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庄永华

关键词:血液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情况, 原因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及其原因,为血站工作提供进一步指导.方法 选取该站2015—2016年全年制备的16014袋血液进行调查,从中查证血液报废情况.结果 全年制备的16014袋血液中,报废195袋,占总制备的1.21%.其中P002全血报废75袋、P0012-去白细胞全血11袋、P0065-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袋、P0148-冰冻血浆6袋、P0152-冰冻血浆102袋,分别占38.46%、5.64%、5.13%、3.08%、52.31%;报废原因主要是不足量、滤器渗漏、凝块、破损、离心后渗漏、过滤渗漏、血袋渗漏、脂肪血、色泽异常、溶血等.结论 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受人为因素和仪器因素制约,产生报废后果.加强献血前脂肪血的筛查、成分制备期间加强对离心的配平、在血液采集中,正确疏导献血者情绪,确保顺利采集.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精益管理对住院药房调剂差错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精益管理对住院药房调剂差错率的影响.方法 采取有效的精益管理措施对住院药房存在的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优化与改善,从而降低住院药房调剂差错率.结果 实施有效的精益管理措施后住院病房的发药失误率明显降低,使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也提升了病区内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对药房发药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精益管理运用于住院药房的预防调剂失误的实际工作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并且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汪红;汪晓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探究基层医疗机构强化临床药学工作的措施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服务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是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当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对临床药学工作的加强,更是满足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重要核心.该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总结出我国临床药学工作所具备的重要含义,并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基构临床药学工作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我国临床药学服务的进一步提升起到参考作用.

    作者:郭海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淄博市临淄区宫颈癌发病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目的 分析淄博市临淄区宫颈癌发病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方法 2017年3—4月随机抽取淄博市临淄区25~54岁宫颈癌患者80例展开宫颈癌发病因素筛查,设为患病组,同时随机抽取80例相同年龄段健康妇女,设为健康对照组,统计筛查两组妇女妇科疾病史、婚育史、卫生习惯、性行为、月经等情况,并对其进行生殖道分泌物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等,分析宫颈癌发病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初次性交年龄、慢性宫颈炎症、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生育次数与宫颈癌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检验可知,初次性交年龄<20岁、慢性宫颈炎症、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高危因素(P<0.05,P<0.01).结论 宫颈癌发生与初次性交年龄、慢性宫颈炎症、HPV感染等有关,其中初次性交年龄<20岁、慢性宫颈炎症、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高危因素,除应重视宫颈癌筛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还应加大青中年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到早预防.

    作者:韦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以探讨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工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院外自我护理工作当中的实际效果为目的.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1月该院1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须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延续新护理做为基础护理指导,对照组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进行干预性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控制情况要强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具有更好的控制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于护理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熊萍;洪丽;庞艳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医院超说明书用药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探讨医院超说明书用药的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2016年5—9月处方,按照用药说明书,进行统计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并且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该院门诊中2034张处方,超说明书处方379张,占比达到18.63%.结论 医院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比较普遍,通过分析超说明书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有助于超说明书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从而保障患者的权益.

    作者:贾美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新大纲指导下助产专业产科技能培养的改进研究

    对于新大纲教学内容来说应该注重专业技能实际培训以及训练等,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卫生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实际就业需求.在实际教授助产专业科技培训中,针对专业技能应该进行重组,同时还应结合学生自身掌握知识程度进行调整课时,针对一些陈旧知识进行积极改良,这样能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训练.除此之外,针对实际学习中应该掌握的操作技能制定相关的考核评分标准,强化实训内容强化,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助产业学生操作技能.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曲靖市严重精神障碍流行病学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 通过对曲靖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流行病学描述和网络管理指标分析,查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网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对曲靖市2007年5月—2016年12月年按照《重精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开展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经精神科执业医师确诊后纳入管理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的所有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曲靖市共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5970例,报告患病率4.29‰.所有在册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0.67.年龄构成主要以青壮年为主,18~44岁组,占41.54%.民族分布主要以汉族为主,占96.64%.职业分布主要以农民为主,占89.09%.患者经济状况在当地贫困线标准以下者占68.96%.在册患者累计管理率96.47%,累计规范管理率24.66%.结论 曲靖市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是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特别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瓶颈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对精神专科医院建设的投入,做好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和基层精防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形成有效的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网络.加强精神卫生相关知识和救治救助政策的宣传和普及.有效整合各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系统.

