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替奈普酶与爱通立溶栓死亡及非致死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王金波;刘国英;肖月;梁峰;胡大一;史旭波;魏嘉平;赵红;王雷;贾三庆;王宏宇;刘如辉;陈韵岱;卢燕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纤溶疗法, 替奈普酶, 死亡率, 非致死并发症
摘要:目的:本研究欲观察TNK-tPA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治疗后,死亡及非致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间,于北京五家医院,入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小时患者,随机给于替奈普酶(TNK-tPA)或爱通立(rt-PA),给药后90分钟行冠状动脉造影.TNK-tPA的给药法为:采用体得校正的剂量(0.53mg/kg)10秒钟以上静推.rt-PA给药法为:15mg静脉推注;接着按0.75 mg/kg,总量不超过50mg,静脉输注30分钟;然后0.5mg/kg,总量不超过35mg,静脉输注60分钟.伴随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肝素.其他药物按试验用药标准,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可根据医生考虑及90分钟冠脉造影结果决定.主要观察指标为:30天内的死亡率、非致死性严重心脏病事件(包括:再梗死、心肌缺血复发、心力衰竭、重度心律失常、需介入治疗及其它临床心脏事件).结果:共11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入统计分析,其中TNK-tPA组58例,rt-PA组52例.死亡率为:13.8%和9.6%(TNK-tPA对rt-PA,P=0.565);非致死性严重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35%和11.54%(TNK-tPA对rt-PA,P=1.0).结论:初步结果显示,TNK-tPA溶栓治疗30天死亡率较高,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补天大造丸对大鼠肺纤维化病理改变的实验

    目的:观察补天大造丸对肺纤维化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将肺纤维化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补天大造丸、激素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补天大造丸+激素组,另设正常组.观察各组中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补天大造丸组、激素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补天大造丸+激素组肺组织在镜下纤维化面积明显降低;②与激素组比较,补天大造丸+激素维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天大造丸对肺纤维化鼠有明显抑制肺部纤维化增生,对促进肺纤维化鼠病情愈合有重要作用.

    作者:石轶群;徐学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

    经皮肾镜技术是泌尿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经皮肾镜术引入国内,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已成为复杂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1],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项新技术,具有出血少、定位准确、损伤小、疼痛轻、住院日短等优点.

    作者:于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阴式B超对女性不孕症卵泡发育及排卵功能的监测及应用

    目的:探讨经阴式B超对女性不孕疗卵泡发育及排卵功能的监测与传统的经腹B超相较的优势及价值.方法:对37例女性不孕症于月经周期第十天开始观测双侧卵巢的卵泡发育情况,直至排卵.结果:检出卵泡发育异常11例,26例有正常卵泡发育及排卵.结论:经阴式B超对检测卵巢卵泡发育及捧卵有着较经腹超声更加明确肯定的作用,对指导临床的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临床首选.

    作者:常青;郭丽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转移瘤的MRI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MRI对脑转移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48例脑转移瘸,其原发灶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手术活检病理证实,对其MRI表现特征进行总结分析.MRI扫描设备为Picker-Proview MRI扫描仪.结果:48例患者中表现为多发及单发病变者各有24例,分别占50%;共计发现192处病灶,其中位于小脑42处,脑干2处,左侧大脑83处,右侧大脑65处.位于大脑者:额叶64处,颞叶22处,顶叶34处,枕叶20处,岛时3处,丘脑4处,脑室内1处.病变周围伴轻度水肿47处,占24.5%,中度水肿19处,占9.9%,重度水肿82处,占42.7%;不伴水肿44处,占22.9%.增强扫描后,病灶呈实性结节或球形强化者82个;环状强化者89个;线团状强化者9个;头节状强化者5个;片状强化者1处;线状、结节状脑膜强化者6处.结论: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对脑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金来;陈剑;徐焱;金艳;常慧贤;赵彦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激光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尖锐湿疣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在CO2激光去除湿疣的基础上,使用α-2b干扰素凝胶外涂为A组;用转移因子胶囊为B组;A、B组相加为C组.结果:六个月后A、B、C三组的治愈率为80.84%、57.51%、85.36%,复发率为19.52%、42.49%、14.64%.结论:激光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疗效显著.

    作者:吴勇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提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工艺条件筛选

    目的:筛选超声提取纯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佳工艺条件.方法:用超声提取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HSYA百分含量为指标+,考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液用量,提取温度对HSYA纯化的影响.结果:红花黄色素A的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倍量,提取温度为30℃,提取次数为3次,时间为1h/次.结论:通过6次验证试验红花黄色素A含量平均值为16157mg/g,表明该工艺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徐忠亮;段忠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剥糖衣与否对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糖农对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剥糖衣与否对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对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可不除去糖衣.

