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16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观察

邵军

关键词:苦参素注射液, 急性, 黄疸型肝炎
摘要:目的:探究苦参素注射剂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保肝药物,口服草仙乙肝,维生素C,B,常规量,治疗组应用苦参碱注射液150 mg如10%葡萄糖注射液中,1日1次静点,1疗程1个月.对照组应用甘利欣30ml,维生素C 2.5 9加入10%葡萄糖500ml 1日1次静点,1疗程1个月.结果:两组病例在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治疗组症状完全消失和缓解者及ALT,胆红质降至正常84例,总有效率90.3%对照组48例,总有效率64%,两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苦参素注射剂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羟氯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亚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羟氯喹在临床与亚临床狼疮性肾炎中治疗的效果,从而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32例确治临床与亚临床狼疮性肾炎患者平分为两组,2组均采用泼尼松1mg/kg+羟氯喹0.4/日治疗(4~6)周后,泼尼松此后每周减量5mg,直至0.5mg/g时维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10mg/日.两组都观察12周.两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和Al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同时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Alb明显上升,治疗组的上升幅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羟氯喹治疗临床与亚临床狼疮性肾炎明显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刘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76例NST反复异常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激惹试验(NST)反复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分娩且产前NST异常2次以上276例孕妇临床资料作为异常组,同时抽出同期NST正常孕妇136例为对照组.并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异常组中妊娠合并症和发生围产儿预后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异常组中,距后一次检查3天内分娩的孕妇发生围产儿预后不良明显低于3天后分娩的孕妇(P<0.05).结论:NST反复异常提示胎儿往宫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

    作者:杨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河北省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时监测其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指导和参考.方法:收集了2004年1月~2008年7月河北省二院(43株)、河北省三院(6株)、河北省四院(2株),唐山工人医院(12株).沧州中心医院(11株)、石衰庄市医院(8株)、邢台市人民医院(5株>、徐水市医院(3株)临床分离的不同来源的9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析了菌株的标本来源和医院科室分布情况;测定发美罗培南等7种抗生素的MICs值;结果:(1)9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来源于痰标本多,为82株,占91.2%:其他标本依次为分泌物3株(3.3%),尿液2株(2.2%),耳分泌物、脓液、咽拭子各1株,均占(1.1%).(2)90株鲍曼不动轩菌中,从ICU患者分离的菌株多,为30株.占33.2%;其他依次为呼吸内科18株(20.0%)、神经外科病房7株(7.8%)、急诊科6株(6.7%).(3)MICs测定结果:9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81株对一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耐药率为90.0%(81/90),69株对三种以上生素耐药,耐药率为76.7%(69/90)其中美罗培南(MEM)、亚胺培南(IPM)敏感率分别为58.9%、51.1%,头孢哌酮/舒巴坦(CFP/SB)敏感率为30.0%,左氧氟沙星(LVLX)敏感率为21.1%、哌拉西株/他唑巴坦(TZP)敏感率20.0%、阿米卡星(AKN)、头孢他啶(CAZ)敏感率分别为16.7%和15.6%.结论:(1)多个科室患者均可受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以ICU患者感染率高;鲍曼不动杆菌可引起病人多部位感染,以呼吸道感染率高.(2)鲍曼不动杆菌中耐药率很高.且多呈多重庆耐药.在临床常用的7种抗菌药物中,无一种能完全抑制鲍曼不动杆菌,其中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而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高.

