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0岁以上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卢辉耀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龄, 临床特点,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70岁以上UAP患者的相关发病因素,以及采取针对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UAP的主要发病诱因为情绪激动,其次为劳累和饱食;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情绪激动、劳累、饱食、感染、心动过速、甲亢等发病诱因及无诱因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与药物+PCI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1次/月和心绞痛再次入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预防和药物治疗措施对改善UAP患者发病率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咳嗽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慢性咳嗽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病之一,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变异性哮喘、食管反流性咳嗽等病因,在应用中医治疗后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在现代医学中对慢性咳嗽以五脏论治学说为中心对其病机的论治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凯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在老年开腹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术前应用对老年开腹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3~9月门诊收治的40例老年开腹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D组患者采用经鼻喷雾给药方法麻醉诱导前45min给药,右美托咪定用量为1μg/kg。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苏醒时间。结果 C组及D组的苏醒时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稳定性明显优于C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μg/kg右美托咪定经鼻喷雾给药作为老年开腹手术患者术前用药,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不影响术后苏醒,有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宏凯;黄锡强;吴立新;周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国内外精神科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专科护士概念、培养对象、认证机构、角色要求、资格审查等方面内容介绍,寻求适合中国精神卫生专业专科护士培养的模式框架。方法对国内外精神科护理人力资源的培训现状进行调查,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国外专科护士培养起步早、起点高,已形成规范、科学的系统的培训模式,国内精神科专科护士培养刚刚起步,各省份规定尚不统一,采取参照国家培训的方式。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及各级精神卫生护理管理者共同努力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与培训内容,加大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力度,为精神专科护士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崔艳波;吕庆梅;夏远梅;徐艳华;张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必净治疗产科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产科高凝状态中的临床预防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的7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系统随机化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术后静脉滴注葛根素治疗,观察组(36例)术后静脉滴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生产前后的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后纤维蛋白原和血细胞积压两个指标值均明显下降(P<0.05),D-二聚体指标平均值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前、产后血细胞积压、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3项标准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在预防治疗重度子痫前期高凝状态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罗志丽;谭峰;吴玉华;杨小海;李志英;陈尚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成人牙周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成人牙周炎患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4月我院经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37例成人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正畸治疗后23~48个月远期疗效。结果正畸治疗后37例患者咬合关系正常,前牙覆覆盖正常,牙齿排列整齐,邻接关系恢复,尖窝接触关系良好,牙齿松动明显好转,牙龈探诊未见出血,X线片检查显示牙槽骨吸收停止或有增生影像。随访23~48个月,37例患者基本做到半年复查一次,其中无复发29例(78.4%),轻度复发8例(21.6%),无明显复发者。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能有效控制炎症,消除咬合创伤,排齐牙列,利于牙周组织痊愈及患牙固定,恢复患牙咀嚼和美观功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宜云州;史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知晓率与病耻感相关分析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救助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知晓率与病耻感相关因素,为社区综合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随机抽取新乡县2011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救助的10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调查对象。测查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评估获得社会支持及病耻感状况,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的有47例,占43.9%,与对照组相比较在价值否定和社交退缩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存在多方面因素,应强化社区综合干预,提高精神卫生公众教育与知晓率。

    作者:姚丰菊;魏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96例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诱因及观察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治疗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9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诱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合理运用抗生素及气管切开,首选头孢三代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死亡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应给予积极的预防,一旦发生肺部感染,要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针对危险因素给予治疗,进而减少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的人数。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现状和开展临床药学的重点与困境

    近几年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使得医院药学工作的重心逐渐从“以药物为中心”转变成“以患者为中心”。自《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发布以后,医疗机构中逐步建立其临床药师制度,在临床药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一些三级医院中该项制度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然而在诸多的基层医院当中临床药学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从目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工作重点、工作困境几个方面对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现状进行了综述,共同探讨。

    作者:吴毓添;刘忠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我药物管理对社区康复患者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自我药物管理对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训练组按照《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进行分组训练。结果干预后训练组的服药依从、药物管理、症状管理与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训练组的精神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我药物管理应用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是可行、经济、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丁玲;肖垚南;陈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患者75例,随机分为手术组(38例)和牵拉组(3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JOA下腰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组的优良率为92.11%,明显高于牵拉组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下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JOA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界面固定稳定、保证椎间隙的高度、融合率高等诸多优点,疗效满意。

