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森林;王小艳
目的 对细节护理应用于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2例血液透析置管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另一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血液透析置管患者护理后置管感染发生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置管感染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21.74%)(P<0.05);研究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评分(83.41±9.21)分、心理功能评分(85.06±10.07)分、社会功能评分(84.19±9.75)分、物质生活评分(82.98±9.7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细节护理对血液透析置管患者进行护理后效果显著,患者置管感染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鲍敏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以氧气为动力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联合机械振动辅助排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AECOPD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面罩氧气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联合机械辅助振动排痰,对照组只采用氧气为动力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痰量、呼吸等改善情况,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气相关指标变化.对两组患者医疗总费用及住院天数统计学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痰量、呼吸及相关血气指标等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单次住院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氧驱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联合机械辅助振动排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医疗总费用.
作者:伍森林;王小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单中心单孔以及传统后腹膜腔镜下肾内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疗效.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以2015年2月~2016年4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后腹膜腹腔镜手术肾内肿去顶术治疗的肾盂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21例纳入单孔组,接受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治疗82例纳入传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情况.结果 单孔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高于传统组,单孔组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传统组术中并发症、中转开放、术中创伤、术后并发症、复发、患者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例;术后48h,组内对比单孔组、传统组CRP、ET高于术前,组间对比单孔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与传统后腹膜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单孔后腹膜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更小,患者卧床时间更短,同时,单孔后腹膜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要求较高,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日后随着辅助技术的发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也将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连乐林;张育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对川崎病患儿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川崎病患儿5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单药组给予单纯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组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川崎病治疗总有效率;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肿大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给药前和给药后患儿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的差异;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川崎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单药组高(P<0.05);联合组相较于单药组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肿大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给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相似(P>0.05);给药后联合组相较于单药组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改善更显著(P<0.05).联合组川崎病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显著比单药组低(P<0.05);结论 对川崎病患儿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其临床症状消退,改善实验室指标和生活质量,减少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病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冼雄辉;杨俏文;尹晓蕾;包忠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PIO)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4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7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2%高于对照组8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68,P<0.05),观察组的TC、TG、LDL-C与3项达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475、8.5568、15.3361、8.4304,P<0.05),两组治疗12周后TC、TG、HDL-C、LDL-C血脂参数变化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TC、TG、L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HDL-C水平不同程度增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能够显著地改善血脂变化,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较为理想的搭配药物.
作者:苏强;伦志勇;梁燕芳;刘斌;吴同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人工流产方法 对重复流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站63例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A组28例采用药物流产,B组35例采用电动负压吸宫术,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避孕情况及重复流产率.结果 A组术后主动避孕率低于B组,再次妊娠率、重复流产率明显高于B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两次流产间隔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电动负压吸宫术相比,药物流产虽然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其再次妊娠风险及重复流产率较高.因此,对流产术后患者应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工作.
作者:麦颂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术前栓塞术对脑膜瘤简化手术、术后并发症、手术全切率及复发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脑膜瘤患者59例,设行术前栓塞术的24例为Ⅰ组,设早期未行术前栓塞术的35例为Ⅱ组,对照两组治疗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全切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3年的复发率.结果 Ⅰ组手术时间与Ⅱ组明显较短,Ⅰ组手术出血量与Ⅱ组比较明显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全切率(Ⅰ~Ⅲ级)100%、Ⅱ组全切率(Ⅰ~Ⅲ级)92.43%,组间比较Ⅰ组明显高于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3年内复发2例,Ⅱ组3年内复发6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膜瘤手术患者行术前栓塞术,不但可起到简化手术的效果,还可提高全切率,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复发率,在临床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作者:何亚文;梁亚明;卢伟坤;陈文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利用超声波检测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分析比较高危人群与健康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差异,探讨超声波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2013年4~10月高血压患者48例,年龄18~60岁,无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病史,未用药物治疗,而且超声波检查颈动脉血管没有动脉粥样斑块而且颈动脉内膜厚度(IMT)<1.0mm.对照组健康人群自愿组48例无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年龄18~60岁,对两组试验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FMD值的相应关系.结果健康人群组的FMD值比高血压组高(P<0.05),高血压与FMD值有相关性.结论 超声对高危人群的血管内皮功能的评定,能早期发现高危人群的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对其临床早期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黄丽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宁波地区60例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检测,了解宁波地区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突变位点及携带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2014~2015年宁波市第七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无血缘关系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共6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2~69岁,平均43岁,静脉采血提取DNA,对BRCA1基因进行全长测序.BRCA1基因的突变通过DNA扩增并送交测序,结果 经测序证实.统计分析BRCA1基因突变情况.结果60例遗传性乳腺癌,共发现14例(23.33%)BRCA1基因突变,其中185 delAG(2例)、4956 A>G(2例),1100delAT(1例),IVS17-1G>T(1例),3449 insA(1例),其余突变在BIC数据库中未见报道.在三阴性乳腺癌中BRCA1突变组织分期较晚,发病年龄偏早.结论 宁波地区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率较高,多为移码突变;三阴性乳腺癌BRCA1突变的组织分期较高;在宁波地区BRCA1基因的185 delAG、4956 A>G为BRCA1基因突变热点.