    作者:宋艳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糖尿病伴肺部感染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近3年住院的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211例,对临床相关因素(年龄、病程、症状等)、培养出的124株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伴肺肺部感染的发生与年龄、病程有密切关系(P<0.05)感染前5位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9株(23.4%),铜绿假单胞菌23株(18.5%),大肠埃希菌21株(16.9%),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3.7%),白色假丝酵母菌12株(9.7%);对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较敏感的前5位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的前3位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利福平,米诺环素.抗真菌药物敏感的是伊曲康哗及氟康唑.结论:年龄和病程与伴肺部感染密切相关,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对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作者:霍卫池;冯涛;陈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支气管哮喘小儿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4名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给予相同的抗炎、平喘、扩张支气管等治疗,治疗组患儿另给予乌司他丁5 000U/kg,连续应用2周,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可溶性P选择素(CD62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静脉血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及CD62P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提高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

    作者:房巧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心脏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心脏肿瘤的特点和外科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56例心脏肿瘤患者.其中粘液性肿瘤48例(85.7%),左房粘液性肿瘤45例,右房粘液性肿瘤3例;累及右心房的下腔静脉平滑肌瘤4例(7.1%),均为良性;原发性恶性肿瘤4例(7.1%),均为肉瘤,包括左心房恶性间皮瘤2例,右心室梭形细胞肉瘸1例,右心房血管肉瘤1例.52例良性肿瘤均完整切除;4例恶性肿瘤中,完整切除2倒,大部切除1例,因广泛侵润转移者只行活检1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5例,二尖瓣替换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室间隔修补1例,三尖瓣成形术3侧.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平均随访(33.46±11.35)个月,2例牯液瘤于3年内复发并手术,恶性肿瘤4例术后3个月至2年复发或转移死亡.结论:心脏肿瘤的疗效与病理性质和肿瘤生长部位密切相关.

    作者:宋书田;杨明;张楠;白传明;周岊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常见因素新进展探讨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asis,简称VVC)又名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是一种女性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且易复发.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涉及病原菌和宿主两个方面,其中包括致病菌的流行病学特征、毒力因子、药物敏感性等和宿主的抵抗机制以及发病的诱发因素等.

    作者:廖化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附65例报告)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65例行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手术,肿瘤直径(2.0~6.5)cm,平均3.9cm;肿瘤位于肾上极19例,肾中部16例,肾下极30例.TNM分期:Tla 42例,Tlb 23例.透明绌胞癌58例,颗粒细胞癌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结果:肾部分切除术65例.术中阻断肾蒂血管47例.所有病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围手术期无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64例肾细胞癌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1.4个月,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8.4%和93.8%.结论: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足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保军;周鹤同;何婷;于洪波;张斌;沈华;李久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方法:60例住院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外固定冶疗冶疗,治疗组采用切开内固定资料.结果:两组均随访(6~12)个月.平均9.5个月,经过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对照组平均(70.5±5.2)分,治疗组平均(85.5±5.5)分.治疗组的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优良率为70.0%,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有合理运用下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路仲晓;马社荣;陈会强;刘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羟乙基淀粉洽疗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常规活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予羟乙基淀粉500ml静点冶疗.冶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前及活疗10天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1),洽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临床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郑立宏;张爱民;欧阳取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年龄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长期结果的影响

    目的:了解年龄对冠心病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PCI)后长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接受PCI治疗的患者584例,按年龄是否达到60岁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315例,非老年组269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冠脉病变情况并进行长期临床随访(3月~49月),详细记录临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组有更多的女性(29.84%对10.41%,P<0.01}患者,合并高血压(59.37%对49.07%,P<0.05)较多,以急性冠脉综合症为表现的(72.1%时57 25%,P<0.01)较多,但其冠脉较小[(2.97±0.36)mm对(3.06±0.36)mm,P<0.01],但吸烟较少(36.51%对69.89%,p<0.01).两组患者的临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但老年组全因性死亡(3.49%对1.12%,P=0.061)及心因性死亡(2.86%对0.74%,P=0.061)有增高趋势.经过校正不匹配的基线因素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老年与全因性死亡(r=0.0789,P=0.060)及心因性死亡(r=0.0751.P=0.074)呈正相关趋势,而年龄与之呈显著的正相关(r=0.0983,P=0.019及r=0.0896,P=0.033).结论:老年患者在PCI治疗后的长期临床预后较好,因此PCI治疗老年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谭保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氯沙坦和福辛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在1~2级且血尿酸在(420~520)μmol/L之问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氯沙土坦组(50mg/d)60例,幅辛普利组(150mg/d)50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药物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6.0%;氯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来效果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氯沙坦组治疗前后高尿酸水平比较,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福辛普利组则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氯沙坦不但对原发性高血压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同时对高尿酸血症也有显著的冶疗作用,可作为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首选药物.

