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玲;孙胜男;孙盈
目的:观察ICU危重病患者病程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60例ICU危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住ICU次晨检测静脉血甲状腺激素水平,病程中根据病情变化进复查甲状腺激素。结果:160例患者入住ICU时T3(2.28±0.41) mmol/L、FT3(3.46±0.46)pmol/L、T4(119.34±25.06) mmol/L、FT4(14.51±3.87)pmol/L、TSH (3.85±0.71) uIU/L;其中T3、FT3和/或T4、FT4低于正常104例;160例ICU危重病患者死亡17例,好转143例,死亡组T3、FT3、T4、FT4均低于存活组(P<0.05),143例好转患者转普通病房时T3、FT3、T4、FT4均高于入住ICU时水平。结论:甲状腺激素异常是ICU危重病患者疾病过程中病理生理变化的一个方面,检查甲状腺功能可作为观察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意义参考指标,对ICU危重病患者应常规检查,并注意动态检测。
作者:翟金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甘露聚糖肽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70例和试验组70例分别口服多抗甘露聚糖肽胶囊和匹多莫德胶囊,同时都服用阿昔洛韦片,观察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提前(P<0.05),临床疗效也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IgA、IgM、IL-2、SIL-2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IgG、补体C3、中性粒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年复发次数显著下降(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胶囊能有助于增强生殖器疱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次数。
作者:陈启文;陶静;魏培迪;刘彦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和采取的有效干预措施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03月~2013年03月期间我院产科分娩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作为干预组,及90例妊娠并没有内外科疾病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三个组之间产妇和围生儿的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可使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病率提高,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丁燕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98例)单纯腰背肌锻炼组和B组(97例)复方南星止痛膏外用加腰背肌锻炼组,治疗前后以VAS视觉模拟量尺和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AS与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VAS与SF-36评分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经四周治疗症状均有明显改善,B组腰痛缓解程度及健康状况改善程度均优于A组。结论:在腰背肌锻炼的基础上,复方南星止痛膏是治疗NLBP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田志刚;朱晓东;朱立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6例,分为实验组52例,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单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黄疸完全消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庭林;伍廷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变化规律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观察两组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血红蛋白及贫血发生率差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103.56±15.78)g/L低于健康体检者(139.86±12.89)g/L,贫血41.82%高于健康体检者3.75%(P<0.05),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加重,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贫血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血红蛋白下降及贫血发生率较高,与心功能分级有明显关系,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因此应重视其变化,并加以干预。
作者:刘春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对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2月期间因放化疗致白细胞减少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露聚糖肽胶囊,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榆升白片,4周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组用药1周后就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在用药2周时才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两组治疗第8周时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治疗放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起效快,临床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蓉;唐明;李薇;任德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观察心电图检测中碎裂qrs波对临床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心电图监测的2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阴性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的碎裂QRS波发生率及碎裂QRS波在心电图的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的碎裂QRS波发生率为66.0%,对照组患者心电图的碎裂QRS波发生率为34.0%,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下壁导联碎裂QRS波的发生率为42.0%,高于前壁9.0%的发生率和侧壁13.0%的发生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检测中碎裂QRS波对临床冠心病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碎裂QRS波可有效的预测冠心病的多支病变。
作者:周江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共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采用标准3联疗法,A组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加入铋剂治疗;B组也是采用四联疗法,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结果:对照组,A组和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7.8%,94.5%和95.9%。对照组和另外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和B组两组患者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HP根除率为80.3%,A组和B组分别是94.2%和97.1%。对照组与另外两组患者对比其根除率均明显要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和B组患者对比,则A组患者的根除率要低于B组患者,两组对比有差异(P<0.01)。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含铋四联疗法能够有效根治幽门螺杆菌并且用药相对较安全,治疗依从性相对较高。
作者:沈明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的产前生化筛查检验方法、指标与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到2012年12月在浙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筛查并进行分娩的2000孕妇进行随访调查与部分进行血清学分析。结果:检出地中海贫血孕妇20例,发病率为1.00%;地中海贫血孕妇经过检验PAPP-A水平显著下降,低于0.5mmol/L,AFP浓度下降,低于0.3mmol/L,Freeβ-HCG水平升高,大于2.5mmol/L。确诊为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6例,标准型β-地中海贫血12例,α、β-混合型地中海贫血2例。同时经过分析,地中海贫血孕妇的MCV与MCH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而RDW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产前生化筛查检验意义价值大,可有效发现地中海贫血情况,从而有利于加强干预,提高优生比率。
