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镇伟;陈俊南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责任小组对手术患者施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组60例,进行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焦虑值、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满意度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结束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焦虑值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满意度分别为59例(98.3%)和52例(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理责任小组对择期手术患者施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国卫;郭静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供应室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清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重复使用的不同用途医疗器械作为研究材料,均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集,就传统的单纯清洗法(对照组,n=200)与依据器械用途分类,综合清洗法(观察组,n=200)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1选取管腔类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98%,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为99%;对照组1分别为86%,85%;观察组2分别为99%,98%;对照组2分别为85%,86%,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是工作核心,对不良事件的防范具重要意义。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高血压、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各病种与正常人短程心率变异性的不同,探讨短程心率变异性的可靠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35例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的住院患者和90例正常人的短程心率变异性指标作对比分析,寻找不同病种组间差异。结果艾滋病短程心率变异性较正常人显著降低[RR间期标准差:(14.3±14.4)vs(27.5±8.2),P<0.05;变异系数:(2.11±1.3)vs(3.55±1.4),P<0.05];高血压、冠心病组RR间期标准差,变异系数较正常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与其他疾病相比,艾滋病引起心率变异性下降程度更大,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心率变异性接近正常。
作者:曾辉;黄亮;颜彪华;朝艳玲;王宏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用锁定钢板联合钛缆固定系统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研究从2008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25例Vancouver B型和C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依照Vancouver分类系统,其中18例属于B型骨折,7例属于C型骨折,采用锁定钢板联合钛缆固定手术,随访时评价患者康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0±0.3)年,其中24例在4~8个月拍片出现骨折愈合,平均为(6.5±1.2)个月。1例因骨质疏松致内固定松动致再次行人工全髋翻修手术,Harris评分为(82.4±2.5)分。结论用锁定钢板联合钛缆固定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型和C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疗效良好。
作者:丘国际;钟建荣;周次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复发性肩锁关节脱位应用双Endobutton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对11例复发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双Endobutton 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全部病例获得10~15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观察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并按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的肩关节功能。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85min;术中平均出血220mL。按Karlsson标准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9例,良2例,无再脱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双Endobutton技术治疗复发性肩锁关节脱位方法简便,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作者:朱福良;刘金洋;王鹤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临床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结果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发作频率和程度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伟波;许婷;邓世忠;涂彩坤;陈永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并且伴有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数量、左室射血分数、满意度评分情况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所恢复,但是观察组患者指标下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人数分别为24、21、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加入胺碘酮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提高医院整体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肺结核灰色预测模型GM(1,1),应用于安徽省肺结核发病趋势的预测。方法根据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中2005~2012年安徽省肺结核发病报告资料建立肺结核发病率灰色预测模型GM(1,1),同时采用该模型对安徽省2013~2015年的肺结核发病率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通过灰色预测模型GM (1,1)而建立一个Y(t)=-1433.7369e-0.0654(t-1)+1531.5997预测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预测安徽省2013~2015年安徽省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57.4372/10万、53.7996/10万和50.3923/10万。结论通过实践应用证实, GM(1,1)模型预测安徽省肺结核发病率符合目前发展趋势,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应用价值。
作者:宋红兵;洪光烈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结的清扫技巧及意义。方法选取需行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保脾组、切脾组两组各32例,保脾组行不切除脾脏的NO.10淋巴结清扫,切脾组行脾脏联合脾门淋巴结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切脾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保脾组(P<0.05),其他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科总结改进的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结的清扫技巧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对于保留脾脏提高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李卓毅;傅俊惠;郑春鹏;杜泽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对血压及UA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患者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22例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23例患者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给予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三组患者血压、尿酸水平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厄贝沙坦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P<0.05)。研究组和厄贝沙坦组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显著低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控制血糖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还能使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下降,有利于血糖和血压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志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在小儿脓毒症不同病情阶段中的动态变化,以期尽早干预,同时为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9月我院PICU脓毒症患儿4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脓毒症组15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MODS组10例。对入选患儿应用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危重症评分(PCIS),检测各组0、1h、6h、12h血乳酸,并计算血乳酸清除率。结果(1)脓毒症、严重脓毒症、MODS患儿早期血乳酸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严重脓毒症与MODS患儿1h血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6h血乳酸清除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严重脓毒症及MODS患儿PCIS与血乳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S与血乳酸清除率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早期血乳酸及血乳酸清除率对评价脓毒症患儿病情和预测预后有指导作用。
