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丁燕燕

关键词:糖尿病, 妊娠, 产妇, 围生儿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和采取的有效干预措施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03月~2013年03月期间我院产科分娩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作为干预组,及90例妊娠并没有内外科疾病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三个组之间产妇和围生儿的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可使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病率提高,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母婴健康。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和采取的有效干预措施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03月~2013年03月期间我院产科分娩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作为干预组,及90例妊娠并没有内外科疾病的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三个组之间产妇和围生儿的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可使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病率提高,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丁燕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3年2月笔者所在科室就诊的140例踝关节扭挫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新力正骨喷雾剂,对照组患者应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1例,显效4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7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苟中生;张丽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七氟醚麻醉在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采用七氟醚和全凭静脉麻醉两种不同方式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的情况,分析吸入七氟醚麻醉对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本次纳入观察的168例患者中83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手段,其余患者施予七氟醚麻醉,分析不同麻醉手段后患者的心肌和术后机体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麻醉、手术时间分别为(70.02±19.23)、(48.31±15.39)、(134.49±18.19)min,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以29.41%复跳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5.95%的复跳率(P<0.05);观察组患者多巴胺和硝普钠总量、以及尿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1.1±7.5)mg、(14.6±5.3)mg、(1211±313)mL、(8.6±5.1)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作为一种吸入麻醉药的七氟醚,对施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心肌功能的维护明显优于全凭静脉麻醉方式,且对患者手术后机体的恢复效果较为理想,在临床手术麻醉时可采纳该方式。

    作者:范海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到我院就诊的15080例中晚期孕妇进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查,对疑似发生胎儿畸形的孕妇分别进行二维超声以及四维超声检查,并与临床病理证实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证实共143处畸形,其中神经系统23处;胸腹腔积液15处;四肢骨骼17处;泌尿生殖系16处;胸腹壁缺损9处;皮肤水肿13处;颜面部32处;心脏17处;消化系统1处;四维超声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其中87处属于体表畸形,四维超声诊断体表畸形符合率同样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结论:相比于二维彩超,四维彩色超声在诊断胎儿面部、四肢以及脊柱等体表畸形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诊断胎儿畸形符合率较高。

    作者:曾茂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组)30例。结果:观察组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腹胀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效果良好。

    作者:周祥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程疼痛教育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通过全程疼痛教育,提高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水平。方法:从患者入院时开始,根据患者致伤、手术情况、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疼痛教育。结果:及时纠正了患者在对疼痛认知方面的误区,及时正确地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患者能够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报告疼痛,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避免疼痛造成的诸多危害。结论:全程疼痛教育对于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张春玲;孙胜男;孙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皮穿刺丙稀酸骨水泥在肿瘤晚期骨转移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丙稀酸骨水泥对肿瘤晚期骨转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经皮应用丙稀酸骨水泥治疗53例肿瘤晚期骨转移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经皮穿刺丙稀酸骨水泥注射对肿瘤骨转移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对减轻肿瘤患者骨转移引起的疼痛、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活、生存质量下降,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黔;李雪松;王大寿;蔡封俊;潘奇;钱黎;高方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XELOX方案化学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同步XELOX化学治疗(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年内的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104例,分别在术后行单纯XELOX化疗与同时三维适形放疗。结果:研究组患者1年内转移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年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毒副反应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化疗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同时无明显毒副反应增加,保持较低的转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石书红;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对特发性间质性纤维化并发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特发性间质性纤维化(IPF)并发肺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IPF并发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观察两组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力、NT-proBNP、SGRQ评分改变。结果:前列地尔能缓解IPF并发肺心病的临床症状、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PAH)及提高生命质量;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气分析、SPAP、NT-proBNP、SGRQ评分改变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仅有PaCO2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呼吸功能,降低PAH、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GS-9973Ⅱ期研究获得积极的中期数据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12月7日,吉利德(Gilead)公布了其实验性化合物GS-9973的一项Ⅱ期研究的中期数据。数据表明,在接受GS-9973单药疗法至少8周的CLL患者组中,97%的患者经历了淋巴结体积的缩小。GS-9973是一种实验性口服脾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剂,在该项研究中,被用于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目前,大多数CLL患者终会对当前疗法产生抗性。这一现状表明,寻找新的可用于CLL患者治疗的药物非常重要。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是寻找实验性药物治疗CLL的新兴领域。GS-9973靶向于Syk蛋白,该蛋白可启动来自于B细胞受体的大部分信号。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助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行业信息服务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15日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一文。

    作者:温雅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5例患者使用妈富隆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补佳乐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基本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其不良反应发生少且轻,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欧阳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12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疗效。方法:对120例AM患者放置LNG-IUS前后月经量、子宫体积、血红蛋白和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放置LNG-IUS4、8个月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体积缩小及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上升(P<0.01)。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无变化(P>0.05)。结论:LNG-IUS治疗AM疗效显著,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莉;王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地中海贫血的产前生化筛查检验

    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的产前生化筛查检验方法、指标与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到2012年12月在浙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筛查并进行分娩的2000孕妇进行随访调查与部分进行血清学分析。结果:检出地中海贫血孕妇20例,发病率为1.00%;地中海贫血孕妇经过检验PAPP-A水平显著下降,低于0.5mmol/L,AFP浓度下降,低于0.3mmol/L,Freeβ-HCG水平升高,大于2.5mmol/L。确诊为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6例,标准型β-地中海贫血12例,α、β-混合型地中海贫血2例。同时经过分析,地中海贫血孕妇的MCV与MCH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而RDW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产前生化筛查检验意义价值大,可有效发现地中海贫血情况,从而有利于加强干预,提高优生比率。

    作者:高宏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手法推拿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手法推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诊断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患者80例,按其诊治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局部粉笔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手法推拿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优12例、良14例、可8例、差6例,治疗优率为30.00%,治疗优良率为65.00%,观察组治疗优25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治疗优率为63.50%,治疗优良率为92.50%,两组患者治疗优率及优良率间差异均比较明显,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手法推拿能够明显提高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绍文;刘有亮;李治;闫欣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及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充血性心衰已成为新世纪心脏学的一大挑战。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病率约占35~74岁从群的1.3%。心力衰竭的预后不良,尤其是难治性心衰,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提高。这类病人对一般抗心衰药物效果较差,治疗比较棘手。本文就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患者使用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及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心红;陈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并对该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产科就诊的13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到该病发生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孕妇年龄,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或家族史,肥胖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因素。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4%)比对照组(79.7%)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明显,适合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黄钧;彭久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5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纯西医疗法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综合内科在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收入的57例经体检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西药控糖治疗,在此基础上可给予洛汀新片、吲达帕胺片、依那普利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特拉唑嗪片、氯沙坦片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降压治疗,后分析疗效,以治疗有效率为观察指标。结果:经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有效数为46例,效果不佳数为11例,治疗有效率为80.7%。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纯西医疗法降压,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内分泌科广泛推行。

    作者:陈局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012年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2年收集的320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在320例药物不良反应中,女性患者较多,占61%;年龄分布中,以40到50岁为多,占到30%;剂型方面,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多,达到86%;药物种类方面,抗微生物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多,达到56%;在临床表现上,皮肤及附件损害比较突出,占到29%;320例药物不良反正中,1例为新的严重不良反应,25例为新的一般不良反应,18例为严重不良反应,276例为一般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后37例治愈,282例好转,1例出现后遗症。结论:临床医生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药物知识采取合理的措施,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作者:王裕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伊班膦酸钠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伊班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高钙血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勋法;张更伟;钟贤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