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观察

路仲晓;马社荣;陈会强;刘鹏飞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外固定治疗, 内固定冶疗
摘要:目的:比较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方法:60例住院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外固定冶疗冶疗,治疗组采用切开内固定资料.结果:两组均随访(6~12)个月.平均9.5个月,经过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对照组平均(70.5±5.2)分,治疗组平均(85.5±5.5)分.治疗组的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良率为70.0%,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有合理运用下都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的心理调查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和经济生活水平都在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趋于增加,以往主要关注的是牙病的诊疗技术,而现代医学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老年人群的口腔疾病问题应当得到重视.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中老年人群患龋率分别为63.89%和67.40%.而牙周健康者仅为受检人群的3.03%、2.65 %[1],可见老年人对此不够重视.因此,对于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怎样处理口腔疾病及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是口腔医生所必须面临的新课题和挑战.

    作者:牟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方法:60例住院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外固定冶疗冶疗,治疗组采用切开内固定资料.结果:两组均随访(6~12)个月.平均9.5个月,经过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对照组平均(70.5±5.2)分,治疗组平均(85.5±5.5)分.治疗组的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良率为70.0%,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有合理运用下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路仲晓;马社荣;陈会强;刘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一期手术的治疗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痛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应用吻合器吻合术的可行性硬临床效果.方法:对89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训除吻合器吻合的临床资事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9例患者一期切除吻合器吻合术均获得在改成功,无吻合口漏及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癌21例,发生率23.6%.包把肺部感染6例,切口感染15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吻台器行一期肠切除吻合安全可行.

    作者:吴红军;周文勇;李伟;宋哲;贾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治疗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个症状,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智力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随着对产科的管理不断加强,对新生儿复苏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绝大部分新生儿在进行复苏治疗和护理之后,都能够完全恢复健康.本院在2008年8月~2010年6月,一共接诊150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进行抢救及护理的报告如下.

    作者:张炜婷;牛秀艳;樊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5例报告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应用方便、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尤其在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也日渐增多,除常见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影响软骨发育等常见的不良反应外,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引起大家关注的程度显不足.现将我院2009年2月~2010年3月年急诊科就诊及留观患者中,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5例报告如下,仅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李银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频彩色超声在外伤患者隐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血栓是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它的发生目前认为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是骨折后肢体制动血流缓慢血小板凝聚和外伤后引发内凝系统活跃所致;本组537例血栓病例分析后认为,高频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简便无创,而且能多角度动态观察,可以清晰地显示血栓的部位、形态、与受累血管的关系、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较好地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7%以上.因此,通过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柯绍兴;李爱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呼吸指导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包括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畅通、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加强性呼吸指导和呼吸训练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临床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6.08%,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呼吸指导与洲练护理,对于减少临床不良症状、提高呼吸力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袁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不同该药途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个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冶疗方法.即进入监护病房心电监护,高流量吸氧,给予硝酸甘油(5~10)mg静脉点滴,给予止痛药物等.治疗组则在常规冶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和穴位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同时进行.两组均冶疗10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将整体疗效、症状和体1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复发和复发间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除胸痛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心脏事件、复发与复发间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均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复发例数少,复发间隔时间长,平均住院日短.结论: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配合穴位注射可以使药物治疗作用、经穴治疗作用、穴位注射时针头对穴位的物理刺激作用珠联璧合、堤高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贾景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在后囊破裂无晶体眼中的临床运用

    目的:本项目拟对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囊破裂无晶体限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进行研究,为复杂后囊破裂无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人术提供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运用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囊破裂无晶状体眼26例,其中外伤性白内障吸除术后的无足够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17例(17只眼)各种原因晶状体脱位半脱位行囊内摘出5例(5只眼),超声乳化术后囊膜破裂4例(4只眼).均为二期行Artisan人工晶状体植入,通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UCVA),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术前术后眼压变化.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术后角膜水肿,前房闪辉、晶状体位置.角膜内发镜检查比较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总结评估.结果:显示患者术后UCVA优于术前BCVA,术前术后眼压无明显变化,术后角膜无明显水肿,晶状体位置未见明显偏移.术后3个月时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品状体植人术是一种安全有敛的冶疗后囊破裂无晶状体眼的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在虹膜组织足够支撑晶状体时可作为常规术式予以考虑.

    作者:朱月莹;王家祥;黄瑞通;肖瑞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统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三级刺激康复体系.分别在入组时、发病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评价患者FMA评分.结果: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评分逐渐提高.观察组存Mo评定时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在M1、M3和M6时均比对照组显着提高,显示了更好的疗效.结论:早期规范三级刺激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东亚;陈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32例全麻下脑肿瘤摘除术后病人的苏醒期护理

