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叶;张翠文
目的 探讨DAMIC模式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开始将DAMIC模式运用于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改进当前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不足.结果 实施DAMIC模式后,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健康教育的达标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1.78%、87.29%)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分别为5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MIC模式是可以运用于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管理手段.
作者:黄芳芳;邓牡红;陈志杰;邓芬;杨亚会;王瑞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疼痛服务组织(Acute Pain Service,APS)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自控镇痛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找出APS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术后自控镇痛患者(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满意度调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改进措施,比较采取措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结果 2013年的1320份满意度调查表中,满意度不达标184例(占13.9%),其中因服务态度导致不满28例,占2.1%;健康宣教导致不满31例,占2.3%;设备故障导致不满占28例,占2.1%;镇痛效果及其他方面导致不满97例,占7.3%.2014年的1320份满意度调查表中,满意度不达标95例(占7.3%),其中因服务态度导致不满26例,占2.0%;健康宣教导致不满21例,占1.6%;设备故障导致不满占19例,占1.4%;镇痛效果及其他方面导致不满29例,占2.2%.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实施前患者的每月满意度低于实施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PS护士对术后自控镇痛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患者满意度调查的问题及时反馈、分析和改进,有利于提高自控镇痛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王鼎;余遥;汪晖;张咸伟;祝金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为地震灾害救援提供相关护理经验及方法.回顾我科护理人员参与云南彝良9·07和鲁甸8·03地震灾害现场救援,总结护理救援工作的实施及相关经验和方法.通过有效的救援措施,使我们到达灾区救援工作开展有序,灾区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置和转送.在面对地震灾害救援时,做好医疗应急物资准备和个人准备,安全到达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和落实护理救援工作,是成功完成医疗护理救援任务的有力保障.
作者:龚声莲;姚红;刘桂昌;吴瑛;岳鹏;申时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居家主要照顾者的负担与社会支持状况,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7~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康复科门诊复诊的脑卒中患者居家主要照顾者112例,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居家主要照顾者的负担和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水平;负担各维度得分和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居家照顾者负担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即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照顾者的负担越小.
作者:朱珍玲;钟霞;杨凤姣;邓成明;雷新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总结了15例应用五谷虫生物清创包治疗不同部位感染性创面的护理,包括创面评估、虫包的制定、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不同部位创面的个性化护理等,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护理经验.
作者:孙晓红;尹安春;李连红;王妮;潘琳;朱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通乳颗粒配合HBC-2000综合治疗仪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乳汁不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308例气血亏虚型产后乳汁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口服通乳颗粒治疗组(对照1组)74例;单纯HBC-2000综合治疗仪理疗组(对照2组)104例;通乳颗粒配合HBC-2000综合治疗仪组(治疗组)130例.比较三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产后乳汁不足患者其通乳颗粒配合HBC-2000综合治疗仪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两组对照组(P<0.05).结论 通乳颗粒配合HBC-2000综合治疗仪有利于促进产妇产后的乳汁分泌,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惠素琴;宗继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网络教学在我院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个专业的专科培训护士11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网络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理论知识掌握以及学习自觉性的提高率分别为80.00%(44/55)、69.09%(38/55)、87.27%(48/55)、89.09%(49/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优秀率和良好率分别为23.64%(13/55)以及56.36%(31/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9%(5/55)以及36.36%(20/55);观察组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络教学模式应用于专科护士培训显著提高了培训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和操作成绩,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丽彦;高雁;孟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特大型城市老年人日常抑郁情绪水平及相关因素、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为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中心7个居委会的184名社区老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老年抑郁量表(GDS)测量、老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个别心理咨询.结果 本组社区老年人轻度抑郁情绪发生率达17.93%,独居老人占10.9%.抑郁的发生与婚姻状况、居住、家人支持(P=0)、养老经费来源(P=0.001)、养老收入(P=0.001)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月医药费用支出之间抑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识不足,受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重视躯体疾病而忽视心理疾病.社区老年人的婚姻、养老经费、健康与医疗保障状况、是否独居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抑郁情绪的老年人要引起关注,力争早发现、早干预.
