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清;胡大一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与参麦注射液联用抗葸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1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同时给予门冬氨酸钾镁与参麦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心脏毒性反应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仅2例出现急性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有12例,发生率为15%,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前LVEF无明显差异,化疗后对照组较治疗组下降27.9%(P<0.01).对照组的血清肌钙蛋白均值在各个时段均高于治疗组均值(P<0.01),并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结论:门冬氨酸钾镁与参麦注射液在蒽环类药物化疗过程中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山长平;王士金;卢宗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放化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鼻咽癌47例随机分为2组:①单纯放疗组23例,其中T13例,T217例,T31例,T42例;②放化治疗组24例,其中T12例,T214例,T36例,T42例.两组放射治疗均采用60Co~γ线或6-8Mv X线外照射,常规分割放疗,照射范围包括鼻咽、颅底和颈部.放化组于放射治疗前接受2周期DF(DDP+5-FU)方案诱导化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①近期疗效:单放组和放化组总退缩率(CR+PR)分别为65.2%和91,7%.2组总退缩率相比,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远期疗效:单纯放疗组和放化综合治疗组五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鼻咽局控率、颈部局控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发生远处转移的中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无显著性(P<0.05).③毒副作用:两组均无与治疗有关的死亡发生.放疗急性反应两组相似,主要是鼻咽和口咽粘膜炎.化疗的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血象降低主要出现在放疗后的辅助化疗中,综合治疗组有1例存放疗过程中出现3级血小板降低,未出现血尿素氮及肌肝的升高病例.结论:放疗和同步化疗的应用,既因放射增敏作用而加强肿瘤局部控制,又可降低远处转移率而提高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因而放疗结合化疗是治疗鼻咽癌合理和有希望的综合治疗模式.
作者:屈中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60名N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鼻塞持续JF压通气及经鼻气管插管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辅助呼吸,并给予沐舒坦及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一周后,观察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呼吸指数(RI)及氧合指数(OI)变化及肺部感染发牛情况.结果:两组患儿SPO2、PO2、PCO2、RI、OI无明显差别,治疗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可取得与经鼻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相同的呼吸支持作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连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与住院药房调脂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07年6月~2008年12月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调脂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DDDs 2个药房合计和住院药房阿托伐他汀钙均居首位,门诊药房辛伐他汀居首位.用药金额2个药房合计、住院药房和门诊药房阿托伐他汀钙均居首位.结论:我院调脂药物的使用符合经济、适用原则,他汀类药物仍是调脂药物的主流药品.
作者:王春莲;高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偏头痛发作的预防作用.方法:20例符合国际头痛学会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咪达唑仑7.5mg、安慰剂.记录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发作次数、发作时间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作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咪达唑仑对偏头痛的发作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不适感、疼痛和血管痉挛不适感和疼痛为常见并发症,通常为良性事件.不适感和疼痛多由操作过程中导管磨擦、血管不同程度痉挛以及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引起,其中痉挛因素为主要原因,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焦虑情绪;多次穿刺,反复刺激血管;导管直径与血管内径不相匹配;粗暴反复操作导管等.
作者:黄宏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应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全麻诱导,观察两者对扁桃体摘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40例ASAI级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芬太尼组(F组,n=20).两组诱导时均静注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S组静注舒芬太尼0.3μG/kg,F组静注芬太尼3μg/kg,5min后行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用异丙酚每小时2~4mg/kg持续微泵输注,七氟醚1.5%~2%吸入,机械控制呼吸.术毕新斯的明拮抗肌松药残余作用.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后2min、气管插管时、放置开口器、剥离扁桃体时的血流动力学及BIS变化;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出PACU时间;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10min、出PACU时的躁动评分和Ramsay评分,以及麻醉恢复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S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期S组镇静评分高于F组,躁动评分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0.3μg/kg复合诱导比芬太尼3μg/kg更能有效地抑制小儿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而平稳.
