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常明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实施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2例。手术采用自制气囊制造后腹腔间隙。切开肾实质,取出结石。将斑马导丝自肾盂放入输尿管,再沿导丝放置D-J管。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实质切口。术后2~4d可下地活动,术后4~6d拔引流管,术后1个月拔除D-J管。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改开放者,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86min(70~125min),肾蒂阻断时间平均28min(21~35min),放置D-J管时间平均4.8min(3~8min),失血量平均90mL(50~15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6 d(7~14 d)。术后1周复查KUB示无1cm以上结石残留,D-J管位置正常。结论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取石彻底,手术时间短,可以作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补充手段。缩短肾动脉阻断时间,选准肾切口,熟练的缝合技术及双J管置入技术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
作者:钱庆鹏;于广海;杜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恩施山区6~24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Hb)水平,为婴幼儿贫血的控制提供基线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利用XF-1C血红蛋白仪测定该地区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恩施山区6~24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为(113.43±16.00)g/L,男童为(113.48±16.41)g/L,女童为(113.38±15.58)g/L。血红蛋白水平随月龄变化明显,6~11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低,随后逐渐升高。结论恩施山区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应开展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降低当地贫血患病率。
作者:吴玲;庞青卫;金莉;章亚莉;杨国威;高梦婷;李十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奥美拉唑,观察止血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7%和83.3%,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081,P<0.05),均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有所改善。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弘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现代医学认为睡眠是由中枢内发生主动抑制过程而产生的,中枢内有产生睡眠的中枢。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在脑干尾部存在着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而且与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控制着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现代医学从睡眠中枢、脑电图时相和中枢内递质的释放,阐述了睡眠的生理过程和生理机制。传统医学从圆运动理论的阴阳平衡、营卫和心神等方面,解释了睡眠的生理机制。传统医学认为睡眠的维持主要依靠三方面:即阴阳之气相对平衡;脉道经络滑利通畅,邪不阻道,气行得畅;相关脏腑相生相克,正常有序的协同作用。虽然它们认识睡眠的角度不同,但本质是相通相同的。
作者:郭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头孢克肟联合夫西地酸治疗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以收治的78例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头孢克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夫西地酸进行治疗。2周之后统计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耐药发症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37/39),明显优于对照组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出现2例耐药发症,对照组仅1例,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胸腔积水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1.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孢克肟的基础上,对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配合使用夫西地酸,不仅不会提升耐药发症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涛;海莉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并探究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1例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4例患者恢复良好,12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5例持续性植物状态,3例死亡。患者治疗后昏迷指数(GCS)评分情况、颅内压及水肿体积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颅脑外伤手术后,可能并发脑梗死症状,临床医护人员应做好早期预防与检查工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对脑梗死发生率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实现患者生存质量的全面提升。
作者:曹勇;郑慧军;苑亚东;范鲁鼎;张新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调整生活方式配合降三高药茶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体检时首次确诊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给予降三高药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调整生活方式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降血脂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6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TC、TG、LDL-C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三高药茶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超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结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3月~2014年3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TACE治疗,观察组则实施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两组术后并发症及1年生存情况,两组不同时期甲胎蛋白AFP值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4.00%(3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AFP值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在手术后各时期的AFP值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TACE与射频消融的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书长;黄万里;黄书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语言沟通技巧在规避护理纠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住院患者共400例,随机分为语言技巧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00例。传统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护患沟通,技巧组在常规护患沟通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通过评定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的数量进行比较。结果技巧组患者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运用人性化语言沟通技巧,与传统的程序化护理沟通进行对比,能够有效地规避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的开展,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作者:王锦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完全性前置胎盘植入子宫瘢痕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前置胎盘+瘢痕子宫伴出血患者共34例,其中11例伴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伴胎盘植入患者术中发现大部分植入9例,1/4面积植入的2例,子宫次切5例,子宫全切2例,手术患者术中至术后2h内出血量介于200~6000mL之间,平均出血量(1571.6±82.3)mL,出院未手术2例,其余(宫腔填塞纱布)2例保守治疗成功,无一例发生死亡。结论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做好产前检查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当并发大出血时需行子宫切除术,非急症者可进行保守治疗。
作者:张莉;吴乃文;周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辛伐他汀滴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0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0,1)分布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用氨氯地平、辛伐他汀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4.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辛伐他汀滴丸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硬镜序贯软镜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硬镜结合软镜治疗,对照组使用硬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一次完全碎石取石率,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完全碎石取石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输尿管损伤、术后出血、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发生术后菌血症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硬镜联合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胡晓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缬沙坦,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压均降至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用药前尿酸(491.03±73.57)μmol/L,用药后尿酸(385.71±34.28)μmol/L,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尿酸较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对伴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安全、作用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院内感染防控的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5512例新生儿的住院资料进行院内感染的回顾性分析。结果5512例新生儿中162例发生175次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17%,病死率为1.23%;院内感染者平均感染发生时间为住院后(13.31±11.85)d。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有创机械通气、PICC、肠外营养。感染以败血症占首位(44.50%),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及结膜炎。175例次医院内感染共获得41株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以细菌为主,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65.85%),革兰阳性菌11株(26.83%)。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在于重视新生儿病房的规范化管理、规范中心静脉导管等侵入性操作,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作者:林文潘;王琦凡;梁世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丹参酮是丹参根中的一种脂溶性化合物,它作为中药中活血化瘀的代表药物,目前已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不断增多,近年来关于丹参酮在心血管保护中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研究发现丹参酮在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抗纤维化及抗心律失常等方面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丹参酮的认识,本研究主要综述了丹参酮在心血管保护作用方面的机制进展,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中药治疗理论。
作者:刘士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以及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1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实验组则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血流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作统计学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流参数指标改善更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而言,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效果更优于传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志林;张锦钊;陈石伙;胡世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从医生、临床药师和患者方面探讨临床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六所医院的医生、临床药师和患者展开调查,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结果影响临床合理用药的因素并非单一,医生与患者的用药习惯、医生与患者对临床药师的认知以及临床药师自身的知识水平等都会对临床合理用药产生影响。结论合理用药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改善医生、临床药师和患者的沟通,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
作者:蔡帆;张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眼压水平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术后视野MD值的影响,寻找对PACG术后患者视野损害程度低的目标眼压值。方法选取我院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120例,入组时检查视野、眼压,以后每月测一次眼压,1年后再次测视野、眼压,根据眼压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平均眼压≥17mm Hg,B组:平均眼压<17mm Hg而>12mm Hg,C组:平均眼压≤12mm Hg,比较三组患者1年前后视野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36例,B组38例,C组46例,1年前后平均缺损(MD)差值:A组为-1.540±0.613,B组为-0.480±0.606,C组为-0.005±0.507。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在12mm Hg以下,视野损害小。
作者:冷远梅;蔡东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粗大静脉破裂出血予肝门部血管阻断,堵塞止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粗大静脉损伤破裂出血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再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肝门部血管阻断后堵塞止血是治疗高原地区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粗大静脉破裂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管辉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本研究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ADL评分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得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瑶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