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不典型心肌梗死91例临床分析

孙健;王皓;左秀英;石伟;冉晨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不典型, 老年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血流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以致心肌局部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胆囊造瘘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开腹胆囊切除术.1987年法国的Mouret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成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主要手术方法.但是急性胆囊炎患者由于胆囊周围的炎症和周围脏器的粘连、解剖关系不清楚,中转开腹手术的比率高,因此直接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情况较多.韩国朝鲜大学医院外科从1999年开始对急性胆囊炎胆汁淤滞明显的患者行经皮胆囊造瘘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得到满意疗效.

    作者:姜明华;金成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放化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鼻咽癌47例随机分为2组:①单纯放疗组23例,其中T13例,T217例,T31例,T42例;②放化治疗组24例,其中T12例,T214例,T36例,T42例.两组放射治疗均采用60Co~γ线或6-8Mv X线外照射,常规分割放疗,照射范围包括鼻咽、颅底和颈部.放化组于放射治疗前接受2周期DF(DDP+5-FU)方案诱导化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①近期疗效:单放组和放化组总退缩率(CR+PR)分别为65.2%和91,7%.2组总退缩率相比,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远期疗效:单纯放疗组和放化综合治疗组五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鼻咽局控率、颈部局控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发生远处转移的中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无显著性(P<0.05).③毒副作用:两组均无与治疗有关的死亡发生.放疗急性反应两组相似,主要是鼻咽和口咽粘膜炎.化疗的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血象降低主要出现在放疗后的辅助化疗中,综合治疗组有1例存放疗过程中出现3级血小板降低,未出现血尿素氮及肌肝的升高病例.结论:放疗和同步化疗的应用,既因放射增敏作用而加强肿瘤局部控制,又可降低远处转移率而提高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因而放疗结合化疗是治疗鼻咽癌合理和有希望的综合治疗模式.

    作者:屈中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与保养

    我从事胃镜、肠镜清洗消毒与保养工作多年,从原先的三槽、四槽,特别在2004年颁布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通知后,我院添置了五槽,按照该规范标准进行内镜的清洗消毒,制定以下内镜清洗消毒与保养程序,请同行指教.

    作者:侯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体会

    据AO临床统计资料,78.9%的股骨粗隆骨折均为65岁以上老年人,1956年Storen报道股骨近端骨折的死亡率和病残率直接与保守治疗有关.因此,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骨折已成为骨科医生的共识.我科自2008年以来使用PFN-A(空心非扩髓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凌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胆管腔内超声的特征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胆管腔内超声(IDUS)检查的特征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IDUS检查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管腔内超声特征.结果:确诊胆管上皮癌38例,慢性胆管炎11例,胆总管结石7例,肝移植术后瘢痕性狭窄4例,胆管囊肿2例,十二指肠乳头部腺瘤3例.7例胆管正常,为外压性狭窄.IDUS对胆管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4.2%,91.2%,87.5%;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5.7%,100%,98.6%;经3种途径(ERC插管方式、PTC途径、术中途径)检查的患者中3例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没有穿孔病例的发生.结论:IDUS检查的3种插入途径安全可靠.IDUS能更准确地诊断胆管疾病,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张杰;郝建宇;关玉盘;戴定可;贺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静脉镇痛泵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和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自控静脉镇痛微量注射泵镇痛法对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和护理干预.方法: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100例病人采用自控静脉镇痛微量注射泵.观察并记录病人术后的疼痛情况、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术后排气等并进行术后护理干预.结果: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54 7±8.2)min,A组视觉模拟评分(1.49±0.43)分;病人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发生率(16.0%、8.0%、2.0%);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尿时间[(19.29±8.16)h、(4.06±1.76)h].结论:静脉自控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安全有效,整体护理有利于术后病人早期康复.

    作者:林慧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眶上神经痛体会

    眶上神经痛在眼科较为常见,它是眶上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反复发作的剧痛,严重危害病人健康,影响其正常工作和生活.眶上神经经眶上切迹出眼眶,支配上睑中部上部结膜及前额的眶上部分皮肤,当它受到刺激时,会诱发眶上神经痛.2000年1月-2007年1月我院眼科诊断中发现的83例原发眶上神经痛患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结果如下.

    作者:李玉平;黎军;胡文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肝安汤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肝安汤对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02例符合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肝安汤组用肝安汤治疗,对照组用益肝灵、二甲双胍治疗,每组连用3个月.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分别检测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比(WH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索(FINS)、血脂、肝功能、C-反应蛋白(CRP)和肝脏超声积分.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2组病人的BMI、WHR、CRP、FBG、FINS、IRI、血脂、肝功能和超声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肝安汤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4%)高于对照组(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安汤对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良好疗效,能减轻体重、降低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改善肝功能.

    作者:蒋安平;李松花;焦金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腹腕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50例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止痛药、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平均为1.32 h和1.59 h (P<0.006),术中出血量分别平均为30ml和157.16ml(P<0.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6 h和40 h(P<0.002)、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分别为2例和8例(P<0.0 5),术后使用止痛药为10例、30例(P<0.05),术后住院分别为6.6d和11.30d(P<0.001),住院费用4130.2d和4560.1d(P<0.0026).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一样安全,且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住院费用少等优点.

