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卡波糖辅助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势分析

李凤勤

关键词:阿卡波糖, 儿童,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辅助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势。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择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儿6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维持原有降糖方案,试验组加用阿卡波糖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组试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辅助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促进血红蛋白的改善,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Ⅳ型伴Ⅴ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Ⅳ型伴Ⅴ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选取88例Ⅳ型伴Ⅴ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均常规采用激素治疗,其中试验组44例给药霉酚酸酯治疗,而对照组44例给药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总缓解率(88.64%)明显高于对照组(68.18%),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7.27%)明显低于对照组(5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Ⅳ型伴Ⅴ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常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霉酚酸酯治疗,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秦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的参与性调查及优化措施

    目的:调查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的参与性,并根据现有问题提出优化措施。方法抽取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人民医院所辖社区内已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参与建档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提出优化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的方法。结果目前,社区高血压患者建档方式以上门随访为主(63.3%),而建档时机则以就诊为主(60.2%)。患者对健康档案重要性了解率、对高血压治疗重视率、对社区服务满意度分别为70.4%、81.6%、79.6%,均比较低。结论通过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建立参与性相关因素和需求,可以从制度完善、加强宣传和提高服务等方面提高建档参与性。

    作者:苏林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诊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尿素氮)、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增加(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跌倒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跌到例数及跌倒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为9.09%(5例),跌倒损伤率为5.45%(3例),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为52.73%(29例),跌倒损伤率为45.45%(25例),两组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情况的发生,确保了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少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力衰竭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1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非心衰组107例,心衰组107例,其中NYHA心功能Ⅱ级53例,Ⅲ级33例,Ⅳ级21例。采用Sysmex G7糖化血红蛋白仪及配套试剂测定HbA1C水平。结果冠心病非心衰组与冠心病心衰组HbA1C水平分别为(6.92±1.87)%和(7.56±2.08)%,心衰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衰组(P=0.019)。不同心功能分级的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不同HbA1C水平心功能分级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结论HbA1C水平是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燕;张隆业;宋玉姬;金幸;尤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临床试验将90例面部痤疮患者分成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ALA光动力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总有效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皮肤油脂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沈宝贤;刘娟;李志坚;余剑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入院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基本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盆底肌训练、膀胱功能训练、饮食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SAS、SDS评分、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将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缩短尿失禁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缪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阴道四维超声造影技术评价输卵管的通畅性

    目的:探究经阴道四维超声造影技术评价输卵管的通畅性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接受治疗的不孕不育妇女75例进行阴道四维超声造影的检查,根据所获的图像,对患者的输卵管的通畅性进行评估,随后患者选择腹腔镜进行输卵管的检查,对经四维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经腹腔镜检查的患者分别进行比较和分析,检查的符合率从输卵管通畅、不畅和堵塞三个方面进行。结果四维超声造影和腹腔镜检查输卵管的通畅、输卵管通而不畅、输卵管不畅的符合率以此为93.65%、85.71%、93.88%,总的诊断符合率为91.21%,综合来看,诊断的符合率较高;四维超声造影的输卵管通畅、输卵管通而不畅和输卵管阻塞例数分别是63、36和49,腹腔镜检查的例数分别是63、35和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造影的输卵管立体动态图像,清晰立体直观、形态真实、显影实时、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作者:杨君梅;马晓芹;张春云;王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检测在原发性胃肠道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的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存档蜡块45例,采用HE常规染色及SP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组织学分类,运用PCR半巢式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IgH FR3A和IgH FR3A+FR2A在MALT淋巴瘤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7%(17/28)和75.0%(21/28),在DLBCL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0%(9/15)和73.3%(11/15),在MCL中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00.0%(1/1)和100.0%(1/1)。IgH FR3A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阳性检测率为60.0%。IgH FR3A联合IgH FR2Ad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阳性检出率为73.3%(33/45)。结论采用PCR方法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能够作为淋巴瘤诊断的有效辅助手段,有助于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良恶性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姜黄;郑丽华;杨金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陈玉国:从“中科院公函事件”看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识别与救治

    2016年1月16日,医药圈卫生行业的朋友圈被一条新闻消息刷了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官方网站就“中科院理化所杨女士死亡事件”发布声明称,产科患者杨女士,26+周(自然受孕),1月11日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北医三院表示经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多学科专家讨论,初步判断猝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

    作者:费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风险故障分析及维护保养

    目前,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与临床诊断密切相关,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制动化程度高,结构精密,所以在运行中存在潜在的风险,且易出现故障。因此,本文通过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原理和运行程序方面分析存在的潜在风险,从电气系统、运行方面及图像方面分析常见故障,进而总结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使操作人员熟知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常见风险故障,为操作人员提供排除故障和日常维护作参考,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作者:邓雪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ESBLs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中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比较