    全麻苏醒期为麻醉后生理功能的全面恢复时期.在术后的几个小时内,麻醉的作用并未结束,各种大脑的保护反射也没有完全恢复,容易导致呼吸、循环系统的障碍出现,这在脑肿瘤摘除术后尤为突出[1].大部分全麻术后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唤醒,也有一部分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的模糊或嗜睡以及定向障碍、躁动不安的脑功能的障碍发生.不及时处理就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所以苏醒期间的合理及时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李颖;高照渝;张庆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踝臂指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踝臀指毅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483例(年龄≥60岁)经冠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分为PAD组(ABI≤0.9,n=144)和非PAD组(ABI>0.9,n=339),随访1年.结果:PAD组共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住院、冠状动脉血运重建)49例(34.0%),高于非PAD组的59例(17.4%);(P=0.001).颅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BI(OR=2.45),糖尿病(OR=2.01),年龄(OR=1.74),陈旧心肌梗死(OR=1.65).结论:ABI是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国樑;秦明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

    目的:观察应用小剂量螺内酯(20mg/日)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螺内酯治疗组(治疗组),每组36例.其中治疗组在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20mg/日),治疗三个月后分别观察治疗效果并用彩超测定治疗前后左心窒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三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LVEF与对照组的LVEF之间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短期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利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活血化瘀理气法治疗高脂血症87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高脂血症发病率急剧上升,笔者用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87例,并与西药辛伐他汀治疗的62例对照,结果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门诊病例,治疗组87例中,男性34例,女性53例;年龄(25~74)岁,中位年龄50岁,病程6个月~15年.对照组62例中,男性28例,女性34例,年龄(24~73)岁,中位年龄51岁,病程8个月~16年.

    作者:尚素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应用坐骨结节承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坐骨结节承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92例老年股骨粗降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实验组早期应用坐骨结节承重支具进行下地功能锻炼,并以常规功能性康复训练作对照评价其对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坐骨结节承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有利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良好恢复,井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纪科伟;彭继红;平国兴;谭祐光;朱海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北海市2007年~2010年麻疹疫情分析及防控探讨

    目的:了解北海市麻疹流行规律及特征,制定防治对策,以降低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通过国家疾病报告管理系统监溺数据对2007年~2010年北海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病人数按报告地区查询.结果:北海市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周期性,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但局部麻疹暴发影响全市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构成有变化,未到免疫年龄与超出免疫年龄的病例增多;大部分县区均有发生,城区发病高于县份;麻疹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月起发病增多,3.8月达到高峰,2007年以来麻疹年接种率维持在95.05%~98.44%的水平.结论:麻疹发病率多年控制有较低水平,麻疹免疫预防接种率比较高,长时期的高保护率导致易感人群积累.以麻疹疫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加强寐疹疫情监测管理和分析,尤其是完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减少免疫空白,保护易感人群是符合我市当前的麻疹预防控制策略.

    作者:吴伟;冯辉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与枸橼酸莫沙必利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枸豫酸莫沙必利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方法:H.pylori感染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140例根据入院顺序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O例,两组同时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与枸橼酸莫沙必利联用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的显著性(P<0.05).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9.3%(62/70)和71.4%%(50,70),治疗组的H.pylori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相似.多为轻、中度,可耐受,停药后自行消失.结论:奥美托唑与枸橼酸莫沙必利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可提高H.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肝炎Ⅰ号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空腹血糖损害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肝炎Ⅰ号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秆炎(NASH)合并空腹血糖损害(IFG)患者的疗效.方法:8O例符合NASH合并空腹血糖损害诊断杯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肝炎Ⅰ组和肝炎组,肝炎Ⅰ则口服肝炎Ⅰ号汤,肝炎Ⅰ号汤由十余味中药配制而成,肝炎组则用肝炎汤,连用3个疗程,在冶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检查空腹血糖(FPG).血脂和肝功能、C-反应蛋白(C-RP),计算肝脏的B超检查积分.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2组病人FPG、肝功能.血脂、C-RP和B超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肝炎Ⅰ组明显优于肝炎组,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P<0.05.结论:肝炎Ⅰ号汤疗NASH合并IFG,不但能降低FPG、血脂、C-RP、减轻脂肪肝,而且.明显改善肝功能.

    作者:李松花;蒋安平;焦金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40例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体会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重要常见病症之一,其严重程度仅次于恶性肿瘤,且患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全脑血管造影(DSA)作为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效果可靠,然而该检查为有创操作,且神经系统的功能繁多,解剖结构复杂,脑组织细胞损伤的不可自生性[1],使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做好病人DSA检查的全程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10年1月~2010年10月对2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对这类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英梅;王素凤;宋红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活性维生素D对肾移植受者术后钙磷代谢平衡的影响

    目的:研究活性维生素D的临床应用对肾移植受者术后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随访的肾移植且移植肾功能正常的受者54例,其中19例在肾移植术后1月开始使用活性维生素D,另35例为对照组,分析术后1年两组患者之间血钙,磷及PTH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术后1年血钙水平显著性增高[(2.41±0.21)vs(2.22±0.24)mmol/L,P<0.05],血iPTH水平显著降低(65.54±26.35 vs 102.45±37.46,P<0.05),而血磷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1.044±0.18)VS(0.97±0.27),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的使用能有效改善肾移植受者术后血钙、磷的代谢平衡,并降低血iPTH水平,能有效预防肾移植受者术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

    作者:王向阳;李雄根;张万帆;王丽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