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梅
目的 探讨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路径建立及效果评价.方法 以2013年2月~2014年1月竹村社区0~36个月流动人口儿童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观澜君子布社区0~36个月流动人口儿童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以预防接种情况,定期体检例数,营养性疾病检出率、意外伤害降低率、生长发育评分,家长满意度评分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新的儿童健康管理措施.结果 预防接种情况对照组和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定期体检人数明显低于研究组,对照组营养性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意外伤害降低率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三项评价指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长发育评分及家长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低于研究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社区流动儿童健康管理,0~36月流动儿童的健康水平有大幅度上升,效果显著,群众满意度较高.因此,可全面推广实施社区流动儿童健康管理,满足社会需求,增强社会和谐性,为其他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流动儿童的健康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吕晓男;杨继松;廖超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方法 选取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伦理委员会通过随机分为两组,均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医院常规的治疗方法上加入黄芪注射液和贝复济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足部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截肢率以及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值.结果 观察组在足部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与溃疡愈合时间上均小于对照组;截肢人数与死亡人数也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方法上加入黄芪注射液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蔡玉英;罗莹莹;陈肖兰;翟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 观察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在不同血管及不同血管开通时间的关系.结果 LAD组患者加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LCX组及RCA组,RCA组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LAD组及LC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加大患者心律失常变化情况的监测力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可有效提高PCI的成功率.
作者:李翠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74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科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77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腹围、头围等生长数据,S/D比值、PI、RI等脐血流指标及期待治疗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早产和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和腹围每周增长,脐动脉S/D比值、PI及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长和腹围每周增长均大于对照组,脐动脉S/D比值、PI及R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期待治疗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胎儿出生体重大于对照组,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可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段红丽;洪小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治疗输卵管远端积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6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远端积水不孕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73.7%,对照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4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远端积水不孕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手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宫内妊娠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方瑾;刘静;易佰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舒适性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戴镜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完成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戴镜组在手术结束时放置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照组未放.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7d的眼部疼痛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并发症及6月后胬肉复发率.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观察组在各个观察时间点上角膜上皮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在各个观察时间点上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6个月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可以促进翼状胬肉患者角膜创面愈合,明显减轻术后眼部疼痛症状,提高术后的舒适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乃洋;赵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近年B超成为有效避免胎儿出生缺陷的检查手段,超声颈项透明层厚度(NT)检查能协助医生在早孕期诊断胎儿染色体、结构畸形等疾病,是早孕期一个关键的检查项目,本文就近期国内外文献对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所关联的疾病进行综述.
作者:宋惠玲;彭格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NT-proBNP检测在老年心力衰竭诊断中价值.方法 分别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慢性心衰患者与150例体检健康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两组血清BNP与NT-proBNP水平,及观察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间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BNP水平与NT-proBNP水平分别为(331.44±72.05)ng/L、(3993.54±425.29)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89±12.07)ng/L、(96.74±12.52)ng/L,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5,7.583,P<0.05).研究结果显示,NT-proBNP的水平随心功分级升高而逐渐升高,而LVEF值随着NYHA分级增高而逐渐下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BNP和LVEF的水平存在相关性(r=-0.764,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与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分级程度呈负相关,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分级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对比分析联合宫腔水囊填塞、宫颈钳夹及阴道纱条填塞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接受联合宫腔水囊填塞及阴道纱条填塞治疗者为A组,接受联合宫腔水囊填塞及宫颈钳夹治疗者为B组,接受联合宫腔水囊填塞、宫颈钳夹及阴道纱条填塞治疗者为C组.对比三组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三组间分娩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及填充物留置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组分娩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少于A组及B组,止血时间及填充物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后24h RBC、Hb水平高于A组及B组(P<0.05).同时,三组间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宫腔水囊填塞、宫颈钳夹及阴道纱条填塞三种治疗方法可显著的提高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肖赣芝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围生因素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接生的新生儿560例,均为单胎新生儿,根据母体分娩前有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为妊高征组及无妊高征组,评估妊高征组及无妊高征组的新生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先天畸形、早产、出生低体重、新生儿窒息、胎膜早破等情况;根据有无出现胎膜早破分为胎膜早破组、无胎膜早破组,评估胎膜早破组及无胎膜早破组发生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天畸形、早产、出生低体重、羊水异常、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妊高征组新生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先天畸形、早产、出生低体重、新生儿窒息、胎膜早破等情况显著高于无妊高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组发生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天畸形、早产、出生低体重、羊水异常、新生儿窒息等情况显著高于无胎膜早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均可使新生儿结局产生不良影响,需做好围生期保健及预防.
