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富;杨艳梅;刘曾平;杨林;谷运麒
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免疫规划各信息系统的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方案.指出苏州工业园区现有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优势,但仍需进一步优化、整合,提高信息利用率.提出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儿童免疫规划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者:黄莹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神经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45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225例,为研究组提供护理安全管理,为常规组提供基础护理,对比其满意度.结果 常规组中,有32例患者发生意外状况,发生率为14.2%;研究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意外状况,发生率为2.2%,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常规组中患者的满意度为84.0%,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大限度地降低意外情况的发生,从而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单利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评估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的10月该院ICU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即分层级培训、APN连续性排班、制定质量标准与工作指引、考核晋级等.比较ICU护士实施前后其心理状况、护理质量评分等.结果 实施后,ICU护士SAS、SDS评分等与实施前相比下降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ICU护士护理质量评分与实施前相比改善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的价值非常显著,即能有效改善ICU护士心理状态,并显著提升其护理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实验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当前欧美高校实验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PBL教学模式受到广泛的欢迎,取得的效果也比较突出.我国的医学影像诊断实验课教学也应当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应用PBL教学模式,从而达到优化实验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 .
作者:李玉双;蒋高民;赵绘萍;马永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以计算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人们工作的方式并对人们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信息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技术推动,信息化水平同时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资料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使信息管理工作更加高效,该文计算机信息化在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作简要阐述.
作者:吴蕾;周群;徐树霞;徐文;佟昕;刘仁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析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5s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100)、研究组(n=100).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应用5S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的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的评分分别为(93.3±7.2)分、(95.5±7.3)分、(94.0±6.3)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90.1±6.3)分、(92.4±6.9)分、(91.7±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0%,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5S管理的实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林鹿;林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进行了解,探讨预防儿童龋齿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降低儿童患龋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到该中心进行体检的72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腔检查儿童的患龋率,对引起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次调查的儿童中,有220例儿童有龋齿,患龋率为30.56%,爱吃甜食儿童的患龋率为36.22%,明显高于不爱吃甜食儿童的患龋率(16.98%),睡前不刷牙儿童的患龋率为47.10%,明显高于睡前刷牙儿童的患龋率(10.22%),夜间吃母乳和牛奶儿童的患龋率为44.93%,明显高于夜间不吃母乳和牛奶儿童的患龋率(17.33%),数据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患龋齿的主要原因是爱吃甜食、睡觉前不刷牙以及夜间吃牛奶和母乳,因此,应督促儿童早晚刷牙,定期检查口腔,爱护牙齿,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正确的口腔清洁习惯,及早对口腔疾病的发生进行预防,为儿童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柯桂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转型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该文针对药学类本科专业课程《药理学》探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环节上的创新,以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其作用.
作者:胡彦武;何晓燕;武子敬;孙仁爽;滕坤;刘雪坤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者如何能在蒙授护理学本科生中普及运用第二课堂,有效提高开展第二课堂的可行性,不断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护理人才,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基于此,该课题以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2015级护理学(蒙授)本科班学生和没有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2014级护理学蒙授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和课题研究能力的教师作为课题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作者:包海蓝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研究社区网格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时间从2014年2月—2017年3月,研究对象为该社区中30例高血压患者,从其中分出15例患者称为观察组用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另外1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15例患者中未出现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对照组则有3例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护理后两组患者疾病发生情况均有较好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情况均有较好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情况改善更加显著,优于对照组15例患者的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使用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实现对患者病情发展的控制,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极大降低,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李晓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6S管理模式是国内外企业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其在现代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是可广泛推行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该文从临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针对6S管理模式的实施步骤及其应用意义展开重点论述.
