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文革;马嵘;郑怀竞
盐酸西地那非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第一个口服药物,该药为磷酸二酯酶5的抑制剂,具有轻中度的扩血管作用.
作者:陈红;刘如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王吉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ACC主席Douglas P Zipes在第51届ACC年会上就医生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心脏病学的发展方向作了重要演讲,以下是演讲的摘要.
作者:彭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时行心脏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及如何避免和减轻造影剂肾损害.方法:回顾性总结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心脏介入性检查和治疗的临床特点及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3例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均取得成功,随诊10~12个月,临床症状缓解.通过减少造影剂的用量、手术前后加强输液和充分血透等措施来预防和治疗造影剂肾损害.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接受心脏介入治疗是有益的,造影剂肾损害可以预防和治疗.
作者:吴军;何青;吴华;孙福成;季福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昼夜节律的变化以及β-受体阻滞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共入选5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组Ⅰ给予常规神经科治疗;组Ⅱ同时加用美托洛尔25mg,bid.另设相同例数的组Ⅲ为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指标(HF,LF,及LF/HF比值)近日节律分布的变化.应用余弦方程拟和法及零振幅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急性脑梗塞后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减低,时间生物学特征也显著改变(振幅减小,相位滞后).经过两周治疗后,组Ⅰ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有所恢复,但其昼夜节律仍明显异常;组Ⅱ除心率变异指标的绝对值有明显恢复外,其曲线走性特征也迅速改善.结论:急性脑梗塞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到明显影响,其近日节律显著异常;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加快自主神经功能时间生物学指标的改善,对心脏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艺芳;李绍冰;宋光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Nebivolol是一种具有调节一氧化氮(NO)产生,并且具有更高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断剂.它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即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断作用和调节NO释放的作用.
作者:王吉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为评价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氨氯地平相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成左旋氨氯地平组(60例),口服2.5~5mg@d-1和氨氯地平组(60例),口服5~10mg@d-1.观察5周.每周一次上午延迟1~4小时用药并测诊室谷值坐位血压、心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5周未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组治疗有效反应率分别为86.7%和83.3%,每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旋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氨氯地平组为16.7%(P>0.05),但试验组不良反应程度更轻微.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同样有效,不良反应可能更小.
作者:程远植;吴锡桂;陈晓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为冠心病的基本病变.冠状动脉钙化(calcification)是指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处的钙沉积(deposition)现象,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1].
作者:李瑞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急性右室梗死(RⅥ)是一种复杂的左室下壁梗死形式.通过心电图、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或核素闪烁图及造影图检查得以确诊.根据右房压和肺动脉收缩压将RVI分为三型,Ⅰ型为小到中等面积左室梗死伴中等面积RVI并发右室衰竭,Ⅱ型为小到中等面积左室梗死伴大面积RVI,并发重度右室衰竭,Ⅲ型为大面积左室、RVI并发严重的双心室衰竭.快速容量负荷是治疗Ⅰ型、Ⅱ型的重要措施,但禁用于Ⅲ型.即刻PTCA是开通右冠脉有力的措施,可迅速改善右室衰竭,和静脉溶栓一样,再灌注成功的病例,在病死率、心功能≥KilllipⅢ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等方面均较未溶栓或溶栓不成功的患者明显下降.病死率的净减少绝对值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梗死的净减少绝对值.
作者:李益民;胡大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临床和病理状态,其诊断依赖于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心室造影.
作者:刘文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冠心病(CAD)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也迅速增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它的临床表现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MI)、中风、猝死等,多见于50~60岁的男性及60~70岁的女性.过去,常通过血脂普查发现冠心病高危人群,尽管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但在美国每年要漏诊130万没有或只伴有轻度胆固醇增高的心肌梗死患者[2].
