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佑
目的:分析并对比ESBLs(超广谱内酰胺酶)在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耐药情况。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2015年9月间内科收治的106例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记录其胆汁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培养结果,并通过药敏测定和试验检查ESBLs在各类菌种中的耐药情况。结果在154株实验培养菌中,共有62株产ESBLs株,其总检出率为40.3%。而在62株产ESBLs株中,大肠埃希菌检出33株(53.2%),阴沟肠杆菌检出8株(22.2%),肺炎克雷伯菌检出21株(37.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阴沟肠杆菌,x12=22.77,其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阴沟肠杆菌,x22=7.61,其对比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在各类标本中,在胆管结石病例胆汁培养结果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85.7%)的检出数量高;在胆管恶性梗阻病例中,产ESBLs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较高。产ESBLs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阿莫西林耐药,且耐药率为100%;3种菌株对头孢类抗菌药耐药率较高,3种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比较低。产ESBLs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要低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特别是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以及头孢类药物上差距为明显。结论对于产ESBLs(超广谱内酰胺酶)菌株导致的感染疾病,结合药敏试验的结果来合理选择抗生素用药,是延滞细菌耐药性出现的关键,也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保证。
作者:唐景云;秦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68例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n=34例),即常规组给予常规标准治疗,而治疗组则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常规组(70.5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大力推广。
作者:邱海江;马泽洪;林朝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末期,患者病情易发生迁延,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保守疗法。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血液透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是一种净化血液疗法,主要是通过替代患者部分肾脏排泄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有效就成为保证血液透顺利进行有效途径,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更好的临床疗效,就成为临床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提高透析护理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黄桂芳;罗月婵;冯敏玲;朱苓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的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存档蜡块45例,采用HE常规染色及SP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组织学分类,运用PCR半巢式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IgH FR3A和IgH FR3A+FR2A在MALT淋巴瘤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7%(17/28)和75.0%(21/28),在DLBCL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0%(9/15)和73.3%(11/15),在MCL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00.0%(1/1)和100.0%(1/1)。IgH FR3A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阳性检测率为60.0%。IgH FR3A联合IgH FR2Ad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阳性检出率为73.3%(33/45)。结论采用PCR方法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能够作为淋巴瘤诊断的有效辅助手段,有助于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良恶性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姜黄;郑丽华;杨金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化痰通络汤对于痰瘀痹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痰瘀痹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以及血液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ACA、MCA及VA血流速度均有明显增快,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大脑ACA、MCA及VA血流速度增快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其各项血黏度检测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能够有效改善痰瘀痹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从而改善患者脑部循环,减少神经组织的损伤,减轻病情的进展。
作者:王海侨;黄涛;彭烈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2016年1月16日,医药圈卫生行业的朋友圈被一条新闻消息刷了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官方网站就“中科院理化所杨女士死亡事件”发布声明称,产科患者杨女士,26+周(自然受孕),1月11日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北医三院表示经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多学科专家讨论,初步判断猝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
作者:费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在我院实施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患者16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80例,采用腔镜手术。两组患者关于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及其分化的程度等一般资料情况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并对两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所用的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所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其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也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及心血管意外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且并发症较少,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尚文;刘小飞;徐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患者,分析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结果40例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诊断的准确率为95.0%(38/40)。其余2例患者分别误诊为重症法洛三联症以及孤立性左心室发育不全。在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帮助下,对患者心尖四腔心切面进行检查中,所有患者均显示为2个心房正位,并且患者2组房室瓣分别开向2个心室腔。其中有26例患者显示右心室内径增大现象,12例患者合并三尖瓣狭窄显示其三尖瓣出现不同程度的开发受限,2例患者合并房间隔膨出瘤并显示其房间隔向左心房膨出。结论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下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和规律性,但需要鉴别开来重症法洛三联症以及孤立性左心室发育不全。
作者:朱艺玲;李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皮脂膜修复贴敷料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皮脂膜修复贴敷料组)和对照组(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组),观察和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受试者治疗20d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为0,各项生命体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脂膜修复贴敷料和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在皮肤损伤修复治疗中一样安全、有效。
