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杰
目的 了解开展孕妇课堂健康教育对延边州地区孕妇自然分娩信心的影响,为增加顺产率、促进母婴健康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该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2016年9—12月在延边州妇幼保健院接受孕检但是没有接受孕妇课堂培训的孕妇151名为对照组;2017年1月—4月在延边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妇课堂培训的孕妇153名为干预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延边地区304名孕妇教育后分娩信心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组对自然分娩没有信心的百分比是16.3%,对照组对自然分娩没有信心的百分比为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98,P=0.008).结论 延边州妇幼保健院开展孕妇课堂健康教育能够增加孕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增加了妊娠和分娩知识,能提高自身分娩自我效能,促进良好母婴健康结局.
作者:王蕊;朴彩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手术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2016年2—8月活动的实施来分析影响手术室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实施方案.结果 手术室手术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合格率由改善前的63.5%降到11.0%,目标达成率为123.0%,进步率为82.7%.结论 品管圈活动运用于手术室工作中,使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取得显著效果,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调动了护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工作品质,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丁海霞;王玉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综合性医院放射诊疗技术的日益普及与广泛应用,过度照射、放射事故给人们、放射人员带来诸多危害,故做好辐射防护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该文从医院辐射防护问题出发,综述辐射防护管理对策.
作者:苟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以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需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分析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安全问题,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中,呕吐有2例,血压下降1例,腹股沟血肿和室颤均未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中,呕吐有6例,血压下降5例,腹股沟血肿3例,室颤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满意29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6例,满意率为8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针对实施干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机制对营养科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11月—2017年2月期间,选取该院营养科8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管理机制分为两组,分别命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1名护士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机制,对照组40名护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机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90.24%)、护理质量(97.10±2.30)分、自我效能(29.89±1.23)分较对照组满意度(65.00%)、护理质量(89.78±1.25)分、自我效能(21.02±1.41)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营养科护士来说,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机制,可显著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雒珍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临床路径护理教学方法即把临床路径新理念纳入临床护理教学中,使用临床路径这种平台来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妇产医院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法是先让护生熟悉临床护理路径,带教老师进行分析和讲解,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查房,带教老师要注重案例指导,并通过讨论解决护理问题,后总结护理带教的效果.另外通过护生填写带教方法满意率调查表,可以考察带教老师在激发学习兴趣、诊疗规范化、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教师授课满意度等方面的综合护理教学效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教学的方法,不仅能规范妇产疾病护理的教学流程,而且还更有利于对护生实施规范化的培养.但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方法,不能成为培养护生的唯一方法,要多与其他的护理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仿真实验是一种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新兴实验教学方法,以其操作简便、内容饱满、投资小、形式新颖等多种优点得到广泛认可.在大力推广应用型制药工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下,将仿真实验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达到丰富实验内容,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并能够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向新模式转变的目的 .
作者:刘磊;王静;王海君;陈颂;王鑫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合适的《护理学基础》课程考试模式.方法 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程特点,提出考试模式改革的方案,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改革后的《护理学基础》课程考试模式可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及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结论 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程考试模式,增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符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护理人才的需求.
作者:李剑;雷芬芳;岳月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天麻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对生长环境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产量有限,市场供求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显效,因此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该文主要对天麻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天麻外观、理化性质的鉴定方法 、分析其药理作用并提出应用天麻的注意事项.
作者:包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铍的影响因素,改进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尿铍的实验室条件.方法 该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氘灯扣背景,优化升温程序,使用热解涂层石墨管.尿样酸化后用混合基体改进剂(0.1%的硝酸镧和4%磷酸二氢铵混合液)稀释,直接进样测定尿铍含量.结果 方法线性范围为0~5μg/L,检出限为0.05μg/L,样品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在3.5%~4.0%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8.0%~103.6%之间.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尿铍的测定.
作者:孙唤;刘蓉;罗美庭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哮喘疾病是目前儿童患者呼吸系统中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症,因为此病症反复的发作常常给患儿的身心带来了严重的损害.该文选择在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呼吸科诊治为哮喘的患儿39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并和未患有哮喘病的患儿进行的配对,运用临床回顾性分组后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患儿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家族史,患儿有过敏性的鼻炎或者湿疹病史等容易导致儿童哮喘;另外母亲在早孕时期反应强烈,并在怀孕的过程中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以及曾有过敏史也是诱发患儿哮喘的高危因素,只要有其中一项高危因素,就都会使其感染该类疾病.要对患儿对症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能真正控制儿童哮喘的高危因素,减少疾病发生.
