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体会

孔建伟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体会.方法 以38 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其中2 例导管脱落重新置管,2 例导管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1 例置管后胸痛3 d 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经5 ~ 28 d 置管胸液引流彻底.恶性胸液患者经导管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后38 例患者症状均缓解,未见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常规胸穿抽液相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能高,医疗风险小并可提高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囊入路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258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囊入路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可行性.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 ~ 2010 年采用经阴囊入路高位结扎术治疗的小儿斜疝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手术过程均顺利,时间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和后遗症少.结论 经阴囊入路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微创、美容、简便、安全、可行,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邱少剑;吴利炜;苏焕丽;倪少忠;洪钟光;郑锦鹏;陈奕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依伦平在治疗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运用依伦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90 例(所选病例血肌酐<250 μmol/L),随机分为依伦平组,厄贝沙坦组及氢氯噻嗪组各30 例.依伦平组口服依伦平片150 mg/ 次,1 次/d,根据病情可增至每日1 次,每次300 mg.厄贝沙坦组单服厄贝沙坦片150 mg/ 次.口服,1 次/d,根据病情可增至每日1 次,每次300 mg.氢氯噻嗪组单服氢氯噻嗪片12.5mg/ 次,1 次/d,3 组疗程均为12 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压,24 h 尿蛋白、血尿酸、血尿素氮变化.结果 治疗后以氢氯噻嗪组为对照组,依伦平组、厄贝沙坦组及两组间BUA 及mALB 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伦平组与厄贝沙坦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减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P <0.01);依伦平组与厄贝沙坦组两组间治疗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组用药后无1 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依伦平(氢氯噻嗪+ 厄贝沙坦)可明显降低尿白蛋白、血清尿酸和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其中降低舒张压更明显,能明显改善肾功能,而且用药安全.

    作者:梁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弥可保联合银杏达莫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弥可保联合银杏达莫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66 例2 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 例,观察组采用弥可保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弥可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较治疗前则明显改善(P<0.05).结论 弥可保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优于单纯应用弥可保的疗效.

    作者:夏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子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

    目的 探讨子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1 年3月~2011 年3 月住院分娩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共58 例,将其中术中采取子宫腔填塞纱条的29 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未采取子宫腔填塞纱条的29 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术中及术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采取的止血方式均有效控制了出血,起到了切实、可靠的止血效果,无再次出血.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出血量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术后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发热、切口甲级愈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该方法简便、快速、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患者产后感染机率及出血率,有效地保留产妇的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淑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补肾化痰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补肾化痰中药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 年4 月~2011 年4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98 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选用常规化痰止咳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选用补肾化痰中药进行治疗,治疗阶段再根据患者的病况进行药物的适当增减.结果 经过2 个疗程的治疗,98 例患者中共有90 例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1.84%.其中治疗组47 例,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43 例,有效率为89.58%.结论 补肾化痰中药是通过补肾、健肺、益脾,从慢性支气管炎的损害根本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作者:欧阳北江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颅脑损伤后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颅脑损伤后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以及神经外科2006 年1 月~2011 年1 月收治颅脑外伤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70 例,男53 例,女17 例,在早期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测定患者机械通气前与机械通气后的抢救成功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LIS 评分、GCS 评分以及All 指数,观察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结果 抢救成功率为68.6%;机械通气治疗前的GCS 评分、LIS 评分、All 指数等指标与机械通气治疗后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呼吸及生理指标在机械通气后均达到通气目标;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颅脑损伤后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耀权;李穗;柳建中;胡峻岩;王正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做好医生 为天下先——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心内科专家葛均波教授

    2011 年12 月9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51 名科学家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其中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葛均波.

    作者:何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降黏降压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通过对高血压现状的分析,运用系统科学和泊肃叶定律肯定了血黏度在高血压发病中的重要性,结合临床并突出中医药特色及优势,阐述针对血黏度环节的治疗方法-降黏降压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作者:杜娟;周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牵抖手法治疗Colles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牵抖手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3 ~ 16 个月,X 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其中桡骨无短缩或短缩小于5 mm 的44 例,关节面平整或不平整小于2 mm 的42 例;掌倾角3°~ 15°,平均8°;尺偏角18°~ 27°,平均21°.优良20 例,良好28 例,一般4 例,优良率达92.3%.结论 细致的骨折分类,恰当运用牵抖手法矫正畸形,石膏外固定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杜朝阳;李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杞菊地黄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 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 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 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杞菊地黄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春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共收集148 例2010 年1 月~2011 年6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辅舒酮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FEV1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FVC 及P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辅舒酮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气道阻塞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赖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某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细菌鉴定及药敏使用Phoenix100 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及相应配套试剂试验观察.药敏鉴定使用BD Phoenixl00 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判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5 例标本共检出336 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25 株,占总数的66.96%,革兰阳性菌81 株,占检出总数的24.11%,真菌30 株,占检出总数的8.93%.革兰阴性细菌的耐药率依次为:哌拉西林85.78%、四环素84.00%、环丙沙星84.00%、复方磺胺78.22%、头孢呋辛69.78%、氨曲南6O.00%、头孢噻肟57.33%、左氧氟沙星50.67%、氯霉素37.7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5.11%、阿米卡星14.22%、头孢哌酮/舒巴坦9.33%、氨苄西林8.89%,亚胺培南1.20%,美洛培南0.4%.结论 大肠埃希菌仍为泌尿系感染主要菌种,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合理使用抗茵药物非常重要.

