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永存;乐丽花
目的:分析广东深圳与澳大利亚高血压患者通过建立自我管理小组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深圳与澳大利亚作为对应目标,分别在广东深圳12个社区与澳大利亚6个社区中各选取自我管理的高血压患者800例,对比分析二者之间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具体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常识、理想血压数据值、药物治疗方式、非药物治疗方式等方面的知识普及率都明显优于自我管理前,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运动量、营养摄入量、规范测压、规范服药等方面效果均优于管理前,而澳大利亚组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广东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建立自我管理小组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方式,平衡膳食,调整饮食习惯,规范用药,纠正不良生活作风。自我管理效果的高低优劣,与自我管理小组的组织和活动效率以及患者的自觉性息息相关,通过强化组织管理、规范个人活动,能够有机地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高血压疾病管理模式。
作者:赵春旭;杨辉;李凡;姜禹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3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9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刀性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实施开放性甲状腺手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术中切口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唐玉玲;郑高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45例原发性支气管癌误诊为呼吸系统结核病的原因、诊断及预后。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45例被误诊为原发性支气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5例肺癌患者,5例患者为肺结核合并肺癌,其余100例患者中被误诊为原发性支气管癌45例,达到了45%的误诊率;在误诊疾病类型方面,34例被误诊为肺结核,10例患者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患者被误诊为肺结核合并胸膜炎;45例患者主要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病理、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诊断,分别占总数的22.2%和20.0%。3个月和1年死亡率分别为8.9%和24.4%。结论原发性支气管癌具有较高的误诊率,极易被误诊为肺结核,该类患者具有较高的1年死亡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病理、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是主要诊断方法。
作者:李海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环抱型肋骨钢板和可吸收性肋骨钉对肋骨骨折的固定效果。方法以我院120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A组(60例)采取环抱型肋骨钢板固定,B组(60例)采取可吸收性肋骨钉固定,比较两组的固定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且骨折临床愈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主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B组并发症发生率18.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复查胸部X线,A组无骨折再移位,B组骨折再移位3例。结论环抱型肋骨钢板固定效果优于可吸收性肋骨钉,值得进步应用。
作者:张栋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并且伴有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4例,观察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数量、左室射血分数、满意度评分情况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所恢复,但是观察组患者指标下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人数分别为24、21、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加入胺碘酮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提高医院整体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神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尤瑞克林静脉,0.15PNA单位,每日1次;连续使用14d。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糖、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改善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特性。
作者:黄树栋;黄光位;岑雄图;许一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2014年1~6月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现场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其是否实施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两组签约老年人的档案资料完整率、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档案资料完整率、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评分、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与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的实施具有可行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全科医生服务能力,规范健康管理行为,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作者:裴宇慧;张校辉;石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关节置换:围术期血栓预防策略主持:301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陈继营讨论嘉宾:陈白成蔡道章蔡郑东曹永平等手术实现“无栓、无血、无痛、无菌”的目标,是关节外科医生的大愿望。其中“无血”指的是尽量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无栓”则意味着减少血栓的发生,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骨科医生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
作者:苏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从实验楼前期规划设计、搬迁前筹备与计划入手,提出水、电、气及台面等附属设施的一些细节性设计思路与经验;在实施搬迁工作中分类对设备进行搬迁,终整体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本研究列举了设计筹划的经验并分析不足。
作者:马鹏飞;高翔;孙希法;杨德歧;宋平;陈斌;刘海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9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激素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激素吸入治疗,临床效果好,肺功能恢复佳,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供应室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清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重复使用的不同用途医疗器械作为研究材料,均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集,就传统的单纯清洗法(对照组,n=200)与依据器械用途分类,综合清洗法(观察组,n=200)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1选取管腔类器械隐血试验合格率为98%,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为99%;对照组1分别为86%,85%;观察组2分别为99%,98%;对照组2分别为85%,86%,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是工作核心,对不良事件的防范具重要意义。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调血脂药联合用药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所有门诊西药房的使用处方进行收集,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后,在我院门诊西药房开出的调血脂处方有1294张。其中数量多的为阿托伐他汀片(20mg),数量为718张,其次为辛伐他汀片(20mg),数量为216张。所有联合使用调血脂药物的处方60张,占总处方的4.6%。调血脂药物联合应用如下:(1)普罗布考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的处方有50张,占83.4%;(2)弹性酶肠溶片与他汀类联合使用的处方有5张,占8.3%;(3)调血脂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的处方5张,占8.3%。结论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相比,单独使用一种降脂药物进行治疗后,难以对血脂异常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但是为了患者的安全考虑,不同药物的联治疗在临床上较为少见,通过何种联合用药的方式帮助患者彻底的治疗血脂异常,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吴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取住院脑梗死患者55例,同时取体检指标正常的成年人55例为对照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及分叉处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同时进行血脂检查。结果脑梗死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IMT明显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及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异常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生有很大的关联性。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检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为临床准确诊治和评估肺心病心力衰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肺心病心功能衰竭患者设为实验组,并进行心功能分级,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7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24h内测量血浆中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浆中BNP和hs-CRP浓度分别为(431.56±89.74)fg/mL和(71.48±21.05)ng/mL,对照组健康人群血浆中BNP和hs-CRP浓度分别为(36.37±9.53)fg/mL和(6.88±3.05)ng/mL,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实验组患者血浆中,BNP和hs-CRP浓度随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患者血清中BNP和hs-CRP浓度有助于诊断和评估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可以为临床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膝关节骨关节病应用关节镜手术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比如:理疗、药物、中医中药等,观察组患者借助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评分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借助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健;姚力;王兵;马克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顺尔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8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顺尔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显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治疗后FEV1[(1.95±0.47)VS(1.52±0.35)]L、FVC[(2.48±0.94)VS(2.06±0.90)]L及Eos[(0.27±0.06)VS(0.40±0.12)]×1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Eos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莲香;何莉;李燕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诊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妇女120例为对照组,均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全血还原比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全血还原比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妊娠超过5个月所占比例、B超显示与孕周相符率、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增长与孕周相符率、妊娠后血流变学指标复常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了改变,血黏度显著增加,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范开蓉;吴仲环;陈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重症监护病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0例)在治疗组基础上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取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患者的平均咳痰咳嗽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较对照组(2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0,较对照组(16.67%)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可有效治疗吸机相关性肺炎,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剑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评价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联合用于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近几年来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诊断,宫内妊娠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异位妊娠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住院期间均给予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检查。观察测定两组患者的孕酮、血清β-HCG、子宫内膜的厚度。结果异位妊娠患者的血清β-HCG、孕酮值及阴道彩超测定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宫内妊娠患者,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94%)明显高于单一采用血清β-HCG(62%)、孕酮(74%)及阴道彩超(72%)检测的诊断准确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的诊断中应用孕酮、血清β-HCG与阴道彩超三者联合诊断的方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黄巧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患者管道护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对比我科2010~2013年间使用IABP患者的管道护理结果: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照组共有42例患者,年龄38~81岁,使用IABP时间48~384h,其中发生3例非计划性拔管;通过原因分析,找出管道护理及肢体约束等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验组共有46例患者,年龄41~78岁,使用IABP时间24~336h,没有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结果对照组42例患者使用IABP时间48~384h,平均(163.45±27.26)h,发生非计划性拔管6例,事故率7.79%。研究组46例患者使用IABP时间24~336h,平均(168.73±31.52)h,无非计划性拔管病例,事故率0。两组应用IABP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事故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完善约束处置及规范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的固定能明显减少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李慧敏;汪涛;董少红;罗林杰;刘华东;麦爱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