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沧州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徐要选;邸文治;陈艳华;杨萌萌;张杨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 苯丙酮尿症, 苯丙氨酸, 荧光测定法
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研究沧州地区新生儿PKU的发病情况及临床分型,以便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本研究纳入200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782562例新生儿进行筛查PKU,将出生后满72小时,哺乳6次以上的新生儿,采集足跟血3滴,制成滤纸干血片,应用荧光测定法检测苯丙氨酸(Phe)浓度,筛查PKU。结果:筛查782562例新生儿中,初次筛查阳性800例,终确诊PKU73例,发病率1/10720。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诊断PKU有效措施之一,通过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减少智障的发生,提高沧州市儿童保健水平。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替格瑞洛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88例,均在术前服用氯吡格雷600mg负荷剂量,在6~12h内进行肘静脉采取,经过VASP磷酸化分析,筛选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4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改善氯吡格雷抵抗,实验组使用替格瑞洛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达标率66.67%,明显低于实验组1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改善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同时能够降低ACS患者的病死率,同时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有一定积极意义,作为一种十分具有发展前景的抗血小板药物,为ACS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作者:贾国伟;刘晓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沧州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研究沧州地区新生儿PKU的发病情况及临床分型,以便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本研究纳入2001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782562例新生儿进行筛查PKU,将出生后满72小时,哺乳6次以上的新生儿,采集足跟血3滴,制成滤纸干血片,应用荧光测定法检测苯丙氨酸(Phe)浓度,筛查PKU。结果:筛查782562例新生儿中,初次筛查阳性800例,终确诊PKU73例,发病率1/10720。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诊断PKU有效措施之一,通过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减少智障的发生,提高沧州市儿童保健水平。

    作者:徐要选;邸文治;陈艳华;杨萌萌;张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BPRS评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PRS评分、GQO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0.297,P<0.05);且观察组患者SAPS、SAN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767、5.017,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7.57%(χ2=9.135,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而且安全性也相对较高。

    作者:龚建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报道

    2016年6月14日,国务院食安办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中国保监会、国家粮食局、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铁路总公司等17部门,在京正式启动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来自有关部委、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等500多名各界代表,围绕“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主题演讲和热烈讨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方式,试验组采用正脊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的Cobb角度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脊术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有效地纠正Cobb角度。

    作者:罗义玲;覃遵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国家医疗器械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思考

    2014年是医疗器械新法规实施元年,同时也是积极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至关重要的一年。自2014年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集中全系统力量与智慧,遵循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打造了“法规-规章-规范-指导性文件”四级监管法规体系,医疗器械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为扎实推进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给信息化技术支撑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对此,作为国家医疗器械注册管理信息系统[2]的建设管理人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并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供参考。

    作者:张玥;陈锋;陆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路径模式在耳鼻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耳鼻喉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进入我院的耳鼻喉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之前SAS、SDS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SAS、SDS降低至(35.71±1.96)、(36.43±1.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55±2.96)、(43.87±1.4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满意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54.1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耳鼻喉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缓解目前紧张的护患关系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兰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体内氧化与抗氧化能力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TAOC、SOD、GSH-Px、8-iso-PGF2a、ox-LDL、CuZnSOD、AOPP、MDA和LPO的水平,为OSAHS患者的病情监测及防止其氧化-抗氧化失衡开辟一条新途径。方法:随机我院选取2014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期间的1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统计、观察患者的血清8-异前列腺素F2a(8-iso-PGF2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OSAHS患者晨起的8-iso-PGF2a、MDA、SOD、T-AOC显著优于OSAHS患者睡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治疗后的8-iso-PGF2a、MDA、SOD、T-AOC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患者存在持续性氧化应激状态,特别是在晨起与睡前两个状态,其中晨起比睡前严重。通过对OSAHS患者采用NIPPV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状态。

    作者:张连勇;张骞云;吴坎金;李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低剂量SM/FP与中等剂量BUD干粉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低剂量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SM/FP)与中等剂量布地奈德干粉(BUD)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7例患者单纯应用中等剂量BUD吸入治疗,研究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低剂量SM/FP吸入治疗。结果:研究组咳嗽症状缓解时间、气短胸闷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FEV1、FEV1%、FEV1/FVC、PEF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血清MMP-9、TIMP-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D62E、CD62P水平较研究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低剂量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中等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陈先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综合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讨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则采取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与血糖控制效果等的差异,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各指标与FBG、2hPG、HbAlc等血糖指标比对照组改善幅度显著更大(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施以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与正常血糖水平的长期维持,安全性好。

