HDL-C值各年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2010~2012年办公室人群的血脂逐年增高,与年龄相关;男性、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增加。
作者:梁大伟;秦明照;刘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的变化情况和研究价值。方法:ACS患者31例进行分组[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20例;B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1例]对照研究,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31例设为对照组(C组),通过对3组患者进行24h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和对比3组患者的MTWA的变化情况。结果:MTWA的比较:A组、B组术后及C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B组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的危险分层可通过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MTWA的方式进行。TWAMAX对STEMI患者手术前后的监测结果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作者:周建华;吴慧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预测的效果。方法:65例急危重症患者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35例),以入科2h为观察起点,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MEWS和APACHE Ⅱ评分,以入科90d作为观察终点,终点结局是否死亡作为观察指标。分析不同评分系统的预测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死亡组MEWS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MEWS评分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死亡的预测评分界值为5分,灵敏度为0.833,特异度为0.886,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APACHE Ⅱ评分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死亡的预测评分界值为16分,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829,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MEWS评分较APACHE Ⅱ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MEWS评分可作为重症医学科对患者病情的预测,较APACHE Ⅱ评分系统简单,操作方便。
作者:叶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改善龙胜县龙胜镇学龄前儿童营养现状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式随机整群抽样调查852例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分析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回收问卷的846例学龄前儿童中,86例(10.17%)存在营养问题,其中,营养不良77例(9.10%),肥胖9例(1.06%)。常患疾病、不良饮食习惯是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OR>1),出生体重、家庭年收入、父母文化程度是发生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OR<1)。结论: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需从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积极防治疾病和提高父母育儿和营养相关知识水平等多方面入手。
作者:侯启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性抗菌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清洁切口手术患者,调查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比较干预前后药品种选择及用药疗程。结果:干预前共使用11种抗生素。干预后患者主要使用一代头孢、三代头孢及头霉素类为清洁切口预防用药。干预后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48h的患者明显提高,预防性抗菌药物>48h的患者降低(P<0.05)。结论:对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性抗菌用药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合理用药,减少用药疗程,促使用药规范化。
作者:邓惠萍;罗红;刑世江;国泽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ELISA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86例疑似结核病患者,同时行ELISPOT和ELISA法的检验,对结果做配对卡方检验及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的结果,探讨临床诊断应用的价值。结果:配对卡方检验,P值为0.774,>0.05,不拒绝H0,二者无差异。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579,0.4<Kappa值≤0.75表示一致性中等。结论:两种方法检验结果差异无显着性,具有一致性,结合实验操作性,方便性,ELISA法更适合应用于临床。
作者:石海萍;周晓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早期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及相关的康复训练,观察组8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率、治疗后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总体生理功能、健康水平、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指数、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均低于观察组,神经功能分数评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同时在Barthel指数评比中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行早期针灸治疗,可大幅度的提高患者康复率,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活力指数显著提升,神经功能恢复较快。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据调查约10%的人曾患或现患PU,占消化系统疾病的38%。PU是指由于消化道黏膜被自身消化液消化造成的黏膜肌层以下的组织损伤[1]。PU的发生多合并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病变部位多在胃和十二指肠,是消化科急危重症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发病原因,可导致患者短时间内大量出血,有生命危险。此外,PU并发症还包括溃疡穿孔及溃疡进一步发生癌变,危害患者健康[2]。对溃疡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抑酸、止痛等[3],对老年PU的治疗又有其特殊性[4]。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治疗本病公认的临床一线药物。其药效持久,抑酸作用强,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我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与胃黏膜保护剂在临床联合使用治疗老年PU。
作者:王丽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麻杏甘石汤佐治急性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甘石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中CRP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平均CRP浓度呈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麻杏甘石汤对急性肺炎能够产生明显佐治效果,可显著调节血清CPR浓度。
作者:刘建华;魏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金银花口服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采取金银花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金银花口服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较利巴韦林疗效显著,病程明显缩短,促进症状消失,安全性高。
作者:王永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我院2012~2013年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患者住院期间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利用销售金额与DDDs排序比分析用药同步性。结果:我院口服降糖药物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2013年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DDDs前三位分别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喹酮,符合临床用药趋势和治疗原则。结论:我院2012~2013年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马静;沈素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