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种运动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分析

宋艾;秦明照

关键词:运动高血压, 诊断标准, 踏车运动负荷试验
摘要:目的:探索较适合国人的运动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方法:对313例非高血压者及10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踏车运动负荷试验,通过6种不同的运动性高血压诊断方案对静息收缩压(restSBP)、峰值收缩压(peakSBP)、收缩压变化幅度(△SBP)、静息舒张压(restDBP)、峰值舒张压(peakDBP)和舒张压变化幅度(△DBP)情况进行衡量,分别检出运动性高血压者,井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6种方案中,方案1(peakSBP≥200mmHg和/或peakDBP≥95mmHg)检验非高血压组与高血压组restSBP、peakSBP、△SBP和peak-DB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中发生运动性高血压组之间各项血压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方案1是相对适合国人的运动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结论:推荐较为适合国人的运动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为peakSBP≥200mmHg和/或peakDBP≥95mmHg.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地区部分献血者中不规则抗体的调查

    目的:通过回顾近六年来检测的献血者免疫血液学试验标本,对上海地区献血者人群中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方法:对5088例Rh阴性献血者进行了抗体筛选,方法主要应用ABO反定型细胞,通过盐水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结果:其鉴定确认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731例(不包括ABO系统抗体).其中,抗M为387例,抗HI为93例,抗P163例,抗D55例.结论:本研究为是否进行献血者抗体筛选提供了决策依据,结果提示对于Rh阴性献血员有必要进行抗体筛选.

    作者:张雄民;向东;孟妍;张晰;钱开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关注医改共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作者:蔡谢飞;黄宏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原发性重型脑室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配合脑脊液置换30例临床观察

    脑室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其起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其疗效差.自2002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内科与外科合作对原发性重型脑室出血采用侧脑室外引流配合脑脊液置换术取得了明显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培良;李天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哑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与Ⅲ、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预测肿瘤患者的预后以及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免疫增强药物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秀英;于宝华;颜歌;丁新;余琛;杜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替奈普酶与爱通立溶栓死亡及非致死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本研究欲观察TNK-tPA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治疗后,死亡及非致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间,于北京五家医院,入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小时患者,随机给于替奈普酶(TNK-tPA)或爱通立(rt-PA),给药后90分钟行冠状动脉造影.TNK-tPA的给药法为:采用体得校正的剂量(0.53mg/kg)10秒钟以上静推.rt-PA给药法为:15mg静脉推注;接着按0.75 mg/kg,总量不超过50mg,静脉输注30分钟;然后0.5mg/kg,总量不超过35mg,静脉输注60分钟.伴随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肝素.其他药物按试验用药标准,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可根据医生考虑及90分钟冠脉造影结果决定.主要观察指标为:30天内的死亡率、非致死性严重心脏病事件(包括:再梗死、心肌缺血复发、心力衰竭、重度心律失常、需介入治疗及其它临床心脏事件).结果:共11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入统计分析,其中TNK-tPA组58例,rt-PA组52例.死亡率为:13.8%和9.6%(TNK-tPA对rt-PA,P=0.565);非致死性严重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35%和11.54%(TNK-tPA对rt-PA,P=1.0).结论:初步结果显示,TNK-tPA溶栓治疗30天死亡率较高,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金波;刘国英;肖月;梁峰;胡大一;史旭波;魏嘉平;赵红;王雷;贾三庆;王宏宇;刘如辉;陈韵岱;卢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脑脊液中左氧氟沙星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脑脊液中左氧氟沙廑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乙腈-0.1%甲酸(三乙胺调PH2.52)=16:84为流动相,用前经0.45μm的滤膜过滤,超声脱气;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97nm;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结果:此方法低检测浓度为24.19ng/ml,线性范围为24.19~6200ng/ml,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6.03%~102.08%,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2.64%~9.12%和2.59%~8.38%.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左氧氟沙星的脑脊液浓度检测.

    作者:陈豪;刘芳群;杨智;欧艳;蒋海军;毛艳梅;曾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同时给予泛昔洛韦片250mg Po tid,共7天;VitB1100mg和VitB12500μg im qd,7d为1疗程,根据病情可酌情使用,治疗组加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神经根和疼痛明显区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7.14%,对照组痊愈率78.78%,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治疗可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可作为治疗的辅助方法.

