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光
目的:评价肝炎Ⅰ号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秆炎(NASH)合并空腹血糖损害(IFG)患者的疗效.方法:8O例符合NASH合并空腹血糖损害诊断杯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肝炎Ⅰ组和肝炎组,肝炎Ⅰ则口服肝炎Ⅰ号汤,肝炎Ⅰ号汤由十余味中药配制而成,肝炎组则用肝炎汤,连用3个疗程,在冶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检查空腹血糖(FPG).血脂和肝功能、C-反应蛋白(C-RP),计算肝脏的B超检查积分.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2组病人FPG、肝功能.血脂、C-RP和B超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肝炎Ⅰ组明显优于肝炎组,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P<0.05.结论:肝炎Ⅰ号汤疗NASH合并IFG,不但能降低FPG、血脂、C-RP、减轻脂肪肝,而且.明显改善肝功能.
作者:李松花;蒋安平;焦金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工作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12月在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并采用全面护理的8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08年1月~12月在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并采用常规护理的6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所需的时间,不良反应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否有差别.结果:观察组无痛胃镜检在时间为(31.15±5.81)min、对照组为(42.58±7.0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系统护理规范了护理流程、缩短了检查时间而且减少了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高坤;王晶茹;陈宏;金鲜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活性维生素D的临床应用对肾移植受者术后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随访的肾移植且移植肾功能正常的受者54例,其中19例在肾移植术后1月开始使用活性维生素D,另35例为对照组,分析术后1年两组患者之间血钙,磷及PTH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活性维生素D治疗组术后1年血钙水平显著性增高[(2.41±0.21)vs(2.22±0.24)mmol/L,P<0.05],血iPTH水平显著降低(65.54±26.35 vs 102.45±37.46,P<0.05),而血磷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1.044±0.18)VS(0.97±0.27),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的使用能有效改善肾移植受者术后血钙、磷的代谢平衡,并降低血iPTH水平,能有效预防肾移植受者术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
作者:王向阳;李雄根;张万帆;王丽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其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TG,TC.LDL-C,HDL-C和hs-CRP等指标有轻微改善,实验组治疗前后有显著统计学差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期间两组均来发生严重副反应.结论:采取辛伐他汀冶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显著控制炎症反应和降低血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勇逵;杨彩虹;郑玉美;李倩;谢艳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将心理放松干预应用于初次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行初次无痛人流手术的458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和干预组,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及麻醉效果.结果:心理放松干预明显舒缓了人流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了无痛人流的麻醉不良反应.手术麻醉效果优级率明显提高.结论:心理放松干预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手术麻醉效果,实用于初次行无病人工流产术的患者.
作者:何春红;薛建军;吴华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目前,COPD诊断的金标准仍是临床肺功能检查(PFT,pulmonary function tests).COPD的影像诊断方法包括常规X线、CT等[2,3],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MSCT(多层螺旋CT)越来越多地应用于COPD的诊断中[4,5],从气道形态学、肺功能对COPD进行评估与分级诊断.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清锋;吴英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1.1病例选取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引起的多发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且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我们根据前人经验,并结合自身心得,病例来源均为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大者63岁,小者11岁,病程平均为2年~8年,10年以上6例.34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怀丽梅;王玫红;孙淑芳;宋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前临床上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较为多见,主要症状是疼痛、局部压痛及不同程度的脊柱活动障碍.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卧床休息、药物、矫形支具、补钙等,疗效不佳.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操作简单、创伤小,联合充填自固化的磷酸钙/硫酸钙复合物治疗OVCF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随访并分析了从2007年以来我院通过采用PVP联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CSC)充填技术治疗的21例OVCF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刘世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84例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术中动脉瘤破裂、白细胞计数,血钾、血钙等因素在CVS组与无CVS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表明,Fisher≥Ⅲ级、Hunt-Hess≥Ⅲ级、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和白细胞计数>15 x 109/L均为CVS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中对于Fisher≥Ⅲ级、Hunt-Hess≥Ⅲ级、吸烟史、高血压和白细胞增高的患者应加强早期监测.
作者:闫永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高龄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3年来我科住院72倒接受O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75岁,共36例;低龄组,年龄<75岁.共36例.分析高龄患者PCI术后的HbAlc、NT-proBNP、血小板聚集率(PAGR)与随访1年后LVEF、LVEDd值的相关性.比较两组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即再梗塞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差异.结果:高龄患者的NT-proBNP、PAGR与LVEF值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91和-0.901.与LVEDd值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7和0.924.而HbAlc与LVEF,LVEDd值无明显相关性.两组的MACE(再梗塞率及死亡率)都存在差异性.P值分别为0.0148与0.0254.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高龄患者PCI术后MACE较低龄患者发生率高,且心脏功能与NT-proBNP及PAGR有相关性.
作者:张健;石宇杰;牛丽丽;张艳玲;苗紫丽;徐威;付晓红;路敏;赵兵;刘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Ki67基因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肿瘤的有关热点基因之一.本文对恶性肿瘤恶性特性和Ki67基因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Ki67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Ki67蛋白是1983年Gerdes等用霍奇金瘤系L428细胞的粗核成分免疫鼠后首次制备出的一种核抗原,当时实验地点是德国的Kiel城市,所用培养板编号为67,故名Ki67.Ki67基因是一个周期相关基因,也是细胞核增殖相关基因,与细胞增殖成正比.在G1中及晚期出现,在S期及G2期中渐增加,在M期的有丝分裂中达到大值.
