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舱安全及质量控制

刘静霞;郑蕾蕾;刘斌;周贺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 安全控制, 预防
摘要:利用氧的有利一面治疗临床疾病,造福人类,使高压氧治疗方法成为治疗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也应认识到这种治疗毕竟又是一种要将患者送入特殊环境下才能进行的方法,机体暴露到高气压环境下,必然会出现一些常压下遇不到和对机体不利的一面。高压氧属Ⅲ类医疗器械,国家法规﹑条例对其产生﹑安装﹑使用亦有特殊规定。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对高气压医学特殊规律认识不足,把高压氧舱作为一般医疗器械对待,在临床上也未列入医院管理范畴,因此对高压氧舱治疗安全及临床质量控制上应该严格规范。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药品经营企业如何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我国的药品经营企业能够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提供参考。其方法是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归纳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五个阶段。终得出结果只有企业真正认识药品质量的特殊性,要让药品企业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运行,这样才是真正的实施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该文就药品企业怎样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康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析

    目前基层卫生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护士业务水平较低,护理质量观念不强;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远远少于卫生管理部门要求的人员配备数量,使得护理质量难以改善;护理制度不够健全,制定制度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轻视护理工作,护理工作的弊端逐渐增多;常规治疗中忙碌,对于自身的防护往往容易忽略,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基层卫生院要提高护理的质量,必须提升护士的责任感,重视护理工作,增强护士的工作热情;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考核,有效防范护理风险;制定与完善护理相关制度,确保护理质量达到患者的要求标准;还应设立护理后勤人员岗位,对护士的工作情况做正确的评估;同时,要规范护士的各种护理行为,以防出现临床操作方面的问题。

    作者:于淑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我国医疗机构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建议

    随着科技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集成化的供应链可以提升医院上下游环节以及医院内部流程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提升医院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此背景下该文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分析了我国医疗机构供应链管理现状,针对当前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院内工作人员供应链管理的素质和能力﹑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间的合作﹑将SPD供应链管理模式逐步向全院推广﹑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医疗机构供应链管理水平。

    作者:许翔;王伟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的效果

    目的:进一步研究高血压患者中展开健康教育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内蒙古包钢医院稀土高新区曹欣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站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137例高血压患者,设作研究组,并施予健康教育方案;同期选取13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设作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对两组入选对象血压变化曲线﹑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几率等指标进行客观评定,同时在两组内进行客观对照。结果各项健康教育工作均已顺利展开,研究组入选对象有1例并发脑卒中,1例并发冠心病;对照组入选对象有6例并发脑卒中,8例并发冠心病。此外,研究组入选对象舒张压(DBP)(79.21±8.22)mmHg,收缩压(SBP)(132.33±14.17)mmHg;对照组入选对象舒张压(89.21±9.93) mmHg,收缩压(140.55±13.03)mmHg,表明两组入选对象血压水平﹑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几率等评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展开健康教育方案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血压水平,而且还能避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建议推广。

    作者:刘文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目的:总结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危害因素,提出建议,落实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医护人员遇到生物﹑器械﹑化学﹑物理﹑心理等危害因素,需要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结论强化专业技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安全培训和学科建设﹑严格按规范操作消毒仪器﹑加强硬件建设,以此来减少职业伤害。

    作者:卢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海拔地区与低平原地区大龄不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比较分析

    该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2月在昆明爱维艾夫生殖中心及广东揭阳爱维艾夫生殖中心行IVF助孕治疗的患者,40岁>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占卵巢功能正常的比率。发现两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发生率有明显差异,高海拔地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平原地区。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马新兰;陈辉;韩伟;李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管理分析

    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对象肝癌介入治疗74例,按数字法将其分组。37例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其余37例接受综合护理管理,设实验组。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低,住院日短,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效果较佳,可推广运用。

    作者:王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该地区2015年农村饮用水碘砷氟的检测分析

    目的:对该地区2015年农村饮用水中碘﹑砷﹑氟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为防治碘缺乏症﹑砷中毒﹑氟中毒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方法于2015年,对该地区10个乡镇共89个行政村的饮用水进行采样,共收集500份饮用水样本,对饮用水样本进行检测,测定其中碘﹑砷﹑氟的含量。结果500份饮用水样本中,碘含量不足50μg/L的样本数有5份,占比1%,属缺碘水,其余水样本的碘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50~150μg/L);所有样本的砷含量均不足0.004 mg/L,均在正常范围内;所有样本的氟含量均不超过0.3 mg/L,均在正常范围内。集中式供水的碘含量明显高于分散式供水(P<0.05),氟含量明显低于分散式供水(P<0.05),分散式供水中,压把井水的碘含量﹑氟含量均明显高于敞口井水﹑江河水﹑山泉水(P<0.05)。结论该地区2015年农村饮用水中的砷﹑氟含量均较为正常,部分饮用水属缺碘水,需加强碘的摄入,并进一步加强该地区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扩大集中式供水范围。

    作者:覃双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现代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新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档案服务等方面的创新。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为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指导方向。

