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陈国云;黄绍花;马婷;赵惠菊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科室 2008 年 1 月~ 2011 年 6 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 11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6 例.治疗组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对 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治疗,分别于营养支持治疗后 1 d 和 21 d 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以及 21 d 后免疫学指标和 NIHSS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后 1d 在生化指标等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 21 d 后治疗组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 21 d 后免疫学指标除 IgM 和 IgG 外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 < 0.05);两组 NIHSS 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并发症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改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营养、免疫状态,降低 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近期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跃康;李勤;邱亚;李萍;丁奇;张硕;杨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评价血塞通注射液和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成本- 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笔者所 在医院 2010 年 6 月~ 2011 年 6 月 86 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的 43 例患者为血塞通组,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的 43 例患者为尼莫地平组,观察 1 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成本.结果 血塞通 组与尼莫地平组均经 1 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 83.72%、88.3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平均治疗费用比较结果显示,尼莫地平组平均治疗费用明显高于血塞通组,成本 - 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是国产中药制剂,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可作为治疗脑梗死的首选.
作者:陈新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58 例冠心病患者 为研究对象,行 PCI 术治疗,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左心室收缩末容量、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每搏量及左心室整体 Tei 指数,对比患者 PCI 术前、术后所测算的各参数的改 变.结果 58 例冠心病患者行 PCI 术后 1 周的 ESV、EDV、LVDs、LVDd、LVEF、SV 及 Tei 指数与术前比较,术后 3 个月 与术前比较,除术后 1 周的 Tei 指数外,其他指标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冠心病患者 PCI 术前比较,术 后心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CI 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荣兴;胡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当今世界应用广泛的口服抗菌药物之一,近年来关于其在非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面的 报道很多,如恶性肿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渗出性胸膜炎、支气管扩张、类风湿性关节炎、胃肠动力障碍、哮喘等.现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理切入,对非抗感染临床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作者:窦防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比较 50 例切口脂肪液化产妇与同期 50 例无切口脂 肪液化的剖宫产产妇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切口缝合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切口脂肪液化组体 质量指数(25.01±0.98)kg/m2、术前合并症 30.00%、切口缝合水平差 32.00%、手术时间(1.11±0.18)h,均高于无切口脂 肪液化组的(23.32±0.88)kg/m2、8.00%、6.00%、(0.91±0.12)h(P < 0.05),是引起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两组年 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导致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因素复杂,应针对其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 免或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韦日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 96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 54 例,氨甲环酸 1.0 g/d,外用 4% 氢醌共 12 周;对照组 42 例,维生素 C 1.2 g/d,外用 4% 氢醌 12 周,分别于治疗 结束及结束后 12 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2 周及 24 周时治疗组有效率为 57.4% 及 51.9%,对照组有效率 35.7% 及 28.6%,12 周及 24 周时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氨甲环酸治疗黄褐 斑安全有效.
作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68 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西药和自拟中药汤剂疏肝健脾 养胃汤治疗,1 个月后复查胃镜及检测 Hp,观察患者 Hp 根除效果、胃黏膜组织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68 例患 者中显效 30 例,有效 34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 94.1%.Hp 根除 61 例,有效率为 89.7%.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慢性胃炎,可较好地根除 Hp,消除胃内炎症,修复胃黏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颜花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健脾和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胃轻瘫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降糖治疗及西沙必利口服;治疗组在西药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健脾和胃汤口服汤剂辅助治 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0%,对照组为 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健脾和胃汤在临床治 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以胰岛素降糖、营养改善微循环为主并配合健脾和胃汤效果明显,治疗组 优于对照组.
