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Endobutton技术治疗复发性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分析

朱福良;刘金洋;王鹤云

关键词:复发性肩锁关节脱位, 喙锁韧带, 带袢钢板, 关节功能重建
摘要:目的:复发性肩锁关节脱位应用双Endobutton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对11例复发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双Endobutton 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全部病例获得10~15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观察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并按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的肩关节功能。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85min;术中平均出血220mL。按Karlsson标准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9例,良2例,无再脱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双Endobutton技术治疗复发性肩锁关节脱位方法简便,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智能、微创,骨科走向美好愿景--第八届创伤骨科研讨大会暨第一届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学术大会撷英

    关节置换:围术期血栓预防策略主持:301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陈继营讨论嘉宾:陈白成蔡道章蔡郑东曹永平等手术实现“无栓、无血、无痛、无菌”的目标,是关节外科医生的大愿望。其中“无血”指的是尽量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无栓”则意味着减少血栓的发生,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骨科医生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

    作者:苏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对血压及UA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对血压及UA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患者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22例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23例患者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给予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三组患者血压、尿酸水平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厄贝沙坦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P<0.05)。研究组和厄贝沙坦组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显著低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控制血糖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还能使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下降,有利于血糖和血压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志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水平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取住院脑梗死患者55例,同时取体检指标正常的成年人55例为对照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及分叉处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同时进行血脂检查。结果脑梗死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IMT明显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及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异常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生有很大的关联性。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并且伴有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数量、左室射血分数、满意度评分情况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所恢复,但是观察组患者指标下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人数分别为24、21、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加入胺碘酮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提高医院整体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恩替卡韦联合虎驹乙肝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虎驹乙肝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虎驹乙肝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均检测肝功能、HBVM定量和血清HBV-DNA定量,综合比较两组患者12、24周时的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HBV-DNA转阴率。结果研究组12、24周时的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分别为13.79%、48.28%,均优于对照组的3.45%、27.59%(P<0.05);两组患者12、24周时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虎驹乙肝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或延缓肝病进展,增加生存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姚湛;王丽娅;方贵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药联合化疗对大肠癌根治术后减毒作用的研究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大肠癌的西医治疗方法,然而,患者在得到治疗的同时也相应带来了一系列的治疗相关症状,而这些不良反应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以至于无法完成化疗。因此,如何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按期完成治疗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配合化疗具有减毒增效作用,本文收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医药在大肠癌根治术后化疗的作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成趋势。

    作者:王亚丛;李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从胡希恕医学思想浅析精癃的发病基础与鉴别

    精癃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本文从胡希恕的临证思想结合《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笔者的临床体会,重点阐述了气虚无力运血和瘀血阻滞为其发病基础,并分析了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和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证的临床表现,临床中极易与精癃相混淆和忽视。

    作者:任伟明;胡乔铭;刘文琛;谭映辉;张熙;袁轶峰;谢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左旋布比卡因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婴儿唇裂修复术中的镇痛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拟行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术的3个月~1岁龄的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L组,实验组LB1组和LB2组,分别使用0.5%利多卡因、0.15%和0.25%左旋布比卡因,局麻药中均含有肾上腺素。患儿全麻后予相应局麻药术区局麻,术毕记录下三组患儿术后1h、2h的疼痛评分。结果三组患儿围术期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LB1组和LB2组患儿术后1h和2h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L组患儿的疼痛评分(P<0.05),而LB1组和LB2组在术后1h和2h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5%利多卡因相比,0.15%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而且术后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郑镇伟;陈俊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梭形切除子宫腺肌瘤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腹腔镜梭形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124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切除方法分为两组,A组(62例)采取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B组(62例)采取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梭形切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术后痛经缓解率98.39%,B组术后痛经缓解率93.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年再次妊娠率61.29%,B组术后1年再次妊娠率80.6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复发率4.84%,B组术后复发率11.2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梭形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确切,利于保留子宫生育功能,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卢琦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营养支持辅助晚期恶性肿瘤化疗体会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辅助晚期恶性肿瘤化疗结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所医治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进行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白蛋白(ALB)和氮平衡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优于对照组,且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配合营养支持,能减少患者免疫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VMDT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和比较VMDT方案和VAD方案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VMDT组32例,VAD组32例。分别采用VMDT方案和VAD方案化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VMDT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1.25%,VAD组的临床有效率为56.25%,VMDT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V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的主要指标方面,VMDT组的M蛋白下降50%以上为62.50%,骨髓瘤细胞下降80%以上占62.50%,血红蛋白上升20g/L占56.25%,VAD组M蛋白下降50%以上为50.00%,骨髓瘤细胞下降80%以上占53.13%,血红蛋白上升20g/L占50%,VMDT组显著优于V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反面,VMDT组在便秘,疲乏,乏力和肝肾功能损害方面显著优于VAD组(P<0.05),在口干,肢体麻木,消化道症状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VAD方案,VMDT方案更好,使用糖皮质激素量较少,临床有效率更高,副作用较低,且较适合基层医院应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添;陆森;陆粤就;龙燕;李业锦;梁有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吸收性生物止血材料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可吸收生物止血材料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完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40例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可吸收止血膜止血,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方法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24h引流量等,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止血时间、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显著少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5例轻度发热,3例血压轻度上升,未进行特殊治疗而自愈;对照组患者其中4例轻度贫血,2例进行二次手术,3例切口感染,7例体温升高,5例血压升高,给予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吸收性生物止血材料止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普通外科手术中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劳日初;黄永泰;张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08~2013年ICU中非发酵菌属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研究

