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分析

朱玉欣;常丽丽;张淑梅;李光耀;张志红;张静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亚群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对102例不同中医证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检铡CD3+、CD4+、CD8+百分比.结果:UC活动期CD4+增多,CD8+减少,CD4+/CD8+比值增高,CD3+正常;UC缓解期,CD3+、CD4+、CD8+及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CD4+/CD8+比值增高者占总人数的32.3%;CD4+/CD8+比值降低者约占总人数的26.4%;CD4+/CD8+比值正常者约占总人数的22.6%.结论:UC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存在异质性,其具体机制有待更进一步研究探讨.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脊麻-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脊麻-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56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脊麻-硬膜外(CSEA组)和硬膜外(EA组).两组均选择L2~3椎间隙硬膜外阻滞置管(CSEA组经脊麻针注入0.75%布比卡园12~15mg后置管).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5min(T2)、10min(T3)及进腹探察(T4)和牵拉宫颈(T5)时的BP和HR;记录感觉阻滞高平面及别达时间,首次局麻药用量及局麻药总量,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手术后并发症以及麻醉效果评价.结果:与EA组比较,CSEA组高麻醉平面及高平面出现时间,首次麻醉药用量,局麻药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A组进腹探查和牵拉宫颈时HR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EA组进腹探查时SBP、DBP明显低于术前(P<0.05),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术后_两组均无头痛及其他并发症.结论:CSEA组麻醉作用优于EA组,辅助以镇痛、镇静剂后患者舒适度高,仅次于全麻效果,与全麻相比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深受妇产科医师的青睐.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箴;池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脉冲磁疗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8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脉冲磁疗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我科于2006年3月~2008年2月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32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40例,治疗组18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冲磁疗并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喘憋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极其显著.结论:脉冲磁疗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患儿无痛苦,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武素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对102例不同中医证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检铡CD3+、CD4+、CD8+百分比.结果:UC活动期CD4+增多,CD8+减少,CD4+/CD8+比值增高,CD3+正常;UC缓解期,CD3+、CD4+、CD8+及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CD4+/CD8+比值增高者占总人数的32.3%;CD4+/CD8+比值降低者约占总人数的26.4%;CD4+/CD8+比值正常者约占总人数的22.6%.结论:UC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存在异质性,其具体机制有待更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朱玉欣;常丽丽;张淑梅;李光耀;张志红;张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探讨成本导向定价法在营利性医院收费项目定价中的应用

    我国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府政策,另一方面,要依靠市场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政府、社会、个人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发展医疗卫生事业[1],因此营利性医院的存在成为必然.

    作者:李桂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析药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安全合理用药

    我国药品管理制度起步较晚.在1999年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启动之前,我国药品市场除对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实行特殊限制外,其他药品基本上处于自由销售状态;从2000年1月1日开始,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办法开始实行;从2000年4月1日起,大容量注射液,粉针剂类药品要求凭处方销售;从2001年10月1日起,所有注射剂必须凭处方销售;到2004年7月1日开始,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药物须凭处方销售.

    作者:张述成;李跃东;师东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医疗卫生单位合同档案的管理

    实施<合同法>,是市场经济法制的必然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合同法>,建立和管理合同档案,应引起医院档案工作者的重视.现就医院合同档案的特点与管理谈点粗浅看法.

    作者:唐怡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代谢综合征肾损害诊治进展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中心性肥胖(内脏性肥胖)、糖耐量减低、脂代谢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合并出现多种代谢性疾病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健康的临床症候群[1].与单纯糖尿病、高血压或脂代谢紊乱等导致的肾损害不同,前越来越多研究结果表明,MS也能引起及加重肾损害,由此可见MS和肾脏疾病之间关系密切.本文拟就MS肾损害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成月英;王珍;魏新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低流量紧闭循环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低流量紧闭循环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可行性.方法:400例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Y羟丁酸钠+氯胺酮麻醉(Ⅱ组),低流量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每组200例.Ⅰ组诱导方法:静注氯胺酮2mg/kg,Y-羟丁酸钠,80mg/kg,充分表麻后插管,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维持间断追加氧胺酮、Y-羟丁酸钠、Ⅱ组诱导方法:静注氯胺酮2 mg/kg,芬太尼3 ng/kg,阿曲库铵0.5 mg/kg后插管术中控制呼吸,麻醉维持间断追加肌松剂,小剂量芬太尼,术中新鲜氧流量设定为0.5L/min,术中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及PET CO2,记录插管成功即刻及拔管时忠儿MAP、HR、SPO2,观察术毕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拔管后有无呛咳、喉头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插管后.FIR、Bp明显低于Ⅰ组,spo211组高于Ⅰ组.术毕拔管时及完全清醒时间Ⅰ组显著延长,Ⅰ组术毕拔管后并发症明显高于Ⅱ组.结论:低流量紧闭循环式麻醉用于厝腭裂修复术安全可靠,较传统麻醉方法具有术中麻醉平稳,清醒迅速,术毕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吴耀华;周锋;张文圣;黎军;胡义勇;陈平;金晓英;刘正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直接冠脉支架与球囊扩张后支架临床结果比较