作者:原小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临床及 CT 征象,旨在提高对胰腺癌的认识,减少胰腺癌的误诊.方法 将 2010 年 1 月~ 2011 年 1 月病理证实的 15 例胰腺癌(观察组)与 15 例反复发作性胰腺炎(对照组)的临床及 CT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时及 24 h 后查血清淀粉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CT 表现多为 胰腺局限性增大并肿块状或结节状持续弱强化,对照组多表现为非肿块不均匀性弱强化;观察组 5 例与对照组 7 例胰管扩 张,观察组 4 例扩张胰管于病变区突然中断,观察组 1 例与对照组 7 例扩张胰管贯通病变区(P < 0.05);观察组 7 例与对 照组 1 例胰周淋巴结增大(P < 0.05),观察组 5 例出现胰周血管改变,对照组无胰周血管改变.结论 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 胰腺炎酶学改变相似,不具鉴别价值;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 CT 征象各有特点,CT 检查能为两者鉴别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石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烧伤前期氧化损伤应用抗氧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58 例属于烧伤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 29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氧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痊愈 13 例占 44.8%,显效 14 例占 48.3%,有效 2 例占 6.9%,总有效率为 93.1%;对照组 痊愈 9 例占 31.0%,显效 11 例占 37.9%,有效 6 例占 20.7%,无效 3 例占 10.4%,总有效率为 68.9%,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烧伤前期氧化损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氧化治疗,效果显著,明显 优于常规治疗的效果,能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雪峰;林贞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 PDCA 循环理论的应用对临床实习前的岗前培训过程中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 医院护专 1 班学生 48 名设为对照组,护专 2 班 50 名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演示学生看,学生 练习老师看,考试考核分数达标算过关.实验组学生采取 PDCA 循环教学方法(计划 P- 实施 D- 检查 C- 处理 A).并 分别于岗前培训第 4 周进行技能操作考核,第 8 周进行理论与技能操作综合考核,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所需时间短,熟练程度高,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将 PDCA 循环理论应用于护 理实训课教学过程,符合 21 世纪的临床护理教学目的 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综合能力方向发展的趋势,对护理教学改 革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余利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 144 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各 72 例,观察组仅给予常规的护理治疗,干预组先分析习惯性流产患者的原因,然后针对性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干预和家 庭干预等综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干预组有效率为 95%,对照组有效率为 25%.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及时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治疗,能较好 地使患者达到顺利分娩的目标.
作者:徐贵红;徐桂梅;范文艳;张疆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护理方法,并分析其效果.方法 总结 100 例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 性的护理方法,并与 100 例常规护理患者比较,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以及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依 从比率大于对照组(P < 0.05),不依从比率小于对照组(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结论 建立健康档案,专人管理,简化服药程序,指导患者自测血压以及提醒措施等,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 服药依从性,争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有益.
作者:谢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用药安全是医院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高危药品管理是用药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现对笔者 所在医院的药品归类及药品监管制度进行分析,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高危药品的监管措施.
作者:徐立新;杨丽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一次性输注泵在持续静脉输注 5-Fu 的护理经验.方法 94 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使用一次性输注泵持续 静脉输注 5-Fu 44 ~ 48 h.结果 85 例患者圆满完成化疗,不良反应小,效果满意.结论 持续 5-Fu 泵入,可减少患者一 次性输注的反应,患者可维持正常的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提高了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 效;同时避免了护士反复配药,换瓶、随时调整输液滴数及排除输液泵电脑故障的时间,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魏芦梅;徐星;李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药雷公藤提取物溶解性能的测定方法.方法 运用沉淀法、指标成分溶解量法及粒径法测定雷公藤 提取物的溶解性能.结果 采用的 3 种方法可以达到趋势相同的药物溶解性能的变化.结论 雷公藤提取物的 3 种测定 方法都可以达到符合要求的溶解性能.
作者:吴金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 75 例行腹腔镜胆总管 探查取石术的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 35 例仅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 40 例在此基础上予以综 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出院后 1 年生活质量积分分别为(78.8±12.4)分、(60.3±13.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机体恢复良好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 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且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的提高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付世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肛瘘并发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2007 年 6 月~ 2011 年 6 月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4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 例患者诊断为慢性非特异 性溃疡性结直肠炎,采用保守综合性疗法 2 个月后,大便通畅,腹痛、腹泻及黏液血便消失.结论 慢性肛瘘并发慢性非特 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明确诊断后,症状表现以内科为主,先采用保守的综合治疗,效果满意;如出现溃疡穿孔、梗阻、癌变 等并发症,即由外科介入行外科手术治疗为宜.
作者:成端辉;黄恒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 2009 年 2 月~ 2011 年 2 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100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情况下给予尤瑞克林和 巴曲酶治疗.采用 NIHSS 评分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显著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 28 d 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同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能够显著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 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穆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5 年 3 月~ 2008 年 10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46 例 行导管系统切除术的乳头溢液患者资料.结果 46 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左乳腺导管原位癌(早期浸润)1 例,占 2.2%(1/46); 大导管乳头状瘤 4 例,占 8.7%(4/46);中小导管乳头状瘤病 12 例,占 26.1%(12/46);导管扩张症和(或)伴浆细胞性 乳腺炎 4 例,占 8.7%(4/46);腺纤维瘤 12 例,占 26.1%(12/46);囊性增生症 38 例,占 82.6%(38/46);无明确诊断 1 例.结论 乳头溢液病因中,良性乳腺病常见,乳头溢液导管系统的切除,对早期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福兴;田丽华;牛昀 刊期: 2012年第05期