    作者:任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阑尾炎X线检查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炎的X 线征象,提高该病的X 线诊断水平.方法 86 例患者均摄有腹部立位平片,呈慢性发病的16 例同时做了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其中4 例又做了钡灌肠造影检查.结果 腹部立位平片检查急性发病者70 例患者中,表现为局限性小肠积气或弥漫性小肠伴大肠积气者63 例,表现正常者7 例;慢性发病者16 例患者中,表现正常者14 例,表现为局限性右下腹部第5、6 组小肠区积气伴有小液平者2 例.16 例慢性发病者行造影检查,阑尾充盈显影8 例,未显影8 例.结论 X 线检查不仅可作为阑尾炎诊断中的排他性方法,而且能发现一些异常征象,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作者:杜有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临床应用的历史沿革与腹腔内镜检查技术的建立

    腹腔镜在临床应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外科医生的有力工具.而近十年来医学界(包括内科医生)尝试用内镜探索腹腔领域,使腹腔内镜成为一项热门技术.由于两者有紧密的联系,在此结合笔者的工作做一综述.

    作者:付唆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研究

    目的 分析小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以便早期诊断,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2010 年1 月~2011 年6 月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187 例29 d ~ 3 个月小婴儿,入院行胸片检查,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同时采用胶体金免疫斑点法测定血清病毒特异性IgM,采用凝集法测定血清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结果 小婴儿肺炎常以鼻塞、吃奶减少、喉头痰响、气促为首发症状;病原检测阳性者172 例(92.0%),细菌培养阳性128 例(68.5%),前3 位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102 例(54.5%),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居多.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8 例(4.3%),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1 例(0.5%).混合感染68 例(36.4%).未检出病原15 例(8.0%).结论 小婴儿肺炎临床表现极不典型,细菌仍是第一位病因,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居首,且耐药菌株增多.其较多发生混合感染,且病情较重.

    作者:潘健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或静脉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身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和静脉回输腹腔和静脉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32 例,随机分为Ⅰ组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组,Ⅱ组腹水超滤浓缩回输静脉组.观察治疗后2 周及4周24 h 尿量、血白蛋白、尿素氮、肌酐、不良反应及腹水减少百分比.结果 治疗后2 周,Ⅱ组患者24 h 尿量、血白蛋白、不良反应百分比较Ⅰ组患者显著增高,尿素氮较Ⅰ组患者显著下降(P<0.05) ;两组肌酐、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周,Ⅱ组患者血白蛋白较Ⅰ组患者显著增高(P<0.05).结论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和静脉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应用.

    作者:马心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伊潘立酮原料药中的溶剂残留

    目的 建立测定伊潘立酮原料药有机残留溶剂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DB-FFAP 石英毛细管色谱柱(25 m×320μm×3μm).氮气为载气,测定伊潘立酮原料药中丙酮、乙醇与石油醚的残留量.结果 3 种溶剂完全分离,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伊潘立酮原料药中丙酮和石油醚的残留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0371%、0.0291%,未检出乙醇.结论 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伊潘立酮原料药中有机残留溶剂的测定.

    作者:唐俊;张云霞;葛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复方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 年7 月~2011 年8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4 例(84 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 组(氯霉素滴耳液组)42 例(42 耳)和B 组(复方黄连滴耳液组)42 例(42 耳),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时间、细菌清除率、听力改善幅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B 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满意率均高于A 组,显效时间短于A 组,听力改善幅度大于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黄连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也较好.

    作者:古志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解剖钢板固定组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组.结果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解剖钢板固定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患者,固定效果明显,患者预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孕期妇女的心理防护研究

    目的 研究社区孕期妇女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方式的需求,做好孕期妇女的早期心理和精神护理.方法 采用前瞻性护理研究,在笔者所服务的社区进行孕妇调查,包括孕前期的病史询问,了解整个孕期孕妇的身体状况,以及孕前期体格检查、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检查,孕前期的护理、早孕期妇女确诊,心理、精神以及一般所用药物的使用指导.结果 通过孕期妇女各型不同症状的指导,增强了婴儿在母体生长发育的稳固性,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人流和胎儿畸形等疾病的发生.结论 通过孕期各阶段的心理、生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积极提倡孕期的有效防范措施,规范化地做好服务工作,提高社区育龄妇女在怀孕期间的有效诊断和有效预防成功率,开展群防群治,降低孕期妇女的发病率,提高孕期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王祥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