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性心房颤动的急诊治疗附182例临床分析

张仁汉;张伟才;刘泮力;王非

关键词:心房颤动, 地尔硫(卓), 毛花甙C, 胺碘酮, 普罗帕酮, 美托洛尔
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静脉注射地尔硫(卓)、毛花甙C、胺碘酮、普罗帕酮及美托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AF)心室率的即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3~2005年在我院急诊就诊的182例快速A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区分为静脉注射地尔硫(卓)组、毛花甙C组、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及美托洛尔组,观察每组治疗前后的心率、降低心室率的达标率、恢复窦性心率的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5组控制AF快速心室率的达标率分别为94.7%、44.0%、68.3%、65.6%和85.7%.5组病人在治疗开始后第60分钟恢复窦性心律的情况无明显差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普罗帕酮组和美托洛尔组较高.结论:静脉注射地尔硫(卓)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AF的快速心室率;毛花甙C和胺碘酮安全性良好但对心室律的控制程度较差;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不良反应多,安全性差.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与保养

    我从事胃镜、肠镜清洗消毒与保养工作多年,从原先的三槽、四槽,特别在2004年颁布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通知后,我院添置了五槽,按照该规范标准进行内镜的清洗消毒,制定以下内镜清洗消毒与保养程序,请同行指教.

    作者:侯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影响因素.方法:进展性腩梗死122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病人114例为对照组.分析血压、血脂、血糖、颈内动脉斑块对脑梗死临床转归的影响.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压、血脂、血糖、颈内动脉斑块为进展性临床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聚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丙泊酚静脉全麻下人工流产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门诊日间手术人工流产术在丙泊酚静脉全麻时,护理技术的管理水平.更好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应用丙泊酚静脉全麻做人工流产的患者1820例,行一般护理,围手术期护理,术后观察的相关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在丙泊酚静脉全麻下,成功率达98%,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53.7±9.2)min,A组视觉模拟评分(1.69±0.63)分;病人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发生率(18.0%、9.0%、4.0%);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尿时间[(20.29±8.16)h、(5.06±1.86)h].结论: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很好的预防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勤;李淑芳;杜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延期妊娠126例临床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对围生儿的影响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05月2月间我院收治的126例延期妊娠的临床情况.结果:延期妊娠使胎儿窘迫、羊水过少、羊水粪染、脐带缠绕、手术产等的发生率增高.结论:延期妊娠时胎盘功能逐渐减退,围生儿高危程度逐渐增加,产前、产时应严密母胎监护,及时处理,可减少过期妊娠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谢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疆基层医院2008年门诊处方评价

    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门诊处方指标分析,调查合理用药情况,为医院合理用药下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编著的<医疗单位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指标>中的处方指标,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内、外、妇、儿、眼科处方各50张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平均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平均金额、处方平均品种数分别为:39.89%、30.05%、96.39%、98.50%、55.28元、2.26种.眼科抗菌药使用率较高是68,13%;儿科抗菌药使用率是55.62%,注射剂使用率是53.09%.结论:基层医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基本合理,但抗菌药和注射剂的使用率较高,提示,基层医院应加强抗菌药和注射剂使用的干扰,使门诊各科合理用药水平共同提高.

    作者:卢秀华;张洪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输卵管积水远端梗阻不孕症应用腹腔镜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远端梗阻不孕症应用腹腔镜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5年1-2008年12月输卵管伞部积水腹腔镜下施行了伞部成形手术的患者125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6~28个月,平均18.4月,术后宫内妊娠率46例36.8%.结论:输卵管分期在Ⅰ、Ⅱ期的患者,通过手术复通,并在术后加强维持其通畅及功能的治疗,有助于提高自然受孕率.对于输卵管分期Ⅲ期以上者,其术后自然受孕率极低,可建议行体外受精或胚胎移植治疗,行输卵管造口术及术后维持通畅治疗有助于体外受精或胚胎移植的成功.

    作者:韦先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缺血修饰白蛋白与CK-MB在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AMI患者200例胸痛发作3~6小时之内取样待检,其中32例血清做3h、6h、12h、24h、2d、4d动态检测IMA、CK-MB水平,另选260例健康体检者做正常对照组,评价IMA和CK-MB对AC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260例IMA均值为(56.5±6 7)ABSu/ml;CK-MB均值为(10.3±5.5)u/L.AMI组200例IMA均值为(87,5±11.3)ABSu/ml,数据分布范围宽,与对照组数据比较上升趋势明显;CK-MB均值为(38 2±15.3)u/L.对照组与AMI组数据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1).CK-MB在6h内升高不明显,6h后开始上升并持续至24h以后逐渐下降,2d时接近正常水平,4d恢复到正常水平.IMA在3h时就明显上升,6h后就明显下降,24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IMA和CK-MB在AMI早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AMI的辅助指标.

    作者:孙丽英;孙艳;王景阳;张瑞青;尹艳霞;朱一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潜水员氧敏感试验过程中发生氧中毒2例分析

    1 临床资料病例1 患者,男,18岁.氧敏感试验过程中发生惊厥2min伴意识丧失.2009年1月16日15:30进行潜水与潜艇专业兵氧敏感试验,15:38舱压加到2.8ATA并开始吸氧,15:58即吸氧20min后,患者报告胸闷憋气,继而突发意识不清,全身阵发性痉挛,口吐白沫,陪舱人员向操舱人员报告并进行通风换气,摘下吸氧面罩,16:00痉挛停止,但意识不清.

