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月英;王珍;魏新敏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氧氯噻嗪复方治剂治疗老年人轻中度岛血压的疗效及其对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血糖的影响.方法:65例老年人轻巾度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分别检查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血糖.结果:4周总有效率87.6%,8,周总有效率95.4%,而对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血糖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垣+氢氯噻嗪能有效控制老年人轻巾度离血压,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程秋梅;姜秀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VitB1),是常见的营养素之一,也是早被发现的一种维生素,它维护着机体的代谢和功能.正常情况下不易发生缺乏,在异常状态下会造成VitBl缺乏,早期常因症状轻微或被原发疾病所掩盖,至晚期则引起严重后果,如脚气性心脏病、Wemicke脑病(WE),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对VitB1缺乏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顾翠;郭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使用AF钉内同定并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测量脊柱术前、术后侧位X线片,cobb's角、椎管狭窄指数及症状恢复程度,观察后路减压植骨AF钉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3年,36例除一例完全瘫痪未能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总有效率97.22%结论:后路减压植骨AF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洪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病例资料生长在平原地区的人生短时间内急进高海拨2800~5000米以上,或者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饥饿、劳累、情绪低落、情绪紧张、兴奋、寒冷等的诱因下进入高海拨区,由于急性缺氧,而使脑广泛性水肿和脑组织点状出血、脑软化,导致高山性脑水肿一昏迷.使高原医学和国内外学者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金花;寒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抗凝血酶-Ⅲ(AT-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岸度(IMT)的关系.方法:共入选56例OMI患者,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IMT,同时检测AT-Ⅲ、PAI-1水平.以颈动脉IMT作因变量,AT-Ⅲ,PAI-1,血浆纤维蛋白原(FBN)等13个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多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PAI-1等7个变量进入方程:IMT=-0.5431+0.0438FBN+0.0831PAI-1+0.0024SBp+0.0023Age+0.1725LDL-0.1256HDL+0.3733Apo-B.提示:PAI-1与颈动脉IMT正相关,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AT-Ⅲ未进入回归方程,表明其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2、对PAI-1、AT-Ⅲ与颈动脉IMT的关系分别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其结果分别为:IMT=-0.2039+0.5343PAI-1,r=08221,P<0.0001;IMT=0.8538+0.0006AT-Ⅲ,r=0.1095,P=0.4215.此结果亦表明:PAI-1水平与IMT呈正相关;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结论:老年OMI患者病情稳定时,PAI-1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是颈动脉TMT增厚的危险因素;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
作者:杜荣品;刘惠良;陈淑霞;张至;薛华;吕妍琨;陈华;谷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三维有限元法是生物力学应力分析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其在骨科和口腔医学应力研究中应用广泛.1974年,有限元法被引入口腔医学领域并立即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1].采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口腔牙体牙髓病学生物力学研究是三维有限元法应用的一个热点.本文就三维有限元法在牙体牙髓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宋蔚;李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ICU病人镇静治疗中应用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50例术后及危重病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入丙泊酚;对照组:20例ICU病人,采用咪达唑仑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入.结果:总镇静时间对照组为(28.2±8.2)h,治疗组为(25.5±5 5)h;药物起效时间治疗组为(29.3±7.6)s,对照组为(65.1±11.3)s,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疑著性差异(P<001).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治疗组为(23±11)min,对照组(38±17)mm(P<0.01).对照组清醒时间需2~400min,治疗组需1~103min.两组用药前后主要生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起教快作用时间短,撤药后迅速清醒,能达到病人所需的镇静要求,根据临床调整镇静时间和深度,保证了ICU临床各项医医疗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胡云香;郭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探讨早期应用纳络酮(NLX)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我们在两年内对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70例),对两组病人的死亡率、伤残率和痊愈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发现NLX治疗组病人的死亡率、伤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纳络酮可有效降低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邵连彬;郑磊;高欣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脊麻-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56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脊麻-硬膜外(CSEA组)和硬膜外(EA组).两组均选择L2~3椎间隙硬膜外阻滞置管(CSEA组经脊麻针注入0.75%布比卡园12~15mg后置管).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5min(T2)、10min(T3)及进腹探察(T4)和牵拉宫颈(T5)时的BP和HR;记录感觉阻滞高平面及别达时间,首次局麻药用量及局麻药总量,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手术后并发症以及麻醉效果评价.结果:与EA组比较,CSEA组高麻醉平面及高平面出现时间,首次麻醉药用量,局麻药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A组进腹探查和牵拉宫颈时HR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EA组进腹探查时SBP、DBP明显低于术前(P<0.05),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术后_两组均无头痛及其他并发症.结论:CSEA组麻醉作用优于EA组,辅助以镇痛、镇静剂后患者舒适度高,仅次于全麻效果,与全麻相比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深受妇产科医师的青睐.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箴;池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腊代谢对正常人、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病人三者之间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177例居民进行指尖毛细血管全血血糖、糖耐量试验及脂代谢指标的检测.结果:177例中,正常人24人、超重或肥胖74人、糖耐量低减26人、2型糖尿病31人、IFG6人、肝功异常及其他16人.脂代谢异常改变与糖尿病的阶梯状演变高度相关.结论:糖耐量低减是糖尿病前期状态,早期发现血脂的变化,能够延缓糖尿病阶梯状演变,预防及尽早治疗糖尿病.