    作者:于海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70岁以上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70岁以上UAP患者的相关发病因素,以及采取针对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UAP的主要发病诱因为情绪激动,其次为劳累和饱食;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情绪激动、劳累、饱食、感染、心动过速、甲亢等发病诱因及无诱因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与药物+PCI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1次/月和心绞痛再次入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预防和药物治疗措施对改善UAP患者发病率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辉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三氧治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及对患者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三氧治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50例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调强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三氧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鼻咽癌患者血清HIF-1α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咽癌患者血清HI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氧治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作者:王秀文;易基群;潘兆军;梁继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桂枝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桂枝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B1、B12等药物处理,并结合牵引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桂枝葛根汤,连续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并统计两组整体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从治疗后3d开始其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从治疗后3d开始其疼痛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x2=7.366, P=0.007)。结论针对颈椎病患者使用桂枝葛根汤,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诱导电位监测在脊髓内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诱导电位监测在脊髓内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例脊髓内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SEP监测脊髓功能,采用EMG监测确定肿瘤切除范围。结果14例手术患者自发性EMG监测正常,且在手术中采用激发性EMG后顺利判别“安全地带”,防止手术张出现“危险操作”。SEP监测出现异常数据9例,其中7例病患均出现SEP振幅下降了10%~30%,观察者即刻告知主治医生并找明原因,在降低刺激、压迫和牵拉等动作次数后10~20min,SEP回归至术前水平;另外2例在手术中SEP振幅跌至50%以下,在手术停止30min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并成功继续完成手术。SEP监测手术中,共9例患者发生监测异常,其中7例患者SEP振幅下降了10%~30%,监测者立即提供手术医生并积极寻找下降原因,在减少牵拉、刺激和压迫等操作后10~20min,SEP恢复至术前水平;另外2例在手术中SEP振幅跌至50%以下,在手术停止30min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并成功继续完成手术。肿瘤全部切除的11例,大部分切除3例,手术后12例神经症状无加重,手术中SEP振幅跌至50%以下的2例患者手术后神经症状明显加重,其中1例进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持续7~10d后神经症状显著减轻并恢复至手术前水平,另1例为神经胶质瘤,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应用诱导电位监测能够提高肿瘤切除率,避免神经损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立园;卢恒聪;曹志恺;庄京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住院患者用药安全问题及综合干预

    总结住院患者常见用药安全问题,系统分析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5大因素:工作责任心不强、药理知识缺乏、医护配合不协调、健康宣教不到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药理知识的学习、加强医护人员的配合、及时有效地开展健康宣教,以及开展弹性排班制度。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策略,严格按操作流程工作,可将用药差错的发生率降到低,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

    作者:李杰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08~2012年揭东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揭东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揭东县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揭东县2018~2012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452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5.88/10万,发病前3位的依次为肺结核5571例(占38.36%),乙型肝炎3861例(占26.59%),手足口病1919例(占13.21%)。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仍是揭东县常见传染病,梅毒、淋病、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预防控制。

    作者:吴列惜;林晓丰;陈少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成药“独立性”研究引全球关注雷公藤多甙或将改变全球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策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奉春专访

    关节肿胀、疼痛、早晨起来关节僵硬……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称RA)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常见自身免疫病。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陆地区RA患病率为0.2%~0.36%,在我国逾500万RA总患病人数中,不治疗的致残率达70%。今年4月,一项引起广泛关注的新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或将改变全球RA治疗策略。

    作者:费菲;陈明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236例临床特征与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并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236例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6例患儿中219例好转痊愈,治愈率92.80%,17例复发,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心理疏导、预防感染、饮食管理等是护理该病的重点,能有效防止复发和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春;尹建华;吴爱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深部真菌的感染特点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深部真茵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方法收集我院临床患者深部的标本(痰液、尿液、粪便、血液、脑脊液、生殖道分泌物、创口分泌物)共426份,接种到沙保弱培养基和显色培养基鉴定菌株。将分纯的菌种接种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 Fungus 2真菌药敏板条,用ATB Expression鉴定仪读取小抑菌浓度(MIC),得出临床常见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发生深部真菌感染167例,感染真菌标本以痰液检出率高为63.5%,其次为尿液占15.6%。167株真菌中,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有160株,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67.1%,112/167)。科室分布中,干诊科感染率高,为41.9%;其次为呼吸科,占26.3%。>60岁老年患者有123例,占73.6%。假丝酵母菌属对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5.05%和51.10%,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20%和2.90%。结论老年患者容易患深部真菌感染,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假丝酵母菌属为主要病原菌,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率高;两性霉素B、氯康唑和5-氟胞嘧啶耐药率低,氟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

    作者:赵辉;王群;赵冰;王宁;薛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梁切除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60例(97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眼)采用小梁切除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对照组(47眼)单独采用小梁切除术,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眼压下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的比较,观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