    作者:于庆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测定龙血竭胶囊中龙血素B的含量

    目的:建立龙血竭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龙血竭胶囊中龙血素B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mm×200mm,5 μ),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乙腈-冰醋酸(1→90)溶液(40: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柱温;室温.结果:龙血素B的量在0.18~0.90 μ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101.5%,RSD=0.7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可用于龙血竭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涵琦;张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连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指导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目的:阐述连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指导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5例患者,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手术,手术中持续监测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结果:平均随访半年,手术后9例症状体征消失,4例明显改善,1例无改变.1例髂骨取骨处疼痛,3月后好转.8例患者术中SEP出现显著改变,经采取措施后,在15分钟内恢复正常.结论: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手术结合术中SEP监测,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程华怡;郭智霖;丁美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阿替洛尔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HD)患者骨密度(BMD)及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在60-68岁的HD患者110例,分为治疗组71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连续服用阿替洛尔3年.分别比较组间患者(1)血清钙、磷浓度、碱性磷酸酶浓度;(2)BMD;(3)骨折发生率.结果:(1)治疗组血钙、血磷浓度、碱性磷酸酶浓度与对照组间相应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用药前BMD与用药后BM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04±0.17)vs(1.37±0.23)g/cm2,P<0.05];(3)治疗组用药后BMD与对照组BM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37±0.23)vs(1.06±0.22)g/cm2,P<0.05],骨折发生率治疗组(5.6%)有下降趋势,与对照组(10.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治疗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的老年HD患者,BMD明显增高,骨折发生率下降,但血清钙代谢没有受到影响.

    作者:和渝斌;贺平;何冰娟;王波;刘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静脉用地尔硫(艹卓)与倍他乐克、硝普钠治疗主动脉夹层效果的比较

    目的:研究地尔硫(艹卓)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的Ⅲ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临床选择无并发症的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例,用地尔硫(艹卓)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与传统的倍他乐克和硝普钠治疗11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胸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3小时胸痛缓解率明显提高(72.3%对54.5%),二者比较P<0.05.治疗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地尔硫(艹卓)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的Ⅲ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率比传统治疗低,缓解疼痛比传统治疗效果好.

    作者:刘娟;马可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排空率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肾结石排空率的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56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ESWL治疗,均于碎石后3个月进行效果评价,分析影响肾结石排空率的相关因素.结果:3个月随访时,ESWL后结石排空率为91.8%,显示影响肾结石排空率的因素为结石大小、结石位置、结石数量、多发性结石等.结论:及时预测影响肾结石排空率的相关因素,严格掌握ESWL碎石适应症,是提高ESWL治疗肾结石效果的关键.

    作者:钟春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抑郁症的现代药物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精神压力不断增加,抑郁症发病率正迅速攀升,约至2020年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冠心病的第2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等单胺递质含量减少及其受体功能下调有关,药物治疗仍为主要方法.本文就其目前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赵文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腺甙脱氨酶对胸腔积液性质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腺甙脱氨酶(ADA)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影像学及病理学对已确诊为恶性胸水组(A组)和结核性胸水组(B组)进行腺甙脱氨酶检测,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恶性胸水组腺甙脱氨酶(P<0.01)极显著地低于结核性胸水组.结论:ADA检测作为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等优点.

    作者:梁戈;李红军;刘晓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缬沙坦对ox-LDL诱导的人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干预后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观察缬沙坦(Valsartan)对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到融合状态时加入ox-LDL,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作用24小时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缬沙坦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Ox-LDL可诱导内皮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可抑制ox-LDL诱导的ICAM-1 mRNA的表达(P均<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缬沙坦抗炎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可能与抑制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有关.

    作者:姜立清;胡大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快速性心房颤动的急诊治疗附18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和比较静脉注射地尔硫(卓)、毛花甙C、胺碘酮、普罗帕酮及美托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AF)心室率的即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3~2005年在我院急诊就诊的182例快速A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区分为静脉注射地尔硫(卓)组、毛花甙C组、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及美托洛尔组,观察每组治疗前后的心率、降低心室率的达标率、恢复窦性心率的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5组控制AF快速心室率的达标率分别为94.7%、44.0%、68.3%、65.6%和85.7%.5组病人在治疗开始后第60分钟恢复窦性心律的情况无明显差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普罗帕酮组和美托洛尔组较高.结论:静脉注射地尔硫(卓)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AF的快速心室率;毛花甙C和胺碘酮安全性良好但对心室律的控制程度较差;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不良反应多,安全性差.

    作者:张仁汉;张伟才;刘泮力;王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皮胆囊造瘘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开腹胆囊切除术.1987年法国的Mouret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成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主要手术方法.但是急性胆囊炎患者由于胆囊周围的炎症和周围脏器的粘连、解剖关系不清楚,中转开腹手术的比率高,因此直接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情况较多.韩国朝鲜大学医院外科从1999年开始对急性胆囊炎胆汁淤滞明显的患者行经皮胆囊造瘘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得到满意疗效.

    作者:姜明华;金成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乳癌术后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防治

    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有人报道其发生率在51%~71%[1~3].虽然不会对病人生命构成威胁,但延长了住院时间,影响术后辅助治疗.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及回顾我院67例乳癌病人临床处理方法的改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10%左右,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寒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氯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18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急性胃肠炎治疗有效的方法.方法:通过应用氯霉素及左氧氟沙星静滴,同时给予654-2肌注.结果:大多数患者治疗一次后,腹痛、呕吐、腹泻停止,且不易复发.偶尔有用药2~3次者完全治愈,急诊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大多数腹泻5次以上,同时伴有腹痛,呕吐.结论:急性胃肠炎是内科常见疾病,有自愈的倾向,单纯腹泻3~5次服药可治愈,重症腹泻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李荣球;韦庆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