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琼;刘翔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对极重型吉兰-巴雷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观察的54例极重型吉兰-巴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使用鼻-空肠导管进行空肠营养支持,对照组33例使用硅胶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两组肠内营养制剂的成份及其用量没有明显区别.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BW、ALB、TLC等营养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空肠营养支持对极重型吉兰-巴雷患者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赵长海;孙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使用安定治疗急性肾绞痛,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将2006年9月~2008年3月急性肾绞痛的2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14例,肌肉注射安定;B组114例,肌肉注射哌替啶.观察记录患者给药后疼痛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监测患者30 min,60 min,120 min,以疼痛缓解为有效例数判断标准无差异.结论:安定疗效确切、安全、起效快、价格低廉,能有效替代哌替啶治疗急性肾绞痛,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石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寻找急诊超声诊断规律,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总结我院6年来急诊超卢诊断并经临床治疗和手术证实的10390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资料,并对其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类型较多,声像图彩种多样,但有其共同特征,超声检查对实质性脏器破裂和腹腔积液的准确性较高.本组诊断准确为93.2%.结论:掌握超声检查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声像图共同特征,在急诊诊断及治疗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爱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与清胰汤联合应用对霞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奥曲肽及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24例,加用清胰汤,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腹部症状及体征、排气、排便、血淀粉酶等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日数和总有效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的缓解,7d内血淀粉酶恢复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中药清胰汤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奥曲肽等西医治疗.
作者:王淑萍;朱红春;韩延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多次献血者和初次献血者街头筛查结果.方法:对356名多次献血者和1230名初次献血者进行献血前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hg、TP抗体的筛查,对两组之间的ALT异常率、HBsAg和TP抗体的阳性率统计分析.结果:多次献血者和初次献血者献血前筛查HBsAg的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而ALT异常率、TP抗体阳性率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多次献血者未能受到全面有效的健康指导.
作者:陶伟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外科手术治疗的47例胸壁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中45例一次性手术治愈,2例患者切口部位复发,均经再次手术痊愈.结论:规则的抗痨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彻底清除病灶,消灭残腔,加压包扎是避免或减少术后复发的重要捎施.
作者:胡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胃大部切除术后33例并发症的病历资料.结果: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术后吻合口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瘘、内疝性梗阻和错位吻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诊断治疗要及时正确.
作者:孟祥毅;张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0月~2008年8月,采用西医常规处理、含用中医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例53例.结果:治愈43例,好转7例,3例无效改手术,总有效率为94.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标本皆治,疗效确切,而且无不照反应,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郑清盛;吴大庆;王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体表劲动脉超声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38例被检查者均为住院接受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测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将颈动脉超声指标与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根据CAG和IVUS计算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级积分和Crouse积分,斑块数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心病成正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虞华鹏;姜婕;贾如意;赵成军;赵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输卵管结扎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将36722例输卵管结扎术中发生并发症35例原因和相应处理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6722例手术者中,发生术中并发症3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95‰.其中输卵管撕裂19例,占54,3%;膀胱损伤5例,占14.3%;肠管损伤7例,占20%;肠系膜损伤4例,占11.4%.结论:施术者要工作认真负责,保证质量,术中要做到稳、准、轻、细,才能防止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华素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儿科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病人群体,药物在这一病人群体中的药动学、药效学、疗效和不良反应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1].许多药害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在现阶段的医疗模式下,因医务人员药物信息的缺乏,以及药物处方和调配阶段过程、药品标签(说明书)内容、国民群体阅读药品说明书能力程度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儿童遭受伤害.为此,在如此海量的药学知识中,如何掌握和利用信息,做到儿科病人科学用药,使我们医药同仁应该共同讨论的课题.