    目的:分析并对比ESBLs(超广谱内酰胺酶)在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耐药情况。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2015年9月间内科收治的106例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记录其胆汁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培养结果,并通过药敏测定和试验检查ESBLs在各类菌种中的耐药情况。结果在154株实验培养菌中,共有62株产ESBLs株,其总检出率为40.3%。而在62株产ESBLs株中,大肠埃希菌检出33株(53.2%),阴沟肠杆菌检出8株(22.2%),肺炎克雷伯菌检出21株(37.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阴沟肠杆菌,x12=22.77,其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阴沟肠杆菌,x22=7.61,其对比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在各类标本中,在胆管结石病例胆汁培养结果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85.7%)的检出数量高;在胆管恶性梗阻病例中,产ESBLs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较高。产ESBLs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阿莫西林耐药,且耐药率为100%;3种菌株对头孢类抗菌药耐药率较高,3种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比较低。产ESBLs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要低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特别是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以及头孢类药物上差距为明显。结论对于产ESBLs(超广谱内酰胺酶)菌株导致的感染疾病,结合药敏试验的结果来合理选择抗生素用药,是延滞细菌耐药性出现的关键,也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保证。

    作者:唐景云;秦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不同年龄段住院儿童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与探讨不同年龄段住院儿童患者临床护理中对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2013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根据不同年龄段将这些患儿分为四组,30例6个月~1岁婴幼儿,30例1~3岁幼儿,30例3~7岁学龄前儿童,30例7~14岁学龄期儿童,对各年龄段患儿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各组患儿行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对各组患儿行相应护理后,所有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都得到有效减轻,而且患儿安静状态也显著比心理护理干预前高,7~14岁患儿与3~7岁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差异性不明显,但这两组患儿的心理变化幅度明显优于6个月~1岁、1~3岁患儿。结论对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实施相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儿的焦虑感、紧张感以及抗拒行为,提升患儿治疗配合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卡波糖辅助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势分析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辅助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势。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选择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儿6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维持原有降糖方案,试验组加用阿卡波糖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组试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辅助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促进血红蛋白的改善,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凤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和研究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应用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给予10mg/kg阿奇霉素+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mg/kg利福平口服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治疗有效方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较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2.05%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53±1.11)d、(4.11±1.22)d、(14.34±2.82)d、(9.76±2.21)d,与对照组患儿(5.68±1.56)d、(6.59±1.75)d、(17.89±4.63)d、(12.45±3.76)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利福平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体温恢复时间,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患儿不适感,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高,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林顺利;陈伟雄;谢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普外科病原菌耐药率与β-内酰胺类药物使用强度的关系

    目的:评价普外科病原菌耐药变化趋势与β-内酰胺类用量间的关系。方法统计2012~2014年检出主要病原菌耐药率及β-内酰胺类使用强度,运用统计软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头孢唑肟使用强度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间均有相关性,头孢吡肟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其耐药率间有相关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使用强度与肠杆菌科耐药率间无相关性,所有监测品种均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间有相关性。结论肠杆菌科细菌仍是普外科治疗感染的重点。普外科慎重选择三代头孢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对有感染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风险的患者,可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作者:方圆;陈涛;李晓华;刘平;陈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照A组(单用氨氯地平治疗)、对照B组(单用厄贝沙坦治疗),每组35例。三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A、B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及FBG、FINS水平均低于另外两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含量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B组治疗后MALB含量明显降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在稳固血压、血糖同时,具有抗炎及保护肾脏功能,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研究概况

    糖尿病主要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不同类型糖尿病发病机理各不相同,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方法也不相同,常用的方法仍然为化学药物诱导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敲除型,自发性动物模型等实验方法也逐渐应用。各种制作方法的优势及怎样制备,了解不同动物模型的特点并应用研究,对临床上如何更好的治疗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

    作者:付黎明;李铁;吕佳;王之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发生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末期,患者病情易发生迁延,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保守疗法。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血液透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是一种净化血液疗法,主要是通过替代患者部分肾脏排泄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有效就成为保证血液透顺利进行有效途径,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更好的临床疗效,就成为临床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提高透析护理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黄桂芳;罗月婵;冯敏玲;朱苓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静态离子交换法脱除黄芪粗多糖液中蛋白的研究

    目的:筛选黄芪粗提多糖除蛋白的优工艺条件。方法通过一系列因素的考察,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考察离子交换树脂对黄芪粗多糖除蛋白的优工艺,并采用吸附等温线对蛋白的脱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筛选,D152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较好的蛋白脱除效率,且对多糖含量影响较小,其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68.5%和97.3%,D152树脂对蛋白质的吸附呈单分子层吸附,其大吸附量q0为16.50mg/g。结论D152阳离子交换树脂适用于黄芪粗多糖的除蛋白,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作者:林嘉成;冯思欣;班俊峰;陈燕忠;谢清春;刁艳玲;吕竹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