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S循环对提高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

仲丽莉;刘艳红;左姗姗

关键词:PDCAS循环, 手术室, 空气洁净度
摘要:目的:探讨PDCAS循环对提高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多家三级医院的40间相同等级的手术室,将这些手术室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和对照组,每组10间。实验组1采用PDCAS循环管理;实验组2采用分工制管理;实验组3采用轮流制管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空气洁净度维护。观察不同管理方式对于提高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1>0.5μm尘埃粒子数为3.5个/m3,沉降菌落数0.4个/30 min;实验组2、实验组3和对照组>0.5μm尘埃粒子数和沉降菌落数分别为13.2个/m3,2.8个/30 min;17.1个/m3,3.5个/30 min;19.2个/m3,4.9个/30 min (均 P<0.05)。实验组1医生的满意度高达99.7%,手术成功率为100%;实验组2、实验组3和对照组的医生满意度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0.7%,94.3%;87.2%,92.5%;85.2%,91.4%。结论 PDCAS循环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空气洁净度。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接收的106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及住院时间,术后1d、5d症状评分及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症状评分为(1.35±0.24)分,术后5 d为(4.07±0.59)分,对照组分别为(4.14±0.85)分、(7.93±1.08)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3例,发生率为5.66%,对照组10例,发生率为18.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字2=4.296,P=0.036)。观察组满意度为92.45%(49/53),对照组为66.04%(35/53),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字2=11.242,P=0.001)。结论舒适护理能够促进腹部外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紫燕;徐化;龚群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承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承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为护理教育者提高护生专业承诺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特定的“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和“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对某医学院校813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总分为(74.91±14.76)分,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81.86±9.27)分,专业承诺和自主学习能力各因子得分率均未超过70%;专业承诺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和自主学习能力均呈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应采取多种途径改善护生专业承诺水平,以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杨晓玲;曾建霜;冯胜梅;王建;肖建磊;鞠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VIP病房收治的277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总结其血栓相关临床症状发生情况,以及行上肢血管超声检查发现血栓的情况。结果277例患者中发现有患肢肿胀疼痛和输液不畅症状者26例,其中超声发现上肢深静脉血栓者5例。行皮下注射速碧林0.4 ml或0.6 ml bid,连续使用2周。4例患者肿胀疼痛消失,复查超声血栓明显缩小。1例患者血栓未见明显缩小,但肿胀疼痛明显减轻。5例患者均应用PICC导管直至治疗结束,顺利拔除。结论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低,与导管材质直径和穿刺静脉选择有关,经过规范的护理和抗凝治疗,可以继续正常使用导管至治疗结束。

    作者:张瑜;高阳;董雪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高仿真模拟系统运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将高仿真模拟系统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校护理学院2013级82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名。观察组应用高仿真模拟系统进行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护生期末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成绩以及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习兴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评判思维能力、服务态度、角色转变和团队合作方面观察组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高仿真模拟系统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可使护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邓力;高乔;何开莲;王金莲;李莉;田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干预的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早期康复训练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肌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实验组肌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MA和MBI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P>0.05)。病程3个月后比治疗前有改善,实验组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方式对改善患者肌力,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患关系良好发展,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邱雁飞;梁妙玲;滕金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尘肺患者多学科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康复在尘肺患者肺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及肺灌洗常规治疗3个月。多学科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耐力训练、健身气功、呼吸操、中医理疗,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康复组患者Borg评分及6MWT,与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均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多学科综合康复对尘肺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明显改善尘肺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耐力,但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不明显。

    作者:李秀云;胡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诊疗的PICC置管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评分( SCL-90)、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的SCL-90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玲;沈学丽;苏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巧用输液器夹子夹闭一次性引流管

    我科为胆道外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要求夹闭T管、尿管的患者。临床现使用哈娜好一次性引流袋没有夹闭功能,手头不常备夹子,如果急用不能解决问题。在输液工作中,护士发现哈娜好一次性精密输液器的墨菲氏壶上有输液夹,输液时用于夹闭输液管路,输液完毕后可取下,将引流管打折一次后塞入输液夹中夹闭就可以将引流管牢牢地夹死。此方法的优点在于:①输液器夹可在应用时快速找到。临床上每天输液量大,废弃输液器多。②哈娜好一次性精密输液器输液夹做工精细,夹闭引流管效果好。③输液夹个体小,输液器废弃后,先剪下针头置于锐器盒后再取下输液夹放置在方便工作的地方即可。④输液夹可在引流管任意地方夹闭,位置灵活,可远离患者皮肤,防止患者受到伤害。