作者:杨勋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户籍为如东县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肺结核患者疫情分布情况,探讨形成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方法 从国家结核病信息系统中导出户籍为如东县肺结核患者,重点分析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初治复治分布,并与同期其他出生年代的肺结核患者比较.结果 如东县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肺结核患病在同期不同年代出生的肺结核患者中患病比例低,属于青壮年肺结核患者,农村结核患者占83.10%,以初治涂阴肺结核为主,女性肺结核患者略高于男性患者,不同于其他年代出生的肺结核患者男性高于女性比例.结论 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肺结核患者发病相对其他年代出生的患者少,可能与当地的计划生育有关.70年代出生的有以2胎为主同一个地区同一年代段出生的结核患者有其共有的特征,做好个案调查,了解这个人群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做好这个年龄段发病前的健康教育宣传和预防体检.其他出生年代肺结核发病可以借鉴20世纪70年代出生肺结核调查情况做统筹分析和应对措施,降低一个地区的结核病总的发病率.
作者:徐衡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在临床疾病治疗中,药物治疗十分重要,用药是否合理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用药不合理,就会出现不良反应,损伤患者的身体,恶化医患关系.医院药物管理与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医疗服务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加强医院药物管理,对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来义;高柏青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价值和意义以提高该院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方法 根据随机原则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该院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中选取23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临床免疫检验实施常规管理办法,而试验组临床免疫检验实施质量控制,比较不同的管理措施对检验项目平均变异指数的影响.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样本检验项目平均变异指数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能够降低检验项目的平均变异指数,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增加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卫明珠;程路玲;汪邦山;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中医宣清润燥法治疗急性气管炎的教学体会,为中医临床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7月在该院实习的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急性气管炎的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采用中医宣清润燥法理论进行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的考试成绩,研究急性气管炎的中医宣清润燥法治疗的教学效果,为以后的临床教学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经过中医宣清润燥法治疗教学后,观察组学生对急性气管炎的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结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气管炎患者的中医宣清润燥治疗理论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急性气管炎的理论知识和治疗方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宝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医疗事业的要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而医院则需要在不断提高自身医疗产品与服务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各级医院必须明晰现阶段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此来满足人力资源开发中各项要求.该文着重对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优化策略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王富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智能化管理优化临床麻醉药品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时间段,分析不同科室手术室内麻醉药品的管理情况,其中常规组科室选择一般的人工管理模式,实验组科室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对比两个科室的管理效果.结果 比较实验组与常规组科室的阿片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0.00%与7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科室的登记漏记率、处方修改率均为0.00%,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实验组的核对消耗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修改处方次数分别为0次与152次(P<0.05),常规组科室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与时间成本.结论 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对麻醉药品进行管理的效果显著,便于降低处方修改率、登记漏记率,节约成本,值得采纳.
作者:白鹤;朱昆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山西省临床路径现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现成资料分析法对山西省临床路径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二级医院的入组率高于三级医院,各地市全覆盖;专业与病种数量开设少;实施临床路径后,缩短了住院天数,提高了医疗质量,保证了医疗安全;平均住院费用依然很高.结论 实施效果显著,应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的花费,对临床路径进行精细化管理.
作者:汪杨;王艳卓;李建涛;李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该文案例通过webkit.net组件将扫码支付平台集成到医院自助服务系统已有支付模块(现金、银联、医保),提供了一种异构系统间集成的可行方案;通过增加扫码支付方式,有效提高了患者支付效率,降低了医院现金流风险,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孟宪禄;庄绪金;李楠;陈军伟;李鹏;徐浩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12月对太原市9个区的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加以调查,选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2016年每100 km2儿科机构数量、儿科医生数量、儿科护士数量、儿科床位数量及婴儿死亡率分析,探讨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儿科机构数、医生数、护士数、床位数等,与2016年婴儿死亡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0.632、-0.612、-0.536,(P<0.1).太原市儿科医疗资源配置与婴儿死亡率成负相关关系(P<0.1).结论 地域面积和人口面积下的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对婴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人口所在区域内儿科医疗资源的配置,降低婴儿死亡率.
作者:叶晓光;郑建中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