作者:严梅娣;王琳;李国庆;戴绩;范瑞;岑雪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并总结头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4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160例头部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根据血管瘤的类型和分期进行治疗.48例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8例行口服普萘洛尔片治疗,9例局部注射平阳霉素,6例行血管瘤切除,58例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脉冲染料激光治疗(pulsed dye laser,PDL),21例外用噻吗洛尔+口服普萘洛尔片,10例行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PDL激光+口服普萘洛尔片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经过6个月到2年随访,总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轻微,主要包括皮肤质地改变、睡眠障碍、胃肠道反应、及术后水疱、萎缩性瘢痕等.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头部血管瘤,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夏学颖;刁友涛;孙赛;张碧芳;李丽燕;陈容容;姜金豆;胡葵葵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对于接受经脐单孔单通道套扎悬吊法腹腔镜手术切除的阑尾炎患者,实施早期全面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2~12月期间收治5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作为常规组,为患者提供一般围手术期护理服务,于2016年1~10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为其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服务,以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接受经脐单孔单通道套扎悬吊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及住院时间,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疼痛缓解度.结果 常规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花费、治疗时间等均高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干预组为4%,干预组发生率较低(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疼痛度为46%,干预组为90%,干预组较高(P<0.05).结论 经脐单孔单通道套扎悬吊法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优势,将此种术式应用治疗阑尾炎患者,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较少,手术用时较短,患者住院期间花费较少且术后机体疼痛缓解情况较好.
作者:严娟;冯洁;陈园园;龙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55例,根据有无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对照组无预防性回肠造口,观察并统计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结局.结果 两组均无一例在围手术期中死亡;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粪性腹膜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能降低吻合口瘘以及控制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
作者:洪驷耿;李邓松;刘金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骨科收治的47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掌侧组和背侧组;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 和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掌侧组患者的Gartland-Werley评分优于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背侧组为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肩手功能(DASH)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优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作者:廖志强;钟克宣;杨耿华;邢怀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安宫黄体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门诊收治的128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化颗粒,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宫黄体酮片.观察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复查彩超观察宫腔内偏强回声消失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平均持续时间为(8.27±3.29)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73±5.17)d,阴道出血量多的患者比例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58/6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56.3%(36/6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6,P<0.05).结论 安宫黄体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具有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和较少出血量的显著疗效,并可以改善临床症状,避免清宫操作带来的危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亚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分析比较两组住院情况、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身体疼痛及总体健康4方面比较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情感功能、生理功能两方面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显著,使护理工作可以有序进行,使护理效率达到大化,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恢复,促进护患关系更好的发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肖树维;舒惠萍;曾慧美;杨维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近年B超成为有效避免胎儿出生缺陷的检查手段,超声颈项透明层厚度(NT)检查能协助医生在早孕期诊断胎儿染色体、结构畸形等疾病,是早孕期一个关键的检查项目,本文就近期国内外文献对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所关联的疾病进行综述.
作者:宋惠玲;彭格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四维造影对输卵管中近端假阳性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生殖中心的不孕受检者子宫输卵管2D/3D/4D实时造影的患者共263例527条输卵管,依据造影方法分成A、B、C、D、E组,观察并根据情况予以不同处理措施,分析各因素对输卵管近端梗阻的影响.结果 A组63例123条输卵管无特殊操作出现近端梗阻表现52条,假阳性率为39.02%;B组52例导管位于一侧宫角有23条同侧宫角及输卵管不显影,调整后10条仍不显影,假阳性率为55.55%;C组球囊过大或过小的46例90条输卵管中有46条双侧输卵管近端不显影,调整后23条不显影,假阳性率为50.00%;D组子宫过度前屈或卵巢贴近子宫的44例85条输卵管中31条输卵管不显影,通过改变体位后14条输卵管不显影,假阳性率为55.29%;E组111条输卵管中有66条输卵管近端不显影,经语言安慰患者使其放松、经导管注入温盐水加混合液,及10min后重复造影等方法,仍有15条不显影,假阳性率为76.58%,B、C、D、E组输卵管终显影率、假阳性准确率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造影过程中可以仔细观察,及时调整,提高输卵管近端显示率,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芳;何立红;赖胜坤;钟文乐;周国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再次剖宫产组和阴道试产组,各90例,将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阴道试产组90例产妇中试产成功71例(78.89%);阴道试产组产后24h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较再次剖宫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与再次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分娩和再次剖宫产对瘢痕子宫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相似,但与再次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可减少术后24h出血量,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因此,阴道分娩是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产妇好的分娩方式.
作者:林珏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与中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水平,降钙素原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相关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阳性患者和痰培养阴性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痰培养阳性患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痰培养阴性患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降钙素原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对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加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降钙素原监测.
作者:许树雄;陈颖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2016年10月,在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学科聚焦论坛上,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病因和控制策略,众多专家给出了自己的新解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马晓伟——糖尿病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即使是早发的糖尿病,其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作者:费菲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