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暄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调血脂药联合用药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所有门诊西药房的使用处方进行收集,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后,在我院门诊西药房开出的调血脂处方有1294张。其中数量多的为阿托伐他汀片(20mg),数量为718张,其次为辛伐他汀片(20mg),数量为216张。所有联合使用调血脂药物的处方60张,占总处方的4.6%。调血脂药物联合应用如下:(1)普罗布考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的处方有50张,占83.4%;(2)弹性酶肠溶片与他汀类联合使用的处方有5张,占8.3%;(3)调血脂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的处方5张,占8.3%。结论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相比,单独使用一种降脂药物进行治疗后,难以对血脂异常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但是为了患者的安全考虑,不同药物的联治疗在临床上较为少见,通过何种联合用药的方式帮助患者彻底的治疗血脂异常,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吴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1)和观察组(n=91)。对照组给予复方米非司酮片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肌肉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促卵泡激素、雌二醇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用药,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敬香;蒋素英;陈惠云;吴钦兰;王宏波;燕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评价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联合用于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近几年来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诊断,宫内妊娠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异位妊娠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住院期间均给予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检查。观察测定两组患者的孕酮、血清β-HCG、子宫内膜的厚度。结果异位妊娠患者的血清β-HCG、孕酮值及阴道彩超测定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宫内妊娠患者,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94%)明显高于单一采用血清β-HCG(62%)、孕酮(74%)及阴道彩超(72%)检测的诊断准确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的诊断中应用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三者联合诊断的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黄巧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辅助晚期恶性肿瘤化疗结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所医治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进行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白蛋白(ALB)和氮平衡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优于对照组,且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配合营养支持,能减少患者免疫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细胞因子IL-17和IL-23在引发湿疹时所起的作用,并探讨白芍总苷对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湿疹患者60例和正常人60例,通过试验检测两组人员的外周血IL-17和IL-23在表达上的差异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在引发湿疹发病时所起的作用。将6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服用中药和抗组胺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TGP,观察两组治疗前后IL-17和IL-23的表达差异。结果湿疹组患者的外周IL-17和IL-2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IL-17和IL-23水平及EASI、DLQI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IL-17和IL-23可能在湿疹发病的过程中起了作用。TGP能够对二者起到调节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疹。
作者:王春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VMDT方案和VAD方案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VMDT组32例,VAD组32例。分别采用VMDT方案和VAD方案化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VMDT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1.25%,VAD组的临床有效率为56.25%,VMDT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V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的主要指标方面,VMDT组的M蛋白下降50%以上为62.50%,骨髓瘤细胞下降80%以上占62.50%,血红蛋白上升20g/L占56.25%,VAD组M蛋白下降50%以上为50.00%,骨髓瘤细胞下降80%以上占53.13%,血红蛋白上升20g/L占50%,VMDT组显著优于V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反面,VMDT组在便秘,疲乏,乏力和肝肾功能损害方面显著优于VAD组(P<0.05),在口干,肢体麻木,消化道症状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VAD方案,VMDT方案更好,使用糖皮质激素量较少,临床有效率更高,副作用较低,且较适合基层医院应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添;陆森;陆粤就;龙燕;李业锦;梁有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精癃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本文从胡希恕的临证思想结合《伤寒杂病论》原文及笔者的临床体会,重点阐述了气虚无力运血和瘀血阻滞为其发病基础,并分析了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和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证的临床表现,临床中极易与精癃相混淆和忽视。
作者:任伟明;胡乔铭;刘文琛;谭映辉;张熙;袁轶峰;谢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广东深圳与澳大利亚高血压患者通过建立自我管理小组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深圳与澳大利亚作为对应目标,分别在广东深圳12个社区与澳大利亚6个社区中各选取自我管理的高血压患者800例,对比分析二者之间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具体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常识、理想血压数据值、药物治疗方式、非药物治疗方式等方面的知识普及率都明显优于自我管理前,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运动量、营养摄入量、规范测压、规范服药等方面效果均优于管理前,而澳大利亚组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广东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建立自我管理小组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方式,平衡膳食,调整饮食习惯,规范用药,纠正不良生活作风。自我管理效果的高低优劣,与自我管理小组的组织和活动效率以及患者的自觉性息息相关,通过强化组织管理、规范个人活动,能够有机地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高血压疾病管理模式。
作者:赵春旭;杨辉;李凡;姜禹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13年8月间急性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然后两组患者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CS)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6.67%,对照组患者死亡率26.6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并外伤性脑梗死,其患者病死率较高,如果及时发现该病症,应及采用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同时行去骨瓣减压对其进行治疗。
作者:阚培林;枝正富;陶元丰;鲁国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学习曲线,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有122例患者在我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根据年份分为2012年组(51例)和2013年组(71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围术期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012年相比,2013年组术者熟练程度较高(P<0.05),患者手术时间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学习曲线随着手术例数及术者经验增加而上升,只要持之以恒并注意规范操作,此技术完全能被掌握且疗效可靠。
