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检测在原发性胃肠道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研究

姜黄;郑丽华;杨金花

关键词:胃肠道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基因重排, 多聚酶链反应,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摘要:目的:探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的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存档蜡块45例,采用HE常规染色及SP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组织学分类,运用PCR半巢式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IgH FR3A和IgH FR3A+FR2A在MALT淋巴瘤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7%(17/28)和75.0%(21/28),在DLBCL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0%(9/15)和73.3%(11/15),在MCL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00.0%(1/1)和100.0%(1/1)。IgH FR3A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阳性检测率为60.0%。IgH FR3A联合IgH FR2Ad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阳性检出率为73.3%(33/45)。结论采用PCR方法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能够作为淋巴瘤诊断的有效辅助手段,有助于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良恶性做出正确的诊断。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风险故障分析及维护保养

    目前,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与临床诊断密切相关,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制动化程度高,结构精密,所以在运行中存在潜在的风险,且易出现故障。因此,本文通过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原理和运行程序方面分析存在的潜在风险,从电气系统、运行方面及图像方面分析常见故障,进而总结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使操作人员熟知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常见风险故障,为操作人员提供排除故障和日常维护作参考,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作者:邓雪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孕中期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实时三维与二维超声检查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孕中期(孕22~26周)实时三维与二维超声检查对辅助诊断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孕中期行超声检查的孕妇918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引产结果及产后结果确诊为胎儿体表畸形和(或)脊柱畸形者55例。比较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9184例产妇中,有55例引产及产后确诊为胎儿畸形,发生率为0.6%,其中颜面、头颅畸形45例,包括颈部水囊瘤、无脑儿、愚型面容、唇腭裂等。脊柱畸形3例,主要是隐性脊柱裂、开放性脊柱裂、脊柱曲度异常;四肢畸形2例,主要是足内翻、短肢体等;5例躯干畸形,主要是裂腹、脐膨出等。55例胎儿,二维超声检出率72.7%。实时三维超声检出率92.7%,实时三维超声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对孕中期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的确诊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

    作者:汤华;姚惠莉;梁润和;欧世荣;邹志强;区薛宜;陈红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影响的动态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2014年7月10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指标对比,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ib含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谭世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的依从性。结果两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床上擦浴、床上大小便、床上进食、避免用力咳嗽、护士帮助翻身、避免用力大小便的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方燕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陈玉国:从“中科院公函事件”看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识别与救治

    2016年1月16日,医药圈卫生行业的朋友圈被一条新闻消息刷了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官方网站就“中科院理化所杨女士死亡事件”发布声明称,产科患者杨女士,26+周(自然受孕),1月11日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北医三院表示经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多学科专家讨论,初步判断猝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

    作者:费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静态离子交换法脱除黄芪粗多糖液中蛋白的研究

    目的:筛选黄芪粗提多糖除蛋白的优工艺条件。方法通过一系列因素的考察,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考察离子交换树脂对黄芪粗多糖除蛋白的优工艺,并采用吸附等温线对蛋白的脱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筛选,D152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较好的蛋白脱除效率,且对多糖含量影响较小,其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68.5%和97.3%,D152树脂对蛋白质的吸附呈单分子层吸附,其大吸附量q0为16.50mg/g。结论D152阳离子交换树脂适用于黄芪粗多糖的除蛋白,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作者:林嘉成;冯思欣;班俊峰;陈燕忠;谢清春;刁艳玲;吕竹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主要病因病机为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增大,失眠症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很多患者使用镇静剂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依赖和成瘾性。近年来,中医特色疗法以其独特的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失眠治疗,现将有关中医疗法在失眠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熊桂华;张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诊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尿素氮)、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增加(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治疗初治AML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去甲氧柔红霉素(IDr)联合阿糖胞苷与标准DA(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初治AML(急性髓系白血病)第一疗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2010年1月~2015年1月入院治疗的初治非早幼粒细胞AML患者89例,根据不同的化疗方案(IA或DA)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并评价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IA组第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4.44%,完全缓解率为55.56%,DA组分别为79.25%和32.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组感染率高,其余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IA方案比DA方案治疗初治非早幼粒细胞型AML患者第一疗程完全缓解率高,但IA对患者骨髓抑制时间长,感染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DA方案差别不大。

