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7例B超诊断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临床分析

李华

关键词:羊水过少, 超声, 分娩
摘要:我们回顾了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间B超提示羊水指数(AFI)在5.0~8.0cm之间的足月妊娠孕妇487例行阴道试产者,总结诊治羊水偏少的经验.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心肺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治疗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心肺血管疾病腹腔镜治疗经验.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我院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心肺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例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心肺血管疾病患者与无心肺血管疾病患者相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饮食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中、术后加强监护和处理,LC对合并心肺血管疾病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苏位东;伍冀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护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及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带教模式已不适应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之需,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已成为当今医学护理院校及教学医院的当务之急.本文就目前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作者:翟瑞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护理论在子宫切除病人护理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自护理论在子宫切除病人术后康复中(第一次翻身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所起的作用.方法:将8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自护组和对照组各40例.自护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orem自护理论的3个护理系统,让病人参与健康决策及力所能及的自理.结果:自护组第一次翻身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闻,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护理论应用于子宫切除病人护理中,使患者从被动治疗和护理转为主动参与,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护理,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郭月香;杜占军;张丽华;冯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肺血栓栓塞症42例临床分析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内科急危重症之一,误诊、漏诊较多,病死率高,而早期诊断,早期溶栓、抗凝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本文对我院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确诊的42例PIE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些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减少PTE的漏诊、误诊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何志红;王生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治

    1 概述颈椎病其中表现为植物神经紊乱者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与颈部急性损伤椎动脉型颈椎病与慢性损伤,颈部组织劳损对交感神经的不良刺激,或炎症渗出物质刺激有重要关系,与交感神经受牵拉,刺激等因素有关.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附120例报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未被诊断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肺栓塞(PE)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科于2002年1~2007年6月对1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形成的病人,行手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就其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胡雅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士长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作用

    医疗护理缺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诊疗护理过失的行为[1].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进行缺陷控制,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至关重要.现对本院2003~2008年上报到护理部的35起护理缺陷进行回顾分析,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刘富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型脑外伤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型脑外伤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β-七叶皂甙钠、甘露醇治疗组和甘露醇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治疗早期病人脑水肿评分.结果:治疗组脑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含用可减轻急性重型脑外伤病人脑水肿的程度.

    作者:石少婷;于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医院门诊药房容易出现的四种差错及分析应对

    医院门诊药房是直接向患者提供服务的部门,其服务质量对医院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有很大影响.调剂人员应根据治疗的需要准确及时地调配处方、发放药品,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误差就可能对患者身体健康和医院形象产生不利影响,减少差错、杜绝失误是门诊药房工作的重点.本文根据作者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的长期实践经验,对医院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发放中出现差错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防范差错的措施.

    作者:苏学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期半卧位预防腹部术后腰肌酸痛的探讨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早期半卧位在预防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半卧位或斜坡位.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小时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例,程度轻,于手术当日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D例,程度较重,有2例腰酸痛难忍.结论:术后早期半卧位能有效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产妇临产后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产妇临产后如何通过健康教育降低产妇紧张、焦虑心理,进而缩短产程,使其处于佳的分娩状态达到安全顺利的分娩目的.方法:选择2007年8月~10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多种规范化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指导,观察两组产妇产程的进展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可减轻其紧张心理,缩短产程,使其安全顺利的分娩.

    作者:李艳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本地区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为有关部门判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承德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3 083名妇女病普查普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科疾病患病率为35.45%,乳腺疾病的检出率32.82%.妇科疾病以阴道炎为首位8.82%,其次是宫颈糜烂6.65%,宫颈肥大6.32%,子宫肌瘤5.58%,宫颈囊肿3.08%.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其检出率31.11%,乳腺纤维腺瘤1.16%,乳腺癌检出率0.13%.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是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率的重要措施,完善、规范检查项目是提高普查质量的关健.

