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林小清;陈春燕;陈芳华;黄小巧
目的 探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舒适性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戴镜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完成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戴镜组在手术结束时放置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照组未放.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7d的眼部疼痛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并发症及6月后胬肉复发率.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观察组在各个观察时间点上角膜上皮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在各个观察时间点上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6个月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可以促进翼状胬肉患者角膜创面愈合,明显减轻术后眼部疼痛症状,提高术后的舒适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乃洋;赵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 观察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在不同血管及不同血管开通时间的关系.结果 LAD组患者加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LCX组及RCA组,RCA组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LAD组及LC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加大患者心律失常变化情况的监测力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可有效提高PCI的成功率.
作者:李翠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2016年10月,在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学科聚焦论坛上,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病因和控制策略,众多专家给出了自己的新解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马晓伟——糖尿病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即使是早发的糖尿病,其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作者:费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应用同伴支持模式管理对农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农村T2DM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所有入选病例均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行同伴支持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血压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负性情绪.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血压情况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伴支持模式能明显改善农村T2DM患者的负性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各项指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秀梅;金雪访;邓丽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骨科收治的47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掌侧组和背侧组;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 和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掌侧组患者的Gartland-Werley评分优于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背侧组为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肩手功能(DASH)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优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作者:廖志强;钟克宣;杨耿华;邢怀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液净化的综合治疗方法,同时给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加强疾病护理,观察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治疗,20例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达到缓解,黄染消退.治愈12例,好转3例,病情无好转自愿出院3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75.00%.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2例,不良反应率为60.00%.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慢性重症肝炎会出现血小板减少、低氧血症伴休克、寒冷反应、血浆过敏、插管留置部位感染、轻度急性血管内溶血贫血等不良反应,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良反应症状护理,才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赖妙玉;杨建泉;朱德霞;赖秀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PIO)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4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7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2%高于对照组8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68,P<0.05),观察组的TC、TG、LDL-C与3项达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475、8.5568、15.3361、8.4304,P<0.05),两组治疗12周后TC、TG、HDL-C、LDL-C血脂参数变化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TC、TG、L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HDL-C水平不同程度增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能够显著地改善血脂变化,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较为理想的搭配药物.
作者:苏强;伦志勇;梁燕芳;刘斌;吴同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心肌钙蛋白T(cTnT)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参考心肌梗死疑似病例诊疗标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分为高度可疑病例组(实验组,n=72)和可疑病例组(对照组,n=66),完善相关检查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采用化学发光检验法测定cTnT、NT-proBNP水平,分析联合检测cTnT、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机梗死早期诊断效果及价值.结果 两组治疗后24h cTn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治疗后3、6、8h cTn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 cTn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治疗后3、6、8h 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cTnT、NT-proBNP水平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确诊率,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俊敏;黄伟胜;傅淼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活动对儿科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效果及质量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以期探索佳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126例患者,依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偶数者为观察组,予以品管圈活动的护理模式,奇数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每组各63例,观察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品管圈圈员的质量管理能力评定.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83%,对照组87.30%,两组比较,观察组压疮发生率降低明显,护理满意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比较,实施后的品管圈圈员的各项质量管理能力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
作者:张月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10月在我院因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为PFNA组,30例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为DHS组.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不同时间点Harris评分结果 以及临床疗效.结果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DHS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临床疗效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更佳,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NT-proBNP检测在老年心力衰竭诊断中价值.方法 分别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慢性心衰患者与150例体检健康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两组血清BNP与NT-proBNP水平,及观察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间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BNP水平与NT-proBNP水平分别为(331.44±72.05)ng/L、(3993.54±425.29)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89±12.07)ng/L、(96.74±12.52)ng/L,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5,7.583,P<0.05).