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剥糖衣与否对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蒋士鹏;李冰岚;朱克

关键词:三黄片, 糖衣, 盐酸小檗碱,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研究糖农对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剥糖衣与否对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对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可不除去糖衣.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在异位妊娠与自然流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在异位妊娠与自然流产鉴别中有预测价值.方法:对96例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采用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测定血清β-HCC值.结果:62例(64.6%)异位妊娠,34例(35.4%)自然流产,内膜厚分别为(5.41±0.24)mm,(8.57±1.26)mm,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孕龄和血β-HC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93%的妊娠患者当内膜厚<7mm为异位妊娠,仅7%的妊娠患者当内膜厚≥7mm时为异位妊娠,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当血β-HCG较低时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对预测异位妊娠患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陆学媚;彭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女性围绝经年龄骨质的密度与骨质疏松症的探讨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骨矿物质变化及雌激素对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女性绝经后易骨质疏松症,往往由于极轻微的创伤而导致骨折.为探讨女性绝经年龄骨密度(BMD)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前臂1/10和1/3部位的密度,我们观察了120例女性41~60岁围绝经的不同年龄BMD和OP骨折的发病率.近年来,老年人口的比例逐年提高,骨质疏松OP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林羽慧;邓敏;吴玉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替奈普酶与爱通立溶栓死亡及非致死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本研究欲观察TNK-tPA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治疗后,死亡及非致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间,于北京五家医院,入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小时患者,随机给于替奈普酶(TNK-tPA)或爱通立(rt-PA),给药后90分钟行冠状动脉造影.TNK-tPA的给药法为:采用体得校正的剂量(0.53mg/kg)10秒钟以上静推.rt-PA给药法为:15mg静脉推注;接着按0.75 mg/kg,总量不超过50mg,静脉输注30分钟;然后0.5mg/kg,总量不超过35mg,静脉输注60分钟.伴随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肝素.其他药物按试验用药标准,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可根据医生考虑及90分钟冠脉造影结果决定.主要观察指标为:30天内的死亡率、非致死性严重心脏病事件(包括:再梗死、心肌缺血复发、心力衰竭、重度心律失常、需介入治疗及其它临床心脏事件).结果:共11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入统计分析,其中TNK-tPA组58例,rt-PA组52例.死亡率为:13.8%和9.6%(TNK-tPA对rt-PA,P=0.565);非致死性严重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35%和11.54%(TNK-tPA对rt-PA,P=1.0).结论:初步结果显示,TNK-tPA溶栓治疗30天死亡率较高,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金波;刘国英;肖月;梁峰;胡大一;史旭波;魏嘉平;赵红;王雷;贾三庆;王宏宇;刘如辉;陈韵岱;卢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8年3月我院施行12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10例腹式子宫切除术(TAH)作比较.结果:TVH组和TAH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排气时间、拔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H较TAH有较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6种运动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分析

    目的:探索较适合国人的运动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方法:对313例非高血压者及10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踏车运动负荷试验,通过6种不同的运动性高血压诊断方案对静息收缩压(restSBP)、峰值收缩压(peakSBP)、收缩压变化幅度(△SBP)、静息舒张压(restDBP)、峰值舒张压(peakDBP)和舒张压变化幅度(△DBP)情况进行衡量,分别检出运动性高血压者,井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6种方案中,方案1(peakSBP≥200mmHg和/或peakDBP≥95mmHg)检验非高血压组与高血压组restSBP、peakSBP、△SBP和peak-DB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中发生运动性高血压组之间各项血压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方案1是相对适合国人的运动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结论:推荐较为适合国人的运动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为peakSBP≥200mmHg和/或peakDBP≥95mmHg.

    作者:宋艾;秦明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85例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拈抗剂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5例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减少哮喘发作,是临床治疗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俊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Vitapex治疗慢性根尖周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Vitapex治疗慢性根尖周病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120颗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按分层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60颗患牙,对A组(实验组)患牙使用Vitapex糊剂;B组(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据临床效果及根尖片综合分析,追踪一年.观察Vitapex治疗慢性根尖周病悔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组有效率91.67%B组有效率75%经x2检验:x2=4.53,P<0.05.结论:Vitapex有较好的疗效,操作简便,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药物.

    作者:张红;白艳洁;宋相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原发性重型脑室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脑脊液置换30例临床观察

    脑室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其起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其疗效差.自2002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内科与外科合作对原发性重型脑室出血采用侧脑室外引流配合脑脊液置换术取得了明显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培良;李天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CT、X线平片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影像诊断特点,并与X线平片及CT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对比MRI、CT及X线平片表现及阳性率.结果:48例MRI检查均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变,CT发现35例,X线平片发现29例.结论:MRI可以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对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较CT、平片敏感,是首选检查.

