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对青少年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王日业

关键词: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对青少年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青少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术,研究组患者采用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精子质量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精子数量、精子活率、精子活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结论: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精子质量,应用前景良好。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68.0%,明显低于实验组92.0%,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尚红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综合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讨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则采取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与血糖控制效果等的差异,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各指标与FBG、2hPG、HbAlc等血糖指标比对照组改善幅度显著更大(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施以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与正常血糖水平的长期维持,安全性好。

    作者:符兰芳;蒙绪标;熊青;刘婷婷;罗德钦;林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诊多发伤患者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研究

    目的:探究急诊多发伤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出有效的急救措施,以提升急诊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135例为观察对象,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多发伤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其结果制定出有效的急救措施。结果:患者的年龄、损伤部位数、ISS评分和就诊时间均为影响患者急救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重视患者的年龄、损伤部位数、ISS评分和就诊时间等危险因素对急诊多发伤患者的影响,并以此为重点制定有效的急救措施。

    作者:李威;谷贺;孙亮;梁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替格瑞洛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88例,均在术前服用氯吡格雷600mg负荷剂量,在6~12h内进行肘静脉采取,经过VASP磷酸化分析,筛选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改善氯吡格雷抵抗,实验组使用替格瑞洛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达标率66.67%,明显低于实验组1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改善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同时能够降低ACS患者的病死率,同时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有一定积极意义,作为一种十分具有发展前景的抗血小板药物,为ACS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作者:贾国伟;刘晓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方法:对本院300例收治的行口腔颌面外科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感染情况、不同术后感染症状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状况。结果:患者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率为23%,其中以恶性肿瘤切除、良性肿瘤切除和涎腺手术感染率高;感染者体内共有病源菌5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27.11%,革兰阳性菌占66.10%,真菌占6.78%;患者的年龄、是否有侵入性操作及误吸都是导致口腔颌面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率在23%,其病源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针对患者的年龄执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重视减少侵入性操作和误吸是改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关键。

    作者:苟乃政;王晓芹;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崩漏止血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崩漏止血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20例崩漏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崩漏止血方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优思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连续随访6个月,并记录复发时间、复发例数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为6.7%、18.3%,平均复发时间为(4.8±0.7)个月、(3.2±1.1)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平均复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崩漏止血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刘秀艳;吴颂秦;姬文杰;朱立春;谷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生金平喘汤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经生金平喘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有43例患儿。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西医联合生金平喘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患儿为42例,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患儿为34例,总有效率为79.0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住院、肺部啰音消失、喘息消失、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金平喘汤治疗,能够取得更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丽云;胡凤娥;王欣颖;王志强;申延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术前麻醉护士访视对提高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手术麻醉配合度的作用

    目的:探讨术前麻醉护士访视对提高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手术麻醉配合度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麻醉护士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的手术麻醉认知知识、麻醉配合度、麻醉时间及手术应激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麻醉方法、注意事项、麻醉体位等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麻醉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麻醉护士访视能够增加老年骨折术患者对麻醉的认知,提高麻醉配合度,减少手术应激。

    作者:张麦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病房实施过程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病房实施过程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4月1日~2016年4月1日我院肿瘤病房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1.67%)、(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6.67%),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同时对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护理质量有一定积极作用。

    作者:赵德华;陈月琴;廖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胸腔镜在包裹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中胸腔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102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胸腔穿刺抽水,观察组(51例)于胸腔镜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与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的胸闷消失时间、胸水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4%(50/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39/51),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与支气管镜在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均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池跃朋;牛波;董雅坤;杨帆;王秋梅;王智慧;谢兰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RKIP基因表达上调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

    目的:分析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基因表达上调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含正义(ss)RKIP cDAN真核表达载体传入宫颈癌细胞,使用Westernblot法检测传染前后细胞RKIP基因表达及其上调的稳定转染细胞系(ssRKIP),观察RKIP基因表达上调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ssRKIP细胞、空载体pcDNA3.1(+)及为转染细胞的相对表达含量分别为2.13、1.12和1.08,转然后ssRKIP细胞的RKIP蛋白表达水平上条明显,pcDNA3.0(+)细胞的RKIP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ssRKIP细胞的克隆形成分数、穿膜细胞数显著低于PcDNA3.1(+)转染组和未转染组,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PcDNA3.1(+)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的克隆形成指数和穿膜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KIP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RKIP表达上调对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具有抑制效果,可作为治疗宫颈癌的新靶点。