    作者:党传玲;郭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392例油田女工妇科疾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油田女工妇科疾病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女工生殖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392名女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妇科疾病状况与人口学特征﹑职业史及危害接触情况﹑孕育情况各因素的关系。结果油田女工妇科疾病发生率为68.4%;患病率前3位是阴道炎﹑乳腺增生﹑慢性宫颈炎,分别为32.0%﹑23.9%﹑15.5%;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46.5%。女工年龄越大﹑学历越低﹑婚龄越长,患病率越高;接触危害因素﹑夜班或轮班作业,患病率较高;有怀孕﹑流产﹑病理妊娠史,怀孕次数越多,患病率越高。结论应重点从以上影响因素入手,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女工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杨爱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抗菌药物管理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分析

    近几年,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愈演愈烈,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治疗的效果,并导致更多耐药菌株的出现。而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必须强化抗菌药物的安全管理,结合信息化的技术平台,以临床药敏试验为基础,保证患者用药方案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同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监督审核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线管理,才能杜绝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确保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合理﹑科学的应用,实现有效﹑安全﹑经济的用药目标。

    作者: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品管圈活动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8—12月该院呼吸科实习护生34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纳入实习生17名,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实验组实习生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观察两组实习护生对实习带教的满意度,护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理论成绩﹑操作技能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满意度﹑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与护理质量评分,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与责任感,让实习护生主动学习,提高对带教的满意度,同时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武铁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加强医院经济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升医院效益

    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医院的发展面临着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医院经济管理不仅可以推动医院的发展,而且可以增加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医院的成本核算必须要遵循经济学基础与方法,正确的成本核算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医院的现有资源,还可以使医院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大的效益。该文就医院经济管理及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终提出如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降低医院成本提升医院效益,大能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便捷﹑有效﹑安全﹑全面的医疗服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作者:关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研究

    目前医疗事业发展的速度不断增快,导致血液需求量增多,血液安全供应受到关注。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是提供和检测血液的主要部门,实验室质量控制对保障血液安全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分析吉林省白山市中心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存在的几点问题,并针对加强质量控制提出有效的对策。

    作者:姜作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介入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风险管理在介入护理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收治的120例行外周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2013年12月—2015年4月的6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介入护理管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的60例纳入研究组给予风险管理,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控制了护理纠纷及并发症的出现,同时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淑芳;张永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江苏省某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护理伦理知识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护理伦理知识水平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护士对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护理伦理知识了解情况问卷,对按年龄﹑工作时间分层抽取的2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00%的护士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对护理人员来讲是必要条件;44%的护士自评护德不高;只有17%的护士认为自身的伦理学知识较多;45%护士不知道护理的本质是关爱;39%护士不知道护理伦理知识会影响护患关系。学历越高﹑护龄越长﹑职称越高﹑已婚护士对护理伦理准则因子认知水平越高(P<0.05);学历越高﹑已婚护士对护理工作中护理关爱因子认知水平越高(P<0.05);护龄﹑职称护士对是否关爱病人无影响。结论临床护士的护理伦理知识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应不断加强护士护理伦理学知识的再教育,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伦理决策能力,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和专业精神。

    作者:丁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刍议医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及其培养方式

    该文将职业素养大概诠释为求职———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两方面,前者包括职业定位﹑就业期望﹑求职技巧﹑就业心理和工作胜任力度等,后者也涉及医患沟通能力。通过调查显示医学生在这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江苏省各医学院校在校学生及部分医疗工作人员调研,初步了解医疗工作人员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

    作者:常霏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北京小汤山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医院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人才已经成为了医院的第一资源,与医院的战略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越来越多的医院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展现出了更高的重视程度。该文主要阐述了该院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提高该院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从而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王洪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医院实习生管理的创新与改革

    学校医学生来医院参加实习,是为了增强临床医学的学习经验,实习能帮助学生巩固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工作技能,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实习经历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但是对于医院而言,接收大量的实习生会增加医院的管理负担,而如何加强实习生管理,要求医院引起足够重视。基于此,该文结合实际管理经验,注重分析当前医院在实习生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积极探索,对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实行创新和改革,从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完善﹑管理模式的开发与创新等方面,提出新时期医院实习生管理工作的新举措。

    作者:韩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管理分析

    目的:分析腹部创伤患者的CT诊断及其管理。方法从2014年3月15日—2015年5月21日,从该院腹部创伤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40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组70例患者,分别采取腹部创伤CT诊断(观察组)和B超检查(对照组)的方式,将两组的治疗效果按照科学的方式将检查的结果和手术确认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明确腹部创伤患者的CT诊断效果,并结合患者创伤情况,采取相应的临床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70例,经CT诊断共有12例脾损伤,占17.14%;胰腺损伤8例,占11.43%;膀胱损伤18例,占25.71;肠胃损伤21例,占30.0%;肝脏损伤10例,占14.29%.经手术证实,除1例肠微损伤未被CT所诊断以外,其余均与CT诊断相符,诊断符合率98.57%。对照组70例,经B超诊断共有9例脾损伤,占12.86%;胰腺损伤6例,占8.57%;膀胱损伤17例,占24.29%;肠胃损伤19例,占27.14%;肝脏损伤8例,占11.43%,经手术证实,有11例患者未被B超所诊断,分别是3例脾损伤﹑2例胰腺损伤﹑3例膀胱损伤﹑3例肝脏损伤,诊断符合率84.29%。两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腹部创伤患者的诊断效果良好,在临床医学过程中具有比较科学的参考价值,对腹部创伤患者具有比较明显的治疗意义。

    作者:刘珂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