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伟;何明武;张琼;廖有乔
为加快推进《药品管理法》修订进程,2013年12月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京召开《药品管理法》修订工作启动会暨研讨会,与会专家就药品管理法修订工作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具体工作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水平的关系,为临床脑梗死的防治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06例患者,其中脑梗死患者为116例,设为研究组;非脑梗死患者9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斑块性质、部位及个数及血管内径,另外再行血脂检查,记录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组在CCA、BIF、ICA的斑块均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斑块发生率为88.8%(103/116),以软斑和溃疡斑为主;对照组斑块发生率为15.6%(14/90),以硬斑为主,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左、右颈总动脉内径分别(5.19±0.14)、(5.14±0.11)mm,对照组分别为(7.38±0.07)、(7.45±0.57)mm,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TG、HDL-C、LDL-C分别为(2.03±0.18)、(1.11±0.21)、(4.08±0.85)mmol/L,对照组分别为(1.36±0.16)、(1.33±0.32)、(2.87±0.95)mmol/L,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脂水平测定,可作为脑梗塞的临床预测项目,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姚柳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乳腺癌:乳腺癌是美国女性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因素。2013年研究者发现了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新策略:延长他莫昔芬治疗至10年。另有一项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使用低剂量每周给药的紫杉醇辅助化疗方案疗效相似且副作用更少。FDA批准罗氏旗下新药Kadcyla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疗。肺癌:肺癌是一系列亚型的总称,不同的亚型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这种疾病是美国人首要的癌症死亡因素。每年有22万成人确诊罹患肺癌,其中只有16%能存活5年。尽管烟草是绝大多数肺癌的诱因。不过2013年确诊的患者中,逾八成在确诊时并不吸烟或已经戒烟。关键驱动基因的发现使得肺癌治疗焦点转移到靶向治疗的方向。在今年,研究者发现突变基因的筛查有助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终生存。此外,一项早期研究结果发现,dabrafenib对BRAF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治疗活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不同术式后凝血状态的变化。方法:40例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抽剥方法与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凝血机能状态的变化。结果:术后两组患者都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升高,但两组间相比与组内术前术后结果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曲张患者两种术式后机体凝血状态无大变化,手术不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作者:王献章;张利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骨干续连症所致四肢畸形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总结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12例因多发性骨软骨瘤导致前臂畸形及股骨短缩畸形患儿,采用尺骨截骨Orthofix技术逐渐延长尺骨,矫正弯曲,同时牵引桡骨小头复位。股骨短缩患者采用股骨截骨延长,术后均通过随访,评价患肢功能和外观改善情况。结果:10例前臂短缩、弯曲得到矫正,腕关节尺偏纠正,2例股骨软骨瘤短缩患肢不等长外观纠正外观满意。前臂旋转功能较术前改善,旋前平均增加10°~16°,旋后活动度平均增加11°~14°。8例桡骨头脱位复位满意,1例桡骨头脱位未复位。结论:采用单臂外固定架骨延长术治疗多发性骨软骨瘤所致的四肢畸形的技术简便可靠,并发症少,在治疗上还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
作者:沈阳;颜景斌;黄英;陈柏松;蔡勤;吕志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株红景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住院的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大株红景天治疗组),每组为60例。A组给与ACS的常规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等,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ml静脉点滴7天,每日1次。观察两组患者用药7天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研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A、B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脏射血分数(EF值)均有明显改善(P=0.000),但B组较A组NT-proBNP减低更显著(P<0.001),EF值提高更明显(P<0.009)。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ACS,可更明显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提高心脏EF值。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S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麻京豫;张丽婷;李明;刘新灿;朱翠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管纤维镜取石术与腹腔镜联合纤维胆管镜取石术对在保胆取石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4例普外科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n=68)接受小切口纤维胆管镜下取石法治疗,对照组(n=56)接受腹腔镜联合纤维胆管镜取石法治疗。结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镇痛率及肠道排气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中转开腹率(2.9% vs 16.0%)、结石残留率(1.5% vs 1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49,、7.493,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急性胰腺炎、胆管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5.9%、4.4%vs16.1%、12.5%),胆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0.6%vs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776、4.169、7.681,P<0.05)。结论:两种微创的手术方法具有其各自的优势,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降低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尽可能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7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76例患者采用PFNA方法治疗,而对照组81例患者采用DHS,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优良率为88.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3.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晓程;杨彬;谢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梅毒血清学检验中不同方法检定的结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TRUST、ELISA相比,TPPA具有明显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A检验方法在梅毒的检验中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杨安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胞磷胆碱钠与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石杉碱甲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钠片与石杉碱甲片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结果:治疗六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MMSE、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与治疗前对比,MMSE、ADL评分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有轻度不良反应发生,但均自行消失,未影响继续治疗。讨论:胞磷胆碱钠联合石杉碱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韦日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衰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取ELISA法和酶动力法分别进行测定我院2009年4月到2010年4月之间收录的68例肾衰患者(观察组)与同期68名健康的对象(对照组)的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的含量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的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且肾衰病情严重的血清中的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的含量明显的高于病情程度轻血清中的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的含量情况,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肾衰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Ⅱ得到异常表达,而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其血清中的含量也不断的上升,可以作为肾衰患者病情诊断的重要指标物。