    作者:钱青;袁玲玲;翟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4年8月~2008年2月收治的93例住院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服用3个月.将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RR)28.3%(26/92);临床受益率(CR+PR+SD)为77.2%(71/92).结论: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作者:解国清;吴珂;廖国清;李亮亮;王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舌象数字化诊断的客观化、现代化研究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希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医学,使祖国传统医学能够被更广泛地理解和认识,并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作者:周胜;蔡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MMP-9、CD34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和癌间质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胃癌手术标本中MMP-9,CD34表达,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MVD(12.16±9.38)个,明显低于胃癌组织MVD(28.68±10.25)个(t=2.123,P<0.05);胃癌原发灶CD34、MMP-9阳性率(67.39%、82.61%)明显高于癌旁10.0 cm(8.70%、10.87%)(x2=6.68,x2=6.78,P<0.01);CD34、MMP-9在胃癌中表达与组织学类型、侵及范围、淋巴结转移以及Duekes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MMP-9,CD34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健;杨清绪;朱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7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07年12月我院肝炎后肝硬化腹水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四君健脾护肝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

    作者:石贵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与展望

    1938年Mann和Keilin[1]首次从牛红细胞中分离出一种蓝色的含铜蛋白(Hemocuprein),1969年McCord及Fridovich[2]发现该蛋白有催化O2,发生歧化反应的功能,故将此酶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EC1.15.1.1).

    作者:李丹;李储君;张汉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一次性输液贴在静脉输液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现代医疗技术、仪器设备和医疗用品不断革新,一次性输液贴作为一种新型医疗用品以其实用、简单、使用方便、美观、透气性好、具有无异味、无刺激、无毒性等方面的特点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逐渐替代了传统胶布固定输液器针头,成为临床上输液器针头固定的主要方法.

    作者:殷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斑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并讨论手术相关问题.方法:160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为两组,立体定向手术维68例,非手术治疗组92例.分别统计两组病人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的意识状态.患肢肌力、语畜、肺部感染、再出血、死亡率.出院3个月后进行随访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结果:住院期同观察指标显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在意识状态、患肢肌力、肺部感染、死亡率方面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两组病例在语言恢复及再出血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远期观察指标显示两组病例ADL分级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立体定向手术的近期和远期总体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

    作者:李涛;赵奇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丹参不同饮片中丹参酮ⅡA及丹酚酸B的含量

    目的:比较加工炮制对丹参不同饮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丹参酮ⅡA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检测丹酚酸B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60:2),检测波长286nm,流速1.0ml/min.结果: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A含量由高到低为:丹参片炒丹参酒丹参;而丹酚酸B的含量由商到低为:炒丹参丹参片酒丹参.结论:丹参经不同炮制后其醇溶性化合物如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化合物如丹酚酸B有明显差异.

    作者:陈黄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激光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尖锐湿疣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在CO2激光去除湿疣的基础上,使用α-2b干扰素凝胶外涂为A组;用转移因子胶囊为B组;A、B组相加为C组.结果:六个月后A、B、C三组的治愈率为80.84%、57.51%、85.36%,复发率为19.52%、42.49%、14.64%.结论:激光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疗效显著.

    作者:吴勇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剥糖衣与否对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糖农对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剥糖衣与否对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对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可不除去糖衣.

    作者:蒋士鹏;李冰岚;朱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再谈点抗生素效价管碟法测定中的操作体会

    管碟法是我们药物分析工作者常用的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整个试验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当或者忽略就会造成很大误差,导致试验失败.

    作者:张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无痛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的优点.方法:对120例患者采用无痛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静注芬太尼、异丙芬后,进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如术中出现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情况及时对症处理.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均完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治疗,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无术中记忆,检查终末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无痛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可以大大减少普通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该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朱洪春;王淑萍;宋其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CT、X线平片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影像诊断特点,并与X线平片及CT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对比MRI、CT及X线平片表现及阳性率.结果:48例MRI检查均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变,CT发现35例,X线平片发现29例.结论:MRI可以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对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较CT、平片敏感,是首选检查.

    作者:张学军;孙睿;刑成;任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