    作者:褚静;王立芹;曾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方式,试验组采用正脊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的Cobb角度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脊术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有效地纠正Cobb角度。

    作者:罗义玲;覃遵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小剂量的米非司酮联合戌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科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使用戌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8%,数据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果(P<0.05)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的厚度与血红蛋白值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性激素指标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且FSH、LH和P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戌酸雌二醇能有效提升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降低子宫内膜的厚度,提升血红蛋白值,改善性激素的指标水平。

    作者:董宪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路径模式在耳鼻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耳鼻喉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进入我院的耳鼻喉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之前SAS、SDS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SAS、SDS降低至(35.71±1.96)、(36.43±1.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55±2.96)、(43.87±1.4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满意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54.1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耳鼻喉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缓解目前紧张的护患关系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兰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鼓室注射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改善微循环药物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鼓室注射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改善微循环药物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改善微循环的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改善微循环的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鼓室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47/6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鼓室注射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病情尽早改善。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应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的临床评价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PCOS不孕症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治疗;研究组予以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激素水平以及术后疗效指标。结果:两组的术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均增加,且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LH/FSH均降低(P<0.05),而血清雌二醇(E2)无变化。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SH较高,血清LH、T及LH/FSH较低(P<0.05),研究组手术后的术后流产率下降,自然排卵率及妊娠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PCOS不孕症患者应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燕海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沧州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研究沧州地区新生儿PKU的发病情况及临床分型,以便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本研究纳入200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782562例新生儿进行筛查PKU,将出生后满72小时,哺乳6次以上的新生儿,采集足跟血3滴,制成滤纸干血片,应用荧光测定法检测苯丙氨酸(Phe)浓度,筛查PKU。结果:筛查782562例新生儿中,初次筛查阳性800例,终确诊PKU73例,发病率1/10720。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诊断PKU有效措施之一,通过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减少智障的发生,提高沧州市儿童保健水平。

    作者:徐要选;邸文治;陈艳华;杨萌萌;张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PDCA在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实验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PDCA在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的药理实验中应用PDCA进行管理,具体应用方法为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PDCA管理计划,加强对药学实验中各个阶段的分级管理。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的药理实验工作内容,对比两个时间段内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实验各个阶段的合格率。结果: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实验准备阶段的合格率为97.9%,进行阶段的合格率为93.8%,完成阶段的合格率为85.8%,均高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的87.0%、78.3%和80.4%。两个时间段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在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实验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医学专业药理实验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和完成阶段的工作质量,有利于确保药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君;张志元;唐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动态监测脑脊液ADA变化对评估结核性脑膜炎疾病转归的意义

    目的:探究动态监测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变化对评估结核性脑膜炎疾病转归的意义。方法:选择5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显色剂检测患者的ADA水平,对比是否合并败血症患者、预后良好和不良、不同治疗时期的ADA水平。结果:合并重症败血症组患者的ADA水平显著高于其它未合并组和轻度败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AD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第3、6、9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越长,ADA水平越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ADA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两组患者的AD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治疗后半年回访显示,复发18例,未复发39例。复发患者的ADA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且与初次治疗前水平差异不显著。二次治疗后复发组的ADA水平显著降低,并恢复正常。但因初次治疗不彻底或者耐药,预后仍然很差。结论:ADA水平可作为评价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指标,初次治疗时ADA水平越低,患者的病情越轻,预后质量越好;复发后的患者,即使经过治疗,ADA下降至正常范围,一般预后仍然很差。治疗时应注重初治疗效,预防耐药性,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永峰;陈庆;侯永华;查月芳;高金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食管内翻拔脱术在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总结食管内翻拔脱术应用于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72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过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无一例死亡;食管癌患者均为鳞状细胞癌,贲门癌患者均为腺癌;并发症发生率为51.2%。失访13例,随访69例,术后1年生存者65例(79.3%),3年累计生存45例(54.9%),5年以上19例(23.2%)。结论: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是治疗该病的关键。食管内翻拔脱术是一种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风险小的优势。

    作者:印少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