作者:侯晓霞;贾三庆;王吉云;胡大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1988年7月患急性高侧壁、正后壁心肌梗死,1998年3月因不稳定性心绞痛行右冠状动脉和回旋支PTCA和支架植入术(右冠一个、回旋支两个支架),2000年8月因再次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造影见前降支中段狭窄90%,行左前降支(LAD)PTCA和支架植入术(两个支架),3月后(2000年11月)再发心绞痛,冠脉造影见LAD支架内再狭窄98%,右冠中段支架内再狭窄60%,于2001年2月行左前降支PT-CA(切割球囊),2月后(2001年4月)再次出现心绞痛,冠脉造影见LAD支架内再狭窄95%,于2001年6月行PTCA和支架植入术,2月后(2001年8月)突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见LAD完全闭塞,再次行支架植入术(另一医院),但术后仍反复发作心绞痛,2002年1月再次行冠脉造影,见LAD支架内再狭窄95%,右冠和回旋支支架部位轻度狭窄,左室造影见左室明显扩大,前壁室壁瘤形成,LVEF50%.
作者:高长青;肖苍松;李伯君;马晓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2000年9月ACC/AHA发布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治疗指南以来,1年多来在此领域又有了许多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抗血小板领域,因此2002年4月ACC/AHA将在JACC和Circulation上发布经修订后的新版的UA和NSTEMI治疗指南.
作者:彭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陈兴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诊断疑难心电图,常需要显示心房电活动,描记出清晰P波进行分析,以往采用多种方法,尤其使用食道导联心电图显示P波,但检查时的插管反应,常常使检查告辍.为克服不适反应及其它方法的不足.
作者:李中建;张振香;余珊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讨论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我院1984年1月~2000年10月共收治60岁以上手术证实的重症急性胰腺炎26例,本文对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时机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死亡6例,其中4例死于MOF,2例死于ARDS.在发病24小时内手术8例中无1例死亡,24~36小时内手术14例有2例死亡,36小时后手术4例均死亡.结论: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多伴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慢性疾病,脏器代偿功能差,较易出现MOF,因此如有手术指征或经短期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应及时手术,并在术中和术后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
作者:顾俊平;西学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rimary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PTCA)前后血小板功能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AMI发病6小时以内成功的进行P-PTCA的患者33例,按PTCA前、后不同时间抽取周围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每个病人不同时期的PAC-1和CD61b.以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结果:33例AMI患者P-PTCA前PAC-1为(1.82±0.7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之后开始下降,至PTCA后8小时为(1.35±0.66),显低于PTCA前(P<0.01);P-PTCA后24小时PAC-1又升高至(2.28±0.87),显著高于PTCA后8小时(P<0.01);而后PAC-1逐渐下降,至168小时趋于正常.CD61b在P-PTCA前与正常对照无差别(P>0.05),P-PTCA后各不同时间的CD61b相比也无差别(P>0.050.结论:AMI患者行P-PTCA,在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的同时激活了血小板,所以P-PTCA后需要更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
作者:马颖霞;范作文;赵明中;杜日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国产全氟碳化合物(PFC)作为液态呼吸介质用于完全液体通气(TLV)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1)PFC组(10只),用国产全氟萘烷(FDC)作为液态呼吸介质进行TLV.(2)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NS)进行TLV.分别观察动物的存括时间,TLV前及TLV后5、15、30、45分钟(min)的动脉血氧分压(PaQ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心率(HR)以及动脉平均压(MAP)的变化.结果:1.PFC组动物存活(49.1±8.4)min,NS组动物存活(2.5±3.4)min.2.PFC组TLV 5min时PaO2均较基础状态(TLV前)明显降低,15、30、45min各时间点PaO2较5min明显增高,15、30、45min PaO2间无显著差异,TLV后PaCO2进行性升高、pH进行性下降.5、15min时HR较TLV前无明显变化,30min起HR进行性下降.5min时MAP较TLV前无明显变化,15min起MAP进行性下降.结论:FDC介导的TLV能支持健康大鼠短期存活,可使PaO2保持在8kPa以上.
作者:张健鹏;刘又宁;刘书盈;王发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炎旁积液合并脓胸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诊疗水平.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回顾分析14例临床病例.结果:(1)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患侧胸痛.体检及X线胸片示胸腔积液;(2)胸水多呈脓性,易形成包裹;(3)急性期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胸腔穿刺或持续胸腔闭式引流,并结合尿激酶冲洗胸腔,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确诊肺炎旁积液合并脓胸后,在选用敏感抗生素的同时,积极给予胸腔穿刺或持续胸腔闭式引流,并配合尿激酶胸腔冲洗治疗,可避免开胸手术.
作者:曹宝平;徐左平;安树昌;程启明;高占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