    作者:张学军;孙睿;刑成;任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激光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尖锐湿疣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在CO2激光去除湿疣的基础上,使用α-2b干扰素凝胶外涂为A组;用转移因子胶囊为B组;A、B组相加为C组.结果:六个月后A、B、C三组的治愈率为80.84%、57.51%、85.36%,复发率为19.52%、42.49%、14.64%.结论:激光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疗效显著.

    作者:吴勇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诊胃镜止血治疗Dieulafoy病8例体会

    目的:探讨胃Dieulafoy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经胃镜诊治Dieulafoy病8例临床资料.结果:8例均经急诊胃镜检查确诊.同时行黏膜内注射肾上腺素混合液(HSE)并置金属钛夹止血治疗,7例止血成功,1例止血后再出血转外科手术,止血成功率87.5%.结论:内镜为Dieulafoy病诊治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淑萍;韩延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9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药物敏感性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的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第一线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08年6月两年间从实验室中分离出的96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其耐药趋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年间分离出的96株铜绿假单胞菌,其对11种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其耐药率分别为3.1%、12.5%、13.5%;耐药率高的是氦曲南(88.5%),其次为哌拉西林(41.7%).而96株的铜绿假单胞菌分离,以呼吸道的分离率高,为67.7%;其次为分泌物,占21.9%;泌尿系分离率低,仅占10.4%.结论:本院监测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但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则高于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BRSSG)2001年、2002年的统计结果,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监测.

    作者:刘镜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

    经皮肾镜技术是泌尿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经皮肾镜术引入国内,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已成为复杂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1],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项新技术,具有出血少、定位准确、损伤小、疼痛轻、住院日短等优点.

    作者:于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创伤性膈疝修补术的麻醉处理探讨

    创伤性膈疝是由于胸腹部严重损伤导致膈肌破裂,致腹腔内脏器因腹腔压力变化而进入胸腔所致.其发病率低,多复合有其它脏器损伤,病情危重,临床表现复杂,麻醉处理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孙玉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螺旋CT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例胸腰椎骨折的X线和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螺旋CT能清晰显示胸腰椎脊柱骨折、椎管狭窄和脊髓损伤的程度.结论:螺旋CT能明确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与X线相比能为临床的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信息及可靠依据,是目前脊柱损伤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杨莹;丁燕萍;奚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诱导的肝细胞受体EphB4及其配体EphrinB2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33例子宫内膜癌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phB4、EphrinB2 mRNA的表达率及相对含量,并分析二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EphB4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的表达率和相对含量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P<0.05).EphrinB2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的表达率和相对含量也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P<0.01).(2)EphB4、EphrinB2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密切关系(P<0.05).二者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不同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EphB4和EphrinB2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进展以及恶性程度有关,二者表达趋势呈现一致性,检测EphB4/EphrinB2有助于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

    作者:刘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临床分级曲张大隐静脉的病理改变与病因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曲张大隐静脉管壁病理改变与临床分期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不同临床分期的曲张大隐静脉上、中、下三段管壁标本,制作切片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光镜下上、中、下三段均出现管壁厚薄不一,内膜增厚不均匀、中膜平滑肌排列紊乱,弹力纤维分离变性、胶原纤维不规则增生、平滑肌增生、萎缩等改变.电镜下上、中、下三段平滑肌细胞胞浆内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较多,肌丝较少,中、下段平滑肌有细胞器形态的改变.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时静脉管壁光镜下全程的病理改变相似,而电镜下血管壁上、中、下三段平滑肌细胞器的改变不同,但其变化与临床分期无关.

    作者:李运辉;褚海波;徐永波;王涛;王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提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工艺条件筛选

    目的:筛选超声提取纯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佳工艺条件.方法:用超声提取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HSYA百分含量为指标+,考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液用量,提取温度对HSYA纯化的影响.结果:红花黄色素A的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倍量,提取温度为30℃,提取次数为3次,时间为1h/次.结论:通过6次验证试验红花黄色素A含量平均值为16157mg/g,表明该工艺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徐忠亮;段忠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使冠心病患病率加速提高.在住院心脏病患者中本病所占比例,也随年代不断增加,以我国上海两所大综合性医院的资料为例,50年代为6.78%,60年代为15.71%,70年代为26.03%,80年代为26.80%,90年代为39.18%[1],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病.

    作者:苏菊香;李爱群;周惠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诊科护患沟通方式的初步探讨

    急诊科是医院医疗服务的窗口,由于环境和就诊患者的特殊性造成了护患冲突的好发场所.急诊患者往往发病急,病情重而需要紧急救治,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作为急诊护士,不但应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外,还要了解各种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预检分诊.

    作者:王艳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