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朋飞;秦建民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吗丁啉及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铝碳酸镁咀嚼片1.0g口服,3次/ d,吗丁啉10mg餐前30min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同时加用泮托拉唑40mg饭后口服,每天1次,疗程2周,治疗后随访半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5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腹疼痛、上腹不适、腹胀、乏力、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述临床表现减少更显著。结论泮托拉唑、吗丁啉及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杨文龙;王唤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胃畸胎瘤是一种很罕见的胃部病变,在畸胎瘤中所占比例不足1%,一般好发于男性婴幼儿,特别是出生3个月内的发病占绝大多数。国内1996~2002年间共报告36例,其中除3例成年人(男2例,女1例),7例幼儿外,均发生于新生儿。而自1922年Eusterman首次报告1例31岁男性患者以来,目前胃畸胎瘤正规系统报告尚不足千例。该病以腹胀、腹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因本病好发于出生3个月内的男婴,而成年女性则极为罕见,现报道1例。
作者:梁楚强;周辉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方法依循随机分配原则将前往我中心妇保科咨询、体检或就诊的200例妇女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不同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评估两组妇女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接受教育后妇女对妇科疾病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复查结果,观察组患阴道炎、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及乳腺增生的比率分别为15.0%、8.0%、10.0%及26.0%,对照组为53.0%、20.0%、33.0%及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健康教育有助于妇女理解妇科疾病保健知识,降低常见妇科疾病的患病率,是推动妇女保健服务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勤;饶继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10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5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总有效率、GO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27%)与对照组(72.55%)比较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OS评分为5分的患者所占比例(5.88%)、死亡率(7.84%)、并发症总发生率(17.65%)与对照组(31.37%、23.53%、56.86%)比较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延缓疾病发展。
作者:邓光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我院颅脑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使用现状进行分析,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查阅我院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208份,对病历中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记录相关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208份病历中,共计使用7种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性用药的品种,合格率占70.53%;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52%;平均用药时间为3.28d。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用药无指征,选药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当、用法与用量不合理现象。医院将推出整改措施,加大干预力度。
作者:杨明妍;毕峰;单敏;吴雪姣;徐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讨论与开放手术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4年8月我院的58例食管癌患者,其中应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31例,应用传统开放手术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组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较开放手术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开放手术组少(P<0.05);术后的疼痛评分较开放手术组低(P<0.05);两组手术方式中淋巴结的清理数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胸腔镜腹腔镜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道癌较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一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实施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2例。手术采用自制气囊制造后腹腔间隙。切开肾实质,取出结石。将斑马导丝自肾盂放入输尿管,再沿导丝放置D-J管。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实质切口。术后2~4d可下地活动,术后4~6d拔引流管,术后1个月拔除D-J管。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改开放者,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86min(70~125min),肾蒂阻断时间平均28min(21~35min),放置D-J管时间平均4.8min(3~8min),失血量平均90mL(50~15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6 d(7~14 d)。术后1周复查KUB示无1cm以上结石残留,D-J管位置正常。结论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取石彻底,手术时间短,可以作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补充手段。缩短肾动脉阻断时间,选准肾切口,熟练的缝合技术及双J管置入技术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
作者:钱庆鹏;于广海;杜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内真性后交通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病病房自2010年1月~2014年3月通过血管介入治疗的真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共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7例手术均顺利,1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及出院前颅脑CT证实无脑积水发生,1例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无一例死亡。结论真性后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有确切疗效,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杜斌;方向;李娟;彭洪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我市LED企业中使用正己烷岗位的哨点现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LED企业中正己烷的浓度,并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及个人的防护状况进行检测调查。结果所调查的40家LED企业中正己烷浓度的合格率为100%,对厂中1211名员工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被诊断为慢性正己烷中毒的员工0例,其中有防护意识的员工占75.4%(913/1211),相关的防护工具多为口罩及橡胶手套。结论我市LED企业中正己烷浓度的合格率较高,但是工人的防护意识较低,对有效的防护用品的使用率较低,应该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加强对正己烷危害企业的监督和管理,降低职业危害。