    目的:本研究对直接支架植入(DS)与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BA+S)的手术及长期临床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从2000年2月至2001年12月,对155例有选择的血管病变进行非随机分组,Ds组82例,BA+S组73例.结果:非球囊预扩张直接支架植入成功率96.6%,3.4%的血管病变需要球囊预扩张再植入支架.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一例支架脱位或丢失.住院期间术后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术后两组平均随访时间均为8±3月.DS组与BA+S组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5%及4.9%(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手术操作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DS组比BA+S组明显缩短,分别为52 13分钟及59 15分钟(P<0.01)及9.5 4.3分钟及11.8 4.7分钟(P<0.01):造影剂用量DS组比BA+S组明显减少,分别为182 35ml及205 41ml,P<0.01.结论:对某些有选择的血管病变直接支架植入是安全、可行的.与常规支架植入方法相比.直接支架植入可减少造影剂用量,缩短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住院及长期随访结果表明术后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姬兰云;王向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肺结核30例误诊分析

    老年结核病近年有增加趋势.由于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改变往往不典型,故误诊率较高.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30例老年肺结核,在我院门诊及外院长时间误诊,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树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行肾囊肿去顶术治疗体会——附8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肺镜经腹腔、腹膜后途径治疗肾囊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气管内全麻下对8例肾囊肿患者经腹腔或腹膜后途径,胧腔镜下找到并露肾囊肿后,距肾实质约3~5mm处m用剪刀沿囊肿边缘环形切除肾囊肿顶壁,边缘电灼破坏.结果:本组8例全部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40~130分钟,平均60分钟.术中出血10~70ml,平均40m1,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无合并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伞部患者5~7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5天.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周期短等优点,易掌握,并发症几乎不发生.适用于各种肾囊肿,可以根拄囊肿的位置和大小选择手术入路.

    作者:段先忠;徐建平;寸东成;徐光云;朱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CCP和抗RA33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和KA33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RA患者、25侧未分化关节炎患者、29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CCP抗体、KA33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RP、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观察各指标对RA的诊断及治疗价值.结果:RA患者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以及RF的敏感性分别为63.8%、44、7%和93.6‰特异性为93.1%、89.6%和68.9%;两种抗体对末分化关节炎诊断为RA的确诊率为63.6%、55.6%.CKP与ESK有良好的相关性,与ASO一起可作为KA患者病情监控的指标.结论:CCP抗体、RA33抗体有助于RA的诊断及早期诊断,_嗬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RA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观察、病情估计和判断预后均有熏要意义.

    作者:王丽萍;韩丙遵;王洪英;赵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24小时pH监测的临床试验研究

    目的:客观评价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对胃酸的抑制作用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结果:从2005年10月至2005年12月共有35例患者入组,经监测结果:两组pH监测总时间、pH上升至4的时间、pH上升至6的时间、pH上升>4的时间所占百分比、pH上升>6的时间所占百分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兰索拉唑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酸抑制是有效面安全药物.

    作者:李晓昕;张宜山;张振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活动期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FN-γ和IL-4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对77例活动期不同中医证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IFN-γ和IL-4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各组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活动期湿热内蓄型和气滞血瘀型IFN-γ水平显著高于脾胃虚弱型、脾肾阴虚型、肝瘀脾虚型、阴血亏虚型.IL-4水平呈反相改变.结论:UC患者无论是虚证还是实证均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IFN-γ和IL-4水平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

    作者:刘红芬;常丽丽;周晓娜;张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舒降之、力平之对老年人高脂血症的调节作用

    目的:了解舒降之、力平之对老年人血脂的调节作用和耐受性.方法:将147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舒降之、力平之治疗8周.结果:舒降之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例醇(LDL-C)作用分别为28.43%、24.09%,36.53%,力平之降TC、TG、LDL-C作用分别为17.62%、47.29%.21.18%,两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为4.35%与22 22%.结论:舒降之能明显降低TC、LDL-C水平,对TG有一定的作用,而力平之则相反,能显著降低TG水平,明显升高HDLC.故对不同血脂水平的患者应用调脂药时应有侧重.老年人对两种调脂药均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全胜麟;屈晓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在脑梗死急性期脑保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应用防止钙离子超载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活血化瘀及神经营养因子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每日两次,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有效率为59.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功能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利杰;范丹;秦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高山昏迷14例报告

    1 病例资料生长在平原地区的人生短时间内急进高海拨2800~5000米以上,或者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饥饿、劳累、情绪低落、情绪紧张、兴奋、寒冷等的诱因下进入高海拨区,由于急性缺氧,而使脑广泛性水肿和脑组织点状出血、脑软化,导致高山性脑水肿一昏迷.使高原医学和国内外学者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金花;寒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酒精中毒引起心脏损害8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酒精中毒者心电图、心肌酶变化,探讨不同程度急性酒精中毒弓心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对203例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做常规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对其中80例心脏受损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跟踪观察.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心肌酶升高率随中毒程度而增高(P<0.01).传导阻滞发生率也随中毒程度加重而增加(P<0.05),经及时治疗,心电图、心肌酶均恢复正常.结论:急性酒精中毒程度与心脏损害发生率及程度呈正比,急性酒精中毒对心脏损害,经积极治疗大多数足可逆的.但中毒越重心电图、心肌酶恢复时间越长.

    作者:王利娜;付印;赵云芳;宋军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2006年8月~2008年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经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40例胆囊特点、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中转开腹原因及预后: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后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中转开腹2例,占全组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来讲是安全可靠,但术中医源性损伤时有发生的可能,且其发生率仍高于传统开腹手术,随着术者熟练程度的提高,后期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原来为相对禁忌症者,也可为较好的适应症.

    作者:崔光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并呼吸衰竭的研究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通气(BIPAP)治疗重叠综合征(OS)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85例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BIPAP治疗+常规临床治疗(药物+氧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比较入院时和治疗后两组间多导睡眠图仪(PSG)和动脉血气(PH、PaO2、PaCO2)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PSG和动脉血气(PH、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对OS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叶宁;赵志华;杨霞;李琳;张瑞霞;李耀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