作者:王坚;赵龙;郭俊晓;高荣;刘志平;朱宪明;张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取住院脑梗死患者55例,同时取体检指标正常的成年人55例为对照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及分叉处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同时进行血脂检查。结果脑梗死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IMT明显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及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异常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生有很大的关联性。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3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9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刀性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实施开放性甲状腺手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术中切口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唐玉玲;郑高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地尔硫与美托洛尔治疗心肌反复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心肌反复梗死患者7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h 疼痛症状缓解率、治疗1个月内病死率、疼痛再发率及心力衰竭出现率。结果治疗1个月内,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再发率及心力衰竭出现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24h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心肌反复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叶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会阴联合手术治疗直肠癌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皆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气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进食时间皆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会阴联合手术治疗直肠癌临床疗效显著,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海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关节置换:围术期血栓预防策略主持:301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陈继营讨论嘉宾:陈白成蔡道章蔡郑东曹永平等手术实现“无栓、无血、无痛、无菌”的目标,是关节外科医生的大愿望。其中“无血”指的是尽量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无栓”则意味着减少血栓的发生,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骨科医生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
作者:苏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用锁定钢板联合钛缆固定系统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研究从2008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25例Vancouver B型和C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依照Vancouver分类系统,其中18例属于B型骨折,7例属于C型骨折,采用锁定钢板联合钛缆固定手术,随访时评价患者康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0±0.3)年,其中24例在4~8个月拍片出现骨折愈合,平均为(6.5±1.2)个月。1例因骨质疏松致内固定松动致再次行人工全髋翻修手术,Harris评分为(82.4±2.5)分。结论用锁定钢板联合钛缆固定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型和C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疗效良好。
作者:丘国际;钟建荣;周次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临床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结果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发作频率和程度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伟波;许婷;邓世忠;涂彩坤;陈永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采用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对手大拇指创面进行修复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2月住院部收治的40例拇指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以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20例);以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20例);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分析比较。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创面恢复佳,组间两点分辨觉、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6.56),术后并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3,P<0.05)。结论逆行第1掌背筋膜蒂皮瓣对治疗拇指创伤较实用且修复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晏妮;罗庚;王国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检测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前后Ⅷ因子含量及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探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在增城地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00袋未灭活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对照组,进行Ⅷ因子含量检测;将病毒灭活后上述300袋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实验组,进行Ⅷ因子含量检测,计算病毒灭活后Ⅷ因子含量。将5袋确诊HBV和5袋确诊HCV的新鲜冰冻血浆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亚甲蓝光化学疗法病毒灭活前后,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临床随机抽取200例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的患者,观察病毒灭活血浆输注后是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果新鲜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Ⅷ因子含量为(1.097±0.047)IU/mL、(0.824±0.027)IU/mL;凝血因子Ⅷ含量灭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对凝血因子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均达到GB 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对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要求。标本病毒灭活后血浆HBV-DNA及HCV-RNA载量均为<1000copies/mL。病毒灭活血浆输注人体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使用较安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能够有效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且不良反应较小。在广州增城地区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黄斯瑜;钟丽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引发失败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70例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失败案例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口腔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分析引起修复失败的原因,并制定个体化处理方案,回顾临床资料。结果分析本组选取的70例金属烤瓷冠桥修复失败病例原因,裂瓷或崩瓷21例,牙龈炎14例,全冠松动和脱落14例,牙髓炎10例,外形不满意4例,色泽改变7例。采取针对性方案处理,均得到有效修复,成功率为100%。患者满意度为100%。相较治疗前,患者生存质量和舒适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金属烤瓷冠桥修复颜色逼真、强度好、舒适美观、耐磨损,患者和医生均有较高认可度,但对医生操作和技工制作要求较高,故需尽量提高医生技术水平,以保障修复有效率和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崔秀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