作者:秦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噻托溴胺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7例。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舒利迭2次/d,观察组额外给予噻托溴胺1次/d,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FEV1(L)、FEV1(%)、FEV1/FVC(%)。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利迭与噻托溴胺联合使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肺功能,不良反应较小,效果优于单用舒利迭。
作者:邢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脊柱骨折分类一直是脊柱外科领域的焦点,不仅便于同行间的交流,更能促进佳治疗方案的制定。目前,国际上已经提出了很多分类系统,但还没有一种被普遍采用。已经提出的分类系统将不同的损伤特点作为分类的依据,比如损伤机制,骨折形态学特性,骨折稳定性的解剖学要素以及神经功能状况。McAfee等人对脊柱骨折分型所做出的贡献,不仅增加了临床医生对骨折形态学特性与稳定性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为后来大量骨折稳定性研究和治疗方案的分类方法提供依据。在众多依据形态学特性进行分类的系统中,Magerl等提出的综合分类方法较为详细。Magerl分类法包含了对骨折解剖结构的综合描述,意在使用分层等级体系中的连续分级来表示骨折严重程度的增加,不稳定性的加重以及由此导致的神经损伤风险的增加。Magerl分类法过于复杂,并且其分类时未将神经损伤及其它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做出治疗决定的因素纳入考量而受到临床医生批评。此外,Magerl分类法并未经过临床验证,后期也没进行修改来提高其可靠性和临床适用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实施导乐全程陪伴分娩对产妇顺产产程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顺产分娩的产妇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按传统模式指导分娩,观察组实施导乐全程陪伴分娩。比较两组焦虑、疼痛评分、产程情况、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1例转剖宫产,对照组有6例转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全程陪伴分娩有助于减轻产妇焦虑的情绪,能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有助于缩短产妇的产程,有助于减少剖宫产率,能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昌娥;吕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传统开颅手术和不同新兴手术方法的疗效,探讨传统手术方法面临的诸多挑战。方法:对比分析传统手术和基于小骨窗的改良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差别和术后评分,挖掘传统手术方法在治疗该疾病上的缺陷。结果:传统开颅手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后患者在脑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再出血情况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结论: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势逐渐减弱,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手术疗效和降低再出血率上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者:王庆亮;杨郁野;张桂云;高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ISS钢板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158例,按患者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治疗组(7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普通解剖钢板固定,给予治疗组患者LISS钢板微创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活动自由度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6%明显低于对照组16.46%,而其膝关节活动自由度(129.71±16.92)、优良率94.94%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101.47±14.28)、84.81%,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LISS钢板微创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预后良好,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作者:邹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左旋多巴用药,研究组联合应用普拉克索和左旋多巴,且左旋多巴较对照组减量,观察两组治疗后帕金森病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4型UPD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研究组患者帕金森病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抑郁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适合于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床旁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在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并探讨。方法:抽取我院自2009年以来收治的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11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实验组行PTGBD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疼痛评分、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和CA19-9的变化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据此评定者两种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和CA19-9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出现并发症5例,占8.8%,死亡1例,占1.8%,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3例,占22.8%,死亡3例,占5.4%,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BD在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能显著改善患者体征、降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永强;杨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14美国高血压新指南回答了三个常见问题:(1)何时开始降压治疗(指南推荐,6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达到150/90mmHg即应开始降压治疗)。专家组对需要开始治疗的血压水平进行明确。血压处于≥140/90mmHg的人群,均应通过生活方式进行干预。(2)血压治疗目标值: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治疗目标值应为150/90mmHg;(30~59)岁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应低于90mmHg。(3)高血压治疗起始用药:对于非黑人的高血压群体(包括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指南推荐起始用药包括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以及噻嗪类利尿剂;对于黑人高血压群体(包括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推荐起始用药为钙通道阻滞剂或噻嗪类利尿剂。此外,指南推荐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起始或继续抗高血压治疗时,应该使用ACEI类药物或者ARB类药物,以改善肾脏功能。β受体阻滞剂退出一线,降至四线,与螺内酯同等地位。新指南强调了达标和维持目标(长期达标)。
作者:苍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城乡结合部糖尿病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果。方法: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完成了基线资料的收集,包括HbA1c、FPG、血脂四项、尿微量白蛋白、肝肾功能测定和眼底照相。随访中血糖控制不好者转诊至上级医院内分泌科进一步治疗。145例患者完成了1.5年的随访。结果:转诊且遵医嘱者HbA1c的改善明显好于未遵医嘱时,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显著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季青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慢病管理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社区糖尿病初级保健管理水平。
作者:丁燕;陈玉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