作者:彭志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及常规药物辅助治疗;观察组采取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对临床资料的调查发现,观察组仅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04,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82.9%明显高于对照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7,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是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其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供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康惠尔敷料在Ⅲ、Ⅳ度及不可分期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日~2016年9月30日诊治压疮伴感染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感染控制、腐肉的去除、肉芽生长、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和患者压疮愈合天数.结果 对照组压疮伤口69处,愈合21处,好转28处,无效20处;实验组压疮伤口86处,愈合45处,好转37处,无效4处;实验组压疮伤口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换药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康惠尔敷料可促进Ⅲ、Ⅳ度及不可分期压疮伤口的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黄新武;胡英;倪星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口服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早产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在早产儿出生24h内开始非营养性吸吮、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生菌,测量患儿出生后3、7、14d粪便中肠道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T等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T等T淋巴细胞亚群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3d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7d、14d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测定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口服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改善早产儿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李国君;刘华;樊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孕早、中期各项筛查指标的影响,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的孕妇孕期产前筛查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产检的单胎妊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96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该时间段在我院产检的100例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孕早期(11~13+6周)检测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以及对胎儿颈项透明层(NT)进行测量(12~13周),孕中期(15~20+6周)检测fβ-HCG,甲胎蛋白(AFP)和游离雌三醇(uE3).分别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学生化指标及NT值.结果 孕早期实验组中PAPP-A及fβ-HCG的中位数倍数(MOM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唐氏综合征风险预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N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实验组中fβ-HCG的MOM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中AFP和uE3的MOM值及唐氏综合征风险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症孕妇孕期血清PAPP-A及fβ-HCG的MOM值明显偏低,降低了产前筛查准确性,提高了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假阳性率.
作者:张锐;贺小红;杨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55例,根据有无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对照组无预防性回肠造口,观察并统计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结局.结果 两组均无一例在围手术期中死亡;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粪性腹膜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能降低吻合口瘘以及控制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
作者:洪驷耿;李邓松;刘金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社区脑卒中患者早期识别与转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日~2016年10月30日来到我辖区10个独立运作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就诊的419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应用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进行分组,对照组200例和实验组219例.结果 实验组急性脑卒中筛选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急性脑卒中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对照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社区医疗中应用简便,对于病例的识别度较高,误诊率较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秋泉;王晓鸣;李韶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骨科收治的47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掌侧组和背侧组;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 和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掌侧组患者的Gartland-Werley评分优于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背侧组为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肩手功能(DASH)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优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作者:廖志强;钟克宣;杨耿华;邢怀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10月在我院因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为PFNA组,30例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为DHS组.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不同时间点Harris评分结果 以及临床疗效.结果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DHS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临床疗效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更佳,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本文重点叙述应用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近年颁布的《新生儿诊断和和分度标准建议》在临床实践中的认识和体会,本院近两年出生的2408例活产婴中,低Apgar评分儿共112例,仅17例确诊窒息,95例经脐动脉血气和相关检查证实为其他情况和疾病.大幅度减少了窒息的误诊.并列举了3例典型病例.文末作了简要讨论.
作者:孙运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时高通量血液滤过的治疗效果,并总结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临床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收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急性重症胰腺炎常规护理及相关并发症护理.观察组行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并加强护理观察,将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观察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淀粉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白细胞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症状均显著缓解,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元;林小清;陈春燕;陈芳华;黄小巧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