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测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的依从性。结果两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床上擦浴、床上大小便、床上进食、避免用力咳嗽、护士帮助翻身、避免用力大小便的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方燕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行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140例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按照平行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对照组行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行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对照组11.43%,研究组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糖尿病的患者行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可改善患者血压与血糖情况,而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耿震;李卫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手足口病患儿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37例与实验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追加喜炎平治疗,7d为1个疗程,尔后评估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疾病相关指标等,并对用药安全性进行评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6%,较之于对照组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迅速改善,且用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建议临床采纳推广。
作者:丁百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对于无积水肾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99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在B超引导下以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另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行普通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无积水肾结石50例作为对照。记录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对比术前术后的肾功能指标,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期碎石率、单一碎石通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钠及24h尿量相比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BUN、血钾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血钾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相比术前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本组患者未出现气胸、腹腔脏器损伤、尿瘘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对于无水肾结石的一期碎石成功率高,可显著改善患者肾脏功能,且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宏伟;柳建军;黄兴端;吴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复方皂矾丸在化疗骨髓抑制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09年5月~2014年5月间选取112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化疗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6例在护理中服用复方皂矾丸,对照组56例患者在化疗后护理中服用利血生片。对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进行调查,判定药物效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IV抑制14例(25.00%),对照组25例(50.00%);观察组血小板IV抑制22例(39.29),对照组37例(66.07%);观察组血红蛋白IV抑制6例(10.71%),对照组15例(26.79%),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化疗骨髓抑制治疗方面,复方皂矾丸效果显著。结论复方皂矾丸在治疗临床化疗骨髓抑制方面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时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黑蒜联合射波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方法7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黑蒜泥150~300mg/d,联合射波刀DT30~40Gy/3~5次,1次/d,1周内完成治疗;对照组:单纯射波刀治疗(剂量同前),观察两组的有效率、临床获益、糖类抗原19-9变化。结果两组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而临床获益、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PKS评分、胰腺癌相关抗原19-9的观察,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射波刀组。结论黑蒜联合同步射波刀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贾喜风;王义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应用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给予10mg/kg阿奇霉素+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mg/kg利福平口服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治疗有效方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较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2.05%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53±1.11)d、(4.11±1.22)d、(14.34±2.82)d、(9.76±2.21)d,与对照组患儿(5.68±1.56)d、(6.59±1.75)d、(17.89±4.63)d、(12.45±3.76)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利福平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体温恢复时间,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患儿不适感,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高,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林顺利;陈伟雄;谢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诊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尿素氮)、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增加(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孕中期(孕22~26周)实时三维与二维超声检查对辅助诊断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孕中期行超声检查的孕妇918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引产结果及产后结果确诊为胎儿体表畸形和(或)脊柱畸形者55例。比较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9184例产妇中,有55例引产及产后确诊为胎儿畸形,发生率为0.6%,其中颜面、头颅畸形45例,包括颈部水囊瘤、无脑儿、愚型面容、唇腭裂等。脊柱畸形3例,主要是隐性脊柱裂、开放性脊柱裂、脊柱曲度异常;四肢畸形2例,主要是足内翻、短肢体等;5例躯干畸形,主要是裂腹、脐膨出等。55例胎儿,二维超声检出率72.7%。实时三维超声检出率92.7%,实时三维超声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对孕中期胎儿体表及脊柱畸形的确诊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
作者:汤华;姚惠莉;梁润和;欧世荣;邹志强;区薛宜;陈红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肠镜检查中对患者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2月~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肠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实行优质护理。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肠镜检查依从性、检查成功情况、检查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完全依从例数50例;对照组患者完全依从17例,部分依从19例,不依从14例,依从率为72.0%,两组依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8,P<0.05);研究组患者耐受程度Ⅰ度、Ⅱ度为32例和16例,总满意率为96.0%;对照组患者耐受程度Ⅰ度、Ⅱ度为18例和22例,总满意率为80.0%。研究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满意度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6,P<0.05)。研究组中5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肠镜检查,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中成功例数为41例,成功率为82.0%;两组患者成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9,P<0.05)。结论在肠镜检查中,采用优质护理相对于一般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使检查得以顺利进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陈志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总结重症患者的常见皮肤问题,提出相关护理措施,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疼痛及负担的目的。