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艺玲;李坤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采用中药固齿胶囊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牙周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联合中药固齿胶囊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比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牙周指标的改善情况和临床作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出现显著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菌斑、探诊出血、探诊深度以及附着丧失指数指标改善明显,且实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33%)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固齿胶囊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贤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患者入院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42例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腹胀、便秘的发生率以及腹胀、便秘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腹胀、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胀、便秘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影;姚帅辉;董晓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热牙胶垂直加热与冷侧方加压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方法本组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进行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根管填充效果、根管填充时间、术后牙周疼痛发生率和术后根尖疼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术后牙周疼痛发生率为30.00%、术后根尖疼痛发生率为1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0%、术后牙周疼痛发生率为40.00%、术后根尖疼痛发生率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治疗慢性牙髓炎、根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但远期的临床效果仍然需要通过延长随访时间和加大样本量来进行证实。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有出血转化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均给予普通磁共振检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出血转化的检出率及出血检出面积。结果常规扫描组出血检出率为6.25%,磁敏感加权成像组出血检出率为26.5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x2=25.87,P=0.001);常规扫描组出血检出面积为(698.8±148.2)mm2,磁敏感加权成像组出血检出率为(983.5±196.3)mm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3.26, P=0.014)。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有出血转化的检出率优于普通磁共振检查,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文峰;欧晓生;王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皮脂膜修复贴敷料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皮脂膜修复贴敷料组)和对照组(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组),观察和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受试者治疗20d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为0,各项生命体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脂膜修复贴敷料和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在皮肤损伤修复治疗中一样安全、有效。
作者:徐国防;赵岳;刘平;牛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2014年7月10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指标对比,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ib含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谭世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诊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尿素氮)、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增加(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在经皮胃造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PEG的患者共7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共36例患者,均为2014年1~10月就诊的病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共35例患者,均为2014年11月~2015年8月就诊的病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策略,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遵医嘱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遵医嘱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策略在经皮胃造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遵医行为。
作者:王慧;涂路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中胆红素对参数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生化检测中40例胆红素异常患者,与同期40例健康者对照研究。检测研究者的血常规,分析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的变化,此外检测观察组0.5、1、2、4h的血常规,进一步分析血常规检查中胆红素对参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细胞比容、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常规检查中胆红素作用时间对参数无影响(P>0.05)。结论胆红素增高会导致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出现假性升高,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下降,血常规检查中胆红素作用时间对参数无影响。
作者:郭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AKT1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以期深入了解AKT1基因多态对阿尔茨海默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病例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方法对AKT1基因6个位点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在AKT1基因位点rs2498786上,阿尔茨海默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KT基因位点rs2498786的突变型等位基因C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AKT基因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易感基因,AKT基因位点rs2498786突变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其他所研究的 AKT 基因位点虽与阿尔茨海默病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不排除是其微效基因,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忠伟;赵和丹;王金龙;黄通;田华伟;王长义;刘盛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的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存档蜡块45例,采用HE常规染色及SP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组织学分类,运用PCR半巢式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IgH FR3A和IgH FR3A+FR2A在MALT淋巴瘤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7%(17/28)和75.0%(21/28),在DLBCL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0%(9/15)和73.3%(11/15),在MCL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00.0%(1/1)和100.0%(1/1)。