    作者:符兰芳;蒙绪标;熊青;刘婷婷;罗德钦;林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术前麻醉护士访视对提高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手术麻醉配合度的作用

    目的:探讨术前麻醉护士访视对提高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手术麻醉配合度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麻醉护士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的手术麻醉认知知识、麻醉配合度、麻醉时间及手术应激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麻醉方法、注意事项、麻醉体位等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麻醉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麻醉护士访视能够增加老年骨折术患者对麻醉的认知,提高麻醉配合度,减少手术应激。

    作者:张麦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锁骨中段骨折手术与非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锁骨中段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骨科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57例,其中,手术组32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非手术组25例给予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Constant评分、上肢功能评分。结果:57例患者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MS评分上升,DASH评分下降(P<0.05)。与非手术组相比,手术组的CMS评分较高而DASH评分较低(P<0.05)。结论:手术治疗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作者:江军;梁宁;曹轶伦;梁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动态监测脑脊液ADA变化对评估结核性脑膜炎疾病转归的意义

    目的:探究动态监测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变化对评估结核性脑膜炎疾病转归的意义。方法:选择5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显色剂检测患者的ADA水平,对比是否合并败血症患者、预后良好和不良、不同治疗时期的ADA水平。结果:合并重症败血症组患者的ADA水平显著高于其它未合并组和轻度败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AD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第3、6、9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越长,ADA水平越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ADA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两组患者的AD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治疗后半年回访显示,复发18例,未复发39例。复发患者的ADA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且与初次治疗前水平差异不显著。二次治疗后复发组的ADA水平显著降低,并恢复正常。但因初次治疗不彻底或者耐药,预后仍然很差。结论:ADA水平可作为评价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指标,初次治疗时ADA水平越低,患者的病情越轻,预后质量越好;复发后的患者,即使经过治疗,ADA下降至正常范围,一般预后仍然很差。治疗时应注重初治疗效,预防耐药性,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永峰;陈庆;侯永华;查月芳;高金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胸腔镜在包裹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中胸腔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102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胸腔穿刺抽水,观察组(51例)于胸腔镜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与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的胸闷消失时间、胸水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4%(50/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39/51),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与支气管镜在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均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池跃朋;牛波;董雅坤;杨帆;王秋梅;王智慧;谢兰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与他克莫司软膏在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片与他克莫司软膏在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收集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实验组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4.0%,明显高于实验组2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和他克莫司软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跃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病房实施过程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病房实施过程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4月1日~2016年4月1日我院肿瘤病房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1.67%)、(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6.67%),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同时对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升护理质量有一定积极作用。

    作者:赵德华;陈月琴;廖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2013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收集2015年1月~2016年4月进入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给予其他综合治疗外,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插管率10%,死亡率6.67%,住院时间(12.78±5.01)d明显低于对照组插管率20.0%,死亡率16.67%,住院时间(22.33±6.98)d,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实验组pH值、PaO2、PaCO2(7.38±0.04)、(9.23±1.78)、(6.41±1.11)明显高于对照组pH值、PaO2、PaCO2(7.31±0.05)、(9.13±1.12)、(6.52±1.0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能够减少插管、降低死亡发生率和减少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敬顺;马红微;张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病变中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病变中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患者行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技术治疗,27例行全部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锚定区长度、双上肢平均收缩压、术后显影通畅人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漏、脑卒中和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例内漏消失,2例减少,1例内漏无明显变化。12例完全覆盖组患者出现轻度上肢麻木、乏力全晕等症状,部分覆盖组患者未出现以上症状。结论:对于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的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病变患者,在保证锚定区距离的情况下选择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可有效预防急性脑梗塞发生。

    作者:贺宝臣;张爱民;刘煜;苏红玲;马立国;任春梅;张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对青少年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对青少年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青少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术,研究组患者采用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精子质量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精子数量、精子活率、精子活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结论: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精子质量,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王日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索利那新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索利那新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为索利那新组简称为甲组,普通药物治疗组简称为乙组。甲组患者手术前口服索利那新治疗,乙组患者手术前口服托特罗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次数、持续时间以及膀胱冲洗、留置导尿管时间等。结果:甲组在手术后的1天、2天、3天膀胱痉挛的次数都比乙组少,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天、2天、3天后甲组痉挛持续时间明显少于乙组,P<0.05。另外两组患者膀胱冲洗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也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索利那新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席红军;李炳义;田龙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