作者:韦祝新;王绍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常规营养脑细胞药物胞二磷胆碱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和71.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能有效控制因缺氧缺血所致的脑水肿,临床疗效确切有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艳;牛保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患者自主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为术后患者的护理行为提供指导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口腔科和解放军306医院口腔科的种植体义齿修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口腔护理行为.结果:228名患者中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为13.6%.刷牙频率和持续时间、是否使用漱口水、是否定期复查或专业洁牙及吸烟情况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义齿修复后口腔护理对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戒烟或减少吸烟频率可降低炎症的发生率.
作者:宋清;李小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应用方便、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尤其在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也日渐增多,除常见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影响软骨发育等常见的不良反应外,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引起大家关注的程度显不足.现将我院2009年2月~2010年3月年急诊科就诊及留观患者中,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5例报告如下,仅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李银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肠胃清药物血清联合化疗药物干预HCT116、HCT116/L-OHP细胞DNA损伤修复情况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肠胃清增效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肠胃清药物血清的增效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方法,从DNA损伤修复的两条通路,观察L-OHP、肠胃清药物血清对XRCC1、XRCC2、XPF、ERCC1蛋白的影响,比色测定法检测DNA损伤指标AP位点.结果:肠胃清药物血清可逆转HCT116/L-OHP多药耐药.HCT116/L-OHP中XRCC1、XRCC2、XPF、ERCC1的含量较HCT116均显著增多(p<0.05),AP位点表达较HCT116显著减少(p<0.05),HCT116经L-OHP、L-OHP+肠胃清药物血清联合作用后XRCC1、XRCC2、ERCC1蛋白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AP位点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HCT116/L-OHP中L-OHP联台肠胃清药物血清组与对照组相比XRCC2、XPF、ERCC1蛋白含呈有减少趋势.结论:结肠癌耐药细胞胞内的AP位点降低,进而增加细胞的修复能力,提高耐药性.L-OHP攻击结肠癌细胞,是通过降低BER、NER的能力,导致DNA损伤加重,干扰DNA复制,达到治疗目的.肠胃清药物血清能增加L-OHP的该项能力.
作者:陆海;孙珏;许建华;范忠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脑出血术后高的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重点[1].继发性的癫痫发作是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通过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癫痫发生时脑电图异常率很高,临床上可以通过脑电图的检查结果来评价治疗效果.为探讨脑电图检查应用于脑出血术后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疗效评价的效果,本文选取了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间脑出血术后继发癫痫的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并统计分析所有对象术后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凯;张炜婷;牛秀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应用的效果.方法:术前准备同常规胃镜检查,检查前仍为受检者咽部喷洒2%利多卡因三次,检查时先给病人静推2%利多卡因0.5mg/Kg、芬太尼0.5ug/Kg、丙泊酚(1.0~2.0)mg/Kg,待病人睫毛反应消失并呼吸血压平稳时即行胃镜检查.结果:本组1564例少数病人出现进镜时躁动,呛咳外,其他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病人清醒后对受检过程均无知觉.检查完成时间(3~15)分钟,平均7.2分钟.结论:镇静催眠麻醉状态下行胃镜检查术可减少病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减轻病人受检时的痛苦,降低高血压、冠心病及年老患者作胃镜时发生中风、心梗等危险,还能使儿童及精神病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所以,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舒适、有效的方法.
作者:魏俊;肖钢生;戴志;何彬;彭惠莎;周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羟氯喹在临床与亚临床狼疮性肾炎中治疗的效果,从而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32例确治临床与亚临床狼疮性肾炎患者平分为两组,2组均采用泼尼松1mg/kg+羟氯喹0.4/日治疗(4~6)周后,泼尼松此后每周减量5mg,直至0.5mg/g时维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10mg/日.两组都观察12周.两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和Al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同时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Alb明显上升,治疗组的上升幅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羟氯喹治疗临床与亚临床狼疮性肾炎明显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刘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丹红不同该药途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个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冶疗方法.即进入监护病房心电监护,高流量吸氧,给予硝酸甘油(5~10)mg静脉点滴,给予止痛药物等.治疗组则在常规冶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和穴位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同时进行.两组均冶疗10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将整体疗效、症状和体1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复发和复发间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除胸痛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心脏事件、复发与复发间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均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复发例数少,复发间隔时间长,平均住院日短.结论: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配合穴位注射可以使药物治疗作用、经穴治疗作用、穴位注射时针头对穴位的物理刺激作用珠联璧合、堤高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贾景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近3年住院的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211例,对临床相关因素(年龄、病程、症状等)、培养出的124株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伴肺肺部感染的发生与年龄、病程有密切关系(P<0.05)感染前5位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9株(23.4%),铜绿假单胞菌23株(18.5%),大肠埃希菌21株(16.9%),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3.7%),白色假丝酵母菌12株(9.7%);对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较敏感的前5位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的前3位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利福平,米诺环素.抗真菌药物敏感的是伊曲康哗及氟康唑.结论:年龄和病程与伴肺部感染密切相关,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对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作者:霍卫池;冯涛;陈凡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