作者:邓玉萍;黄焕森;高崇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利用乳腺定位导丝进行穿刺定位对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病灶活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临床触诊阴性、超声检出乳腺微小病变的患者,对此类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穿刺定位,并随后手术切除定位的病灶.结果:所有病灶均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术后病理报告:乳腺癌4例(8%),余46例为良性病变.手术中出现4例导丝移位.结论:超声引导定位导丝定位切除乳腺肿块是临床触诊阴性的微小病变定性诊断的有效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姜炬芳;邓五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腹腔持续热化疗对晚期卵巢癌腹水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变化与评估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32例卵巢癌腹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腹腔持续热化疗组与对照组,均静脉滴注紫杉醇175mg/m2,dl,腹腔持续热化疗组70例:放腹水后通过恒温系统腹腔持续循环灌注入腹温度为44~45℃生理盐水2000~2500ml,1小时,循环液中加入顺铂20mg,循环放水后直接腹腔保留顺铂30mg.对照组62例:放腹水后灌注顺铂50mg.两组均隔天1次,共3次,3周为1周期,共2~4周期.治疗后4周、3个月、6个月年分别观察腹水变化及测血清Ca125值.结果:腹腔持续热化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5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腔持续热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痛腹水的疗效较好,血清Ca125水平明显下降,对Ca125水平影响显著.
作者:陈红娜;王海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血流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以致心肌局部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作者:孙健;王皓;左秀英;石伟;冉晨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常规进行眼科检查,以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可能出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致盲与低视力的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430例患者常规进行包括视力、眼底改变情况,结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①并发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共237例,其中视力≤0.1者24例(10.13%),≤0.3者48(20.25%),>0.3者165例(67.51%).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193例,其中视力≤0.1者2例(1.04%),≤0.3者18例(9.33%),>0.3者145例(89.64%).结论:说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患者定期到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可能出现的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减少糖尿病患者致盲与低视力的发生率.
作者:曲芝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评估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病人康复期心理变化特点,探讨不同心理状态下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60名遗有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采用汉密尔顿心理焦虑及抑郁评分量表连续评估心理状态,评估病人康复期间的心理变化特点,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依据不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心理干预.结果:在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病人恢复早期,病人多存在焦虑心理,在恢复中晚期,病人的焦虑心理状态得以舒缓,抑郁心理是主要的心理异常方式,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康复期各阶段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病人恢复期不同时间,病人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在护理过程依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病人的心理异常,取得较好干预效果.
作者:韩丽娜;王贝贝;赵燕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检测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干预后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观察缬沙坦(Valsartan)对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到融合状态时加入ox-LDL,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作用24小时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缬沙坦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Ox-LDL可诱导内皮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不同浓度的缬沙坦可抑制ox-LDL诱导的ICAM-1 mRNA的表达(P均<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缬沙坦抗炎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可能与抑制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有关.
作者:姜立清;胡大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旨在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休克大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的影响,为临床脓毒症休克的复苏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Wistar成年雄性大鼠65只,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5只)、内毒素组(15只)、治疗组1(15只)和治疗组2(15只);采用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方法制备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腹腔注射LPS15mg/kg,注射完毕后即刻内毒素组大鼠予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0ml/kg抗休克治疗,而治疗组1和治疗组2则分别皮下注射血必净注射液5ml/kg和10ml/kg,正常对照组大鼠经腹腔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大鼠按不同时相(腹腔注射后30min、2h、6h)分为3个亚组,在不同时相点留取股静脉血标本以及心室肌标本,通过ELISA法测定TNF-α值.结果:内毒素组大鼠静脉血标本于30min时间点出现TNF-α值高峰,2h和6h时有所下降,其中30min的TNF-α值与正常组及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1.内毒素休克可导致心肌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TNF-α的分泌高峰出现.2.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加重心肌本身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损伤.3.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抑制TNF-α的分泌和表达,减轻心脏本身的炎症反应.
