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整体搬迁经验与不足分析

马鹏飞;高翔;孙希法;杨德歧;宋平;陈斌;刘海静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 仪器设备, 整体搬迁
摘要:从实验楼前期规划设计、搬迁前筹备与计划入手,提出水、电、气及台面等附属设施的一些细节性设计思路与经验;在实施搬迁工作中分类对设备进行搬迁,终整体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本研究列举了设计筹划的经验并分析不足。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结的清扫技巧及意义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结的清扫技巧及意义。方法选取需行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保脾组、切脾组两组各32例,保脾组行不切除脾脏的NO.10淋巴结清扫,切脾组行脾脏联合脾门淋巴结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切脾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保脾组(P<0.05),其他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科总结改进的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结的清扫技巧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对于保留脾脏提高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李卓毅;傅俊惠;郑春鹏;杜泽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孕酮+血清β-HCG+阴道彩超联合用于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诊断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联合用于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近几年来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诊断,宫内妊娠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异位妊娠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住院期间均给予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检查。观察测定两组患者的孕酮、血清β-HCG、子宫内膜的厚度。结果异位妊娠患者的血清β-HCG、孕酮值及阴道彩超测定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宫内妊娠患者,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94%)明显高于单一采用血清β-HCG(62%)、孕酮(74%)及阴道彩超(72%)检测的诊断准确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的诊断中应用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三者联合诊断的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黄巧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2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人文关怀。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对患者进行评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改善情况和对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都明显得到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情况更显著(P<0.05);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7.50%,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44%,两组间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能有效减缓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范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吴海山:快速康复关节外科的“独家”血液管理策略

    “今天我们不旁引一级、二级临床研究证据,只谈各家医院在血液管理方面的专家切身经验。”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关节外科主任吴海山教授抛出的这句话,一下抓取了与会者的注意力。这是在2015年3月27日,第一届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学术大会关节论坛上,吴海山教授担纲主持“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与止血药物使用”的讨论环节发生的一幕。

    作者:苏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压氧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临床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结果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发作频率和程度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伟波;许婷;邓世忠;涂彩坤;陈永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IABP患者实施管道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探讨

    目的:探讨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患者管道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对比我科2010~2013年间使用IABP患者的管道护理结果: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照组共有42例患者,年龄38~81岁,使用IABP时间48~384h,其中发生3例非计划性拔管;通过原因分析,找出管道护理及肢体约束等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验组共有46例患者,年龄41~78岁,使用IABP时间24~336h,没有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果对照组42例患者使用IABP时间48~384h,平均(163.45±27.26)h,发生非计划性拔管6例,事故率7.79%。研究组46例患者使用IABP时间24~336h,平均(168.73±31.52)h,无非计划性拔管病例,事故率0。两组应用IABP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事故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完善约束处置及规范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的固定能明显减少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李慧敏;汪涛;董少红;罗林杰;刘华东;麦爱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40例拇指创面患者经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修复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采用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对手大拇指创面进行修复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2月住院部收治的40例拇指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以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20例);以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20例);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分析比较。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创面恢复佳,组间两点分辨觉、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6.56),术后并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3,P<0.05)。结论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对治疗拇指创伤较实用且修复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晏妮;罗庚;王国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并且伴有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数量、左室射血分数、满意度评分情况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所恢复,但是观察组患者指标下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人数分别为24、21、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加入胺碘酮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提高医院整体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95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9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激素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激素吸入治疗,临床效果好,肺功能恢复佳,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膝关节骨关节病应用关节镜手术疗效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膝关节骨关节病应用关节镜手术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比如:理疗、药物、中医中药等,观察组患者借助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评分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借助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健;姚力;王兵;马克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童大叶性肺炎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9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影像学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大叶性肺炎发病年龄3个月~14岁,3~7岁年龄段41例(45.55%),临床表现发热67例(74.44%),咳嗽88例(97.78%),气促、呼吸困难11例(12.22%),胸痛8例(8.89%)。影像学检查单侧病变为主,83例(92.22%),其中右下肺29例(32.22%),占比高;病原学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42例,病毒阳性者40例,痰培养阳性22例。结论大叶性肺炎好发于3岁以上儿童,不再是以单一的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主,而是由细菌、肺炎支原体、病毒等多种病原体感染所致,影像学检查显示右下肺病变多见,大部分经治疗后预后良好。