    作者:朱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出院后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出院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与SD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命质量的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显著缓解乳腺癌出院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杨雪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规范化培训模式在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规范化教学及管理在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实践效果,建立并完善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新模式。方法根据手术室的专科特点,进行问卷调研,运用德尔菲法设计与实施专科教学及管理方案,对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结果规范化培训模式实施后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和职业认可度显著提升,对培训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建立及应用对保证省级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红梅;李连丽;姜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50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分层季节性变化的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对50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分层季节性变化进行调查。方法选取2015年2~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50岁以上的人群为受试对象,按血脂分层标准,对有临床意义的血清TC、TG、LDL-C按2年双月为测定月,将测定结果输入数据库检测,对出现“血脂升高”的判断给予相应时期的护理干预,包括认知辅导、饮食结构指导、运动指导、药物应用指导。结果血清中TC、TG、LDL-C的双月表达比较,高峰值与低峰值分别发生在2月和8月;同时将100例受试者分为两组,即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P<0.05)。结论对不同季节的50岁以上人群的血脂水平分层调查及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丁美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探讨EKG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心电图( EKG)辅助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尖端定位技术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我院2015年1月~9月采用EKG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资料,分析PICC导管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对策与干预方法。统计干预措施实施后(2015年9月~2016年5月)采用EKG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的205例患者PICC导管异位、脱出及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并与干预措施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异位、脱出及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97%、2.44%、1.46%,对照组分别为4.08%、6.63%、5.1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34.8±3.79)分,对照组为(25.1±2.69)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12.307, 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44%(199/205),对照组为92.86%(182/19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EKG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生原因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导管异位、脱出等情况的发生。

    作者:周新华;陈莉;胡星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拓展训练在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拓展训练在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为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开展拓展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参加贵州省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的81名临床实践学员,随机分为对照组40人和干预组41人。在2个月的临床实践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临床实践;干预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邀请专业拓展训练机构针对学员协助能力、团队精神、沟通意识、人际信任、个人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拓展训练。结果两组学员在协助能力、团队精神、人际信任以及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拓展训练是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临床实践的有益补充,对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相关培训中推广。

    作者:付其刚;曹旖;李列宽;刘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PDCAS循环对提高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PDCAS循环对提高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多家三级医院的40间相同等级的手术室,将这些手术室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和对照组,每组10间。实验组1采用PDCAS循环管理;实验组2采用分工制管理;实验组3采用轮流制管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空气洁净度维护。观察不同管理方式对于提高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1>0.5μm尘埃粒子数为3.5个/m3,沉降菌落数0.4个/30 min;实验组2、实验组3和对照组>0.5μm尘埃粒子数和沉降菌落数分别为13.2个/m3,2.8个/30 min;17.1个/m3,3.5个/30 min;19.2个/m3,4.9个/30 min (均 P<0.05)。实验组1医生的满意度高达99.7%,手术成功率为100%;实验组2、实验组3和对照组的医生满意度和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0.7%,94.3%;87.2%,92.5%;85.2%,91.4%。结论 PDCAS循环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空气洁净度。

    作者:仲丽莉;刘艳红;左姗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护理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护理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低位直肠癌新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ESCA各个方面的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ESCA 各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4个维度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 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护理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高瑶娟;张晓敏;何艳盛;荣幸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不同有氧运动方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运动方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乳腺癌术后完成辅助化疗6~12个月的患者80例,分析太极有氧组合运动和音乐康复操这两种不同的有氧运动方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在术后采取不同方案的有氧运动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程度不同。两种有氧运动方案的患者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较入组研究时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两种运动方案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太极有氧组合运动可以使患者心情保持平静,更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曾威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女性普胸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评估及术前访视效果观察

    目的:评估女性普胸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通过术前访问进行联合干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140例女性普胸手术患者,入院后分别应用医院内焦虑抑郁量表(HAD)和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测评心理状态,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变化。结果140例患者术前自评焦虑肯定存在率50.71%,疑似抑郁和肯定存在率分别为4.29%和7.86%,专业测评焦虑、抑郁构成比例分别为52.14%和12.14%,两组构成比例差异无显著性( P>0.05)。术前1晚观察组HA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前1晚血压、心率较干预前无显著变化( P>0.05)。对照组收缩压和心率明显升高( P<0.05);两组术前1晚HAMA评分、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女性普胸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术前焦虑,术前访视通过心理暗示、认知疗法等可稳定患者情绪,维持生命体重平稳,以较好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手术。

    作者:张丽娟;韩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手术室专科护理路径在提高剖宫产手术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室专科护理路径在提高剖宫产手术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6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常规组与专科组,每组130例,常规组实施剖宫产手术常规护理,专科组按照手术室专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评价与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提高剖宫产手术护理质量的效果。结果专科组剖宫产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健康知识评分优于常规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应用手术室专科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董亚玲;方胜英;董娇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的条目分析及信效度评价

    目的:对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进行条目分析及信、效度评价。方法在离散趋势法、变异系数法、决断值法、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克朗巴赫系数法修正条目的总相关系数法进行条目筛选的基础上,运用克伦巴赫系数法进行信度评价,运用验证性因子法进行结构效度评价、运用相关系数法对效标关联效度进行评价。结果运用6种统计学方法进行条目筛选,删除原条目12,之后进行信、效度评价,其总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976,拟合指数指标及相关性指数均在合理范围内。结论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对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进行测评。

    作者:陈彦如;刘瑞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无瘤技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术中严格遵循无瘤技术,加强护理配合,主要方法有合理使用器械、遵循探查顺序、合理使用冲洗液、控制气腹压力、保护取出的瘤体等。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3.2±0.5)h、术后住院时间(11.5±2.4)d。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5±2.5)个月,有24例患者按时复诊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0.0%,无复发患者,均未发现切口种植。结论做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术中无瘤技术护理配合能够减少癌细胞医源性扩散,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顾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