作者:陈健;吴佩宁;黄银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孕产妇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产科孕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孕产妇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孕产妇抑郁、焦虑等不良负性情绪,促进孕产妇的身心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周玥;董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无缝线固定方法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肿瘤化疗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4例和实验组1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病程、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置管时穿刺部位予4#(2-0 USP 3 Metric)蚕丝线缝合加3M无菌透明敷料(9546HP)固定,实验组置管时穿刺部位不缝合,只用3M无菌透明敷料(9546HP)加无纺布敷料﹝优韧宁粘贴型敷料10 cm×10 cm(法国优格)﹞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与不适感、导管感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皮肤破损、敷料松脱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更换敷料次数及费用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比较对照组在疼痛与不适感、导管感染、皮肤破损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更换敷料的次数及费用方面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时予无缝线固定方法可避免穿刺时缝合、置管后缝线牵拉与拔管时拆线的痛苦,减轻了不适感,减少了皮肤破损和导管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了更换敷料次数和费用.两组患者的导管脱出发生率、导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无缝线固定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并发症少的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固定方法.
作者:易小林;朱卉娟;韩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宣教处方对提高血管瘤患儿院外服用普萘洛尔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对入院行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血管瘤患儿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宣教处方进行宣教,出院15 d后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及监测效果.结果 两组依从性及心率、血糖、血压、大便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喂药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标准化宣教处方可提高血管瘤患儿服用普萘洛尔期间不良反应观察的依从性,从而起到保护患儿健康成长的作用.
作者:李建新;魏荣;牛新华;蒋黎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护理模式联合应用于儿科学龄前输液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多护理模式联合应用前(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的儿科学龄前输液患者307例设为对照组,多护理模式联合应用后(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的儿科学龄前输液患者310例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入选者干预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儿科学龄前输液病例干预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舒适度评分、治疗依从性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儿科学龄前输液病例施以多护理模式联合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金菊英;马洪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胸外科、泌尿科2015年4~11月全身麻醉术后患者580例进行MEWS评分,根据分值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580例术后患者中,入住普通病房的313例,入住抢救室的216例,转入ICU的51例.结论 MEWS评分分值越高、术后患者的病情越危重,病死率也越高.
作者:谢琼;崔凤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基层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入住老人的需求.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及访谈等形式对日照市两家基层民办养老机构及5家县级敬老院进行调查.结果 日照市养老机构少,资源匮乏,入住率低,医疗问题成为老年人在养老中关注的问题.经济收入不同的老年人对养老需求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了解目前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和老年人需求,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作者:李凌云;高伟;杨濮瑞;魏荣;张爱莲;李曼;刘德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优质护理在NCU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脑梗塞的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NCU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脑梗塞患者采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手段,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情的复原情况以及后期疾病的远期并发症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肢体运动情况较治疗之前均有所改善,但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包括出院之后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方面,观察组治疗效果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ICU脑梗塞临床护理当中,更加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范蓉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家长协同护理对肺炎患儿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家长协同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P<0.05).观察组干预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长协同护理能有效降低肺炎患儿并发症,改善患儿肺功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利于患儿预后.
作者:张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输尿管镜下碎石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应用.方法 将100例需要进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遵循快速康复理念,采用术前访视、体温保护、液体管理、引流管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及早期活动等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碎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在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建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老年Colles骨折患者术后给予系统化护理对患者临床并发症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老年Colles骨折患者,均为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并接受手术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进行分组,术后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实行系统化护理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70%)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7.06%)相比明显较少;实验组患者在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64.71%);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在老年Colles骨折患者术后起着关键性作用,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骨折处恢复速度,在临床护理应用上具有显著价值.
作者:周慧珍;张雪琴;吴丽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护士对于《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执行情况,初步探索此规定在不同专科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单盲观察法对方便抽样选取的2014年11月1日~2015年4月1日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基本外科、心内科、儿科、急诊科执行留置针穿刺且留置针敷贴记录穿刺时间准确、留置到拔针期间没有出现意外拔管的住院患者800例进行观察,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在以上科室工作并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的护士进行访谈.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的录入和分析并采用x2检验.结果 肝胆外科+基本外科、心内科、儿科、急诊科留置针留置时间合格率分别为96%、97%、93%、98%,经x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置时间合格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结论 各专科留置时间有共性又有专科特性,需进一步加强护士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培训和教育,以规范临床静脉留置时间要求.
作者:吴敏玲;戴嘉喜;孙鑫;李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并评估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短期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符合条件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围术期及康复性护理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肿胀情况、VAS疼痛评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未见明显差异(x2=0.21,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2 d vs.13.5 d,P=0.0004).结论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能够有效缓解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下肢肿胀、局部疼痛等一些并发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苏叶;张翠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