作者:蒋龙福;聂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方法:后正中切口,病变节段行双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成形术,钢板螺钉固定于侧块,进钉一点在侧块后壁中点内侧2mm处,方向为外倾25°,头倾45°,同时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术后带颈围,外固定至融合.结果:随访6个月~2年10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X线摄片,颈椎均完全复位.术后6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愈合.16例脊髓损伤患者按ASIA分级均有小同程度恢复.未发生椎动脉、神经根、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的并发症.结论: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为下颈椎骨折脱位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骆雷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 病例我院泌尿外科于2008年8月27日收治1名尿道外伤致血尿患者,于入院后第13天行膀胱镜尿道镜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检查前常规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局麻时出现1例因尿道损伤致2%利多卡因入血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青支原体感染和抗生素药敏试验的情况.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结果:142例标本中培养到支原体77例,阳性率为54.2%,其中解脲支原体70株,阳性率为49.3%,人型支原体阳性率为4.9%.解脲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强力霉素(1.45%)、美满霉素(2.85%)、克拉霉素(10.0%)、交沙霉素(14.3%)、阿奇霉素(18.6%)、司帕沙星(38.6%)、左旋氧氟沙星(40.0%)、罗红霉素(41.4%)、氧氟沙星(58.6%).结论:本地区解脲支原体检出率高达49.3%,应引起临床重视.解脲支原体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对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
作者:许向锋;段金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肱骨骨不违的原因和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肱骨中下段骨不连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固定方式:钢板内固定10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6例.结果:16例患者中,1例失访,15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6个月,总愈合率90%,钢板治疗组愈合率80%,交锁髓内针治疗组愈合率100%.结论: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骨不连较钢板优越,创伤小,固定确实,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罗政;杨小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应用RT-PCR法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MUC1-mRNA和CEA-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53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MUC1-mRNA和CEA-mRNA的表达情况,另抽取10例食管赵性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53例食管癌忠者病理组织中CEA-mRNA、MUC1-mKNA的表达率为96.23%(51/53)、100%(53/53),外周血中CEA-mRNA、MUC1-mRNA袁达阳性率为52.83%(28/53)、35.85%(19/53);对照组中,10例食管良性病变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均有1例CEA-mRNA表达、无MUC1-mRNA表达.结论:CEA-mRNA、MUC1-mRNA是检测食管癌组织及食管癌外周血微转移的良好的分子标志物,两者表达与食管癌TNM分期关系南切.
作者:金文波;周乃康;郑梦利;祁彦君;马连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务人员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有可能意外地被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自身破损皮肤,或被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被感染.国外有研究显示:在具职业危害的相关资料中,分娩室排在了第二位[1].分娩室工作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助产士在观察产程,接产过程中极易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等;在对产妇进行会阴缝合、注射催产素等操作时极易发生针刺伤.而这些使助产士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要充分认识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加强综合管理,积极有效地进行防护.
作者:陶秀英;张秀平;穆傲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早期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及定位诊断措施.结果:9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出血原因依次为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炎症性肠瘤、血管畸形、小肠肿瘤等.检查方法中结肠镜使用次数多,占66%,血管造影阳性率高达75%.结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十分重要,首选结肠镜检查,在大出血情况下,可考虑急诊手术探查.
作者:林松;刘莹莹;郭秀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两种方案的经济效果.方法:将84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加替沙星静脉滴注组和加替沙星静脉一口服序贯疗法组,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作成本一效果分析.结果:加替沙星静脉滴注组与加替沙星静脉一口服序贯疗法组总成本分别为757.40元、456.62元,疗效分别为89.2%、87.6%(p>0.05).结论:加替沙星静脉一口服序贯疗法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较佳方案.
作者:马宗斌;刘福;江承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6岁,主因:下腹痛2小时,B超发现盆腔肿物,于2008年3月18日18点20分急诊入院,既往体健,无自觉症状,入院1小时后腹痛自然缓解.2 方法2.1 体检生命体征正常,肿物上界平脐,边界清,左侧达锁骨中线内lcm,右侧达锁骨中线外2cm.囊性感明显.位于子宫体前方,术前常规检查及肿瘤标记物血CA125均正常,彩超示,巨大卵巢囊肿17.0cm×12.0cm边界清楚,内见液性暗区及分隔,并见部分强光点回声,其余未见异常.
作者:张艳萍;李翠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