    作者:李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对脑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脑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市第一人民医院选取72例脑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36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王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浅谈护理教育中的阅读治疗教学法

    阅读治疗由来已久,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各方面发展,阅读治疗逐渐成为医学、护理学,心理学和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重点讲解护理教育中的阅读治疗教学法,通过深入研究护理教育中的阅读治疗教学法,指导高校教师们更好地培养未来的医护人员,进而造福患者,终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困扰,提高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干预对心理疾病等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翠竹;崔香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论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为医院重点科室之一,患者病情一般较为复杂,对护理质量要求高.近些年来,传统护理管理方法存在的缺陷开始逐渐体现出来.该文结合大量临床实践成果,联系实际护理经验,对层级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综合阐述.

    作者:单志勇;袁春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为了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研究和探讨采用PDCA循环法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要求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手术室未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要求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手术室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比较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和手术室护理质量变化.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护理安全、护理质量监控、消毒隔离及护理文书管理等手术室护理指标上明显占据优势,而护理差错发生率、术后刀口感染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个方面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中,有助于改善护理服务质量,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利用.

    作者:郑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探讨医院行政管理者360度绩效考评中的结果反馈

    360度绩效考评法运用到医院行政管理者绩效考核,避免了传统考核的趋中效应、光环效应等缺点,客观、科学地评价行政管理者的履职情况,某公立医院经过3年的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考核中直接影响考核效果的关键环节是考核后系统性的反馈.反馈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考评的效果.该文概述了该医院在360度绩效考评后,如何进行结果反馈,并探讨运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为医疗单位采用360度绩效评估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作者:傅博;缪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可行性研究

    健康档案作为记录居民个人健康情况的一个载体,实现信息化管理是一个趋势.该文通过讨论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结合日常工作,找到一个可行的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及体系,进而使健康档案能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对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作者:常亮;王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远程医疗系统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远程医疗作为通讯技术和医学技术融合的衍生物,以信息储存和信息处理等手段,提供医疗诊治服务.该文对远程医疗系统进行分析,阐述远程医疗系统模式下数字化技术,探讨远程医疗系统与数字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同时对远程医疗系统模式下数字化技术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陈仙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脑梗塞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脑梗塞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可能导致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制定防范风险的对策,强化学习,促进防范风险的能力以及风险意识的提升.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落实之后,护理人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风险意识都有所提升,对脑梗塞患者护理质量控制效果相较于管理前,均有所提升,经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可有效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对患者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患者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进而促使护理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6年度采用常规免疫检验方式和检验流程(对照组)与采用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研究组)的免疫学检验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45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45例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P<0.05).结论 采取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庆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与危险性评估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地沟油、苏丹红等事件却使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极大的担忧.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一旦出现问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道关卡—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予以健全和完善,近些年来,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以及危险性评估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对其主要内容展开探究与讨论.

    作者:袁蒲;李杉;李凤娟;杨丽;付鹏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影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探究

    目的 分析控制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总结经验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检验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检验失误率,分析造成失误原因及阶段分布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所选880例患者总共检验1450次,有240例检验出现失误,占总次数27.27%;这些患者出现失误阶段主要分布在准备阶段、 采集样本、 处理样本和检验设备使用不当,占比分别是20.45%(180/880),3.41%(30/880),2.27%(20/880),1.34%(10/880);检验失误原因占据前3项的是患者行为不当(占70.83%)(170/240),选取时机失误(占25.00%)(60/240),混淆样本(占8.33%)(20/240).结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影响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因素较多,相关部门要加强控制各个检验阶段的力度,提高检验部门的总体水平.

    作者:聂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前保健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孕产妇产前保健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124名孕产妇,给予平均分组,对照组62名实施常规产前检查,研究组62名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并评价其产前保健情况.结果 研究组保健知识评分、保健行为评分和保健技能评分依次为(13.5±2.7)分、(22.2±2.9)分和(10.4±2.9)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0.3±2.6)分、(19.6±4.2)分和(8.7±2.5)分(P<0.05);研究组检查次数≥9次的有33名,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3名(P<0.05);研究组检查次数≤4次和5~6次的分别有1名和6名,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名和21名(P<0.05);对两组孕产妇在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比中发现,研究组孕产妇知晓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大大提高孕产妇产前保健评分,改善产前保健质量,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郭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加强药学管理对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的作用及意义探讨

    目的 探究加强药学管理对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的药方及药品使用资料纳入研究,从2016年1月起该院开始加强药学管理,对比这两年药学服务质量的变化.结果 在处方不达标率上,2015年为44.40%,2016年为9.80%,远低于上一年,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取药等待时间、药品盘点时间明显短于2015年,而药学服务质量评分则高于2015年,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程化药学服务中,加强药学管理,可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苏庆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