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析

于淑梅

关键词:卫生院,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摘要:目前基层卫生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护士业务水平较低,护理质量观念不强;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远远少于卫生管理部门要求的人员配备数量,使得护理质量难以改善;护理制度不够健全,制定制度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轻视护理工作,护理工作的弊端逐渐增多;常规治疗中忙碌,对于自身的防护往往容易忽略,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基层卫生院要提高护理的质量,必须提升护士的责任感,重视护理工作,增强护士的工作热情;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考核,有效防范护理风险;制定与完善护理相关制度,确保护理质量达到患者的要求标准;还应设立护理后勤人员岗位,对护士的工作情况做正确的评估;同时,要规范护士的各种护理行为,以防出现临床操作方面的问题。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探究介入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应对的策略。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240例次介入患者手术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120例次(对照组)介入患者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主要有坠床(7.50%)﹑用药差错(5.83%)﹑迷走反射(1.67%)以及无效造影(2.50);导致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对床位宽度有所忽视(28.57%)﹑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33.33%)﹑医嘱执行不规范(23.81%)﹑缺乏对患者全面的健康指导(14.29%);将应对措施应用到2015年1月—2015年12月120例次(观察组)的介入患者中后,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24;P<0.05)。结论要充分重视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积极采取应对的措施,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

    作者:刘香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该地区2015年农村饮用水碘砷氟的检测分析

    目的:对该地区2015年农村饮用水中碘﹑砷﹑氟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为防治碘缺乏症﹑砷中毒﹑氟中毒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方法于2015年,对该地区10个乡镇共89个行政村的饮用水进行采样,共收集500份饮用水样本,对饮用水样本进行检测,测定其中碘﹑砷﹑氟的含量。结果500份饮用水样本中,碘含量不足50μg/L的样本数有5份,占比1%,属缺碘水,其余水样本的碘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50~150μg/L);所有样本的砷含量均不足0.004 mg/L,均在正常范围内;所有样本的氟含量均不超过0.3 mg/L,均在正常范围内。集中式供水的碘含量明显高于分散式供水(P<0.05),氟含量明显低于分散式供水(P<0.05),分散式供水中,压把井水的碘含量﹑氟含量均明显高于敞口井水﹑江河水﹑山泉水(P<0.05)。结论该地区2015年农村饮用水中的砷﹑氟含量均较为正常,部分饮用水属缺碘水,需加强碘的摄入,并进一步加强该地区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扩大集中式供水范围。

    作者:覃双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介入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风险管理在介入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收治的120例行外周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2013年12月—2015年4月的6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介入护理管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的60例纳入研究组给予风险管理,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控制了护理纠纷及并发症的出现,同时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淑芳;张永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护理管理工作对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管理工作对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5月在该院未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工作前的护理人员6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6年1月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工作的护理人员6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其工作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综合素质评分(95.50±24.00)分﹑环境管理达标率(96.67%)﹑消毒隔离达标率(98.33%)﹑护理监控达标率(93.33%)﹑护理文件管理达标率(96.67%)以及日常护理报告的书写质量达标率(95.00%)均高于对照组的综合素质评分(73.20±20.00)分﹑环境管理达标率(73.33%)﹑消毒隔离达标率(76.67%)﹑护理监控达标率(70.00%)﹑护理文件管理达标率(75.00%)以及日常护理报告的书写质量达标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其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如何优化健康体检服务流程管理

    近年来,我国民众经济收入增多,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养生﹑健康等问题成为民众关心热议的话题之一,在健康检查上面,意识充分发挥了它的能动性,老百姓纷纷进入医院做健康检查,使健康检查成为医院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板块,由于体检人数巨大,体检项目较多,造成了医院体检工作效率低下﹑医院工作人员恶劣对待体检者等严重问题,妨碍着我国民众对健康检查的需求。

    作者:韩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追踪方法学在ICU压疮风险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应用于ICU压疮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Braden评分低于12分的压疮高危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追踪方法学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出现压疮的例数﹑严重度以及发生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出现压疮的例数明显多于观察组,严重度明显升高,发生时间明显提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55%(52/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5%(36/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护理能够显著降低ICU压疮发病率,延长发生时间,也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确保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立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启东市中心医院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该文以启东市中心医院产科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心2007—2014年住院分娩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表明,近8年期间启东市中心医院的剖宫产率持续较高。一直在60.0%到73.0%区间波动。总结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分为医院医学因素和社会因素。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袁松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结肠癌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调查影响结肠癌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该院的47例结肠癌术后并发感染患者2012年9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47例结肠癌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影响结肠癌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7例结肠癌术后并发感染患者中,有9例(19.15%)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有6例(12.77%)患者出现腹腔内出血,有4例(8.51%)患者出现输尿管损伤,有8例(17.02%)患者出现横结肠盲端综合征,有6例(12.77%)患者出现吻合口瘘,有5例(10.64%)患者出现腹腔炎性感染﹑包块,有3例(6.38%)患者出现结肠瘘,有6例(12.77%)患者出现切口种植;而影响结肠癌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或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因素。结论结肠癌术后并发感染的机率较高,为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机率,应结合相关的危险因素对其实施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马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析