    作者:黄佩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供应室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清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重复使用的不同用途医疗器械作为研究材料,均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集,就传统的单纯清洗法(对照组,n=200)与依据器械用途分类,综合清洗法(观察组,n=200)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1选取管腔类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98%,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为99%;对照组1分别为86%,85%;观察组2分别为99%,98%;对照组2分别为85%,86%,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是工作核心,对不良事件的防范具重要意义。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全部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50):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50):行常规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2%(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70%(3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3.16±2.84)周、完全负重时间(103.36±20.56)d、术后住院时间(7.8±0.9)d,上述指标分别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作者:李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安徽省肺结核发病趋势

    目的:建立肺结核灰色预测模型GM(1,1),应用于安徽省肺结核发病趋势的预测。方法根据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中2005~2012年安徽省肺结核发病报告资料建立肺结核发病率灰色预测模型GM(1,1),同时采用该模型对安徽省2013~2015年的肺结核发病率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通过灰色预测模型GM (1,1)而建立一个Y(t)=-1433.7369e-0.0654(t-1)+1531.5997预测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预测安徽省2013~2015年安徽省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57.4372/10万、53.7996/10万和50.3923/10万。结论通过实践应用证实, GM(1,1)模型预测安徽省肺结核发病率符合目前发展趋势,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应用价值。

    作者:宋红兵;洪光烈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的对比

    目的:分析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3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9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刀性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实施开放性甲状腺手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术中切口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唐玉玲;郑高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曲美他嗪联合宁心宝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宁心宝治疗急性下壁性心肌梗死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心内科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92例急性下壁性心肌梗死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凝、调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研究组加用曲美他嗪、宁心宝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静息状态下心率、慢心率、平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静息状态下心率(63.5±4.2)次/min、慢心率(51.6±4.8)次/min、平均(67.1±4.7)次/min,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心悸、胸闷、头晕或晕厥缓解时间显著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得分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89.13%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宁心宝治疗急性下壁性心肌梗死致缓慢性心律失常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曾静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神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尤瑞克林静脉,0.15PNA单位,每日1次;连续使用14d。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糖、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改善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特性。

    作者:黄树栋;黄光位;岑雄图;许一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左旋布比卡因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镇痛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拟行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术的3个月~1岁龄的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L组,实验组LB1组和LB2组,分别使用0.5%利多卡因、0.15%和0.25%左旋布比卡因,局麻药中均含有肾上腺素。患儿全麻后予相应局麻药术区局麻,术毕记录下三组患儿术后1h、2h的疼痛评分。结果三组患儿围术期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LB1组和LB2组患儿术后1h和2h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L组患儿的疼痛评分(P<0.05),而LB1组和LB2组在术后1h和2h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5%利多卡因相比,0.15%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而且术后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郑镇伟;陈俊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恩替卡韦联合虎驹乙肝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虎驹乙肝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虎驹乙肝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均检测肝功能、HBVM定量和血清HBV-DNA定量,综合比较两组患者12、24周时的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HBV-DNA转阴率。结果研究组12、24周时的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分别为13.79%、48.28%,均优于对照组的3.45%、27.59%(P<0.05);两组患者12、24周时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虎驹乙肝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或延缓肝病进展,增加生存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姚湛;王丽娅;方贵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药联合化疗对大肠癌根治术后减毒作用的研究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大肠癌的西医治疗方法,然而,患者在得到治疗的同时也相应带来了一系列的治疗相关症状,而这些不良反应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以至于无法完成化疗。因此,如何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按期完成治疗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配合化疗具有减毒增效作用,本文收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医药在大肠癌根治术后化疗的作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成趋势。

    作者:王亚丛;李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