    作者:莫树生;赵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Whipple术式治疗PDC 96例的临床价值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PDC),是外科常见疾病,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36%,占小肠恶性肿瘤的38%左右[1].

    作者:陈永京;刘忠民;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快速性心房颤动的急诊治疗附18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和比较静脉注射地尔硫(卓)、毛花甙C、胺碘酮、普罗帕酮及美托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AF)心室率的即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3~2005年在我院急诊就诊的182例快速A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区分为静脉注射地尔硫(卓)组、毛花甙C组、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及美托洛尔组,观察每组治疗前后的心率、降低心室率的达标率、恢复窦性心率的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5组控制AF快速心室率的达标率分别为94.7%、44.0%、68.3%、65.6%和85.7%.5组病人在治疗开始后第60分钟恢复窦性心律的情况无明显差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普罗帕酮组和美托洛尔组较高.结论:静脉注射地尔硫(卓)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AF的快速心室率;毛花甙C和胺碘酮安全性良好但对心室律的控制程度较差;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不良反应多,安全性差.

    作者:张仁汉;张伟才;刘泮力;王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对3T3-L1脂肪细胞Apelin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3T3-L1脂肪细胞中Apelin mRNA表达影响,为探讨Apelin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他汀类药物抗炎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辛伐他汀溶液刺激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辛伐他汀浓度分别为0、1、10 μ mol/L,作用时间设为24h和48h.提取脂肪细胞总RNA,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Apelin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经辛伐他汀干预后3T3-L1脂肪细胞Apelin mRNA表达降低,高浓度的辛伐他汀对Apelin mRNA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在相同药物浓度下,不同作用时间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辛伐他汀可使3T3-L1脂肪细胞中Apelin mRNA表达减少,并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这可能部分解释了辛伐他汀的抗炎作用.

    作者:杨毅;胡大一;杨进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石菊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石菊口服液是我院眼科老专家,在汤剂的基础上经十几年的临床加减而组方,2005~2008年由我院制剂室配制.本品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疱疹性角膜炎并发角膜翳疗效明显,且制剂稳定,服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银花;李春敏;齐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阿替洛尔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HD)患者骨密度(BMD)及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在60-68岁的HD患者110例,分为治疗组71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连续服用阿替洛尔3年.分别比较组间患者(1)血清钙、磷浓度、碱性磷酸酶浓度;(2)BMD;(3)骨折发生率.结果:(1)治疗组血钙、血磷浓度、碱性磷酸酶浓度与对照组间相应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用药前BMD与用药后BM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04±0.17)vs(1.37±0.23)g/cm2,P<0.05];(3)治疗组用药后BMD与对照组BM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37±0.23)vs(1.06±0.22)g/cm2,P<0.05],骨折发生率治疗组(5.6%)有下降趋势,与对照组(10.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治疗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的老年HD患者,BMD明显增高,骨折发生率下降,但血清钙代谢没有受到影响.

    作者:和渝斌;贺平;何冰娟;王波;刘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理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随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因脑血管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表明VaD患者存在胆碱能缺陷[1].多奈哌齐(Donepezil)为六氢吡啶类氧化物,是第二代特异的可逆性中枢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2],早期主要用于轻至中度认知障碍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多奈哌齐进行了大量的治疗VaD的药理和临床研究,使其从机理到应用都得到了极大丰富和拓展,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作者:徐德琴;徐学君;汪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前列腺素E1(PGE1)和黄芪组,治疗3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正常对照组VA及GFR均明显下降,且无毒副作用.结论:PGE1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应用拉玛泽分娩法对促进孕妇自然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导乐陪伴分娩的过程中实施拉玛泽分娩法对促进孕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将140例阴道试产的初产妇采用随机和自愿的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在导乐陪伴分娩的基础上实施拉玛泽分娩法,对照纽(70例)仅按导乐陪伴分娩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时疼痛情况、产程的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时疼痛程度降低,缩短了产程的时间,降低了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陪伴分娩的过程中实施拉玛泽分娩法能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欧水英;朱燕芬;吴秀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对冲性脑挫裂伤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冲性脑挫裂伤临床特点、发病机理、临床治疗.方法:对42例对冲性脑挫裂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恢复良好16例,中残11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9例.脑梗塞6例,其中术后脑梗塞4例,保守治疗组脑梗塞2例.结论:对冲性脑挫裂伤损伤机制复杂,病情变化快,致残率、死亡率高,仍需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刘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患者共行TACE治疗55次.治疗后1个月,部分缓解15例,占53.6%;微效6例,占21.4%;稳定4例,占14.3%:进展3例,占10.7%.22例AFP阳性者中,完全恢复正常9例(40.9%);治疗后AFP下降≥50%7例(31.8%),AFP下降<50%5例(22.7%),AFP升高者1例(4.5%).AFP总下降率为95.5%.TACE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白细胞减低、胃肠道反应、肝区疼痛和血清转氨酶升高.经对症处理症状大多在1~2周内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TACE治疗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苫,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为非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统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7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前自由门静脉压力为3.19~3.48kPa,联合手术后下降为2.30~2.51kPa.随访52例0.6~8a,肝功能分级无变化者47例,减退者5例.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减轻者41例,减轻者11例.复发出血1例,肝性脑病2例,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不仅疗效好,而且具有止血可靠,再出血率低,术后且肝性脑病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贾松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