    目前基层卫生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护士业务水平较低,护理质量观念不强;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远远少于卫生管理部门要求的人员配备数量,使得护理质量难以改善;护理制度不够健全,制定制度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轻视护理工作,护理工作的弊端逐渐增多;常规治疗中忙碌,对于自身的防护往往容易忽略,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基层卫生院要提高护理的质量,必须提升护士的责任感,重视护理工作,增强护士的工作热情;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考核,有效防范护理风险;制定与完善护理相关制度,确保护理质量达到患者的要求标准;还应设立护理后勤人员岗位,对护士的工作情况做正确的评估;同时,要规范护士的各种护理行为,以防出现临床操作方面的问题。

    作者:于淑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医疗卫生领域的安乐死研究述评--基于内容分析法

    目前,对于安乐死是否应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能否视为摆脱病痛的合理手段,不同学者从伦理道德﹑社会认可﹑法律问题﹑实施条件等方面给予了大量论述,但观点各异。该文试图整理出关于安乐死研究的进展情况,为后续深入分析提供方向。

    作者:马宗奎;沈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综述的写作格式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正文,是综述的重点,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正文部分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在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研究

    目前医疗事业发展的速度不断增快,导致血液需求量增多,血液安全供应受到关注。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是提供和检测血液的主要部门,实验室质量控制对保障血液安全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分析吉林省白山市中心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存在的几点问题,并针对加强质量控制提出有效的对策。

    作者:姜作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品管圈活动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8—12月该院呼吸科实习护生34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纳入实习生17名,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实验组实习生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观察两组实习护生对实习带教的满意度,护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理论成绩﹑操作技能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满意度﹑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与护理质量评分,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与责任感,让实习护生主动学习,提高对带教的满意度,同时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武铁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压氧舱安全及质量控制

    利用氧的有利一面治疗临床疾病,造福人类,使高压氧治疗方法成为治疗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也应认识到这种治疗毕竟又是一种要将患者送入特殊环境下才能进行的方法,机体暴露到高气压环境下,必然会出现一些常压下遇不到和对机体不利的一面。高压氧属Ⅲ类医疗器械,国家法规﹑条例对其产生﹑安装﹑使用亦有特殊规定。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对高气压医学特殊规律认识不足,把高压氧舱作为一般医疗器械对待,在临床上也未列入医院管理范畴,因此对高压氧舱治疗安全及临床质量控制上应该严格规范。

    作者:刘静霞;郑蕾蕾;刘斌;周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论文写作技巧--计量单位和符号

    1.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并用规定缩写符号表示。2.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每天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应写成mg/(kg﹒d)。3.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等,且应注意某些希腊字母与拉丁(或英文)的区别。4.图﹑表中的量和单位应量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单位符号前的数字好为0.1~1000间的整数或小数,避免使用分数。当过大或过小时,应改用适当词头中M,P或10n,10-n表示,但应遵守有效数和修约规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慢阻肺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的讨论

    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晚期患者62例,将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成临终关怀观察组和普通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在临终关怀后躯体﹑情绪﹑认知﹑整体生活质量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终关怀在临床的开展还有着很大的困难,主要是专业人员少,机构少等问题。临希望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患者接受临终关怀。

    作者:陈菊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析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通过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在院内转运护理方法的研究,根据获得的效果,进行全面的护理风险管理分析。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近年来该院救治的6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院内转运的护理方法,并以此获得终的评价效果。结果56例患者被成功抢救,4例患者因为伤情过重而死亡,抢救的成功率为93.3%。结论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只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抢救,并进行有效的院内转运护理就能提高抢救的成活率。

    作者:孟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多元化管理模式对骨折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多元化管理模式对骨折患者临床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内,该院接诊的骨折患者114例,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58例,B组患者56例,A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管理,B组以多元化管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对比分析A组与B组护理后的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B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爱松;李娜;张胜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核黄素含量测定的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在实验室测定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次实验采用960型荧光光度计测定核黄素的荧光强度,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图,读出所含核黄素含量的浓度,分别进行精密度分析和准确度分析,进而判定实验的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说明测定VB2药片中核黄素含量的实验方法可靠。

    作者:刘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当今医患关系的现状概述及对策分析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热点。医疗纠纷现象频频发生,从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该文从医方﹑患方以及社会方面等多角度分析了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性的方案和一些合理的建议,以期进一步丰富和推进医患关系的理论研究。

    作者:王振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