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澜;李洁;徐彬琦;潘栖
PBL与SP教学法,是现代医学教学中主要的形式之一,具有实践性、科学性等特征.随着我国医学教学工作全面推进,PBL与SP教学法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优势逐渐突显出来,成为医学教育创新实施的代表.基于此,该文以PBL与SP教学法的基本理论为突破口,着重对PBL联合SP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同时也通过实践教育内容课堂成果的总结,对其教学成果进行深入讨论,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全面推进提供实践指导.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信息服务的中心,检索医学文献并获取原文继承前人的成果是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取得科研成果的必经途径,该文通过阐述医学文献检索在医疗、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检索经验和检索实例,探讨了如何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更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医学文献,从而提升医学文献的检索质量.
作者:张静薇;张建梅;朱振华;焦素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临床实习护生在实习各阶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应用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该院临床实习护生40名作为对照组,对实习护生在不同阶段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完善的有效对策,并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40名临床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实施有效应对对策,观察对比两组实习护生的实习表现.结果 经研究分析结果提示,对照组实习护生在实习各阶段的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习初期与实习后期的表现和专业护理操作技能均得到大幅度提升.结论 通过对临床实习护生在实习各阶段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应对对策,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对于护理临床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朱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协同创新是减少创新风险、提高创新绩效的有效方式.为探索江苏省生物制药产业创新主体的协同现状,该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2006-2016年江苏省生物制药联合申请的有效专利数据.研究发现,协同创新过程中公司与其他机构合作是主要模式,但创新主体间合作松散,合作的技术领域较窄,缺乏具有强影响力的核心机构.据此,提出拓宽技术研究领域、加强核心机构引领作用、扩大协同合作规模以及增进协同主体间信任的建议.
作者:马澜;李洁;徐彬琦;潘栖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析门诊药房合理配发老年患者用药注意事项.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6月期间所收治的117例老年患者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实施传统药物配发.选择该院2016年7-12月所收治的109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改良后药物配发.对2组药物配发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由该次研究可知,在药品配发差错率以及患者投诉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取药等待时间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评分上,对照组远低于观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药房应当针对老年患者特点,为其提供相应的配药服务,以提高门诊配药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
作者:刘俊燕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积极探讨其改进策略.方法 选取某院2014-2016年中药房进行中药饮片的调剂审方8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00张;对对照组进行常规审方处理模式,对实验组进行审方改进的措施,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差错情况与后效果反应.结果 实验组的差错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错情况,并且在审方的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也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中药饮片调剂的审方采取改进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其差错率,同时能够提升其有效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胜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进步.就临床护理而言在新时期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无论是医疗器械,还是医护水平都得到长足进步.在此背景下,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受到高度重视,对病人的恢复,以及医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该文主要是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对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认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究,仅仅代表个人的简单看法,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郑庆娜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在儿科护理过程中行风险管理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96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管理组和风险管理组,各98例.常规管理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风险管理组行风险管理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结果 风险管理组的家长护理满意度95例(96.94%)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82例(83.67%),风险管理组的风险发生率4例(4.08%)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15例(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行风险管理教育指导,不仅能够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作者:崔翡翡 刊期: 2017年第32期
该文从提升医院综合效益、强化凝聚力、提高知名度、建立便捷就医模式以及满足医务人员需求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强化网络宣传工作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网络宣传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网页、及时更新维护、提升网络宣传影响力等解决措施.
作者:范楷 刊期: 2017年第32期
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是为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各课程的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效果,对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影响较大.该文在阐述了高等医学检验教育的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为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保证,为我国医疗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杨晓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为了加强优生优育的计划方针,将孕前优生检查的各种检查项目不断的优化,各医院将临床检验结果在技术服务、生殖保健、优生健康等方面的工作在不断的完善.而孕前优生检查的过程是全面的检验质量措施制定的主要来源,实验室检验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临床检验的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技术人员的检验水平,还可以将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有效的提高.
作者:杨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为提升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模式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46名该院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学生,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与实习模式,试验组改进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考核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研究通过改进临床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能力,提升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对临床实习教学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钧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该院手术是10名护理人员自发组成品管圈小组.应用品管圈工具,把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解决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应用品管圈活动后,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由31%下降到13%明显降低(P<0.05).结论 品管圈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隐患,可以为安全管理手术病理标本提供保障.
作者:张新丽 刊期: 2017年第32期
该文主要以家庭签约医生责任制下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创新展开论述,结合当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依据,从加强宣传,动员全员参与、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投入、完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政策配套保障机制到位、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这五方面展开深入探索与研究,加大对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创新力度,提高家庭签约医生责任制下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与质量.
作者:柳毅;施建丽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室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于护理缺陷的降低,患者满意率的影响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120例曾在该院急诊科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了两组,分别进行了常规护理,以及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管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十分理想,且出现的护理缺陷较少,患者对于各项护理内容的满意度极高,较之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进行疾病救治的患者,需要接受护理风险管理,以此来有效的缓解各项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身体的尽快恢复.
作者:邹鹏飞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山东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方法 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况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家庭情况、学校情况及职业规划情况等.对大一到大四的职业规划情况进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 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联系单位参加见习或实习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上升的趋势(Z=2.79,P=0.005),主动通过网络查看就业信息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Z=2.78,P=0.005),主动体验招聘会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Z=4.51,P<0.001),与已经就业的学长做职业规划交流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Z=2.60,P=0.001).结论 高校需指导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并且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职业探索.
作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针灸是国内中医学中精粹的知识,是我国文化瑰宝.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针灸的疗效和诊治手段更是被大众认可.而在中医教育中,针灸作为单独的学科需要学生下大工夫去学习,但传统的针灸教学方法不得人心,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厌烦,从而影响接下来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现下的教学内容和环境,应开展创新性教学案例,提高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提起精神搞学问.互动式教学有利于针灸教学的开展,同时,也使学生对针灸知识有了新的认识,易于培养社会优秀的中医针灸人才,推动我国中医针灸学研究.该文通过针灸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互动式教学来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从而提高针灸授课的效率.
作者:刘冰;张冰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康复科进修医生培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该院康复科进修的医生20名,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n=10)采用PBL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认可度为(39.4±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入科时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科时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该组入科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康复科进修医生培训中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韩晶;徐海 刊期: 2017年第32期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法律意识的提升,医患矛盾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尤其在新一轮的医改方案实施之后,又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矛盾冲突点,这种紧张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尽快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改善.该文从医院管理的视角出发,探讨医患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与防范的相关措施.希望能为构建和谐的医院关系,建立科学先进的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及借鉴.
作者:饶晶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将60名护理人员和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分成对照组(2015年1-12月)和研究组(2016年1-12月),患者:50例/组,护理人员:30名/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研究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健康教育、药品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沟通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4.00%)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护理安全管理中效果理想.
作者:于晓敏;郭斌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