    作者:马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改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量脑出血2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大量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6例微创手术治疗的,和24例小骨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从格拉斯哥评分、再出血机率、血肿残留量、颅内感染率、死亡率5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微创治疗组和小骨窗手术组比较:(1)3天后(x2=1.872,P=0.171),(2)5天后血肿残留量(t=-0.8418,P=0.4051),(3)再出血率(x2=0.43,p=0.509),(4)颅内感染率(x2=1.083,P=0.298),(5)死亡率(x2=0.437,P=0.509),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应用于大量脑出血的治疗.

    作者:刘强;杨淑莲;孟予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镇痛泵防治肛门术后疼痛的新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肛门疾病手术后疼痛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让患者难以忍受,同时因情绪变化引起血压波动、心绞痛发作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术后疼痛直接影响了患者对肛门手术的信心,致使有些患者能忍则忍,拖延手术时间.让有些疾病由轻变重,由简单变复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活质量,也制约了手术治疗肛门病的开展.

    作者:窦景涛;白瑞军;龚玉山;薄中原;张艳华;胡金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滑膜骨软骨瘤病

    目的:评价CT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滑膜骨软骨瘤病的CT表现.结果:5例病变关节周围均见多枚钙化或骨化结节影,形态呈点状、圆形或卵圆形,并可聚集成桑椹状、团块状、不规则形.钙化结节中心密度淡,周边密度高呈蛋壳样.结论:滑膜骨软骨瘤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特发性疾病,CT检查可以发现隐蔽未钙化的小体、增厚的滑膜和少量的关节腔内积液,故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杨江萍;关素安;赵月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结肠损伤27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外科处理的方法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7例均行急诊手术,对10例结肠损伤裂孔者,自裂孔处吸出肠内容物,彻底清拭创口.用0.25%络合碘消毒,放入甲硝唑2.0于肠腔内,双重缝合,关闭腹腔.结果:27例患者中25例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的发生,2例死亡.结论:结肠损伤在没有肠道准备的情况下,术中行肠内容物清除,彻底清理腹腔、肠内留置抗生素、行Ⅰ期修补,切除吻合多数是可行的.

    作者:杜同海;于树青;张建民;李新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前列腺素E1(PGE1)预适应对AMI大鼠模型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M组)、小剂量PGE1(25μg-kg-1)预处理早期保护作用组(L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LD组)、大剂量PGE1(150μg-kg-1)预处理早期保护作用组(H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HD组).各组均经静脉分别给与等容积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的PGE1对大鼠进行预处理.除C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预处理后20min和24h腹腔注射(ip)异丙肾上腺素(hop)造成急性心肌梗死.Ip以及Isop 24h后测定左室内压及其微分,测定并计算心电图Ⅱ导联,并对心肌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对照组左室内压的大上升速率(+dp/dt max)、大下降速率(-dp/dt max)和左室发展压(LVDP)均降至正常对照组的30%左右(P<0.01),而PGE1预处理各组此三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1);模型对照组J/R比值剧烈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P<0.01),PGE.预处理各组该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模型对照组出现较严重的心肌梗死病理改变,PGE1预处理各组心肌坏死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PGE1预处理具有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坏死病理改变的作用.

    作者:Li Fang;李方;孙哲;王志新;郭涛;吴会芳;李琮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晚期胃肠癌时辰化疗的护理体会

    胃肠道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其早诊、早治率却仍然很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仍然需要依赖于全身化疗来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开展了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替加氟栓的时辰化疗治疗晚期胃肠癌,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来艳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25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其时机的把握.方法:对2000年7月~2008年2月735例Lc中25例(3.4%)中转开腹手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因胆囊区致密性粘连及出血术野不清23例;肝外胆管损伤2例;给予中转开腹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熟悉各种解剖,规范操作,把握好中转开腹时机,及时果断地开腹是预防Lc并发症的关键;熟练LC基本操作技术是提高LC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向征;赵宗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59例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加强对昏迷患者的诊断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昏迷患者的发病情况、诊断分析及治疗效果.结果:259例昏迷患者经正确的诊断治疗,成功率为90.7%.结论:昏迷患者应及早的鉴别、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是抢救病人成功的关键.

    作者:亢瑞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