作者:李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根据我国现在人口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我国现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全国人口疾病谱和死亡谱每一年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威胁身体健康的一个巨大因素,现在根据全国数据统计,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危险疾病的首位,在全国范围内的人群广泛扩散,慢性病的致病原因很多,且日益严重,这样长期以来的恶性局面对于社会的经济有很大的冲击力,全社会有经济上的空缺,链条的断缺很容易造成社会的经济损失.该文通过对相关情况的分析、了解,总结了慢性病患者的患病特点,以及配合相关的社区服务对慢性病患者恢复的帮助,对实现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改善社区的服务模式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作者:叶南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以品管圈为载体的管理模式在提高孕妇自数胎动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为2016年7—8月实施常规管理的待产孕妇,共纳入人数为80名;研究组为2016年9—10月实施品管圈管理的待产孕妇,共纳入人数为89名.所有孕妇及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同意,并统计调查其一般资料.采用产科专用调查表、产科自数胎动宣教内容等调查两组孕妇不会自数胎动数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不会自数胎动发生率为15.7%(14/89),对照组不会自数胎动发生率为50.0%(40/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待产孕妇实施以品管圈为载体的管理模式,能减少不会自数胎动人数,促使孕妇学会自数胎动,便于准确评估胎儿情况,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徐小帆;王敏;汪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进行深入探究,为相关人员提供用药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60名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35名认为高危药品存在使用安全问题,有15名认为西药房对于高危药品的管理有漏洞,有20名被调查人员认为相关管理者不明确药品属性,23名认为对此方面的安全意识不足.结论 通过对西药房高危药品进行更加合理的管理,将高危药品的使用方法规范化,使得用药安全问题明显降低.
作者:段丽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儿科综合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落实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80名基层医院儿科综合病房医务人员,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16年2月,分析其手卫生规范落实的影响因素,再将医务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综合管理.结果 观察组医务人员管理后手卫生评分(89.33±2.78)分高于对照组手卫生评分(70.45±1.06)分(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率1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儿科综合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落实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实施综合管理措施,不仅能降低感染率,还能提高手卫生评分,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巴哈提古丽?热阿甫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海南省防盲卫生资源现状,探讨分级诊疗体系背景下的三级防盲卫生资源建设机制.方法 调查2006—2015年海南省医疗机构完成白内障手术能力及人力资源情况进行报表统计.结果 海南省2015年白内障手术率为1587例(百万人?年),省内19个县市中,具有开展白内障手术医疗机构的县市为9个,占比47%.二级以上的设有眼科的医疗机构有35家,可开展白内障手术的为17家,占比49%.眼科医生162名,白内障手术医生101名,占比62.35%.结论 海南省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要提高防盲工作水平需加大医师力量的培养力度,建立基层工作扎实的防盲网络,从根本上改变海南省防盲卫生服务的面貌.
作者:余洋;吴雁凌;陈海波;邢健强;吴淑雄;杨静;钟兴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现阶段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相关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该文就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精细化管理的方式以及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介绍.
作者:许卫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疼痛是现存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或情感体验.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IASP)提出将疼痛列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解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益.该文意在综述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重要性,早期分析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通过相应的疼痛护理干预,早期发现或排除并发疾病,使患者得到积极安全的镇痛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促进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先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7—12月,对该院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措施,并与2016年1—6月未实施医护协同分级责任制护理措施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相较于2016年1—6月上半年取得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2016年7—10月下半年取得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明显较优,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对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素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针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问题,该系统设计出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多任务多终端远程护理信息系统来有效地解决实际护理工作.软件平台采用B/S模式和C/S模式相结合的结构,通过Internet将入院人员基本信息、医嘱信息、生命体征等参数信息传入医院信息管理服务器.主要介绍Android客户端设计方法和WWW浏览器平台设计,将物联网应用于日常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护理效率90%和医院护理信息管理水平.用户通过终端可以实时监控入院者现状,人机界面友好,能够很好地适应医护人员需求.
作者:杨露;范莉;夏洋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