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临床研究

李伯海;赵永梅;梁荣鑫;刘子罡

关键词: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冠脉支架植入术联合非同期瓣膜置换术.比较两组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术后住院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桥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可获得显著疗效,较冠脉支架植入术联合非同期瓣膜置换术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值得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人工流产方式选择对重复流产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人工流产方法 对重复流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站63例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A组28例采用药物流产,B组35例采用电动负压吸宫术,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避孕情况及重复流产率.结果 A组术后主动避孕率低于B组,再次妊娠率、重复流产率明显高于B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两次流产间隔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电动负压吸宫术相比,药物流产虽然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其再次妊娠风险及重复流产率较高.因此,对流产术后患者应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工作.

    作者:麦颂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观察优质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的40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两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心理焦虑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结果护理组孕产妇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心理焦虑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大小分别是0.50%、0.50%、0.50%、2.00%、100.00%,和对照组孕产妇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心理焦虑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工作后,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提升整个医护工作开展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护工作开展的满意度.

    作者:李惠贤;袁芳;吴靜芝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甲状腺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

    目的 分析甲状腺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入选此研究中的7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选择甲状腺根治术进行治疗,评估此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70例患者经甲状腺根治术治疗后,平均手术用时为(136.55±30.36)min,平均淋巴结清扫数为(4.88±1.36)个,平均出血量为(30.22±4.41)mL,平均住院时间为(4.42±1.14)d,术后引流平均用时为(2.96±0.96)d,并发症发生率为4.28%,而比对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经甲状腺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安全可靠性.

    作者:林炳涛;吴俊伟;李颖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经脐单孔单通道套扎悬吊法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 研究对于接受经脐单孔单通道套扎悬吊法腹腔镜手术切除的阑尾炎患者,实施早期全面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2~12月期间收治5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作为常规组,为患者提供一般围手术期护理服务,于2016年1~10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为其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服务,以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均接受经脐单孔单通道套扎悬吊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及住院时间,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疼痛缓解度.结果 常规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花费、治疗时间等均高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干预组为4%,干预组发生率较低(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疼痛度为46%,干预组为90%,干预组较高(P<0.05).结论 经脐单孔单通道套扎悬吊法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优势,将此种术式应用治疗阑尾炎患者,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较少,手术用时较短,患者住院期间花费较少且术后机体疼痛缓解情况较好.

    作者:严娟;冯洁;陈园园;龙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米安色林与米那普仑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米安色林与米那普仑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米安组和米那组,每组40例,米那组患者给予12.5~50mg米那普仑治疗,2次/d,米安组患者给予30~60mg米安色林治疗,1次/d,两组剂量均依病情确定、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估抑郁情绪,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的抑郁情绪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米安组和米那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安组和米那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的HAMD得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米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安色林与米那普仑治疗均可有效治疗抑郁症和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但米安色林具有更为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健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焦虑及抑郁心理,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早期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均有焦虑、抑郁情绪,且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明显好转(P<0.05),且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79,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临床疗效,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鹿丙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吡格列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PIO)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4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7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2%高于对照组8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68,P<0.05),观察组的TC、TG、LDL-C与3项达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475、8.5568、15.3361、8.4304,P<0.05),两组治疗12周后TC、TG、HDL-C、LDL-C血脂参数变化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TC、TG、L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HDL-C水平不同程度增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能够显著地改善血脂变化,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较为理想的搭配药物.

    作者:苏强;伦志勇;梁燕芳;刘斌;吴同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路径建立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管理工作路径建立及效果评价.方法 以2013年2月~2014年1月竹村社区0~36个月流动人口儿童作为研究组研究对象,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观澜君子布社区0~36个月流动人口儿童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以预防接种情况,定期体检例数,营养性疾病检出率、意外伤害降低率、生长发育评分,家长满意度评分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新的儿童健康管理措施.结果 预防接种情况对照组和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定期体检人数明显低于研究组,对照组营养性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意外伤害降低率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三项评价指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长发育评分及家长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低于研究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社区流动儿童健康管理,0~36月流动儿童的健康水平有大幅度上升,效果显著,群众满意度较高.因此,可全面推广实施社区流动儿童健康管理,满足社会需求,增强社会和谐性,为其他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流动儿童的健康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吕晓男;杨继松;廖超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角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舒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舒适性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戴镜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完成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戴镜组在手术结束时放置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照组未放.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7d的眼部疼痛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并发症及6月后胬肉复发率.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观察组在各个观察时间点上角膜上皮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在各个观察时间点上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6个月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可以促进翼状胬肉患者角膜创面愈合,明显减轻术后眼部疼痛症状,提高术后的舒适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乃洋;赵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研究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脑卒中亚亚急性期治疗组和慢性期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均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2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 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明显改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亚急性期组的FMA和MBI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说明CIMT对亚急性期组的上肢运动障碍治疗效果更好.结论 在脑卒中亚亚急性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比慢性期效果明显.