作者:陈晨;吕艳琪;金志鹏;王群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镇痛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拟行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术的3个月~1岁龄的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L组,实验组LB1组和LB2组,分别使用0.5%利多卡因、0.15%和0.25%左旋布比卡因,局麻药中均含有肾上腺素。患儿全麻后予相应局麻药术区局麻,术毕记录下三组患儿术后1h、2h的疼痛评分。结果三组患儿围术期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LB1组和LB2组患儿术后1h和2h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L组患儿的疼痛评分(P<0.05),而LB1组和LB2组在术后1h和2h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5%利多卡因相比,0.15%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而且术后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郑镇伟;陈俊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本院2008~2013年重症监护室(ICU)中非发酵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ICU 2008~2013年非发酵菌属感染菌株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检出非发酵菌1366株,占39.98%,前3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 homnasmaltophilia);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对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对庆大霉素、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均较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是主要的非发酵菌,且对大部分抗菌药敏感性较低,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敏感性较高抗菌药物,并加强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王素宁;劳志刚;宋斐;戴良成;茹晃耀;吴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尿道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3例尿道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患者尿道口肿物均行手术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尿道平滑肌瘤。随访28~3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尿道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尿道肿瘤,无特征性临床表现,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可治愈,预后好。
作者:黄建生;蓝宇;孟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辅助晚期恶性肿瘤化疗结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所医治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进行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白蛋白(ALB)和氮平衡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优于对照组,且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配合营养支持,能减少患者免疫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1)和观察组(n=91)。对照组给予复方米非司酮片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肌肉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促卵泡激素、雌二醇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用药,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敬香;蒋素英;陈惠云;吴钦兰;王宏波;燕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全部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50):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50):行常规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2%(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70%(3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3.16±2.84)周、完全负重时间(103.36±20.56)d、术后住院时间(7.8±0.9)d,上述指标分别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作者:李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子痫前期是一种严重的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多系统疾病。目前研究发现,虽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内皮功能障碍以及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的降低可能会在发病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缺乏可以针对潜在的病理生理变化和逆转内皮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往往会导致胎儿的医源性早产,引起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以及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针对一氧化氮—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途径的各成分的药物可以有助于增加NO的生物利用度。此综述的目的是概述子痫前期在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法,重点是对一氧化氮供体包括有机硝酸盐和S-亚硝基硫醇,L-精氨酸,NO内源性前体;cGMP的分解抑制剂,包括西地那非,以及NO供体代谢新型抑制剂等。本研究概述了每种治疗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性,并且对于子痫前期的既定治疗方案进行了探索。
作者:史翠霞;曹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广东深圳与澳大利亚高血压患者通过建立自我管理小组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深圳与澳大利亚作为对应目标,分别在广东深圳12个社区与澳大利亚6个社区中各选取自我管理的高血压患者800例,对比分析二者之间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具体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常识、理想血压数据值、药物治疗方式、非药物治疗方式等方面的知识普及率都明显优于自我管理前,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运动量、营养摄入量、规范测压、规范服药等方面效果均优于管理前,而澳大利亚组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广东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建立自我管理小组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方式,平衡膳食,调整饮食习惯,规范用药,纠正不良生活作风。自我管理效果的高低优劣,与自我管理小组的组织和活动效率以及患者的自觉性息息相关,通过强化组织管理、规范个人活动,能够有机地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高血压疾病管理模式。
作者:赵春旭;杨辉;李凡;姜禹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关节置换:围术期血栓预防策略主持:301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陈继营讨论嘉宾:陈白成蔡道章蔡郑东曹永平等手术实现“无栓、无血、无痛、无菌”的目标,是关节外科医生的大愿望。其中“无血”指的是尽量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无栓”则意味着减少血栓的发生,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骨科医生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
作者:苏暄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