作者:高宏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耳穴贴压联合心理护理治疗肝癌介入术后不良反应(主要指腹痛、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4~12月间收治的中晚期肝癌6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其中治疗组于介入术前2日始用王不留行耳穴贴压联合心理护理至术后4日,对照组则单纯行介入术。观察两组介入术后腹痛、恶心呕吐的程度。结果:腹痛发生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25.8%、72.4%(P<0.001);恶心呕吐发生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29%、82.8%,(P<0.001)。结论:王不留行耳穴贴压法无痛苦,无任何副作用,联合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肝癌介入术后的腹痛、恶心呕吐,操作简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红梅;姚正娟;徐晓东;张美玲;朱云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特发性间质性纤维化(IPF)并发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IPF并发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观察两组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力、NT-proBNP、SGRQ评分改变。结果:前列地尔能缓解IPF并发肺心病的临床症状、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PAH)及提高生命质量;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气分析、SPAP、NT-proBNP、SGRQ评分改变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仅有PaCO2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呼吸功能,降低PAH、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主要过敏原及预防措施。方法:75%酒精局部消毒后,将18种常见的过敏原点刺液(10种吸入性和8种食入性)、阴性对照液(生理盐水)和阳性对照液(组胺)依次滴于患者前臂屈侧皮肤上,用特制的点刺针刺破表皮,观察皮肤反应。结果:2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结果208例,阳性率达89.66%;吸入性过敏原中粉尘螨(53.85%)和户尘螨(47.60%)阳性率高,食入性过敏原中海蟹(10.10%)和海虾(8.65%)阳性率高;其中(+++)、(++++)者13例,均为尘螨过敏。结论:过敏原是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诱因之一,避免接触过敏原或降低过敏原浓度,能有效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并减轻症状。
作者:刁依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年间于我院诊断为少尿或无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4例,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内科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观察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85.2%,组间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15.8±4.8)d明显短于对照组(27.4±5.7)d,其并发症发生率14.8%亦明显低于对照组29.6%,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HR、AP、Scr、Bun、K+、HCO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以上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肾衰竭临床治疗中,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卫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异位妊娠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实施腹腔镜手术,根据患者对生育的要求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结果:80例均于镜下成功完成手术过程,无中转开腹,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55.69±11.34) min、术中出血(87.20±10.46) ml、肛门排气(1.22±0.12)天、术后镇痛2例(2.50%)、术后愈合好,住院时间(4.22±1.35)天。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梅;王晓黎;邓祥燕;钱青;刘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与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诱导治疗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120例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60)为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即给予CTX+泼尼松进行治疗,观察组(n=60)给予西罗莫司+泼尼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2个月与4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观察组治疗2个月的总有效率为83.3%(50/60),对照组为36.7%(22/60),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4个月末的总有效率为88.3%(53/60),对照组为61.7%(37/60),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评分,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04±6)分,观察组为(131±7)分,两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西罗莫司联合激素较传统的治疗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诱导增殖性狼疮性肾炎(LN),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周亚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联合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研究其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诊断,减少临床不适当抗菌素应用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将其区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又分为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分别检测其血清PCT及CRP水平。结果:感染组新生儿治疗前PCT、CRP血清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01;治疗前组均高于治疗后组,P<0.001;治疗后组和非感染组相比,血清PCT、CR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测定血清PCT,CRP可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指导早期适当应用抗菌素,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同时减少临床不适当的抗菌素应用,减少细菌耐药和菌丛失调。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膝关节髌骨软骨症关节镜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8月~2010年7月收治的53例膝关节髌骨软骨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9例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纳入观察组,其余24例患者采用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HSS)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平均HSS评分分别为21.2及20.9分,治疗后分别升至46.7及35.4分,其HSS评分均在治疗后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优12例,良13例,优良率86.2%,对照组,优6例,良9例,优良率62.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髌骨软骨症较常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具有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好、恢复快、安全性高等多种优势,且治疗成本低,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余兴;王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3年两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各55例。研究1组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研究2组采用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并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研究1组的总有效率略高于研究2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1组的成本-效果比值为1.96明显低于研究2组的成本-效果比值8.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且价格低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于海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手法推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诊断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患者80例,按其诊治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局部粉笔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手法推拿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优12例、良14例、可8例、差6例,治疗优率为30.00%,治疗优良率为65.00%,观察组治疗优25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治疗优率为63.50%,治疗优良率为92.50%,两组患者治疗优率及优良率间差异均比较明显,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手法推拿能够明显提高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绍文;刘有亮;李治;闫欣萌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