    作者:蒋士鹏;李冰岚;朱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制药专业药剂实训技能考核探索与实践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培养目标的实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实际针对性以及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高职制药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制药专业人才,以便毕业后更好地服务于制药企业的生产第一线.

    作者:齐明;毛丽珍;宋晓佩;谭佐祥;张人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4年8月~2008年2月收治的93例住院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服用3个月.将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RR)28.3%(26/92);临床受益率(CR+PR+SD)为77.2%(71/92).结论: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作者:解国清;吴珂;廖国清;李亮亮;王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斑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并讨论手术相关问题.方法:160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为两组,立体定向手术维68例,非手术治疗组92例.分别统计两组病人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的意识状态.患肢肌力、语畜、肺部感染、再出血、死亡率.出院3个月后进行随访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结果:住院期同观察指标显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在意识状态、患肢肌力、肺部感染、死亡率方面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两组病例在语言恢复及再出血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远期观察指标显示两组病例ADL分级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立体定向手术的近期和远期总体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

    作者:李涛;赵奇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在心衰和高血压病的治疗上占据着其它药物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笔者应用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英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影响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相同的吸氧,扩冠,抗凝,溶栓,镇静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30 ml/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2周后心肌酶回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改善心肌梗死病人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振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氟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增殖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Flu)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和Ⅳ型胶原(Col 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s,分成对照组,TGF-β1组,TGF-β1加不同浓度Flu诱导组,采用MTT法检测MCs增殖,ELISA法检测Col Ⅳ表达.结果:在TGF-β1诱导下,MCs的增殖随着Flu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1 μmol/LFlu即可明显抑制MCs增殖,P<0.01.TGF-β1诱导下的MCs Col Ⅳ的表达随着Flu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0.1 μmol/L Flu即能明显抑制Col Ⅳ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氟伐他汀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GF-β1诱导下MCs的增殖及MCs Col Ⅳ蛋内的表达,从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尤丹瑜;万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无痛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的优点.方法:对120例患者采用无痛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静注芬太尼、异丙芬后,进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如术中出现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情况及时对症处理.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均完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治疗,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无术中记忆,检查终末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无痛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可以大大减少普通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该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朱洪春;王淑萍;宋其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下颌副孔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下颌副孔的位置,探讨肿瘤细胞向下颌骨的播散途径.方法:对82例下领骨内、外侧面下颌副孔进行研究并统计分析.结果:各标本之间下颁副孔数差异很大.内侧面:冠区出现率为57.32%、切迹区出现率为71.95%、髁区出现率为57.32%.上、中、下区出现率为分别为73.17%,73.17%和98.78%.外侧面:冠区出现率为23.17%、切迹区出现率为32.93%、髁区出现率为37.80%.上、中、下区出现率为分别为62.20%,62.20%和53.66%.结论:下颌副孔为口腔内和面部肿瘤播散到下颌骨的途径之一,未经放疗的病例应切除磨牙后区和冠状突而保留下颌骨的其余部分.

    作者:刘艳敏;刘艳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控中的应用

    1 前言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宝库,对预防、诊治疾病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有利于实现中药现代化持续发展战略,加强中药质量管理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作者:赵珺;宋治荣;王兰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周口市职业人群高血糖和血脂紊乱患病率调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发病也日渐增多,其中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直接导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冠心病、脑梗死、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病率增高,定期在人群中进行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的流行病学调查,防止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2008年12月在本中心体检的部分人员的FBG、血脂成分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张红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强化病案管理适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医疗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投保人员在住院病人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病案已经成为医保中心支付和社会商业保险理赔医疗费的重要依据.

    作者:周连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诊科护患沟通方式的初步探讨

    急诊科是医院医疗服务的窗口,由于环境和就诊患者的特殊性造成了护患冲突的好发场所.急诊患者往往发病急,病情重而需要紧急救治,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作为急诊护士,不但应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外,还要了解各种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预检分诊.

    作者:王艳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症状性骶管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经CT或MRI确诊并有明确临床症状的11例骶管蛛网膜囊肿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疗效.结果:11例患者术后症状大部分消失,仅2例遗留部分感觉障碍,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及时的外科手术干预可有效的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减少神经根或脊髓的永久性损害.

    作者:周龙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