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区域卫生信息统计数据源质量控制研究

朱远燕;林德南

关键词:区域卫生, 信息化, 数据质量控制
摘要:面向卫生信息系统数据源的质量控制,是在建立卫生信息标准的基础上,实现数据质量有效控制,提升上报数据质量水平,为各医疗机构之间的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夯实基础,同时也能为深圳市卫生行政统计管理日报提供数据支撑.该文介绍了深圳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信息统计数据源质量控制模型,通过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模型,对各医疗机构报送的数据进行质量监控、考核评分,结合行政督导手段,促进医疗机构不断完善数据上报工作,提升数据质量.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管理制定风险管理办法提供依据.方法 该文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神经内科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207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期间神经内科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207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进而分析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跌倒81例(39.13%),实验组跌倒35例(16.91%),实验组患者跌倒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前后总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2.13%,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5.17%,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患者跌倒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增加.说明在老年脑血管住院患者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跌倒风险率,有效预防老年脑血管患者跌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新大纲指导下助产专业产科技能培养的改进研究

    对于新大纲教学内容来说应该注重专业技能实际培训以及训练等,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卫生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实际就业需求.在实际教授助产专业科技培训中,针对专业技能应该进行重组,同时还应结合学生自身掌握知识程度进行调整课时,针对一些陈旧知识进行积极改良,这样能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训练.除此之外,针对实际学习中应该掌握的操作技能制定相关的考核评分标准,强化实训内容强化,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助产业学生操作技能.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士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接受护士层级管理的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的患者120例为研究组患者.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受常规管理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的患者120例为对照组患者.对两组患者和护理人员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患者和护理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对两组护理的护理落实率,护理差错率和意外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临床效果差异.结果 护士层级管理应用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后,患者和护理人员本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护理落实率明显提高,护理差错率和意外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薇;程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联合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 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疾病知识知晓率为72.31%、护理依从性为75.38%、护理满意度为83.08%;观察组患者知晓率为90.77%、依从性为93.85%、满意度为96.92%,观察组患者知晓率、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加以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学习疾病治疗及康复知识,正视疾病,改善精神状态,提高自我护理和管理能力,提高护理配合能力,规范遵医嘱行为,提高护理综合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曹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B型超声波检查在健康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B型超声波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8743名体检患者的腹腔超声波诊断结果 进行统计.结果在8743名受检者中,B型超声波共检测出的疾病类型包括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胆结石、胆囊息肉、肾囊肿、肾结石及恶性肿瘤.患病人数为5618例,占总人数的64.3%.该调查中检测出恶性肿瘤7例,经过术后病例分析证实B型超声检测结果正确.抽检对比其他疾病类型的检出结果显示B型超声波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B型超声波检测结果与证实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波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重复,可为健康管理评价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作者:柏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于2016年6—12月开展护士分层管理模式,选取6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后,将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33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剩余33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并采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服务质量、护理技能、护理文书书写、工作效率等护理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患者等对护理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明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门诊信息化建设与护理流程再造

    目前,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就诊压力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建设门诊信息化,重视护理流程再造,使患者就医体验大程度改善,是医院管理者探索的重点项目.信息化建设为促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改善的关键要素,简化了患者就医流程,保证了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了门诊整体工作水平.

    作者:何群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及其原因,为血站工作提供进一步指导.方法 选取该站2015—2016年全年制备的16014袋血液进行调查,从中查证血液报废情况.结果 全年制备的16014袋血液中,报废195袋,占总制备的1.21%.其中P002全血报废75袋、P0012-去白细胞全血11袋、P0065-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袋、P0148-冰冻血浆6袋、P0152-冰冻血浆102袋,分别占38.46%、5.64%、5.13%、3.08%、52.31%;报废原因主要是不足量、滤器渗漏、凝块、破损、离心后渗漏、过滤渗漏、血袋渗漏、脂肪血、色泽异常、溶血等.结论 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受人为因素和仪器因素制约,产生报废后果.加强献血前脂肪血的筛查、成分制备期间加强对离心的配平、在血液采集中,正确疏导献血者情绪,确保顺利采集.