    作者:初晓丽;金锷;王瑞姝;田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吸入一氧化氮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吸入一氧化氮(iNO)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有效性及实际临床意义。方法(1)搜集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Embase,维普网,Medlin,万方医学网等医学检索数据库内的2000年1月~2014年12月间发表的吸入一氧化氮防治早产儿BPD治疗组与安慰剂或空白对照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的资料。(2)分别由两个独立的人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3)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对二进制结果使用日志二项式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对连续的结果使用线性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荟萃分析结果显示:(1)吸入不同浓度结果。吸入量为5ppm时BPD的发生较频繁,风险率为(RR:0.97),95%可信区间为(CI:0.92~1.02);而死亡率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风险率为(RR:0.84),95%可信区间为(CI:0.66~1.07);吸入量为10ppm时与对照组相比BP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吸入量为20ppm或滴定反应时, BPD发生的风险为(RR=1),说明该量对死亡率及BPD的发生率没有任何影响。(2)不同产重吸入一氧化氮后结果显示,仅对于产重在1000~1250g的早产儿吸入一氧化氮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率及BPD的发生率综合结果有显著意义(38.5%vs 64.1%),风险率为(RR:0.60),95%的可信区间为(CI:0.42~0.86),对单一的BPD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无任何影响。结论早产儿没有必要常规吸入一氧化氮治疗防治BPD;对于产重在1000~1250g范围内的早产儿当生后28d仍然对氧有依赖的患儿可以考虑吸入一氧化氮治疗,选择治疗的佳剂量应为:5ppm<吸入剂量<20ppm,范围之间。

    作者:马群英;董文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对比热牙胶垂直加热与冷侧方加压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热牙胶垂直加热与冷侧方加压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方法本组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进行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根管填充效果、根管填充时间、术后牙周疼痛发生率和术后根尖疼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术后牙周疼痛发生率为30.00%、术后根尖疼痛发生率为1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0%、术后牙周疼痛发生率为40.00%、术后根尖疼痛发生率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治疗慢性牙髓炎、根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较好,但远期的临床效果仍然需要通过延长随访时间和加大样本量来进行证实。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AKT1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AKT1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以期深入了解AKT1基因多态对阿尔茨海默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病例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方法对AKT1基因6个位点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在AKT1基因位点rs2498786上,阿尔茨海默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KT基因位点rs2498786的突变型等位基因C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AKT基因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易感基因,AKT基因位点rs2498786突变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其他所研究的 AKT 基因位点虽与阿尔茨海默病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不排除是其微效基因,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忠伟;赵和丹;王金龙;黄通;田华伟;王长义;刘盛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脾化瘀利水方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并探讨健脾化瘀利水方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内科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内科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化瘀利水方进行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肝功能、腹围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程度、腹围减少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健脾化瘀利水方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其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杰;杜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Ⅳ型伴Ⅴ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Ⅳ型伴Ⅴ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选取88例Ⅳ型伴Ⅴ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均常规采用激素治疗,其中试验组44例给药霉酚酸酯治疗,而对照组44例给药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总缓解率(88.64%)明显高于对照组(68.18%),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7.27%)明显低于对照组(5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Ⅳ型伴Ⅴ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常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霉酚酸酯治疗,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秦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与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效果。方法本次抽选100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4月救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疏导+精神护理),每组50例,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的SDS、SAS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高于对照组的72%,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能够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况,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永珍;罗丽新;吴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临床试验将90例面部痤疮患者分成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ALA光动力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总有效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皮肤油脂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沈宝贤;刘娟;李志坚;余剑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和研究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应用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给予10mg/kg阿奇霉素+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mg/kg利福平口服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治疗有效方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较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2.05%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53±1.11)d、(4.11±1.22)d、(14.34±2.82)d、(9.76±2.21)d,与对照组患儿(5.68±1.56)d、(6.59±1.75)d、(17.89±4.63)d、(12.45±3.76)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利福平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体温恢复时间,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患儿不适感,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高,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林顺利;陈伟雄;谢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入院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基本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盆底肌训练、膀胱功能训练、饮食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SAS、SDS评分、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将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缩短尿失禁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缪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VSD负压吸引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探究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VSD负压吸引方式应用时应采取的科学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开放性骨折病患60例,对其开展回顾式分析研究,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每组均为30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优质组病患采用优质护理。结果优质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VSD治疗的开放性骨折病患,采用科学优质护理,可帮助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病患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

    作者:巫燕丽;李萍;高耀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卡波糖辅助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势分析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辅助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势。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择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儿6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维持原有降糖方案,试验组加用阿卡波糖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组试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辅助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促进血红蛋白的改善,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凤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