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242例重症住院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重症患者的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措施。结果242例患者中,发生皮肤问题者23例,所占比例为9.5%。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所有患者皮肤问题均得到解决,未出现皮肤有关并发症,并未影响患者临床治疗及康复进程。结论分析掌握重症患者的常见皮肤问题,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防治皮肤问题的发生,优化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壮族居民痛风和高血压的患病特点及其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百色市靖西县壮族居民561例,进行问卷调查,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将结果分为痛风或(及)高血压组(133例),非高血压非痛风组(248例),分析痛风或(及)高血压组观察指标的特性,提出临床护理对策。结果痛风粗患病率为2.0%(男3.2%,女0.7%),男性高于女性(x2=4.724,P=0.030);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2.6%(男27.4%,女18.0%),男性高于女性(x2=7.194,P=0.007);高血压伴痛风粗患病率为0.9%(男1.5%,女0.4%),男性高于女性(x2=95.418,P=0.000)。痛风或(及)高血压组患者其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的平均水平及其体质指数异常率、胆固醇异常率、甘油三酯异常率、血糖异常率、血尿酸异常率较非痛风非高血压组高(P<0.01)。结论壮族居民痛风和高血压患者患病率高;痛风和高血压患者与体质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血尿酸的异常变化有关,应当加强健康护理宣教,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减少肥肉、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控制体重、参加有氧运动,经常检测血压和血尿酸,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葛优;李天资;陶丽菊;潘兴寿;李近都;梁烨;邹才华;李鸿翔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与超声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感染性肾结石患者共72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肾镜下超声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性肾结石患者实施经皮肾镜下超声碎石术可以有效清除感染性肾结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易实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欧远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周围神经传导、F波及H反射的检测、常规针极检测。结果48例中35例神经传导出现异常,异常率73%。被检测的周围神经中共检查381条神经(双下肢胫神经93、腓总神经96、腓浅神经96、腓肠神经96),异常率达21%(81/381)。肌电图检查48例中,23例出现异常,异常率为48%,共检查肌肉532块,肌肉异常91块,肌肉异常率17%,提示L5、S1根神经源性损害7例患者占百分比15%(7/48),L5神经根损害占23%(11/48),L4、5神经根损害17%(8/48),L4、5、S1神经根损害19%(9/48),L3、4、5神经根损害6%(3/48),L3、4、5、S1神经根损害6%(3/48),S1神经根损害2%(1/48)。F波潜伏期的异常率与腰椎神经根的部位密切相关,当根性损害主要累及L4、L5神经部位时,F波传导异常率较高73%(35/48)。H反射潜伏期的异常率与骶1神经根的存在有很大关系,48例患者中,23例患者H反射未引出,异常率达48%(23/48)。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根定位和神经的功能状态,还可以确定损害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是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和判断神经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3]。
作者:柳三凤;王汉龙;翁文水;柯晓斌;刘春华;刘联群;陈长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68例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n=34例),即常规组给予常规标准治疗,而治疗组则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常规组(70.5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大力推广。
作者:邱海江;马泽洪;林朝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在经皮胃造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PEG的患者共7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共36例患者,均为2014年1~10月就诊的病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共35例患者,均为2014年11月~2015年8月就诊的病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策略,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遵医嘱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遵医嘱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策略在经皮胃造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遵医行为。
作者:王慧;涂路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中胆红素对参数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生化检测中40例胆红素异常患者,与同期40例健康者对照研究。检测研究者的血常规,分析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的变化,此外检测观察组0.5、1、2、4h的血常规,进一步分析血常规检查中胆红素对参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细胞比容、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常规检查中胆红素作用时间对参数无影响(P>0.05)。结论胆红素增高会导致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出现假性升高,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下降,血常规检查中胆红素作用时间对参数无影响。
作者:郭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皮下注射胸腺肽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IL-6、TNF-α、CD4+、CD8+、CD4+/CD8+。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8%),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IL-6、TNF-α、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明显降低,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明显升高,观察组IL-6、TNF-α、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临床疗效较好,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可作为一种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光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并对比ESBLs(超广谱内酰胺酶)在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耐药情况。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2015年9月间内科收治的106例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记录其胆汁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培养结果,并通过药敏测定和试验检查ESBLs在各类菌种中的耐药情况。结果在154株实验培养菌中,共有62株产ESBLs株,其总检出率为40.3%。而在62株产ESBLs株中,大肠埃希菌检出33株(53.2%),阴沟肠杆菌检出8株(22.2%),肺炎克雷伯菌检出21株(37.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阴沟肠杆菌,x12=22.77,其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阴沟肠杆菌,x22=7.61,其对比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在各类标本中,在胆管结石病例胆汁培养结果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85.7%)的检出数量高;在胆管恶性梗阻病例中,产ESBLs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较高。产ESBLs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阿莫西林耐药,且耐药率为100%;3种菌株对头孢类抗菌药耐药率较高,3种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比较低。产ESBLs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要低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特别是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以及头孢类药物上差距为明显。结论对于产ESBLs(超广谱内酰胺酶)菌株导致的感染疾病,结合药敏试验的结果来合理选择抗生素用药,是延滞细菌耐药性出现的关键,也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保证。
作者:唐景云;秦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化痰通络汤对于痰瘀痹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痰瘀痹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以及血液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ACA、MCA及VA血流速度均有明显增快,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大脑ACA、MCA及VA血流速度增快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其各项血黏度检测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能够有效改善痰瘀痹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从而改善患者脑部循环,减少神经组织的损伤,减轻病情的进展。
作者:王海侨;黄涛;彭烈标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