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急诊观察分析

陈亚想;郭东辉;陈山;王金福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增强CT, 诊断,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特点,明确观察对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分析43例主动脉夹层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果:主要首发症状为左背部持续剧烈疼痛,增强CT诊断符合率高(100%),内科保守治疗29例,血管内介入治疗2例,外科成功进行手术l0例,随访3~35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或减轻,无再发夹层,死亡2例.结论:以突发胸痛就诊,应考虑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增强CT是确诊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方法,药物治疗的首要问题是稳定高血压和控制心率,手术治疗是彻底治愈的根本方法.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AVR导联与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简单有效的手段.心律失常诊断,尤其是复杂心律失常诊断是心电图诊断的难点,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主要分三个步骤:①分析心房波的起源、频率、规律;②分析心室波的起源、频率、规律,③分析心房波与心室波之间的关系[1].三个步骤主要是针对P波、QRS波群和P-R间期进行分析,不同部位起源的P波、QRS波群和P-R间期在不同的导联有不同的特征,导联选择的是否恰当对心律失常的分析至关重要,既往分析心律失常的起源多在加长的标准Ⅱ导联中进行,近年标准Ⅱ导联在心律失常分析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质疑,而AVR导联在心律失常分析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侯艳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对急性STEMI住院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特点和住院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入选STEMI患者584例,入院后即刻及72小时内每日抽取静脉血查血常规,按平均NLR的大小将其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住院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B组心率、肌钙蛋白峰值显著高于A组,而且B组患者平均年龄较高,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较高,收缩压偏低,Klilip分级Ⅲ~Ⅳ级患者比例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患者吸烟率及体质指数(BMI)却低于A组患者.B组患者住院死亡率(6.6%)明显高于A组患者(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与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NLR是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可靠预测指标.

    作者:宋荟芬;李虹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铅的含量以了解毛支患儿是否存在微量元素缺乏.方法:将2岁以下的婴幼儿研究对象分为两组:60例毛支组和6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毛支组和对照组的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铅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锌、铁、钙的含量低于健康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两组的微量元素铜、镁、铅的含量则无显著差异.提示毛支患儿缺乏微量元素锌、铁、钙.结论:通过补充微量元素锌、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显著消除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降低患儿治疗费用,既安全又有效.

    作者:苏绍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无症状低血糖导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明显升高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2 3岁,部队学员,主因鼻塞、流涕伴四肢乏力1天来我院就诊.无头痛、头昏,无阵发性胸闷、心慌,发病前无剧烈运动与饮酒史.既往身体健康,无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6.0℃,血压120/75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语言流利,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正常,下蹲后起立无明显肌肉酸痛感,肌张力、膝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

    作者:徐若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固本益肾胶囊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急性肾损伤(AKI)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48小时内血肌酐增长大于或等于原肌酐值的50%),使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失衡的综合征[1].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自拟中药方剂固本益肾胶囊治疗急性肾损伤病例9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小翠;刘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9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消化性溃疡(PU)与幽门螺杆菌(Hp)明显相关.据报道: PU患者的Hp阳性率很高, 其中胃溃疡(GU) 多为70%~80%,十二指肠溃疡(DU)高达80%~100%,未根除Hp的溃疡病1~4年复发率为50%~90%,而Hp根除后复发率仅为0~10%.笔者认为,PU从发病开始就具有血瘀证得特征,故运用自拟健胃解毒汤结合西医疗法,取得明显效果.本文就我院对2008~2009年门诊接诊的96例PU疾病进行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伯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疏血通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中为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为30%~90%.其病变早期呈现相对可逆性,后期多发展为顽固性难治性神经损伤[1].所以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2007年6月~2010年10月,笔者采用疏血通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2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艳;李四伟;付玉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合理降压新进展

    随着大规模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病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称之为高血压综合征.高血压综合征的提出反映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达到了高层次,高血压药物治疗模式由局限于将血压控制于正常范围转为更注重干预可逆转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危险性降至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清清;涂玫;吴永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急诊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特点,明确观察对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分析43例主动脉夹层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果:主要首发症状为左背部持续剧烈疼痛,增强CT诊断符合率高(100%),内科保守治疗29例,血管内介入治疗2例,外科成功进行手术l0例,随访3~35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或减轻,无再发夹层,死亡2例.结论:以突发胸痛就诊,应考虑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增强CT是确诊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方法,药物治疗的首要问题是稳定高血压和控制心率,手术治疗是彻底治愈的根本方法.

    作者:陈亚想;郭东辉;陈山;王金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50例体会

    1 资料方法1.1 研究对象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我院妇科共施行子宫切除110例,年龄平均48.3岁(37~62岁),除5例有剖宫产手术史外,其余均有经阴足月分娩史,平均产次为1.6次(1~4次),手术适应证[1]:子宫体积小于12~14周,重量小于600g,活动度好,排除宫经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术前无卵巢恶变征象,阴道条件好,无萎缩,手术禁忌症[1]:子宫体积大于14周,既往有妇产科手术病史,合并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恶性肿瘤,另肿瘤生长部位及子宫形态亦可影响阴式子宫切除的成功,如宫颈巨大肿瘤,则子宫不易牵出及取出.