研究结果显示,NT-proBNP的水平随心功分级升高而逐渐升高,而LVEF值随着NYHA分级增高而逐渐下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BNP和LVEF的水平存在相关性(r=-0.764,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与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分级程度呈负相关,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分级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析并评价使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针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以及NIHSS评分值(美国国立卫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1、90d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与98.08%,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应数值76.92%与84.62%,且治疗后NIHSS评分(9.58±1.26)分低于对照组(13.56±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d不良反应发生率(17.31%)稍高于对照组(11.54%),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注射用尤瑞克林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曹开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74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科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77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腹围、头围等生长数据,S/D比值、PI、RI等脐血流指标及期待治疗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早产和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和腹围每周增长,脐动脉S/D比值、PI及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长和腹围每周增长均大于对照组,脐动脉S/D比值、PI及R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期待治疗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胎儿出生体重大于对照组,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可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段红丽;洪小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HDCP患者的疗效及对GHS-RmRNA及Ghrel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9例HD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联合组54例.对照组用硫酸镁单药治疗,联合组在硫酸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BP和SBP,血清中Ghrelin、NO、ET-1水平及胎盘组织中GHS-R 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经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孕妇的SBP及DBP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联合组SBP及DBP下降更为明显(P<0.05);联合组血清Ghrelin水平升高,NO浓度升高,GHS-R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ET-1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硫酸镁联合方案可以明显改善HDCP患者病理生理的改变,对血压的控制更有效,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邱丹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并总结头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4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160例头部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根据血管瘤的类型和分期进行治疗.48例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8例行口服普萘洛尔片治疗,9例局部注射平阳霉素,6例行血管瘤切除,58例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脉冲染料激光治疗(pulsed dye laser,PDL),21例外用噻吗洛尔+口服普萘洛尔片,10例行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PDL激光+口服普萘洛尔片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经过6个月到2年随访,总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轻微,主要包括皮肤质地改变、睡眠障碍、胃肠道反应、及术后水疱、萎缩性瘢痕等.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头部血管瘤,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夏学颖;刁友涛;孙赛;张碧芳;李丽燕;陈容容;姜金豆;胡葵葵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对比分析联合宫腔水囊填塞、宫颈钳夹及阴道纱条填塞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接受联合宫腔水囊填塞及阴道纱条填塞治疗者为A组,接受联合宫腔水囊填塞及宫颈钳夹治疗者为B组,接受联合宫腔水囊填塞、宫颈钳夹及阴道纱条填塞治疗者为C组.对比三组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三组间分娩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及填充物留置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组分娩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少于A组及B组,止血时间及填充物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后24h RBC、Hb水平高于A组及B组(P<0.05).同时,三组间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宫腔水囊填塞、宫颈钳夹及阴道纱条填塞三种治疗方法可显著的提高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肖赣芝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血糖控制水平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心脏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3月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0例,依据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分为升高组与正常组,取同期血糖水平正常孕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与孕中期(24周)与临产前给予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充盈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充盈速度比(E/A)、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充盈速度/心肌舒张早期二尖瓣环根部运动速度峰值比(E/Ea).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浆钠尿肽水平(BN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脂代谢指标.结果 孕末期,血糖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患者E/A比值减少,E/Ea比值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对照组患者E/A、E/E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升高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BNP水平以及血脂代谢指标高于正常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血糖控制不良可以导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减退,脂质代谢紊乱.分析原因与高血糖刺激机体炎性反应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谢桂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对川崎病患儿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川崎病患儿5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单药组给予单纯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组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川崎病治疗总有效率;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肿大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给药前和给药后患儿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的差异;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川崎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单药组高(P<0.05);联合组相较于单药组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肿大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给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相似(P>0.05);给药后联合组相较于单药组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改善更显著(P<0.05).联合组川崎病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显著比单药组低(P<0.05);结论 对川崎病患儿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其临床症状消退,改善实验室指标和生活质量,减少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病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冼雄辉;杨俏文;尹晓蕾;包忠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路径建立及效果评价.方法 以2013年2月~2014年1月竹村社区0~36个月流动人口儿童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观澜君子布社区0~36个月流动人口儿童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以预防接种情况,定期体检例数,营养性疾病检出率、意外伤害降低率、生长发育评分,家长满意度评分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新的儿童健康管理措施.结果 预防接种情况对照组和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定期体检人数明显低于研究组,对照组营养性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意外伤害降低率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三项评价指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长发育评分及家长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低于研究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社区流动儿童健康管理,0~36月流动儿童的健康水平有大幅度上升,效果显著,群众满意度较高.因此,可全面推广实施社区流动儿童健康管理,满足社会需求,增强社会和谐性,为其他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流动儿童的健康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吕晓男;杨继松;廖超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近年B超成为有效避免胎儿出生缺陷的检查手段,超声颈项透明层厚度(NT)检查能协助医生在早孕期诊断胎儿染色体、结构畸形等疾病,是早孕期一个关键的检查项目,本文就近期国内外文献对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所关联的疾病进行综述.
作者:宋惠玲;彭格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