作者:龙登燕;黄燕玲;梁梅;陈婉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头孢克肟联合夫西地酸治疗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以收治的78例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头孢克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夫西地酸进行治疗。2周之后统计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耐药发症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37/39),明显优于对照组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出现2例耐药发症,对照组仅1例,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胸腔积水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1.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孢克肟的基础上,对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配合使用夫西地酸,不仅不会提升耐药发症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涛;海莉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7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小儿股骨干骨折患儿160例,其中观察组84例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对照组76例采用持续牵引加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痊愈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x2=19.26,P<0.05);观察组中并发症出现率为8.33%显著少于对照组48.68%(x2=11.56,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冯旭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切除组与修补组各30例,切除组给予胃大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修补组给予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结果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35.3±14.5)min,术中出血量为(139.7±16.4)m L ,住院时间为(16.4±3.3)d,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修补组手术时间为(47.2±6.6)min,术中出血量为(82.6±12.3)mL,住院时间为(9.1±2.8)d,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两组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术后1~18个月总复发例数明显少于修补组,且4~6个月、13~18个月其复发率明显低于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胃穿孔的患者来说,采用胃大部切除及单纯修补术均是有效的方法,但两者各有优缺点,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彻底,复发率低,单纯修补术安全性高,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任伟耀;麦丽尧;范海鹰;刘建雄;李正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硬镜序贯软镜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硬镜结合软镜治疗,对照组使用硬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一次完全碎石取石率,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完全碎石取石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输尿管损伤、术后出血、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发生术后菌血症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硬镜联合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胡晓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喉阻塞及吞咽疼痛消失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小。
作者:王笑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院内感染防控的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5512例新生儿的住院资料进行院内感染的回顾性分析。结果5512例新生儿中162例发生175次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17%,病死率为1.23%;院内感染者平均感染发生时间为住院后(13.31±11.85)d。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有创机械通气、PICC、肠外营养。感染以败血症占首位(44.50%),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及结膜炎。175例次医院内感染共获得41株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以细菌为主,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65.85%),革兰阳性菌11株(26.83%)。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在于重视新生儿病房的规范化管理、规范中心静脉导管等侵入性操作,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作者:林文潘;王琦凡;梁世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恩施山区6~24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Hb)水平,为婴幼儿贫血的控制提供基线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利用XF-1C血红蛋白仪测定该地区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恩施山区6~24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为(113.43±16.00)g/L,男童为(113.48±16.41)g/L,女童为(113.38±15.58)g/L。血红蛋白水平随月龄变化明显,6~11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低,随后逐渐升高。结论恩施山区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应开展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降低当地贫血患病率。
作者:吴玲;庞青卫;金莉;章亚莉;杨国威;高梦婷;李十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某三甲医院血液科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病历99份,应用自制《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逐项调查,后进行综合统计。结果所有调查病例均使用了抗菌药物,经验性用药多合用氨基糖苷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多用作补救用药。万古霉素未作经验用药。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见,占81.2%。结论该院血液科各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林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缬沙坦,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压均降至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用药前尿酸(491.03±73.57)μmol/L,用药后尿酸(385.71±34.28)μmol/L,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尿酸较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对伴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安全、作用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不同应用方式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奥曲肽不同应用方式,把2012年9月~2014年8月来我院实施诊治的78例胰腺炎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病例数均为39例,A组患者采取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的方式给药,B组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症状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体征和症状消失时间、进食恢复时间以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比B组短,治疗后A组影像学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皮下注射而言,以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的方式应用奥曲肽治疗胰腺炎,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获效果显著且良好。
作者:蓝常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胃溃疡合并胃癌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胃溃疡合并胃癌患者270例,以及同期我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0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应的危险因素。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胃炎、吸烟、不按时吃饭、吃油炸食品、睡眠差等为危险因素,饮茶为保护因素。结论不合理的饮食,如吃油炸,辛辣食品,不按时就餐,吸烟喝酒等能增加胃癌的发生,多吃蔬菜水果,适度饮茶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刘锐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