作者:徐国防;赵岳;刘平;牛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2014年7月10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指标对比,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ib含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谭世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热牙胶垂直加热与冷侧方加压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方法本组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进行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根管填充效果、根管填充时间、术后牙周疼痛发生率和术后根尖疼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术后牙周疼痛发生率为30.00%、术后根尖疼痛发生率为1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0%、术后牙周疼痛发生率为40.00%、术后根尖疼痛发生率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治疗慢性牙髓炎、根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但远期的临床效果仍然需要通过延长随访时间和加大样本量来进行证实。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效果。方法本次抽选100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4月救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疏导+精神护理),每组50例,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的SDS、SAS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高于对照组的72%,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能够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况,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永珍;罗丽新;吴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的参与性,并根据现有问题提出优化措施。方法抽取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人民医院所辖社区内已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参与建档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提出优化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的方法。结果目前,社区高血压患者建档方式以上门随访为主(63.3%),而建档时机则以就诊为主(60.2%)。患者对健康档案重要性了解率、对高血压治疗重视率、对社区服务满意度分别为70.4%、81.6%、79.6%,均比较低。结论通过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参与性相关因素和需求,可以从制度完善、加强宣传和提高服务等方面提高建档参与性。
作者:苏林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采用中药固齿胶囊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牙周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联合中药固齿胶囊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比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牙周指标的改善情况和临床作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出现显著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菌斑、探诊出血、探诊深度以及附着丧失指数指标改善明显,且实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33%)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固齿胶囊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贤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去甲氧柔红霉素(IDr)联合阿糖胞苷与标准DA(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初治AML(急性髓系白血病)第一疗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入院治疗的初治非早幼粒细胞AML患者89例,根据不同的化疗方案(IA或DA)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并评价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IA组第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4.44%,完全缓解率为55.56%,DA组分别为79.25%和32.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组感染率高,其余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IA方案比DA方案治疗初治非早幼粒细胞型AML患者第一疗程完全缓解率高,但IA对患者骨髓抑制时间长,感染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DA方案差别不大。
作者:初晓丽;金锷;王瑞姝;田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患者入院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42例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腹胀、便秘的发生率以及腹胀、便秘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腹胀、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胀、便秘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影;姚帅辉;董晓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复方皂矾丸在化疗骨髓抑制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09年5月~2014年5月间选取112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化疗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6例在护理中服用复方皂矾丸,对照组56例患者在化疗后护理中服用利血生片。对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进行调查,判定药物效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IV抑制14例(25.00%),对照组25例(50.00%);观察组血小板IV抑制22例(39.29),对照组37例(66.07%);观察组血红蛋白IV抑制6例(10.71%),对照组15例(26.79%),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化疗骨髓抑制治疗方面,复方皂矾丸效果显著。结论复方皂矾丸在治疗临床化疗骨髓抑制方面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时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三氧包裹治疗糖尿病足的踝肱压及趾肱压指数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三氧包裹治疗的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踝肱压指数(ABPI)及趾肱压指数(TBPI)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踝肱压指数(ABPI)及趾肱压指数(TBPI),治疗前后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三氧包裹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踝肱压指数(ABPI)及趾肱压指数(TBPI),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明显,疗效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包裹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对促进糖尿病足患者早期康复,保存肢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华;邓跃生;张遵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健脾化瘀利水方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内科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内科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化瘀利水方进行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肝功能、腹围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程度、腹围减少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健脾化瘀利水方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其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杰;杜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在经皮胃造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PEG的患者共7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共36例患者,均为2014年1~10月就诊的病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共35例患者,均为2014年11月~2015年8月就诊的病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策略,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遵医嘱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遵医嘱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策略在经皮胃造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遵医行为。
作者:王慧;涂路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