    目的:分析本院2008~2013年重症监护室(ICU)中非发酵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ICU 2008~2013年非发酵菌属感染菌株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检出非发酵菌1366株,占39.98%,前3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 homnasmaltophilia);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对庆大霉素、氨曲南、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对庆大霉素、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均较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是主要的非发酵菌,且对大部分抗菌药敏感性较低,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敏感性较高抗菌药物,并加强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王素宁;劳志刚;宋斐;戴良成;茹晃耀;吴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结的清扫技巧及意义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结的清扫技巧及意义。方法选取需行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保脾组、切脾组两组各32例,保脾组行不切除脾脏的NO.10淋巴结清扫,切脾组行脾脏联合脾门淋巴结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切脾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保脾组(P<0.05),其他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科总结改进的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近端胃癌NO.10淋巴结的清扫技巧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对于保留脾脏提高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李卓毅;傅俊惠;郑春鹏;杜泽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孕酮+血清β-HCG+阴道彩超联合用于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诊断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联合用于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近几年来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诊断,宫内妊娠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异位妊娠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住院期间均给予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检查。观察测定两组患者的孕酮、血清β-HCG、子宫内膜的厚度。结果异位妊娠患者的血清β-HCG、孕酮值及阴道彩超测定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宫内妊娠患者,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94%)明显高于单一采用血清β-HCG(62%)、孕酮(74%)及阴道彩超(72%)检测的诊断准确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的诊断中应用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三者联合诊断的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黄巧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整体搬迁经验与不足分析

    从实验楼前期规划设计、搬迁前筹备与计划入手,提出水、电、气及台面等附属设施的一些细节性设计思路与经验;在实施搬迁工作中分类对设备进行搬迁,终整体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本研究列举了设计筹划的经验并分析不足。

    作者:马鹏飞;高翔;孙希法;杨德歧;宋平;陈斌;刘海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95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9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激素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激素吸入治疗,临床效果好,肺功能恢复佳,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先后应用高分子夹板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先后应用高分子夹板外固定及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10例Colles骨折患者分两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愈合时间、疗效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相当;研究组疗效优良率为98.2%明显优于对照组91.0%(P<0.05);研究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9.0%明显高于对照组92.0%(P<0.05)。结论手法复位高分子夹板外固定腕关节3周改小夹板固定1~3周治疗Colles骨折,可早期功能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叶健平;廖生雄;杨永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广东深圳与澳大利亚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广东深圳与澳大利亚高血压患者通过建立自我管理小组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深圳与澳大利亚作为对应目标,分别在广东深圳12个社区与澳大利亚6个社区中各选取自我管理的高血压患者800例,对比分析二者之间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具体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常识、理想血压数据值、药物治疗方式、非药物治疗方式等方面的知识普及率都明显优于自我管理前,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运动量、营养摄入量、规范测压、规范服药等方面效果均优于管理前,而澳大利亚组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广东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建立自我管理小组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方式,平衡膳食,调整饮食习惯,规范用药,纠正不良生活作风。自我管理效果的高低优劣,与自我管理小组的组织和活动效率以及患者的自觉性息息相关,通过强化组织管理、规范个人活动,能够有机地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高血压疾病管理模式。

    作者:赵春旭;杨辉;李凡;姜禹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无乳糖奶粉治疗新生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乳糖奶粉治疗新生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生儿腹泻患儿1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加用思密达,金双歧和补液治疗;治疗组全部停止含乳糖食品改用无乳糖奶粉喂养,其他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127,P<0.05)。结论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新生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胡玉莲;徐淑玲;邓彩艳;于凤琴;马占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