    作者:高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的研究进展

    目前在抗高血压药的选择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医保目录>将其归类在循环系统用药之中,按药理作用分为9个亚类,其中各国指南中共有的降压药共有5类,即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通道阻滞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1].同一类药物有其共同的类似作用,而又有其不同点,所以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应在掌握类别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分清品种之间个性特征的差别,并应根据各种临床指南,针对各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个体化用药.现就其合理使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磊;朱萱萱;史淋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牛黄上清丸中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牛黄上清丸中同时测定栀子苷、黄芩苷、番泻苷A和番泻苷B四个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5μm,250×4.6 m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栀子苷、黄芩苷、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分离度良好(R>1.5),四条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0.9999),其检测限均低于2.90ng、定量限均低于6.70ng,精密度的RSD均小于0.97%,加样回收率分别高于为96.1%、97.2%、94.5%和92.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在同一色谱检测条件下实现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为该药的全面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范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率振荡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率振荡(HRT)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并发室性早搏的AMI患者110例,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计算其早期振荡(TO)和振荡斜率(TS),观察住院后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出院时6min步行距离,根据不同LVEF水平及6min步行距离分两组,分析TO和TS水平与它们的关系.结果:LVEF水平正常组(A组)TO明显低于LVEF水平异常组(B组),6min步行距离>300m组(C组)TO明显低于6min步行距离<300m组(D组),两组间TS水平侧相反.结论:HRT与心功不全程度明显相关,HRT可能作为评价心力衰竭危险分层的新指标.

    作者:黄飞雄;赖木乔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ABI、PWV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综合评价ABI、PWV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因冠心病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心脏病患者的ABI、PWV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冠脉造影证实657例患者中冠心病患者为506例;吸烟或曾经吸烟5年以上者、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1);肥胖冠心病患者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肥胖患者的ABI数值有明显下降趋势,PWV数值有明显增高趋势(P<0.05);严重冠心病患者(双支以上病变且血管狭窄≥70%)共186例,其ABI、PWV值与非冠心病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均可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ABI、PWV可以表现各种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所造成的综合影响.

    作者:杨志;万艳芳;张军;王长厚;杨静;牛和平;马晓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缩宫素给药方式对产妇QTc间期、MAP和HR的影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脊麻剖宫产时缩宫素对健康产妇QTc间期、MAP和HR的影响.方法:全组40例ASAⅠ级,年龄22~35岁,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缩宫素静推组和缩宫素微泵组,每组20例.静推组:55~60秒内静脉单次推注0.9%氯化钠溶液5ml含5IU缩宫素.微泵组:以5分钟内静脉匀速泵注完0.9%氯化钠溶液20ml含5IU缩宫素.监测和描记术前QT间期、MAP和HR,以及脊麻后和催1min、3min和5min的 QT间期、MAP和HR.结果:静推组在给予缩宫素后1min时HR明显增快,MAP显著降低和QTc间期明显延长(平均延长21±20ms)P<0.01.静推组在给予缩宫素后3min左右有2例病人诉有胸闷,胸痛、不适感觉(ECG显示HR48~51次/分,QTc>440ms,伴有S-T段压低.结论:单次较大剂量缩宫素(5IU)静脉快速推注可激发健康产妇的QTc延长和血液动力学较大波动;在处理长QT综合征或心肌缺血的产妇剖宫产时,缩宫素的使用方式值得更加慎重考虑.

    作者:房宁宁;张兆平;顾美蓉;高宏;孙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亚低温联合治疗脑溢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治疗在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脑溢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脑溢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亚低温联合治疗组(亚低温组)4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6例,后将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再将结果研究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比较后发现,亚低温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致死率和致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治疗组治疗后SS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亚低温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治疗脑溢血亚低温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显著改善脑溢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

    作者:曹晨;邓应忠;刘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慢性疼痛的管理及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疼痛的社区佳干预方案,消除和减轻老年慢性疼痛,以提高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方法:以慢性疼痛为目标筛查光明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个人健康档案,对有慢性疼痛且愿意配合研究的164例老年人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建立档案,然后按随机双盲方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治疗组依所患病症给予相应单独或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总疗程均为半年,然后对治疗效果等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VAS评分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然后运用多种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有效改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伟忠;曾裕培;胡任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46例临床观察

    目的:回顾4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以我院治疗的97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施行保肛术46例,对照组施行Miles术51例.结果:观察组2年局部复发率15.2%,生存率78.3%,5年局部复发率26.1%,生存率67.4%;对照组2年局部复发率15.7%,生存率76.5%,5年局部复发率23.5%,生存率64.7%,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保肛手术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同时极大的提高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运红;吴先哲;唐良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ICD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

    心脏性猝死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安置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采取ICD起搏器安置术的方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9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穆丽萍;于娜;刘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激素吸入联合孟鲁斯特对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联合激素吸入在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4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联合应用孟鲁斯特,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儿全天喘息发作次数以及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周日间和夜间喘息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素吸入联合口服孟鲁斯特治疗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能够改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房巧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