作者:方京徽;向红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CO2激光治疗睑黄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6例睑黄疣的CO2激光治疗与对照组205例睑黄疣的冷冻治疗及124例睑黄疣药物腐蚀治疗相比对,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治疗结果进行Ritdit分析研究.结果:CO2激光治疗睑黄疣总有效率、达99%,统计分析结果激光组的R激和μg冷冻组无重叠部分;与药物腐蚀组无重叠部分,且R激小,故激光组疗效优于冷冻组、药物腐蚀组.结论:CO2激光治疗睑黄疣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家龙;王榕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DACI)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以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2006年至2007年收治的DACI病人68例,与同期收治的104例非镛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NDACI)的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DACI组治愈28例.好转32例,无效6例,死亡2例,均合并高血压病.NDACI组治愈62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死亡2例,两组治疗有效率DACI和NDAC1分别为82.86%和92.73%.结论:2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OACI)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治疗以强调预防为主,控制血糖的同时要针对梗死形成的其他危险因素予以治疗.
作者:杨宝军;李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治疗是医学研究的根本和终目的,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1,2].从初的自然药物外用和内服到今天的药物化学合成,从简单的外伤包扎到今日的多器官联合异体移植,从简单的外科切开、切除包块治疗到当今的微创治疗,从简单的病理生理治疗到目前的分子生物学基因治疗,每前进一步都渗透着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由于历史发展和医生个体能力极限及医学科学发展需要的原因,医学已经逐渐细分成多门学科,这种发展促进了医学科学的极大发展,显著提高了医学的治疗水准.治疗学的进步离不开基础医学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逐渐提高及认知层次的加深,随着疾病认知宏观和微观科学的发展与提高,人类治疗和祛除疾病的效果必将越来越优异,这一切的发展与进步是医学治疗学提高认知层次的必然结果,也符合医学发展的实际.医学发展到目前的水准,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作者:吕安林;张晶;李飞;杜娟娟;赵晓梅;王海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小剂量丙泊酚在屎毒症患者行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无痛胃镜,对照组行常规胃镜:分别观察记录检查前、插管时、检查2分钟时及检查后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检查效果及肾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检查效果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HP,SBP,SP02,RR用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中采用小剂量丙泊酚的无痛胃镜更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稳定及检查效果更佳.
作者:曹丽玲;黄南明;黄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在脑梗死急性期脑保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应用防止钙离子超载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活血化瘀及神经营养因子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每日两次,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有效率为59.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功能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利杰;范丹;秦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速康灌肠液对腹部外科手术后病人康复的效果以便推广应用.方法:选择行腹剖手术的病人124例,按性别、年龄、原发病种类等随机分为治疗组(速康灌肠液+常规治疗,n=62)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62).结果:治疗组病人术后至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奉等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速康灌肠液结合常规治疗对腹部外科手术后病人康复的效果肯定.
作者:石高举;潘颖;王金凤;展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骨折病人围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对26例糖尿病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健康评估,心理护理,重点加强血糖监测,饮食控制.早期指导功能锻炼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26例患者中23例伤口一期愈合,3例二期愈合,随访无一例护理并发症.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血糖监测,是保证糖尿病骨折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郭玲;马玲;单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舒降之、力平之对老年人血脂的调节作用和耐受性.方法:将147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舒降之、力平之治疗8周.结果:舒降之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例醇(LDL-C)作用分别为28.43%、24.09%,36.53%,力平之降TC、TG、LDL-C作用分别为17.62%、47.29%.21.18%,两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为4.35%与22 22%.结论:舒降之能明显降低TC、LDL-C水平,对TG有一定的作用,而力平之则相反,能显著降低TG水平,明显升高HDLC.故对不同血脂水平的患者应用调脂药时应有侧重.老年人对两种调脂药均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全胜麟;屈晓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接受康复治疗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动态骨量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进行加压螺钉联合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65例,入选对象分别在术后不同时间接受了,康复干预治疗,同时进行跟骨定量超声(QUS)检查和骨折愈合时间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BUA、SOS和STI等指标无明显区别.与术前结果比较,早期干预组术后1和6个月时BUA、SOS和STI等指标略有下降,但无明显区别(P均>0.05),而对照组1和6个月BUA、SOS和STI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同时上述各指标也明显低于早期干预组同期检查结果(P均<0.01~0.05).早期干预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82±5.71)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8.50±7.26)周(t=2.075;P<0.05).结论:尽早开始康复干预治疗可明显减少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骨量丢失及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张胜利;杨欣建;谢玲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内高频电灼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王智崇等研制的WZC-1型泪道治疗仪[1]对38例(4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内高频电灼术治疗,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结果:经3~12个月随访观察,慢性泪囊炎一次性治愈率88%,效果显著.结论:采用王智崇等研制的WZC-1型泪道治疗仪进行内高频电灼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疗效确定,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音标;邹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