作者:陈洁;姜虹;朱也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和子痫终止妊娠的适宜时机及佳分娩方式.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54例子痫前期和子痫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54例产妇全部存活,子痫前期48例,子痫6例,剖宫产率88.89%.新生儿窒息5例(9.26%),围产儿死亡7例(12.96%).结论:治疗子痫前期和子痫,适时终止妊娠是极重要的手段,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作者:罗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鼻中隔偏曲病人,随机分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组和鼻中隔粘软骨膜下部分切除术组,比较两组的鼻腔通气效果改善情况和影像学内镜检查结果.结果术后随访6月,鼻内镜组的鼻腔通气效果改善率和影像学内镜检查结果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能够更好的改善鼻中隔偏曲造成的鼻塞等症状,提高鼻中隔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内耳缺血豚鼠模型血清内源件硫化氢水甲变化并探讨其机制及意义.方法:随机将24只红目豚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小脑前下动脉FeCl3诱导血栓形成制备耳蜗缺血豚鼠模型,造模1小时后,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耳蜗血流量,测量实验前后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域移,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量血清内源性硫化氢变化.结果:对照组耳蜗血流量变化值0.73%,假手术组组耳蜗血流量减少4.24%,模型组组耳蜗血流量减少37.3%,对照组ABR阈移值0.84%,假手术组ABR阈移值0.92%,模型组ABR阈移值42.1%,对照组血清内源性硫化氧4.1μmol/L,假手术组血清内源性硫化氢4.0μmol/L,模型组血清内源性硫化氧7.2μ mol/L,同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耳蜗血流量明显减少,ABR阈移值增大,内源性H2S水平升高.结论:内耳缺血造成耳蜗血流量减少,引起听力损伤,H2S升高可能是对抗内耳缺血,保护听力的机制之一.
作者:白险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将唐传(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阿拉伯采用口服方法,喂服新西兰大白兔,同时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兔子,观察L-阿拉伯糖对抑制因为连续高糖高脂饲料引起的血脂紊乱和脂肪堆中的作用.为将L-阿拉伯糖应用到预防肥胖以及由此引发的并发症提供科学数据.方法:择体重在1.8-2.0kg范围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8,其中A~C组均喂养高糖高脂饲料,D组喂普通饲料,同时A组按1.24g/d,B组按1.11g/d剂量口服L阿拉伯糖进行干预.实验持续3个月,实验结束,颈动脉取血扑杀兔子,分离血清采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同时分离腹部脂肪和肾脏周围脂肪,称重并计算脂肪指数.结果: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口服L-阿拉们糖高剂量组的兔子TG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TC水平比对照组低17%,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脂肪指数结果证明,两个剂量组的兔子脂肪指数明显比实验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1.24g/d剂量的L-阿拉伯糖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二脂水平,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兔了体内脂肪堆积,减少脂肪指数.
作者:吴汉洲;韩伟;谢予朋;杨彩霞;张忠英;王倩倩;薛婉伟;张厚瑞;刘升发;周克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肾结石排空率的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56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ESWL治疗,均于碎石后3个月进行效果评价,分析影响肾结石排空率的相关因素.结果:3个月随访时,ESWL后结石排空率为91.8%,显示影响肾结石排空率的因素为结石大小、结石位置、结石数量、多发性结石等.结论:及时预测影响肾结石排空率的相关因素,严格掌握ESWL碎石适应症,是提高ESWL治疗肾结石效果的关键.
作者:钟春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生理盐水组(A组)100例、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100例.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1.5mg/kg+生理盐水2ml;B组芬太尼0.5mg,检查过程中连续监测HR、MAP、SPO2、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呛咳、体动反应、头晕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中HR、MAP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t=2.321,t=2.311,t=2.308,t=2.158,P均<0.05);A组恶心,呕吐、呛咳、体动(15.0%、12.0%、9.0%)高于B组(2.0%、2.0%、3.0%)(χ2=3.98,χ2=4.01,χ2=4.11,P均<0.05);A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5.4±1.2)min,(27±10)min]均高于B组[(3.9±0.9)min,(22±8)min](t=2.231,t=2.078,P均<0.05);A组优、良、差(75.0%、21.0%、4.0%)低于B组(87.0%、12.0%、1.0%)(χ2=3.94,χ2=4.12,χ2=4.19,P均<0.05);丙泊酚用量A组(100±20)mg高于B组(62±15)mg(t=2.281,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不仅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有效降低呼吸抑制等副反应,而且能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更加平稳.
作者:童志勇;林子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