    作者:宋成刚;杨珩;舒丽伟;张荣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剖宫产术后产妇1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胃肠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腹围改变、肠鸣音消失、腹内压增高、便秘、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3)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对比,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4)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腰腿痛VAS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前颈腰腿痛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颈腰腿痛VAS对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促进产妇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口服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服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早产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在早产儿出生24h内开始非营养性吸吮、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生菌,测量患儿出生后3、7、14d粪便中肠道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T等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T等T淋巴细胞亚群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3d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7d、14d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测定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口服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改善早产儿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李国君;刘华;樊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安宫黄体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安宫黄体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门诊收治的128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化颗粒,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宫黄体酮片.观察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复查彩超观察宫腔内偏强回声消失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平均持续时间为(8.27±3.29)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73±5.17)d,阴道出血量多的患者比例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58/6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56.3%(36/6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6,P<0.05).结论 安宫黄体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具有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和较少出血量的显著疗效,并可以改善临床症状,避免清宫操作带来的危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亚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三位专家盘点糖尿病心血管风险研究进展

    2016年10月,在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学科聚焦论坛上,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病因和控制策略,众多专家给出了自己的新解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马晓伟——糖尿病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即使是早发的糖尿病,其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作者:费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单孔与传统后腹膜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单中心单孔以及传统后腹膜腔镜下肾内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疗效.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以2015年2月~2016年4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后腹膜腹腔镜手术肾内肿去顶术治疗的肾盂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21例纳入单孔组,接受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治疗82例纳入传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情况.结果 单孔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高于传统组,单孔组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传统组术中并发症、中转开放、术中创伤、术后并发症、复发、患者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例;术后48h,组内对比单孔组、传统组CRP、ET高于术前,组间对比单孔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与传统后腹膜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单孔后腹膜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更小,患者卧床时间更短,同时,单孔后腹膜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要求较高,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日后随着辅助技术的发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也将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连乐林;张育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42例行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骨折恢复优良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疗效好,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张维仕;薛蕾;张尊礼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收取我院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8月,对两组患者颈部血管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两组患者检测后的斑块大小、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类型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斑块大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非脑梗死患者均以混合斑较为常见,两组患者斑块分布类型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和预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文慧;王海波;栗昭生;杨红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111例初产妇产程活跃期停滞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分析初产妇产程活跃期停滞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产程活跃期停滞产妇11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发生产程活跃期停滞产妇10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产程活跃期停滞的原因,并拟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产妇枕前位率低于对照组,且枕后位率、枕横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潜伏期8~16h率高于对照组,潜伏期<8小时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4000g比例高于对照组,2500~3999g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宫缩乏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助产胎吸术率、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常胎头位置、胎儿因素以及产妇自身因素等可能导致产程活跃期停滞的发生,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以保证分娩顺利进行.

    作者:温牡丹;向兰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对川崎病患儿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

    目的 研究对川崎病患儿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川崎病患儿5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单药组给予单纯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组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川崎病治疗总有效率;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肿大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给药前和给药后患儿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的差异;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川崎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单药组高(P<0.05);联合组相较于单药组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颈淋巴肿大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给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相似(P>0.05);给药后联合组相较于单药组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改善更显著(P<0.05).联合组川崎病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显著比单药组低(P<0.05);结论 对川崎病患儿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其临床症状消退,改善实验室指标和生活质量,减少心电图异常、冠状动脉病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冼雄辉;杨俏文;尹晓蕾;包忠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集束化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过程中,行集束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ICU科室收治压疮高危患者共80例,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为40例.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护理体制,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行集束化护理模式对策,其中管床护师和医师一起对患者病情进行预测和评定,并进行治疗以及护理计划,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概率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 两组护理完成后的压疮发生率对比,研究组的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时间对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 将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ICU压疮高危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的概率,其压疮发生时间有所延长,压疮程度相比之前有所减轻,因此这一模式的研究和运用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翁舜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