    作者:庄永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医学实验中心开放式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开放式实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构建了一套开放式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简单介绍了该评价体系在该院医学实验中心的实施情况.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质量评价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开放管理及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导向与激励,促进了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惠娟;向志钢;宿邵敏;龚兴牡;张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互动式安全隐患分析讲座在血液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互动式安全隐患分析讲座对血液科实习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016—2017年来该院血液科实习的110名大学生实施互动式安全隐患分析讲座干预,分析其护理差错事件,并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间的实习生护理差错事件,比较分析互动式安全隐患分析讲座在带教中的作用.结果 实习生临床差错集中在安全隐患认知问题、护理资源问题、制度执行力问题和医患沟通问题,实施互动式安全隐患分析讲座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互动式安全隐患分析讲座能明显减少临床护理中错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斯琴格日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放射工作人员开展放射防护知识教育的作用探究

    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放射工作人员开展放射知识健康教育后对其自我放射防护效果的影响.方法 针对放射工作人员实施放射防护的相关知识教育,使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外照射剂量进行检测,对比实施教育培训前后以及没有参加教育培训人员对于放射防护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职业外个人照射剂量水平.结果 教育培训前后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知识、防护基本知识、防护设施用品知识、应急知识以及相关卫生法规标准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显著优于未参加教育培训人员的知识知晓率.此外,职业外个人照射剂量在培训后显著减少,同时也显著低于未接受教育培训人员.结论 开展有效的放射防护知识健康教育能够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自我放射防护医师,增强防护效果.

    作者:许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前保健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孕产妇产前保健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124名孕产妇,给予平均分组,对照组62名实施常规产前检查,研究组62名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并评价其产前保健情况.结果 研究组保健知识评分、保健行为评分和保健技能评分依次为(13.5±2.7)分、(22.2±2.9)分和(10.4±2.9)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0.3±2.6)分、(19.6±4.2)分和(8.7±2.5)分(P<0.05);研究组检查次数≥9次的有33名,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3名(P<0.05);研究组检查次数≤4次和5~6次的分别有1名和6名,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名和21名(P<0.05);对两组孕产妇在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比中发现,研究组孕产妇知晓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大大提高孕产妇产前保健评分,改善产前保健质量,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郭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论做好女性职工工作对医院发展建设的作用

    在医院这个领域中,女性职工的人数比较多,她们在医院的各个岗位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想促进医院和谐发展,那么就一定要对女性职工工作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要根据不同女性职工的特点合理的分配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女性职工在医院的积极性,保证其工作热情,从而有效地营造出一个比较和谐的氛围,对医院的发展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所以,做好女性职工工作对医院发展有着很好的建设作用.该文就从这个方面具体解析一下如何做好女性职工工作,以及相对应的发展建设作用.

    作者:周明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优化管理的探讨

    该文分析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和诊断检查,并从中西医不同角度介绍了优化管理策略.对于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的情况,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管理,从而对患者的预后情况提供有力的帮助.

    作者:贾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妇产科住院的15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理工作者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工作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同时观察两组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行为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75例,整体护理质量评分(92.35±5.32)分、护理人员行为评分(91.28±6.97)分.对照组75例,整体护理质量评分(78.25±6.73)分、护理人员行为评分(80.25±3.21)分.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75例,其中非常满意43例,比较满意21例,一般满意9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患者75例,其中非常满意6例,比较满意19例,一般满意33例,不满意17例,总满意度为77.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护理人员中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可行性研究

    健康档案作为记录居民个人健康情况的一个载体,实现信息化管理是一个趋势.该文通过讨论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结合日常工作,找到一个可行的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及体系,进而使健康档案能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对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作者:常亮;王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本科护生院校一体化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针对目前本科护生人文关怀实践能力欠缺的现状及院校一体化培养模式日益突出的独特优势,该文将从学校教育和医院实践两个层面对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院校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进行概述.学校教育层面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内容及考核方式进行研究,医院实践层面主要从实践目标、实践形式与考核方式进行概述,对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进行系统化、一体化、科学化的培养,整体提升人文关怀能力.

    作者:曹利美;张培莉;尉锐楠;蔺晴;张丽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CCU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分析与安全防范措施

    目的 分析CCU(冠心病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与安全防范措施.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重症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CCU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不良事件,观察组发生率为3.3%,常规组为15.0%,观察组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5.0%,常规组为83.4%,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U护理管理中,分析风险因素,实施安全防范措施,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宋小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浅谈医院评审对病案统计工作质量影响

    我国对医院实施评审制度,其主要的目的 是为了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与质量安全,以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而实施医院评审,又对医院的病案统计管理工作质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文主要探讨医院评审对病案统计工作质量的影响,主要包含病案管理意识的提升、制度的完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编码的正确率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黄殿锋;郑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幽闭恐惧症患者行MRI检查的护理干预新进展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了解幽闭恐惧症的相关概念、发病机制及原因、相关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如何有效提高幽闭恐惧症的MRI检查配合度,提高图片质量,护理干预是否可以提高幽闭恐惧症患MRI检查图片质量已成为护理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护理人员应当针对于幽闭恐惧症患者树立系统性MRI检查护理观,探索针对于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陈永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