    作者:徐慕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膀胱破裂34例诊治体会

    膀胱破裂是泌尿外科急症之一,我院自1998年5月~2010年12月,诊治膀胱破裂患者34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8~68)岁,平均38岁.腹膜内型膀胱破裂23例,腹膜外型9例,混合型2例.(1)外伤性膀胱破裂29例,致伤因素:交通事故13例,高处坠落7例,重物砸伤6例,刀刺伤2例,下腹部踢伤1例.

    作者:王贵平;刘会恩;张涛;李明;魏风梅;王洪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因素及护理对策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层出不穷,不仅仅是新的中药注射剂的不断增加,而且中药注射剂的剂型也在不断更新,同时中药注射剂在不良反应方面病例数也在不断的增加,据国家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报告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3年中药注射剂的ADR报道占中药ADR报告总数的77.12%[1](中药ADR数量占ADR总数的13.15%).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敏;付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吞咽反射抑制,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且各种分泌物、呕吐物易被误吸入呼吸道.因此,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死腔,降低呼吸阻力,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脑组织缺氧及促进脑细胞恢复,常需行气管切开术.但这种有创性人工气道失去了正常气道温暖、湿润气体和阻止细菌入侵的功能,且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极易引起呼吸道并发症而加重病情[1].

    作者:陈兴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52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手术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52例患者分别采用骨瓣开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及脑室外引流术4种手术方法,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缓解高颅压,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死亡8例,存活44例,其中植物生存2例,生活完全或部分自理37例,完全护理依赖5例.结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是提高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周剂量吉西他滨联合苦参素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周剂量吉西他滨联合苦参素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的疗设和安全性.方法:68例非小细胞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吉西他滨和地塞米松胸腔灌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苦参素胸腔灌注.评价2组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骨髓抑制作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苦参索协同吉西他滨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增加耐受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立文;曹爱国;卢平;李之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其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其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TG,TC.LDL-C,HDL-C和hs-CRP等指标有轻微改善,实验组治疗前后有显著统计学差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期间两组均来发生严重副反应.结论:采取辛伐他汀冶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显著控制炎症反应和降低血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勇逵;杨彩虹;郑玉美;李倩;谢艳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与枸橼酸莫沙必利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枸豫酸莫沙必利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方法:H.pylori感染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140例根据入院顺序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O例,两组同时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与枸橼酸莫沙必利联用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的显著性(P<0.05).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9.3%(62/70)和71.4%%(50,70),治疗组的H.pylori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相似.多为轻、中度,可耐受,停药后自行消失.结论:奥美托唑与枸橼酸莫沙必利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可提高H.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盐酸纳曲酮多囊脂质体(DepoNTX)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目的:制备盐酸纳曲酮多囊脂质体(DepoNTX),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内外释放行为.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盐酸纳曲酮多囊脂质体;RP-HPLC法测定含量、包封宰和体内外释放特性;以包封率为指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优化工艺和处方;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多囊脂体形态、用库尔特计数仪测定其粒径和粒度分布.结果:佳条件是卵磷脂/胆固醇为1:1(摩尔比):形成复乳的振荡时间为10s;L-赖氨酸的浓度为40mM;初乳的体积和第二水相的体积比为1:2.5.粒径范围为(5~50)μm,平均粒径为l2.4μm.盐酸纳曲酮在生理盐水中120h的累积释放度可达(80~85)%,在血浆中较生理盐水释放快:大鼠皮下注射DepoNTX.与盐酸纳曲酮溶液相比,消除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制备的DepoNTX包封率较高;粒子表面呈光滑球形,内部具有非同心的多囊泡结构;体内外释放结果表明,DepoNTX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作者:孙丽君;王涛;全东琴;冯端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