IgH FR3A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阳性检测率为60.0%。IgH FR3A联合IgH FR2Ad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阳性检出率为73.3%(33/45)。结论采用PCR方法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能够作为淋巴瘤诊断的有效辅助手段,有助于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良恶性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姜黄;郑丽华;杨金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患者,分析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结果40例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诊断的准确率为95.0%(38/40)。其余2例患者分别误诊为重症法洛三联症以及孤立性左心室发育不全。在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帮助下,对患者心尖四腔心切面进行检查中,所有患者均显示为2个心房正位,并且患者2组房室瓣分别开向2个心室腔。其中有26例患者显示右心室内径增大现象,12例患者合并三尖瓣狭窄显示其三尖瓣出现不同程度的开发受限,2例患者合并房间隔膨出瘤并显示其房间隔向左心房膨出。结论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下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和规律性,但需要鉴别开来重症法洛三联症以及孤立性左心室发育不全。
作者:朱艺玲;李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应用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给予10mg/kg阿奇霉素+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mg/kg利福平口服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治疗有效方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较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2.05%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53±1.11)d、(4.11±1.22)d、(14.34±2.82)d、(9.76±2.21)d,与对照组患儿(5.68±1.56)d、(6.59±1.75)d、(17.89±4.63)d、(12.45±3.76)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利福平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体温恢复时间,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患儿不适感,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高,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林顺利;陈伟雄;谢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照A组(单用氨氯地平治疗)、对照B组(单用厄贝沙坦治疗),每组35例。三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A、B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及FBG、FINS水平均低于另外两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含量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B组治疗后MALB含量明显降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在稳固血压、血糖同时,具有抗炎及保护肾脏功能,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前,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与临床诊断密切相关,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制动化程度高,结构精密,所以在运行中存在潜在的风险,且易出现故障。因此,本文通过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原理和运行程序方面分析存在的潜在风险,从电气系统、运行方面及图像方面分析常见故障,进而总结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使操作人员熟知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常见风险故障,为操作人员提供排除故障和日常维护作参考,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作者:邓雪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末期,患者病情易发生迁延,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保守疗法。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血液透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是一种净化血液疗法,主要是通过替代患者部分肾脏排泄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有效就成为保证血液透顺利进行有效途径,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更好的临床疗效,就成为临床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提高透析护理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黄桂芳;罗月婵;冯敏玲;朱苓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可以达到杀菌、消炎、干预细胞凋亡及诱导细胞自噬的作用。因此,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抗病机制的研究,为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中药配伍比例的设定与优化、中药复方抗病的机制探索提供依据。本文综述了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在诸多疾病中的抗菌作用、干预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研究现状,并进行思考与展望。
作者:闫壁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孕中期(孕22~26周)实时三维与二维超声检查对辅助诊断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孕中期行超声检查的孕妇918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引产结果及产后结果确诊为胎儿体表畸形和(或)脊柱畸形者55例。比较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9184例产妇中,有55例引产及产后确诊为胎儿畸形,发生率为0.6%,其中颜面、头颅畸形45例,包括颈部水囊瘤、无脑儿、愚型面容、唇腭裂等。脊柱畸形3例,主要是隐性脊柱裂、开放性脊柱裂、脊柱曲度异常;四肢畸形2例,主要是足内翻、短肢体等;5例躯干畸形,主要是裂腹、脐膨出等。55例胎儿,二维超声检出率72.7%。实时三维超声检出率92.7%,实时三维超声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对孕中期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的确诊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
作者:汤华;姚惠莉;梁润和;欧世荣;邹志强;区薛宜;陈红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的参与性,并根据现有问题提出优化措施。方法抽取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人民医院所辖社区内已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参与建档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提出优化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的方法。结果目前,社区高血压患者建档方式以上门随访为主(63.3%),而建档时机则以就诊为主(60.2%)。患者对健康档案重要性了解率、对高血压治疗重视率、对社区服务满意度分别为70.4%、81.6%、79.6%,均比较低。结论通过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参与性相关因素和需求,可以从制度完善、加强宣传和提高服务等方面提高建档参与性。
作者:苏林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家系致病基因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12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患者及其核心家庭成员外周血检测凝血指标,并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测序结果,探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的分子机制。结果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A1、A4以及B2均为FGA基因g.1233G>A突变,A1的妹妹、A4的父亲以及B2的母亲均携带有相同的突变;A2、A7、B4和B5均为FGG基因g.10819G>A突变,家系成员中A2的母亲和外婆、A7的姐姐和女儿、B4的母亲和B5的母亲均携带有相同的突变;A3、A5、A6、B1和B3及其相关亲属共10例携带有FGB基因g.9692A>G突变。先证者及家系主要成员中发生Fg基因突变的成员APTT、PT和TT均明显延长,但Fg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可由多种Fg基因外显子突变导致,FGB和FGG外显子突变较为常见。
作者:刘晓娣;张新友;宋通微;洪澄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