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芝
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及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带教模式已不适应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之需,提高护理带教质量已成为当今医学护理院校及教学医院的当务之急.本文就目前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作者:翟瑞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对46例心衰患者应用喹那普利进行了治疗.喹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长期应用能改善心肌的生物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AngⅡ)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INEF)增加,生活质量提高,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降低.现将治疗过程中的治疗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张殿玲;高文杰;傅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心肺血管疾病腹腔镜治疗经验.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我院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心肺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例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心肺血管疾病患者与无心肺血管疾病患者相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饮食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中、术后加强监护和处理,LC对合并心肺血管疾病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苏位东;伍冀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护理论在子宫切除病人术后康复中(第一次翻身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所起的作用.方法:将8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自护组和对照组各40例.自护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orem自护理论的3个护理系统,让病人参与健康决策及力所能及的自理.结果:自护组第一次翻身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闻,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护理论应用于子宫切除病人护理中,使患者从被动治疗和护理转为主动参与,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护理,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郭月香;杜占军;张丽华;冯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氟马西尼治疗急性苯二氮革类药物(benzodiazepines drug BZD)中毒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急性BZD中毒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洗胃、导泻、补液、利尿、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氟马西尼首剂0.2~0.5mg静脉注射,如果未转醒,每间隔1分钟追加0.1mg静脉注射,直至苏醒或总量已达2.0mg,对照组给予乙甲哌啶二酮(美解眠)50瑚mg缓慢静脉推注,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昏迷程度评分及治疗后清醒时间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氟马西尼后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和平均清醒时间上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马西尼可作为治疗急性BZD中毒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卢迎芬;李伟;肖黎保;刘卫华;刘硕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食管癌手术采用硬膜外阻滞经静吸复合全麻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不同药物配比的止痛效果.方法:50例40~75岁ASAI-Ⅱ级开胸手术的食管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n=25)用药:0.75%布比卡因20ml、吗啡10mg、氟哌利多1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B组:(n=25)用药:0.75%布比卡因20ml、芬太尼0.4mg、氟哌利多1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对比术后止痛效果并分别于手术当天、术后1、2天随访.结果:A组病人按键次数少,用药量少;B组病人按键次数多,用药量多.结论:A组病人镇痛效果好,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高;B组病人病人镇痛效果稍差但是副作用发生率低.
作者:李荷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急性一氧化碳(ACOP)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SPM)病人临床比较少见,如不及时识别很容易造成误诊,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初就诊患者均首选高压氧治疗,而纵隔气肿为高压氧禁忌,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高压氧治疗很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应早期识别.本文就我院2000年~2007年收治的9例ACOP并纵隔气肿患者临床资料作如下临床分析.
作者:付盈菊;张援月;辛桂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胃肠道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其早诊、早治率却仍然很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仍然需要依赖于全身化疗来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我科自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开展了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替加氟栓的时辰化疗治疗晚期胃肠癌,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来艳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常以头痛、头晕为主要症状,占内科门诊头痛、头晕患者的一半以上,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现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做一探讨.
作者:朱士奎;李保军;张书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乌梅为蔷薇科杏属植物,我国民间早已应用,《本经》及《本草纲目》均有记载,乌梅叶,果、根等均可入药.主治久咳,久泻,虚热烦渴,久疟,痢疾,便血,尿血,呕吐,钩虫病,牛皮癣等症,试验表明,乌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乌梅除药用外,同时可食用,是一重要的药食两用品,极具开发潜力.本文对近十年来中药乌梅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阮毅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早期半卧位在预防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半卧位或斜坡位.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小时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例,程度轻,于手术当日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D例,程度较重,有2例腰酸痛难忍.结论:术后早期半卧位能有效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本地区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为有关部门判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承德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3 083名妇女病普查普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科疾病患病率为35.45%,乳腺疾病的检出率32.82%.妇科疾病以阴道炎为首位8.82%,其次是宫颈糜烂6.65%,宫颈肥大6.32%,子宫肌瘤5.58%,宫颈囊肿3.08%.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其检出率31.11%,乳腺纤维腺瘤1.16%,乳腺癌检出率0.13%.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是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率的重要措施,完善、规范检查项目是提高普查质量的关健.
作者:马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直肠前突及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手术护理体会,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28例用手按压阴道后壁排出粪便,多数患者长期服用导泻药物以协助排便.结果:对本组38例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和实施护理措施,大便排出困难均明显得到改善,临床症状消失,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良好效果,33例患者每日排便1次,有3例为每日排便2次,2例每2~3天排便1次.避免了并发症,使患者尽快的康复.结论:对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脱垂患者实施的本护理措施是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愈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使他们早日康复.
作者:聂凤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病例患者,男,38岁,胸腹部刀扎伤半小时于急诊入院,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胸腹部刀扎伤、胸腹腔脏器损伤待除外.立即补充血容量、完善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胸部伤口清创缝合术.术中探查胸骨骨折、心包裂伤、胃前壁裂伤、大网膜裂伤、腹腔积液.术后诊断:心包裂伤、心肌挫伤、胸骨骨折、胃前壁裂伤、大网膜裂伤、全腹膜炎、右腰腹部软组织挫伤.既往有胃病及饮酒史10多年.
作者:曲宏伟;王东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急诊中毒病人发生心跳、呼吸停止,需要在救治中毒洗胃的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处理好其间各项操作的关系可以同时完成清除毒物和复苏心肺脑功能,提高重症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现就我院2001年以来56例急诊中毒病人心肺复苏情况作一分析.
作者:王海英;刘玉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院门诊药房是直接向患者提供服务的部门,其服务质量对医院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有很大影响.调剂人员应根据治疗的需要准确及时地调配处方、发放药品,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误差就可能对患者身体健康和医院形象产生不利影响,减少差错、杜绝失误是门诊药房工作的重点.本文根据作者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的长期实践经验,对医院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发放中出现差错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防范差错的措施.
作者:苏学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妇临产后如何通过健康教育降低产妇紧张、焦虑心理,进而缩短产程,使其处于佳的分娩状态达到安全顺利的分娩目的.方法:选择2007年8月~10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多种规范化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指导,观察两组产妇产程的进展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可减轻其紧张心理,缩短产程,使其安全顺利的分娩.
作者:李艳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临床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急诊处理和导管消融预激旁道的研究,评价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同步直流电复律、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预激综合症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8例经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确诊的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过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步直流电复律等急诊复律治疗,随后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消融预激旁道,达到根治或减少心房颤动,减少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风险.结果:28例患者接受药物及同步直流电复律,药物复律成功患者18例,同步直流电复律成功患者10例,无猝死事件发生;所有患者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一次消融成功者24例,二次消融成功者3例,1例消融失败患者,拒绝再次手术,临床随访.结论: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胺碘酮、普罗帕酮药物复律是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治疗的临床急诊处理的有效方法,导管射频消融预激旁道可以使患者长期获益.
作者:胡喜田;彭景添;李子莉;张国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e infarction,HI)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梗死区内血液再灌注而发生的继发性出血.多发生于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及溶栓、抗凝药物应用过程中.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出血性脑梗死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6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总结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刘宏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07年在本院住院进行深静脉置管的Ⅱ型糖尿病患者26例总结防治感染与护理要点.结果:本组26例带管时间3~7天;平均4.6天,无一例发生感染及血肿.结论:深静脉置管是抢救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严格的无菌操作与日常护理可避免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淑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